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畢業後三四年,同學之間的差距會越來越大?


為什麼畢業後三四年,同學之間的差距會越來越大?

圖片來源:699pic.com ID: 17700599



01


之前我司招聘了幾名實習生,主要崗位是新媒體運營,主要工作內容是轉載和排版,喵自然擔負起了帶新人的責任。


結果我發現,這件看起來特別“簡單”的小事,每個人的完成情況都各不相同。


有的同學會先研究我司歷史文章的風格,然後去找同類大號相似風格的文章,和我確認能否轉載再去申請白名單(申請白名單就是去問原作者要權限,人家同意了你才能轉載別人的文章)。有的同學隨便找一篇自己覺得好的文章,一言不發就去索白了。


有的同學排版的時候會參考以前的格式才開始排版;有的同學複製粘貼過來,字體都不改就給我發預覽鏈接了。


還有一個姑娘發出一條索白消息以後就坐在電腦前悠閒地玩起了手機,我問她今天的工作是否已經完成,她說,“我已經問了一個號,對方還沒回復。”我說,“我們的任務是今天必須發一篇文章。這個人沒同意就要去找下一個。”她“哦”了一聲,然後又抓起了手機。


然後我炒了她的魷魚。

為什麼畢業後三四年,同學之間的差距會越來越大?

圖片來源:699pic.com ID: 17700599


公號轉載有一個步驟叫做開白名單,有單勾和雙勾的區別,雙勾會不顯示轉載來源。前幾天有幾個同學為此發生了些爭議。我在旁邊淡淡地說,“你們知道單勾和雙勾的區別嗎?”他們異口同聲地回答“雙勾可以不帶轉載來源。”我又問,“那你們有想過單雙勾的底層邏輯嗎?”大家面面相覷。


我說,“一個號主為什麼願意讓別人轉載自己的文章?為了增加曝光度,對不對?雙勾的意思是可以不帶來源,新讀者就無法通過來源鏈接關注到原作的公號,只能通過主動搜索。新增粉絲數=轉化率*曝光數,如果你是百萬量級大號,即使主動搜索的人比例低,看到的人足夠多也能引來不少新粉絲。我們的賬號本身粉絲就不多,憑什麼要求別人雙勾?”


看到這裡,你還會覺得“轉載公號文章”是一件“簡單的小事”嗎?



02


很多同學不服氣,覺得自己一身才華無處施展,進公司居然只能當“影帝影后”(幫別人複印文件的人)。


如果讓你複印文件,你有排好頁碼裝訂嗎?訂書針是歪歪斜斜還是整飭有序?


如果讓你排版,你會選擇什麼樣的插圖?是隨便百度一張放進去嗎?有沒有考慮過這些圖片的版權問題?有沒有參考過這個圖附近段落的上下文?


如果讓你找公號開白,你會用什麼樣的話術去和一個陌生的小編交流?

些問題你有想過嗎?這些“簡單”的“小事”,你做好了嗎?



03


如何做好看起來簡單的小事?或者說,都是剛參加工作的新人,如何快速獲得領導的關注?


其實這就是底層邏輯的問題了,即一件事的本質是什麼樣的。


很多同學工作也好,學習也好,都不去思考底層邏輯,甚至想當然地認為簡單——也就是“眼高手低”。這和學生時代有的人以為自己瘋狂刷題就能考高分一樣,工作以後很多人也會以為“努力工作”“多加班”就會升職加薪。但是你“努力工作”的時候有過認真思考嗎?比如公號單雙勾那件事,為什麼實習生想不到而我能想到?因為我本身就是一名寫作者,我自己的文章100%原創,全都是我自己寫的,我當然想讓所有人轉載我文章都帶原始鏈接了。


基礎工作也是一樣的,我會去思考領導佈置這個工作的終極目的是什麼,然後換位思考。我不會“為了填表而填表”“為了做PPT而做PPT”,我會去想,誰?在什麼場合?什麼情況下要用到我的成果?我會去想,同樣一件簡單的事,如何把它做的出色。


底層邏輯,這才是90%職場人稀缺的技能。

為什麼畢業後三四年,同學之間的差距會越來越大?

圖片來源:699pic.com ID: 17700599



04


某平臺上有個問題是,“為什麼畢業後三四年,同學之間的差距會越來越大?”


有的人說,“其實差距本來就存在。有人的爹是王健林,而你爹只是個普通工人。只不過你們坐在同一間教室上課,誤認為自己和他一樣。”


也對,也不對。原生家庭背景是你無法改變的,但是可以改變的東西真的很多。


我父母都是極普通的人,他們前半輩子的存款還不夠一線城市一套房的首付;但是生在這樣沒背景、沒關係家庭的我,現在一個月的收入是我父母大半年的工資。


沒有自誇的意思,但是我和同齡人的思維方式確實不太一樣。


比如,大家都在抱怨國企“沒前途,只能混吃等死”的時候,我跟著NJU軟院的男友學了編程,默默考了注電。從來不抱怨的我,直到最後一天都在誇單位好的我,一聲不響地辭了職。那些天天抱怨的同事,現在還在抱怨。


比如,同事之間難免有分歧,有一些我認為自己做的對的事情,會受到前輩的打壓。這種情況其實在論資排輩的體制很常見,很多年輕員工會拼命證明“我說的是對的”,而我會先接納老師傅的觀點,在下一次提前用自己的方法做好,讓他看到“這樣是快捷且準確的。”


比如,當領導安排給我一個任務的時候,如果我覺得這個任務不合理,我會先問領導這樣做的目的是什麼,給他提供我對於實現這個目標的3種方法讓他選擇。而不是默默幹完以後罵領導傻B。學過管理學的同學應該知道,這個其實就是向上管理——“如何管理你的老闆”。


如何與同事相處,如何在公司中找到自己的定位,如何在做一件事之前知道它的根本目的是什麼,如何向上管理。這些都是職場的底層邏輯。

懂得職場的底層邏輯,無論你從事什麼行業,無論你在哪個崗位,都可以比大多數人做的出色。

為什麼畢業後三四年,同學之間的差距會越來越大?

圖片來源:699pic.com ID: 17700599



05


“為什麼我的同學月薪過萬,我卻只能月薪3000?”


能力是一方面,還有一個很關鍵的因素就是“表達”。如果你悶頭幹活不懂得展示自己的能力,甚至讓別人因此低估了你的能力,是非常可惜的。


如果你是一名應屆生,或者是想要跳槽去一個新公司,面試官對你是不瞭解的,他只能通過問問題的方式來考察你的能力。面試中的問題,可謂個個“暗藏玄機”。


比如,面試官問你“面對別人的批評,你是如何處理的?”你當真以為HR想知道你被批評時候的反應?其實,他是在考察你的抗壓能力和溝通能力。如果你抱著“想要證明自己是對的”的想法,那你就妥妥地被pass了。在一個團隊中,是鼓勵不同想法產生的。


比如,面試官問你“壓力大的時候怎麼辦?”你真的覺得他是在關心你嗎?他其實想問你的是“舉一個你在壓力下自我調節、理性決策、合理安排項目並且嚴格執行”的例子。


你可能會說,哇,職場套路好深!從面試開始套路都這麼深!


如果你知道每件事的底層邏輯,就不會覺得這是“套路”了。如果你懂得表達,用恰當的語言表現自己的能力,就不會心慌了。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