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麼接地氣的故事,《“大”人物》是下一部點燃正能量的好電影

都說影視作品源自生活,但為什麼最近幾年熱播的電影電視劇都是宮鬥、穿越和仙俠?

翻翻報紙和本地資訊號,咱們的日常生活,其實還是被各種小事填滿的啊。大家操心的,是本地學區房價格到了什麼水平?今年的年終獎怎麼計稅?

作為一個媒體人,實在太希望能在院線看到接地氣、反應真實生活的好片了。

今年暑假,《我不是藥神》帶來了驚喜和感動,很快,又有一部現實題材的片子要上映了——《“大”人物》。

這麼接地氣的故事,《“大”人物》是下一部點燃正能量的好電影

影片講述的是,一起疑似民事案件的跳樓案引起了刑警孫大聖的注意,他通過抽絲剝繭與層層調查發現這背後竟是由“非法強拆”所引起的刑事案件,一切指向有錢有勢的龐大團夥,到底誰才是惹不起的“大”人物?

這麼接地氣的故事,《“大”人物》是下一部點燃正能量的好電影

片方剛剛發出了“活該捱打”預告片,想要伸張正義,孫大聖所面臨的困難如同預告片裡的樓梯一樣,需要不斷向上攀爬,卻不知道在上面等待自己的是什麼。

這麼接地氣的故事,《“大”人物》是下一部點燃正能量的好電影

來,咱們提取下故事關鍵詞:非法強拆、被逼跳樓、藐視法律、挑釁警察!

有沒有感覺到這部片子的反派在作死的邊緣瘋狂試探?

這麼接地氣的故事,《“大”人物》是下一部點燃正能量的好電影

好了,不開玩笑,光看這些關鍵詞,就不得不佩服導演五百還真是敢拍!

《“大”人物》如之前賺足了觀眾眼淚的《我不是藥神》一樣,同屬反應社會問題的現實主義題材電影,取材趨近於現實,將諸多的社會矛盾赤裸裸地展現出來。

“非法強拆”這一詞語背後不知道有著多少的血與淚,倘若這在今天中國的某處發生了,必然迅速成為社會熱點新聞,牽扯著人們的神經。

影片正是想透過“強拆”這一事件來反應當今社會的一些問題,並渴望引起人們的思考:

當黑暗籠罩在我們的頭頂時,我們該怎樣才能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

當身邊的人遇到這樣的事情時,我們又能幫他/她做點什麼?

這麼接地氣的故事,《“大”人物》是下一部點燃正能量的好電影

電影主角刑警孫大聖(王千源飾演)並不是一個世俗定義裡的成功者,甚至可以說有些失敗:他被上司奚落與警告,家人受到威脅,還有媒體的跟蹤報道,可就是這樣一個“小人物”卻成為了犯罪集團眼裡的“大人物”,即便遍體鱗傷,困難重重,沒有支援,他也要繼續調查下去,將案件真相公之於眾,讓壞人得到應有的懲罰,伸張法律的公正與正義。

導演是想告訴我們,只有像孫大聖一樣挺身而出,不懼任何困難險阻,不做沉默的一個,我們才能保護好自己與身邊的人,成為一個像孫大聖一樣的英雄。

這麼接地氣的故事,《“大”人物》是下一部點燃正能量的好電影

牧師馬丁·尼莫拉曾說過:

“起初他們迫害共產黨員,我沒有說話,因為我不是馬克思的信徒。”

“後來他們迫害猶太人,我沒有說話,因為我是日耳曼人。”

“再後來他們迫害天主教徒,我沒有說話,因為我是新教牧師。”

“最後他們迫害到我頭上,我環顧四周,卻再也沒有人能為我說話。”

當人們沉默時,他們也是犯罪的幫凶。

所以要想打擊犯罪,就不應當繼續沉默下去。

可能會有人問,站出來真的有用麼?

這麼接地氣的故事,《“大”人物》是下一部點燃正能量的好電影

只要沉默的人們能夠站出來,有了第一個,就一定會有第二個,接著一個接一個都會站出來,屆時邪必定不壓正!

例如“重慶公交墜江事件”,這場慘案牽動了所有人的心,倘若當時車上有人能夠挺身而出,阻止乘客搶奪司機方向盤,相信悲劇一定不會發生。

這麼接地氣的故事,《“大”人物》是下一部點燃正能量的好電影

明年1月11日,一起到電影院感受一把《“大”人物》的力量吧。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