《武川縣廟溝考古文獻》:歷史武川.敕勒川

《武川縣廟溝考古文獻》:歷史武川.敕勒川

歷史武川.敕勒川 常玉良 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這是北朝民歌《敕勒歌》的歌詞。 那麼這首膾炙人口的民歌中所反映的“敕勒川”到底是指哪個地方的風景,一直以來眾說紛壇,莫衷於一。以前人們普遍認為,“敕勒川”指現在的陰山南的“土默川”(今天的呼和浩特平原)。但隨著對內蒙古各地文史資料的交融匯合研究。“敕勒歌”所指的敕勒川觀念,發生了顛覆性的改變,歷史考證越來越指向一個地方~武川。 中國3世紀至5世紀期間,在大漠蒙古高原活躍著一個民族。這個民族有多種稱呼“敕勒”、“丁零”、“鐵勒”、“泰達”……,但主要稱呼是“敕勒”。敕勒人的祖先是回紇人,公元6世紀以後從蒙古高原西遷至西域。在今新疆北部阿拉泰地區建立了“敕勒國”。他們逐水草而居,過著遊牧生活。 大青山所處的古老陰山山脈線,是中國400毫升年降水量分界線,陰山南年平均400毫米降水量以上,陰山大青山以北武川年平均400毫米或略低於400毫米降水量。武川境內屬“溫帶大陸性半乾旱氣候”,然這400毫米的降水量造就了水草豐美,深深的吸引著生活在年降水量200毫升左右的大漠深處的“溫帶大陸性乾旱氣候”地區的遊牧民族紛紛前往,他們習慣了乾旱、荒漠、過度放牧造成草場的荒涼,來到了水草豐美的武川境內,來到了從未有過的天堂草原。 新疆至武川一直以來,歷史上就有一條人、羊、牛、鹽、鐵、茶、馬的遊牧和商業的通道。中國北魏時期“敕勒族”就是沿這條通道,從新疆來到了武川境內。這條通道在前期歷史記載中不太清晰,只記載從武川到達爾罕草原(今達茂旗一部分)可到新疆。康熙三十五年統一外蒙古之後,到乾隆五年,旅蒙商開闢了一條從歸化城(呼市舊城)到新疆的“營路”,在武川設有驛站,逐漸變成有店鋪的商鎮,即今天的可可以力更鎮(簡稱可鎮)。可鎮形成的歷史事實,印證了新疆自古以來與武川有一條天然通道,佐證了“敕勒族”來武川境內確實有一條歷史通道,“敕勒族”就是沿著這條通道來到武川境內的。 敕勒族的氈帳行李和生活用品,隨牧隨車一路拉著。車輛的車篷就是一個穹廬。全家都在一輛車上,只要套上牲畜,隨時都可遷移。為便於在深草地區經常活動,車輪能有效避開障礙物,這種車的輪子做得很高,因名“高車”。一個部落就是一大群高車,文獻上就叫“高車族”。他們白天駕著高車,驅趕馬、牛、羊群,在遼闊的草原上放牧,夜晚就躺在高車裡睡覺,自成天地,自得其樂,生活是比較自在的。過著悠閒自得神仙一樣的生活。 “敕勒川,陰山下……”那麼敕勒歌中所描繪的廣闊草原風景是陰山南,還是陰山北呢? 是武川呢還是土默川呢? 中國自晉朝〔公元357---385年〕時,高車族在陰山以北一帶駐牧生活就有了記載。前秦苻堅執政時遣大司馬苻洛率眾20萬與鮮卑族交戰。鮮卑族首領拓跋什翼犍戰敗後,“率國人避於陰山之北”,因高車族“四面寇抄,不得芻牧”復渡漠南,至雲中。從文史中可見高車族生活在陰山以北。當時尚有軍事實力寇抄鮮卑族,甚至還把侵擾家園的鮮卑族驅逐出境。 武川位於陰山北,土默川位於陰山南。可以初步斷定,魏晉時期“高車族”生活於陰山北是肯定的。 北魏天興二年〈公元399年〉春,道武帝拓跋珪率兵大襲高車,以所獲高車眾起鹿苑於南臺陰,廣輪數十里,鑿渠引武川水注之苑中。從史料中可見,高車族已經在武川駐牧生活了,遭到北魏第一個皇帝拓跋珪的率軍“北擊長川”襲擊。文中“鹿苑”,舊時指帝王的園林。可見“高車族”在武川已經建國,高車族首領還在武川建有皇家園林。但“高車族”被征服了,從此高車族人淪為奴隸。那麼“高車族”當時生活在陰山北武川是毫無疑義的了。道武帝拓跋珪的孫子拓跋燾文獻又有記載。 文獻記載,北魏太武帝拓跋燾〈公元424~451年〉執政時,曾將被征服的“敕勒部”〈高車族〉,遷移到陰山沿線放牧。顯然,這時的陰山沿線即指陰山南的土默川,也指陰山北的武川。但“敕勒族”身份地位發生了根本變化,原來是生活的主人,現在是北魏鮮卑貴族的奴隸。原來給自己家放牧,現在給北魏鮮卑貴族放牧,部族離散,妻離子散。那個曾經北魏鮮卑人叫“武川”,自己“敕勒人”叫“敕勒川”多河流的美好家園已不復存在。家國情懷猶然而生,離散的“敕勒人”為了不忘自己的“祖國”,把民間早已經創作的民歌《敕勒歌》悠然傳唱。國破山河在,故土難離,不得為之。

《武川縣廟溝考古文獻》:歷史武川.敕勒川

《敕勒歌》功能發生了變化,吟唱一為懷鄉,二為聯繫本民族的族人。最初民間創作的以娛樂為目的功能顯然不存在了。 時下民族團結,國家長治久安是大局。但為了釐清歷史事實,揭示一個歷史上弱勢民族的傷疤,於心不忍,但實屬無奈。但由於自己本族沒有強大的軍事力量做保障,淪為亡國奴,做了奴隸,情何以堪!但歷史本應該真實,才可以警世後人。 公元534年,歷史上強大的北魏王朝分裂了。當時,南北朝對峙〈長江北北朝政權,長江南南朝政權〉,互有殺伐,雖北強南弱,但誰也無法吞併對方。北魏只顧與南朝政權作戰,家中後院起火。北魏分裂成東魏〈公元534~550〉和西魏〈公元535~556〉,東西魏並立,此時的拓跋氏由盛而衰,名存實亡。公元546年,東魏丞相“高歡”對西魏宇文氏發動戰役,旨在攻取戰略要地玉璧城,進而打開西進的道路,但屢攻不下,傷亡慘重,高歡憂憤成疾。這時,“雁臣”官員--斛律金〈也有的史書叫胡律京〉為高歡唱了這首《敕勒歌》。高歡出生在今天內蒙古包頭一帶,聽聞歌唱“……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國家分裂,同朝互戈,家園被毀、勝利無望……。感慨大哭,並記錄了下來。從此《敕勒歌》便流傳了下來。北朝後期,武川先後屬東魏、北周。北周拉開了武川隋唐歷史的帷幕。 歷史應該感謝高歡,沒有這位東魏丞相上流社會人物的傳播,《敕勒歌》流傳不下來,她將會盪滌在敕勒族或高車族的消亡和戰亂中。歷史也更應該感謝斛律金〈胡律京〉,沒有他的傳唱,《敕勒歌》也保留不下來。是兩位風雲政治人物的奇遇,造就了今天人們仍能看到《敕勒歌》,欣賞聯想到歌中所描繪的北魏時期的敕勒武川草原。 但歷史同樣不能忘記,斛律金僅是《敕勒歌》的傳唱者,高歡僅是《敕勒歌》的傳播者。而她的作者在民間,是敕勒族或叫高山族的人民,她所描繪的大草原也是敕勒民族尚有家國時,在武川生活的風景。

《敕勒歌》是由鮮卑語譯成漢語的。《敕勒歌》是北朝時期的民歌,在中國歷史上,從北朝到隋代,武川和土默川〈今呼和浩特平原〉及整個內蒙古平原上,活動著的主體民族雖然是草原牧民,但還有不少漢人,是一個多民族的聚居區。 在漢語中“川”,指河流。“豐”,指盛、大、多。“州”,一種民族聚集自治行政區劃單位。“灘”,河邊淤積成的平地或水中的沙州。 在北魏時期,武川的地貌多河流,直至現在仍有卯獨沁河、搶盤河、塔布河、中後河、巴拉幹河、壕賴溝河,蜿蜒曲折流淌於武川至百靈廟一長串河~~長川 。鮮卑人拓跋氏為了炫耀武功,把當時的武川叫武川,史書中甚至也有叫“長川”〈……北擊長川……〉。但現在的“土默川”(今呼和浩特平原),當時還不叫“土默川”,沿襲秦漢時期的郡縣制管轄,叫雲中郡。更主要的是,北魏初期的現今土默川地貌是“灘”而不是“川”。一是黃河還在不斷改道,大小河流的河道頻繁改道,地表切割縱橫。再加上兵連禍連,“邊風急兮城上寒,井徑滅兮丘隴殘”,一派荒涼景象。北魏500多年以後的“遼”,地貌仍以“灘”為主要特徵,叫“豐州灘”。

直到明朝武宗正德七年〈1512〉年,成吉思汗的第十七世孫“阿拉坦汗”〈也有叫阿剌坦汗〉,明朝政府冊封他為“順義王”(意為歸順忠義)。引領“土默特部”進駐豐州灘,豐州灘才改稱“土默川”。但這時已距北魏那個高車族或敕勒族在“敕勒川”〈武川〉放牧時代已近1100多年了。無論如何,僅以“川”字從字面上考證,“敕勒川”是當時的“武川”還是當時的“土默川”是不足為據的,認定《敕勒歌》中描繪的場景是現今的“土默川”是站不住腳的! 千淘萬漉雖辛苦,風沙散盡始見金。 《敕勒歌》的歷史和歌中描繪的場景終於明白:北朝民歌《敕勒歌》中“敕勒川”為現今武川,歌中所描繪的場景為當時武川草原的無限風光。牛羊肥美、花兒鮮豔、駿馬如飛、白雲相伴、清風吹過、綠草搖曳、牛羊忽隱忽現…………。 於二0一八年十一月十八曰

《武川縣廟溝考古文獻》:歷史武川.敕勒川

常玉良 個人簡歷(1970一),呼和浩特市武川縣人。內蒙古師範大學財會專業畢業,本科學歷。中共黨員。曾在伊利集團,呼市煉油廠呼石化項目、內蒙古鴻元工程建設監理有限責任公司工作。 主要作品 散文《“廟溝村”的形成》 《廟溝家鄉的山杏》 《解讀廟溝的廟》 《大榆樹之殤》《武川縣廟溝榆樹店大榆樹》 《歷史武川·武川鎮》 散文《“廟溝村”的形成》發表於中國頭條“中國著名作家田彬先生推薦:《“廟溝村”的形成》,中國塞北網、中國天堂草原攝影網。與散文《廟溝家鄉的山杏》 《解讀廟溝的廟》發表在中國觀網華北區刊《塞翁詩會》。 散文《大榆樹之殤》發表於《北方文苑》,散文《歷史武川·武川鎮》發表於《塞北風文集》,散文《武川縣廟溝榆樹店大榆樹》發表於《塞北網》。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