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麗雲|由敬老院引發的思考

文章 正能量 社會 梅州文學網 2017-06-09

周麗雲|由敬老院引發的思考

老才得老,孝敬這個主題陪伴人的一生。每一個人如若背棄了雙親,將會受到親友的批評。為人首要任務是孝親。在關注敬老院以前,我們先要對親友很好,孝敬父母親,對待身邊人很好,才有說服力。

在我讀師範時第一年時,我們學生會的成員組織幹部們去了大壩的敬老院,為老人們搞清潔衛生,並且為老人們唱歌表演小品節目。這四年,參加義工以來,我跟愛心人群來了近十多次敬老院,思想意識裡久久有一個心結,敬老院的老人們苦難人生到底留給世人什麼啟發?特別是這幾年,我們志願聯合會組織社會人群不斷關注著敬老院,每逢節假日,時不時會有社會人群相約親友,帶上孩子們,還有社會學生會幹部,熱心的中學生志願者,十幾,二十人齊來敬老院做些活動;更有在外發展的鄉賢回家鄉,抽空,帶上食糧,花生油,棉被,或是家電來敬老院探望這些老人。由此發展到敬老院門口掛上了志願服務站的牌子,更多地引起了社會愛心人士的關注。老人們在院裡獲得了心靈和物質的照顧,人間的春風春雨滋潤了他們的心靈。

當我從老人們的口中,或是從相關工作人員介紹中得知,院內的老人們極為悲苦的人生遭遇,他們有些身有殘疾,更有些身心受損,終生未娶未嫁,無子無女,親友輕視欺詐,還有些因為精神失常,只能鎖在屋裡,過著悲苦的生活。每次我陪同志願者來搞不同的送溫暖活動,心裡就會增添憂愁。

老人們每個月的生活津貼五六百,除去水電生活支出,只能用一百,但是也應該好好感謝政府。他們在這邊,少有親友或是根本沒有親友願意來多加關心。於是,他們的內心長期悲苦,積鬱成患,只能自勉自解。生活不能自理的,或者是身有殘疾的老人,他們過得更苦,院內互相照應的老人們比較少,自己有時都難打理,心中的苦惱能說給誰聽?身殘了爬著也要自己挺住,個人衛生啊,房間的衛生啊,一天比一天髒,遇上陰雨天氣,水電使用都極不正常。院內沒有護理工,沒有專門的清潔工,更沒有心靈的醫師。那麼老人們,是否極需要我們多來關注,獻出一點愛心呢?哪怕是小朋友們跟著家長們來這裡玩一玩,笑一笑,鬧一鬧,也會使他們看見孩子們天真爛漫的活躍身影而笑得合不攏嘴;哪怕是青少年學生們來幫他們擦擦窗戶,掃掃天花板,老人們也會喜上眉梢,豎起讚美的大拇指;哪怕是中年愛心人群,挽起衣袖,幫老人們疊疊棉被,幫老人們換換電燈泡,修修桌椅,剪剪腳趾甲,拖拖地板,老人們也會感動地笑著擦眼淚;哪怕是熱心的孩子們圍坐在他們周圍,幫他們捶捶背,捏捏大腿,按按摩,這也能給老人們帶來快樂;哪怕是我們來到敬老院,一起幫老人們包包餃子歡度新年;在九九重陽老人節,為他們唱上幾首拿手的客家山歌,革命歌曲,中小學生們獻上小品,舞蹈,老人們定會露出滿足的笑容,我們的心也會跟著樂起來,笑得比花還燦爛。因為獻上愛的同時,我們獲得了心靈的滿足。

在關心敬老院老人們的同時,我們應該是很關照身邊親友們的,特別是很孝順自己的父母親,或者是以前沒有看到敬老院的老人們過得生活如此悲涼,現在看到了,就會比以前對父母親更好。想到自己從出生到長大,還有受教育的階段,花費了父母親多少的辛勞啊,心血啊,為了我們受了多少的苦啊,我們從小就要有感恩父母親和身邊親友的心意和行動,感恩朋友們對我們的關心和幫助,學會做人了,才會主動去關心社會中碰見的殘疾人群,孤寡老人,孤兒。才不會虛度年華,無所事事,隨波逐流,任意讓生活如死水一潭;才不會自私自利,不會為了一點點傷害就心存記恨,做出報復人的事情來;才不會對父母親,對親友們,對朋友們,對社會疾苦人群,冷漠,無視,嘲笑,辱罵,動粗,甚至絕情的不理不管,恩將仇報。這世間,因果輪迴,善最終有善報,你對人好,老天一定不會虧待你。正如弟子規裡心命詩裡說的“心好命又好,富貴直到老;命好心不好,福變為禍兆;心好命不好,禍轉為福報……。”你對人差,總會得不到好結果的。

在我們的周圍,因為有了一大批愛心人士的感人事蹟,不斷激勵著下一代人,才讓我們不怕艱難,勇往直前,這個社會才因此而溫暖;在我們的內心世界裡,因為有了感動和付出,才有了我們將小事善事一直做完善的行動和決心;受過苦難,方知真情的可貴,遭受過挫折和鞭策,我們才更能體味到付出辛勞和愛心後的喜悅與感動;來吧!我們大家共同攜手,關注疾苦人群,為自己的人生寫下溫暖感人的記印吧!無限感激,愛與感恩的前進路上與您們一路同行!

文章配圖來源:網絡


周麗雲|由敬老院引發的思考

【作者簡介】周麗雲,女,曾任五華師範校刊編輯副社長,現在五華縣直屬小學任教;五華縣誌願祕書處成員,廣東省五星級志願者;五華作家協會會員,自幼喜愛文學,喜歡唱歌跳舞,更喜歡行善積德,熱衷傳授國學。梅州文學網(嘉應文學網)特約編輯。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