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難民之子文在寅:主張對朝“陽光政策”能否破解半島危局

文在寅 朝鮮半島 韓國 美國 澎湃新聞 2017-05-14

“如果半島統一,我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拉著母親的手,去她的故鄉看看。”

韓國新任總統文在寅曾在接受《東亞日報》採訪時,當被問及如果有個占卜用的水晶球,他想做什麼時,彼時還是韓國新一屆大選熱門候選人的文在寅如是說道。他稱,想讓90歲的母親看看她在朝鮮的家鄉現在什麼樣了,她在那裡的親戚們過得怎麼樣。

文在寅10日正式就職韓國第19任總統,在就職演講中,他再次表態,如果條件允許願意訪問平壤。

正如文在寅將其自傳命名為《命運》一樣,這位誕生在難民營的朝鮮難民之子,在經過兩進監獄、兩進青瓦臺、兩度參選的曲折歷程後,再一次踏上了命運的新徵程。而這一次,從主張對朝友好的前總統盧武鉉的“總統之友”,到臨危受命的韓國“人民之友”,他還多了一個願望,希望通過對朝友好的政策來解決當下朝鮮半島最嚴峻的挑戰:朝鮮核問題。

文在寅:必須擁抱朝鮮人民

“也許,我會在那裡(朝鮮)作為律師退休。”文在寅對朝鮮半島的未來,有著自己的憧憬。在5月10日的總統就職演講中,文在寅稱:“如果有需要,我也可以隨時訪問華盛頓,還有北京、東京,如果條件允許,我也願意訪問平壤。只要有助於實現半島和平,我會盡我最大的努力去做。”

文在寅對朝鮮的感情也許與他的身世有關。據韓國《中央日報》10日報道,文在寅1953年1月出生於韓國慶南一個難民家庭。1950年12月23日,他原本生活在朝鮮咸鏡南道興南地區的父母南下避難。

因此,文在寅主張的對朝政策與他的前任採取的強硬態度並不一樣。這位與前任總統盧武鉉是管鮑之交且深受另一位自由派總統金大中影響的新總統,早在競選之前,就多次強調將採取對朝友好的“陽光政策”:主張加強與朝鮮溝通,給予援助,並提出重啟開城工業園區、搞活韓朝媒體及社會文化交流的構想。文在寅還承諾,將推進離散家屬重逢和建立醫院等對朝人道主義援助,作為交換條件,朝鮮送回韓軍俘虜與被朝扣留人員等多種解決對策。

“作為一個民族,我們必須擁抱朝鮮人民。為了做到這一點,不管我們喜歡還是不喜歡,我們都必須承認金正恩是他們的領袖和我們的對話夥伴。”競選期間,文在寅曾認為要在一定程度上承認金正恩。

文在寅也強調,“制裁的目標必須是讓朝鮮重返談判桌”,但是他認為美國對朝實行的制裁並不見效,稱韓國“必須擁抱朝鮮人民,才能有朝一日實現和平統一”。

其實,一直以盧武鉉思想捍衛者形象示人的文在寅提出對朝友好政策,並不令人驚訝。韓國從1998年到2008年,都是由兩位自由派總統掌權。期間,金大中和盧武鉉就採取了“陽光政策”,主張與朝鮮對話、民間交流和開展聯合拓展項目,甚至在朝韓非軍事區的朝鮮開城建立了開城工業園區。

“陽光政策”:希望與隱憂

在首爾的韓國自由派人士稱,文在寅的上臺,將是解決已經凍結長達十年之久的朝韓關係的絕好時機。也有人稱,韓國新政府須與朝鮮領導人打開對話之門,才有助於解決目前的朝鮮半島困局。

韓國前統一部部長李鍾奭在韓國《民族日報》上就撰文指出,當下尤其有必要與朝鮮領導人金正恩展開對話。他表示,外部世界在過去的5年裡因為金正恩傷透了腦筋,但卻從未真正努力去將這種想法實際地告訴過金正恩,只是無視他的存在。沒有一位領導人曾親自去說服金正恩棄核。國際社會在對金正恩一無情報、二無接觸、三無共識的情況下,屢次要求其作出重大決定。李鍾奭認為,追求更多的成功對話尤為重要。

然而,亦有跡象表明,無論是從韓國國內還是國際上看,文在寅要順利推行陽光政策,都面臨著不少阻力。

韓國不少批評人士指出,隨著朝鮮領導人不斷推進核武器開發,在朝鮮實行陽光政策的基礎和客觀環境似乎正在被吞噬。他們認為,文在寅試圖恢復陽光政策的任何做法——無論是重開開城工業園區還是加強對朝援助,都將會使得朝鮮變得更加強大。至今,韓國國內仍有不少人,對朝鮮在韓國前任總統一邊實行陽光政策,一邊推進核武開發致朝鮮局勢失控記憶猶新。

中央黨校國際戰略研究所教授、朝鮮問題專家張璉瑰對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指出:“雖然朝鮮對於文在寅寄予希望,但是韓國——尤其是保守的韓國軍方明白,只要朝鮮的核問題沒有解決,實行‘陽光政策’將不僅不利於韓國國民的利益,也不利於捍衛韓國的國家安全。”

在過去的一個月裡,美國總統特朗普正在不斷加強對朝施壓。美國政府多次宣稱為解決朝鮮半島危機,包括軍事打擊在內的所有選項都已經擺在桌面,並聲稱包括“卡爾·文森”航母在內的戰鬥群駛向了朝鮮半島水域;一週前,美國剛通過比之前更為嚴厲的單邊對朝制裁決議。

因此,美國也開始擔憂文在寅對朝友好的政策將在美國的對朝施壓的政策上打開一個缺口。《紐約時報》報道稱,特朗普政府正在呼籲國際社會對朝鮮施加更大的壓力,現在卻面臨著盟友韓國撇開它,尋求對朝和解的可能性。

文在寅:要主導多邊外交談判

“我將乾淨利落地處理,與美國、中國、日本、俄羅斯等朝鮮半島周邊的四大國家的外交和國防問題。”5月8日,在法定競選日最後一天的記者會上,曾與當前朝鮮最高領袖金正恩的父親在平壤相見的文在寅說。

與文在寅所強調的“乾淨利落”不同,事實上,在處理對朝政策及影響半島局勢相關事項上,文在寅一直持謹慎的態度,力求在維持良好的對外關係的情況下,謀求韓國在朝鮮半島事務上的“自主權”。

《紐約時報》稱,在與盧武鉉政府打過交道的一些美國前官員的印象裡,文在寅比其他官員更實際,也更靈活。

在宣傳推行“陽光政策”時,他強調是“有條件”地部分、分階段推進;在承諾重新審視部署“薩德”的同時,他一直小心翼翼地表示,審視並不一定意味著他會扭轉部署;雖然他說過韓國必須對美國“學會說不”,但他一直強調,任何向朝鮮表現的友好外交姿態,都將以韓國與美國的聯盟為基礎。即便他要會見金正恩,也將是在知會美國的前提下。

“最希望朝鮮半島和平安全的人是‘我們’,所以半島問題要由‘我們’自己解決。”文在寅強調,韓國不能只成為朝美協商的旁觀者,韓國必須在朝鮮半島課題上扮演更主動的角色,要主導多邊外交的談判架構。

5月10日,文在寅上任第一天,朝鮮總聯機關報《朝鮮新報》報道了文在寅當選韓國總統的消息,稱李明博和朴槿惠的9年保守政權畫上了句號,評價文在寅的當選是“燭光的勝利”。韓媒稱,這實際上是表明對文在寅當選的歡迎。而另一方面,衛星圖像顯示,朝鮮一直在為第六次核試驗進行準備。

與此同時,文在寅先後與美國總統特朗普、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以及日本首相安倍晉三進行了首次通話,就包括朝鮮半島局勢在內的各種事宜進行了溝通。

多方的聯動已經開始,文在寅上臺之後的朝鮮半島將走向何處,變化或許正在醞釀。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