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注「廣電獵酷」 關注廣電科技

來源:湖北日報

背景

我國移動通信技術產業發展30年來,實現1G空白、2G跟跑、3G突破、4G並跑、5G領跑。4G改變生活,5G改變社會。

基於高速率、低延時、廣覆蓋等優勢,5G(第五代移動通信技術)開啟萬物廣泛互聯、人機深度交互的新時代,成為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驅動力,對經濟社會的轉型發展起到戰略性、基礎性和先導性作用。

我國高度重視5G的發展,黨中央國務院作出了加快5G商用步伐的戰略部署,以5G領跑搶佔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制高點。

湖北省是較早開展5G試驗網建設的省份,國家存儲器基地、國家智能網聯汽車示範區、國家網絡安全與人才創新基地、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體系頂級節點、國家信息光電子創新中心和中國信息通信科技集團等落戶武漢,加上科教實力雄厚,信息基礎設施完善,電子信息產業較為發達,當前具備發展5G產業的良好機遇和條件。

加快5G產業發展,帶動數字經濟發展,助推全省經濟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時不我待。

行動計劃

高速率,不僅僅是一秒鐘下載一部電影這麼簡單,VR、AR雲技術將與生活無縫對接;高可靠低時延,讓無人駕駛、遠程手術不再遙遠;超大數量終端網絡,將形成更廣闊和開放的物聯網,讓智慧家居、智慧城市成為可能。

近日,湖北省政府發佈《湖北省5G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19-2021年)》,提出經過3年努力,建設全國具有重要影響的5G產業發展先行區。到2021年,湖北5G核心產業(通信服務和設備製造)產值過2000億元,帶動相關產業過1萬億元;5G基站5萬個以上;5G示範應用場景100個。

3年建設5萬個以上5G基站

要把5G用得溜,網絡基礎很重要。

5G網絡使用頻率高,基站密度大,預計基站是4G的4倍左右,存在站址資源需求大,站點選址難等問題。《行動計劃》著重提出:加快編制5G基礎建設規劃,按照統籌規劃、分步實施、新(站)舊(站)並用、宏微結合的原則,分步實施5G基站建設,加快5G規模組網步伐。

2019年,建設5000個基站,滿足軍運會試商用需要,優先覆蓋武漢大型交通樞紐、軍運會場館等熱點地區;2021年前,完成5萬個5G基站建設任務,實現武漢市和宜昌、襄陽主城區全覆蓋,逐步覆蓋全省縣級以上區域的重要交通基礎設施(車站、機場、港口)、縣級醫院和3A以上旅遊景區。

探索推進“多杆合一”試點示範,集市政照明、城市監控、交通信號、通信基站等功能於一體,資源共享。在武漢、襄陽、宜昌等地開展“多杆合一”示範道路、示範園區建設;鼓勵政府、國有企事業單位、重要交通設施等社會公共基礎設施資源向5G網絡建設開放。

打造5G創新驅動核心區

5G核心產業包括基站、通信設備、終端等,關鍵技術包括射頻芯片、光通信芯片、中高頻器件等。我省光纖光纜、高端服務器、5G承載網傳輸光模塊、5G“雲網融合”及大規模天線陣列、高頻5G基站、5G天線、終端等有一定優勢,但在某些器件方面對外依賴程度高。

為突破“卡脖子”技術,搶抓國內外5G建設帶來的巨大市場紅利,鞏固現有優勢,培育新優勢,《行動計劃》提出:提升技術研發和成果轉化能力,提升優勢產品供給能力,建設5G創新驅動核心區。

加快建設5G核心器件技術開發中心、產品分析測試平臺、產品質量標準和檢驗檢測體系,為關鍵核心技術創新、核心元器件研發和產業化,營造良好的創新生態。

支持中國信科集團發揮固移優勢加快5G系統解決方案研發,推動重要設備本地化配套,帶動上下游企業發展,形成固移融合全業務佈局。支持華為、中興通訊、聯想、小米等企業在我省加快研發和生產支持5G功能的各類新型智能終端產品。

以東湖新技術開發區為中心,著力引進一批5G設備製造和服務企業,促進5G產業集聚發展,做大做長做強產業鏈條,建設國內領先的5G技術研發和產業化基地,打造武漢“東湖網谷”。

5G行業應用“十百千”工程

實施5G應用“十百千”工程,賦能、賦智、賦值我省現代服務業、工業等重點領域高質量發展,帶動5G產業發展。

據業內權威人士預計,5G 20%用於人與人之間通信,80%用於物與物之間通信。目前5G應用仍處於探索階段。為推動5G應用落地,《行動計劃》提出:實施5G行業應用“十百千”工程,以十大領域的典型示範應用為切入點,打造一批5G 應用標杆示範項目。

重點推進工業互聯網、智能網聯汽車、超高清視高頻和VR/AR/MR、遠程健康醫療、智慧教育、智慧旅遊、智慧農業、智慧物流和北斗位置服務、數字政府、智慧園區等十大領域的5G應用;面向世界軍運會、經濟發展、社會管理、文化建設、環境保護等應用場景,開展100個業務示範應用;孵化培育1000家應用示範企業。力爭工業互聯網、智能網聯汽車、超高清視頻和VR/AR/MR、智慧教育、遠程健康醫療等五大領域應用走在全國前列。

推動工業互聯網應用。支持製造業龍頭企業利用5G網絡加快企業內外網改造,推動網絡與PLC及主流的工業協議兼容,助力企業提質增效、降本去存;建設20個左右行業的企業級平臺,培育2到3個全國一流的跨行業、跨領域工業互聯網平臺,實現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

5G+智能網聯汽車,建成武漢、襄陽智能網聯汽車測試中心,配套建設200公里以上的開放測試路段,2020年首臺智能網聯汽車上路測試。

推動高清視頻和VR/AR/MR應用。以世界軍運會為突破點,從視頻採集、協同製作、多渠道播出、實時互動等方面進行應用創新,實現5G+4K直播、推動智慧廣電和新視頻應用,慢鏡超高清VR/AR視頻助理裁判、超高清第一視角VR視頻等5G超高清視頻應用。

5G+智慧教育,支持基礎電信運營商聯合省內高校、省級以上示範中學等優質教育資源,探索5G技術在教育領域的應用與創新,推動智能教育在全息遠程互動教學、生動MR課堂、校園智能化管理等領域應用。

5G+健康醫療,加快5G技術在移動急救、遠程會診、遠程影像、遠程護理等醫療健康領域示範應用;在武漢選擇1至2家三級甲等醫療機構與對口協作的縣級醫療機構合作,利用5G技術開展遠程手術醫療服務應用示範。

五大措施呵護5G產業長大

5G建設涉及方方面面,存在投入大,見效週期長,基站建設難,應用落地難等問題。我省出臺五大保障措施,呵護5G產業茁壯成長。

建立協調推進機制。將重點任務和十大領域的應用任務分解到省直相關部門和市州政府,由牽頭單位和責任單位制定具體落實措施、重點項目和時間表。

優化發展環境。修訂完善房屋建築、公共基礎設施規劃設計標準,優化審批流程,確保新、改、擴建民用建築及公共基礎設施的通信設施與建築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竣工驗收,適應5G網絡建設的需要。深化“放管服”改革,對5G產業發展中新產業、新業態、新技術和新模式等新經濟,包容呵護、審慎監管,鼓勵創新創業創造。

加大資金支持。充分發揮已有財政資金作用,支持5G基礎網絡建設和產業發展;發揮各級已有政府性基金的投資支持作用,引導、撬動更多社會資本支持5G關鍵技術開發和產業發展;搶抓國家“六穩”重大政策機遇,積極爭取國家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和產業發展項目資金。

強化網絡安全保障。嚴格執行網絡安全法和移動互聯網安全標準規範,建立涵蓋5G網絡安全、終端安全、應用場景安全、數據安全的多層次網絡安全保障體系。

強化人才支撐。依託省、市相關重大人才引進計劃,引進一批通信領域高水平研究型科學家和具備產業經驗的高層次科技領軍人才。建立健全湖北省智庫,形成具有政策研究能力和決策諮詢能力的高端諮詢人才隊伍。

5G在湖北

夯實基礎 推進5G網絡建設佈局

完成5G試驗網建設。省會城市中三家電信運營商全部取得5G試點資格的全國只有三家,武漢是其中之一(另外兩個城市是廣州、杭州)。武漢市政府對5G試驗網建設大力支持,2018年拿出900萬元財政資金專項支持5G網絡建設,有力促進了試驗網建設速度。

推動5G商用網絡建設,截至目前湖北全省已經建設5G基站1361座。軍運會前,在57處比賽場館、三環以內主幹道、人流密集區將建成5G基站5000多座,現在各運營商正在加緊施工。

聚焦工業 探索拓展5G應用場景

結合5G海量連接和超低時延的技術特點,將5G與工業生產的融合發展作為推動5G應用的主攻方向,率先開展5G在工業領域的先行先試,為5G大規模商用奠定良好基礎。

加強工業互聯網基礎設施建設。去年,在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下,省經信廳會同省通信管理局積極向工信部彙報爭取到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中部頂級節點落戶武漢,目前頂級節點已經在東湖高新區上線運營,成為國家工業互聯網五大頂級節點中首個開通的節點。

推進5G在工業行業中的應用。拓展5G在企業內網升級改造中的應用範圍,支持千億級行業內的重點企業建設基於5G網絡技術的工業互聯網企業內部網絡。

4月10日,國內首條5G智能製造生產線在中信科虹信公司正式啟動,該生產線通過引入基於5G的工業互聯網“5G無線+5G邊緣計算+移動雲平臺”組網模式,可以實現設備點對點通信、設備數據上雲、橫向多工廠協同、縱向供應鏈互聯,生產效率較改造前提升30%以上。長飛公司利用全光網絡以及跨流程製造和離散製造兩種製造模式的雲製造服務平臺,聯合三大通信運營商及廣電,推進“5G+全光工業互聯網”的廣泛應用,向外輸出智能製造解決方案。

培育良好應用生態。指導湖北移動公司成立我省5G產業聯盟,聯合通信運營商、設備製造商、方案解決集成商、工業製造企業、能源企業、科研院所等六大類產業鏈37家單位積極開展協作,暢通信息共享、協同創新、產業交流、應用推廣機制,加速5G垂直行業應用開發。

強化支撐 促進5G產業鏈發展

當前,武漢市正在加緊建設光電子信息產業集群,僅在武漢東湖高新區,與5G相關的高科技企業就有100多家,中信科、長飛光纖、武漢聯想等知名企業積極佈局5G產業鏈上下游,助力5G網絡建設發展。

推動5G試驗網主設備本地化生產應用。在試驗網建設之初,從推進我省5G產業發展的角度出發,省經信廳多次組織省移動公司與中信科進行對接,積極推動省移動公司在建設5G網絡過程中採用中信科的設備進行組網。目前合作已經取得重大突破,移動公司百站試驗網網絡主設備實現本地化生產。

促進5G產業鏈上下游發展。充分發揮我省5G領域“芯屏端網”的核心基礎產業優勢,著力打造國內領先的5G產業高地。組織召開支持國家存儲器基地建設專題會議,協調解決省及武漢市支持國家存儲器項目建設承諾事項。穩步推進華星光電T4、天馬G6二期、京東方10.5代生產線、摩托羅拉 (武漢)產業園項目二期等項目建設,確保如期投產達效。依託中信科、長飛等龍頭企業,加快光通信網絡技術和網絡安全產業發展。

帶動垂直行業產業發展。支持東風公司研製基於5G技術的智能網聯汽車,打造新的汽車產業生產消費模式。在武漢市政府大力支持下,目前2平方公里的封閉測試場正在武漢經開區加緊建設中,國家智能網聯汽車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湖北)也於4月落地襄陽。

好文共賞請轉發 有話要說請留言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