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現代文學思潮研究(第四章,第二節 )'

"
"
中國現代文學思潮研究(第四章,第二節 )

編輯 | 考文學

排版 | 考文學

一、描述

中國現代浪漫主義文學思潮的發展經歷了三個階段。每個階段都有代表性的浪漫主義文學思潮。如果從形態上進行歸納,應當說,中國現代浪漫主義文學思潮在三個發展階段中,出現了四種主要形態。(這裡我套用學術界對浪漫主義形態劃分的理論。)

1 、積極浪漫主義的文學思潮。以 “ 五四 ” 浪漫主義為代表,還包括 40 年代的徐訏和無名氏。

2 、 “ 革命浪漫蒂克 ” 的浪漫主義文學思潮。這是一種特殊的、有明顯缺憾的浪漫主義文學思潮,又可稱為 “ 準浪漫主義文學思潮 ” (見溫儒敏《新文學現實主義的流變》北京大學出版社 1988 年版第 97 頁。)說它是 “ 準浪漫主義文學思潮 ” ,是因為它比 “ 五四 ” 浪漫主義文學思潮更加不純,尤其在藝術創作的公式化、概念化方面,它顯出了 “ 無所適 ” 的尷尬。故稱為 “ 準浪漫主義 ” 文學思潮。

3 、革命浪漫主義的文學思潮。以郭沫若的歷史劇為代表。

除了上面三種以外,還有一種我們沒有提到的浪漫主義文學思潮。這就是第四種。

4 、具有濃厚的中國傳統文化色彩的浪漫主義文學思潮。

在屬性上,它仍屬於積極浪漫主義的,但在風格上,它與 “ 五四 ” 積極浪漫主義文學思潮又有區別,屬於溫婉、韻雅、靈秀的浪漫主義文學思潮。其代表人物有周作人、廢名、沈從文、豐子愷等作家。

這股浪漫主義文學思潮貫穿整個中國現代文學史,雖未能掀起大波,可卻實實在在存在,且取得了可觀的藝術成就。代表這股浪漫主義文學思潮的作家,他們的創作沒有去表現各個時期知識分子苦悶、躁動的心靈,也沒有去描繪那個時代風雲變幻的社會大潮,而另闢蹊徑,著意描寫 20 世紀中國的田園生活與田園風光,謳歌淳樸、真摯的人情美與人性美,在那個嚴峻的歲月吹奏出一支優美和諧而又略帶憂愁的田園牧歌。他們的作品十分符合浪漫主義文學的特點:

( 1 )他們的作品充滿著主觀抒情性 。

沈從文在 20 世紀 20 年代末談到廢名的小說時曾經認為,廢名是 “ 用抒情詩的筆調寫創作 ” 。30 年代,沈從文談到自己鄉土題材的小說時,也承認, “ 作品一例浸透了一種 ‘ 鄉土抒情詩 ’ 的氣氛 ” 。不過,他們抒發的不是郁達夫式的憂鬱、感傷之情,也不是郭沫若、蔣光慈式的豪放粗獷之情,而是一種閒適恬淡之情,在對田園生活與日常瑣事的品味中,悟出一種人生哲理與人生境界。

( 2 )他們也主張 “ 文藝以自己表現為主體 ” (周作人《文藝上的寬容》),但他們決不像其他浪漫主義作家那樣張揚個性,銳氣逼人,而是追求表達自己的個人意志,自己的審美情趣,乃至自己的政治態度,決不喪失自我去追隨或迎合時代大潮。因而,他們的創作都帶有鮮明的個人特色,常常與當時主流的創作風氣相左。

( 3 )他們作品的自然性表現得最為明顯。

他們欣賞寧靜平和的自然風光,追求人與自然的契合,讚美淳樸、敦厚的風俗人情和天真、爛漫的童心、童真,厭惡現代文明對田園生活與自然人生的玷汙。

這種類型的浪漫主義文學思潮與西方浪漫主義文學思潮沒有直接的淵源關係(前幾種則有),它主要直根於中國傳統文化的土壤,深受老莊、禪宗思想的浸滯,師承陶淵明、王維田園詩的傳統,並在一定程度上流露出中國古典主義的審美情趣。因此,它很適合那些與傳統文化保持有較多聯繫的知識分子的口味,但是,它卻不會受到熱情、衝動的青年知識分子的歡迎,不會得到時代的垂青,不可能產生巨大的社會轟動效應。它始終是寂寞的,但也因此而避免了大起大落的命運。

應如何評價這種類型的浪漫主義文學思潮呢?我認為,從風格藝術來講,這種類型的浪漫主義文學思潮不僅特色鮮明,而且價值很高。但是,從文學的時代屬性來看,這種浪漫主義文學思潮的代表性作家的作品應作具體分析。有的可以說是十分傑出的,如周作人的很多創作。

如他的《烏篷船》等。《烏篷船》雖寫的是鄉村風光,但回答的卻是一個重要的時代課題:傳統文明與現代文明的關係。(具體分析)。儘管在感情上,周作人眷戀傳統文明以及傳統文明形成的審美情趣(如在船上看風景等),但在理智上,周作人認可了現代文明對傳統文明的勝利(你現在不會坐烏篷船了,你將乘火車或輪船,而火車、輪船正是現代文明的象徵。)

有的作家的此類浪漫主義的作品,則只能說是優秀的,而且是有明顯缺憾的。如,沈從文的代表作《邊城》。

《邊城》精心描寫的是黑暗時代中的一片淨土(山村)的生活,著力渲染的是鄉村人的人性美,要表現的是人性美的 “ 魅力 ” 。作者褪去了黑暗時代中所有的不幸,用人性美的堤壩隔斷了人間的各種醜惡,只讓善良的花朵在一個 “ 世外桃源 ” 樣的土地上開放,將美的芬芳撒向四面八方。

在作者所描繪的那片土地上,沒有欺詐,沒有競爭,沒有人與人之間的勾心鬥角,財主是善良的,勞動者更是無人不善良,無事不美好,翠翠和她的爺爺,不僅擺渡不收別人的任何錢,還為過河的人準備了茶水。如有人偷偷將錢放在了翠翠她家的什麼地方,她或她的爺爺是一定要追上去還給人家的。(比共產主義還理想的社會。)總之,在作者所描寫的那個世界,一切人都符合人性善的標準,所有事物都具有美的形式與內涵,人與人是心心相印的,相互理解的(如,兩兄弟對翠翠的愛。其中一個後來退出了),人與自然也是和諧的。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