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我國文物藝術品拍賣市場近320億元 古代書畫成亮點

文物 藝術品 傅抱石 油畫 文藝在線 2017-04-02

北京(CNFIN.COM/XINHUA08.COM)--29日,中國拍賣行業協會與商務部流通業發展司在京聯合發佈2016拍賣業藍皮書——《2016年中國拍賣行業經營狀況分析及2017年展望》。藍皮書顯示,2016年全國共舉行文物藝術品拍賣1857場,成交額317.33億元,較2015年增長13.33%。自2011年市場回調5年來,文物藝術品拍賣市場基本完成了一輪淨化和淘汰,市場規模穩定在300億元左右。“去泡沫”、“練內功”、“走國際”、“提質量”幾乎成為近幾年來市場變化的主路徑。

中國拍賣行業協會藝委會報告指出,2016年全國文物藝術品拍賣市場規模基本穩定,從各拍品門類上看,古代書畫成為年度重頭戲,佛教藝術、紫砂茗具等有較大幅度增長,當代書畫、油畫及當代藝術延續下滑態勢;從拍品結構上看,仍呈現“減量提質”趨勢,高價拍品大幅度增加,億元拍品達9件(套);從行業建設上看,文物拍賣管理、象牙文物拍賣、進口關稅等法規政策取得重要突破,且拍賣業態的良性構建、產業融合、資本戰略等取得新進展。

但中國拍賣行業協會藝委會顧問、中國國家畫院原副院長趙榆在發佈會上告訴記者,1992年到現在,我國文物藝術品拍賣市場經歷了三個高潮。首先在1995年到1996年,全國藝術品拍賣市場突破1個億,有兩件拍品超過1000萬。第二個高潮在2002年,國家推出文物保護法,到2005年出現第二個高潮。到了2012年,藝術品市場規模到達560億元,迎來第三個高潮。但中國文物藝術品拍賣市場還沒有到達第四個高潮,仍需要平穩過度。2015年從總體看,全球範圍的中國文物藝術品拍賣規模已接近全球藝術品拍賣市場總額的三分之一。

2016年,文物藝術品拍賣市場格局基本穩定,據對北京保利、北京匡時、中國嘉德、杭州西泠、北京翰海、廣東崇正、北京榮寶、北京誠軒、上海朵雲軒、北京華辰等10家樣本拍賣公司春、秋兩季大拍的統計(按成交額排序),10家公司成交額佔全國文物藝術品交易額的61.66%。

古代書畫成為亮點。2016年度,10家樣本公司中國書畫共成交123.85億元,其中古代書畫佔37.77%,達46.78億元,成交額較上年增長75.80%。在古代書畫拍賣中,成交價在1000萬元以上的拍品數量竟與近現代書畫不相上下,僅5000萬元以上成交拍品達11件(套),其中有4件(套)拍品在1億元以上。

佛教藝術品增長較大。2016年度,10家公司共推出佛教相關藝術專場20個,成交1061件(套),成交率73.43%,成交額9.14億元;成交額較上年提升29.83%,且年度內共有三個專場成交超過億元,分別是:北京翰海“西路十年—金銅佛像”成交1.42億元,北京保利“重要佛教藝術夜場”和“大圓覺——重要佛教美術夜場”分別成交1.36億元、1.01億元。

2016年我國文物藝術品拍賣市場近320億元 古代書畫成亮點

北京翰海,明代 伽藍菩薩,2070萬元成交

名家佳作效應明顯,傅抱石成為年度主角。2016年度,傅抱石作品雲集拍賣市場,成交1000萬元以上拍品17件(套),總計成交6.43億元。其中,北京保利推出的傅抱石《雲中君和大司命》以2.3億元成交,成為年度成交價最高的近現代書畫作品;次之為中國嘉德推出的傅抱石《風光好》、《山鬼》分別以6612.5萬元、5175萬元成交,而北京誠軒推出的《山瀑清會》以4025萬元成交。

2016年我國文物藝術品拍賣市場近320億元 古代書畫成亮點

北京保利 傅抱石《雲中君與大司命》2.3億元成交,2016成交價最高的近現代書畫作品

趙榆表示,實際上藝術品排名市場就全國來說是一個小行當,小到機構“三年不開張,開張吃三年”,2016年文物藝術品市場成交額不到320億,僅僅佔整個拍賣市場的6%,它的拍品來源很少,而且文物藝術品,有很高文化含量,又不可再生,貨源賣一件少一件,供不應求。

中國拍賣行業協會副祕書長歐樹英建議,應迴歸藝術品的文化價值,更客觀從市場規律角度認識文物藝術品拍賣市場,不只是從資本和投資角度來認識。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