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大師學作文:不“行萬里路”,罔“讀萬卷書”'

"

作文難不難?估計90%的學生都曾為寫作文發過愁。什麼原因呢?

古今中外的優秀文學作品千挑萬選進入語文課本,又經過那麼多年的學習浸染,學生理所當然會認為課本里的是好文章,於是作起文來總會有意無意地模仿、比照。可有沒有想過,有幾篇課文是學生年齡的人寫的?除了駱賓王的《詠鵝》,幾乎想不到其他。沒錯,課文的作者還不光都成名成家,單看年齡也幾乎全是大人、老人和古人,要在學生年紀去模仿對標成年人甚至古人的文章,能不難嗎?

"

作文難不難?估計90%的學生都曾為寫作文發過愁。什麼原因呢?

古今中外的優秀文學作品千挑萬選進入語文課本,又經過那麼多年的學習浸染,學生理所當然會認為課本里的是好文章,於是作起文來總會有意無意地模仿、比照。可有沒有想過,有幾篇課文是學生年齡的人寫的?除了駱賓王的《詠鵝》,幾乎想不到其他。沒錯,課文的作者還不光都成名成家,單看年齡也幾乎全是大人、老人和古人,要在學生年紀去模仿對標成年人甚至古人的文章,能不難嗎?

跟大師學作文:不“行萬里路”,罔“讀萬卷書”

怎麼辦?還是來看教育家夏丏尊、葉聖陶合著的《文心》一書提供的解答:

慢慢地來。你們是小孩,是現代人,所讀的卻是記著大人或古人的經驗的文章。照理,大人的經驗要大人才會真切地理解,古人的經驗要古人才會真切地明白。你們非從文章中收得經驗,學到大人或古人的經驗程度不可。

這裡點出了關鍵詞:“經驗”。沒有經驗就沒有體會,為什麼我們愛說經典和名著常讀常新?就是隨著自身年齡和閱歷的增長,經驗多了再去讀又有新體會。好書好文也是因為它有這樣的“厚度”,能夠等待你的成長。可是如果缺乏經驗,再好的書也無法引起真切地共鳴,無法明白其中真的好處。

"

作文難不難?估計90%的學生都曾為寫作文發過愁。什麼原因呢?

古今中外的優秀文學作品千挑萬選進入語文課本,又經過那麼多年的學習浸染,學生理所當然會認為課本里的是好文章,於是作起文來總會有意無意地模仿、比照。可有沒有想過,有幾篇課文是學生年齡的人寫的?除了駱賓王的《詠鵝》,幾乎想不到其他。沒錯,課文的作者還不光都成名成家,單看年齡也幾乎全是大人、老人和古人,要在學生年紀去模仿對標成年人甚至古人的文章,能不難嗎?

跟大師學作文:不“行萬里路”,罔“讀萬卷書”

怎麼辦?還是來看教育家夏丏尊、葉聖陶合著的《文心》一書提供的解答:

慢慢地來。你們是小孩,是現代人,所讀的卻是記著大人或古人的經驗的文章。照理,大人的經驗要大人才會真切地理解,古人的經驗要古人才會真切地明白。你們非從文章中收得經驗,學到大人或古人的經驗程度不可。

這裡點出了關鍵詞:“經驗”。沒有經驗就沒有體會,為什麼我們愛說經典和名著常讀常新?就是隨著自身年齡和閱歷的增長,經驗多了再去讀又有新體會。好書好文也是因為它有這樣的“厚度”,能夠等待你的成長。可是如果缺乏經驗,再好的書也無法引起真切地共鳴,無法明白其中真的好處。

跟大師學作文:不“行萬里路”,罔“讀萬卷書”

《文心》裡舉了一個例子,中學生樂華在一次郊遊中忽然感悟,眼前一條小溪的景色讓他明白了柳宗元觀察的精密。那景色是這樣的:

小溪在山腳下轉彎向左,開始曲折起來。從較高的這邊望去,有一段是看得見的,反射著白光;忽地一曲,河身給田畝遮沒了;但是再來一曲,便又亮亮地好像盛積著水銀;這樣六七曲,才沒入迤長的一帶樹叢裡。

單看原書的這段文字就如影如畫,洋溢著文采,可是樂華說:

柳宗元的《小石潭記》不是有‘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嗎?這‘明滅可見’是多麼真實的印象呀!我們現在要描寫這條小溪,似乎也只有‘明滅可見’四個字最為適切。

有時候我們讀到一處好文字,會感覺還不在於文采,而是似乎非如此說不精到,非如此說不精彩。可那畢竟是朦朧的、文字層面的感覺,及至向樂華這樣親見了小溪之景,才會明白經典文字的真正好處:那麼真實、那麼無可替代。好的語言常常是令人心裡一震:正是自己想說卻說不出的話,細想來又非如此說沒有比之更準的表達。唯有此時才能享受到文章的真好處,也才能學得文章的真營養。

"

作文難不難?估計90%的學生都曾為寫作文發過愁。什麼原因呢?

古今中外的優秀文學作品千挑萬選進入語文課本,又經過那麼多年的學習浸染,學生理所當然會認為課本里的是好文章,於是作起文來總會有意無意地模仿、比照。可有沒有想過,有幾篇課文是學生年齡的人寫的?除了駱賓王的《詠鵝》,幾乎想不到其他。沒錯,課文的作者還不光都成名成家,單看年齡也幾乎全是大人、老人和古人,要在學生年紀去模仿對標成年人甚至古人的文章,能不難嗎?

跟大師學作文:不“行萬里路”,罔“讀萬卷書”

怎麼辦?還是來看教育家夏丏尊、葉聖陶合著的《文心》一書提供的解答:

慢慢地來。你們是小孩,是現代人,所讀的卻是記著大人或古人的經驗的文章。照理,大人的經驗要大人才會真切地理解,古人的經驗要古人才會真切地明白。你們非從文章中收得經驗,學到大人或古人的經驗程度不可。

這裡點出了關鍵詞:“經驗”。沒有經驗就沒有體會,為什麼我們愛說經典和名著常讀常新?就是隨著自身年齡和閱歷的增長,經驗多了再去讀又有新體會。好書好文也是因為它有這樣的“厚度”,能夠等待你的成長。可是如果缺乏經驗,再好的書也無法引起真切地共鳴,無法明白其中真的好處。

跟大師學作文:不“行萬里路”,罔“讀萬卷書”

《文心》裡舉了一個例子,中學生樂華在一次郊遊中忽然感悟,眼前一條小溪的景色讓他明白了柳宗元觀察的精密。那景色是這樣的:

小溪在山腳下轉彎向左,開始曲折起來。從較高的這邊望去,有一段是看得見的,反射著白光;忽地一曲,河身給田畝遮沒了;但是再來一曲,便又亮亮地好像盛積著水銀;這樣六七曲,才沒入迤長的一帶樹叢裡。

單看原書的這段文字就如影如畫,洋溢著文采,可是樂華說:

柳宗元的《小石潭記》不是有‘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嗎?這‘明滅可見’是多麼真實的印象呀!我們現在要描寫這條小溪,似乎也只有‘明滅可見’四個字最為適切。

有時候我們讀到一處好文字,會感覺還不在於文采,而是似乎非如此說不精到,非如此說不精彩。可那畢竟是朦朧的、文字層面的感覺,及至向樂華這樣親見了小溪之景,才會明白經典文字的真正好處:那麼真實、那麼無可替代。好的語言常常是令人心裡一震:正是自己想說卻說不出的話,細想來又非如此說沒有比之更準的表達。唯有此時才能享受到文章的真好處,也才能學得文章的真營養。

跟大師學作文:不“行萬里路”,罔“讀萬卷書”

可是為了這些一定要像樂華一樣去郊遊嗎?我們說的“行萬里路”上期已經解釋了,指的是直接經驗的積累,它在於內心的豐富,而不一定非要等待年齡增長或是遊歷了千山萬水。王勃21歲就寫下“天高地迥,覺宇宙之無窮;興盡悲來,識盈虛之有數。”“方如行義,圓如用智,動如逞才,靜如遂意。”也出自僅僅七歲的李泌之口。深刻的認識當然有天才成分,但也離不開平日裡的察、思、悟。沒有這些,即使經歷遊歷再多也不過是走馬觀花。

《文心》中,樂華的父親對他和同學說,秋夜的經驗人人都有,可是因為不留意就沒有深刻印象。加上對外在景物的感觸,大人總比小孩複雜,文人總比常人豐富,所以倘若體會的經驗不到就讀不懂魯迅的《秋夜》。兩個孩子聽了,用心再讀,將之前晚秋所見的夜色景物一一細想,才發覺文章有許多正是自己想說而不得的話,暗暗感到愉快。

"

作文難不難?估計90%的學生都曾為寫作文發過愁。什麼原因呢?

古今中外的優秀文學作品千挑萬選進入語文課本,又經過那麼多年的學習浸染,學生理所當然會認為課本里的是好文章,於是作起文來總會有意無意地模仿、比照。可有沒有想過,有幾篇課文是學生年齡的人寫的?除了駱賓王的《詠鵝》,幾乎想不到其他。沒錯,課文的作者還不光都成名成家,單看年齡也幾乎全是大人、老人和古人,要在學生年紀去模仿對標成年人甚至古人的文章,能不難嗎?

跟大師學作文:不“行萬里路”,罔“讀萬卷書”

怎麼辦?還是來看教育家夏丏尊、葉聖陶合著的《文心》一書提供的解答:

慢慢地來。你們是小孩,是現代人,所讀的卻是記著大人或古人的經驗的文章。照理,大人的經驗要大人才會真切地理解,古人的經驗要古人才會真切地明白。你們非從文章中收得經驗,學到大人或古人的經驗程度不可。

這裡點出了關鍵詞:“經驗”。沒有經驗就沒有體會,為什麼我們愛說經典和名著常讀常新?就是隨著自身年齡和閱歷的增長,經驗多了再去讀又有新體會。好書好文也是因為它有這樣的“厚度”,能夠等待你的成長。可是如果缺乏經驗,再好的書也無法引起真切地共鳴,無法明白其中真的好處。

跟大師學作文:不“行萬里路”,罔“讀萬卷書”

《文心》裡舉了一個例子,中學生樂華在一次郊遊中忽然感悟,眼前一條小溪的景色讓他明白了柳宗元觀察的精密。那景色是這樣的:

小溪在山腳下轉彎向左,開始曲折起來。從較高的這邊望去,有一段是看得見的,反射著白光;忽地一曲,河身給田畝遮沒了;但是再來一曲,便又亮亮地好像盛積著水銀;這樣六七曲,才沒入迤長的一帶樹叢裡。

單看原書的這段文字就如影如畫,洋溢著文采,可是樂華說:

柳宗元的《小石潭記》不是有‘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嗎?這‘明滅可見’是多麼真實的印象呀!我們現在要描寫這條小溪,似乎也只有‘明滅可見’四個字最為適切。

有時候我們讀到一處好文字,會感覺還不在於文采,而是似乎非如此說不精到,非如此說不精彩。可那畢竟是朦朧的、文字層面的感覺,及至向樂華這樣親見了小溪之景,才會明白經典文字的真正好處:那麼真實、那麼無可替代。好的語言常常是令人心裡一震:正是自己想說卻說不出的話,細想來又非如此說沒有比之更準的表達。唯有此時才能享受到文章的真好處,也才能學得文章的真營養。

跟大師學作文:不“行萬里路”,罔“讀萬卷書”

可是為了這些一定要像樂華一樣去郊遊嗎?我們說的“行萬里路”上期已經解釋了,指的是直接經驗的積累,它在於內心的豐富,而不一定非要等待年齡增長或是遊歷了千山萬水。王勃21歲就寫下“天高地迥,覺宇宙之無窮;興盡悲來,識盈虛之有數。”“方如行義,圓如用智,動如逞才,靜如遂意。”也出自僅僅七歲的李泌之口。深刻的認識當然有天才成分,但也離不開平日裡的察、思、悟。沒有這些,即使經歷遊歷再多也不過是走馬觀花。

《文心》中,樂華的父親對他和同學說,秋夜的經驗人人都有,可是因為不留意就沒有深刻印象。加上對外在景物的感觸,大人總比小孩複雜,文人總比常人豐富,所以倘若體會的經驗不到就讀不懂魯迅的《秋夜》。兩個孩子聽了,用心再讀,將之前晚秋所見的夜色景物一一細想,才發覺文章有許多正是自己想說而不得的話,暗暗感到愉快。

跟大師學作文:不“行萬里路”,罔“讀萬卷書”

你看,在生活中勤於用眼、用腦,才能享受到閱讀的真正“愉快”,才能領悟到好文章的真諦。這讓我想起了另一位著名作家的作文教學——《朱天衣的作文課》。朱天衣女士是文人世家,她的父親、姐妹和自己全是享譽臺灣的作家,當我看到她有這樣一套寫給兒童的作文課,饒有興致地來讀,卻發現和平常教孩子怎樣寫好詞、好句、好段、好章的泛泛之流全然不同。她就像一位“大姐姐”和孩子拉家常:“你最喜歡什麼好吃的?它是什麼顏色?什麼口味?每次媽媽帶你去吃之前是什麼心情?……”不愧是大作家,原來她是在用自己的方式不斷啟發孩子尋找生活中的熱愛,培養用眼睛、鼻子、皮膚、頭腦去豐富地觀察思考生活的習慣,並學會用自己的話表達。這不正和《文心》的所旨異曲同工麼。

學文需要“經驗”,“經驗”需要“留心”。事事留心皆學問,時時留心皆學文。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