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金懸賞識得此文字的高人,一字千金

文物 考古 王懿榮 殷墟 羅斌文字創作 2017-06-23

19世紀末,在中國河南安陽西北小屯村一帶的耕田中,農民常撿到一些刻有奇異符號的骨片,這些骨片被認為是不祥之物而被丟棄在於枯的井中;精明之人則把它們當做“龍骨”而混入藥鋪中,換取幾個小錢。1899年,北京國子監祭酒王懿榮老先生身體偶感不適。醫師為他開了一劑藥方,其中包含一種名為“龍骨”的藥物。藥買了回來,在準備研碎這些“龍骨”時,王懿榮發現這些堅硬的東西並不是什麼骨頭,而是變黃的龜甲,上面還有許多劃痕。王懿榮是一位研究古文字的專家,好奇心驅使他拿起甲骨仔細地觀察,竟然出乎意料地發現這些劃痕像是一種文字。他於是買下藥店的全部“龍骨”,細心揣摩研究,經他考證,確認這種非篆非籀的字形是商代的一種占卜文字

重金懸賞識得此文字的高人,一字千金

王懿榮的發現,激起了其他學者和古董收藏家尋找商代甲骨的熱情,連外國傳教士也加入到購藏甲骨的行列。眼看甲骨文售價日漲,一些古董商人想壟斷甲骨交易從而大發橫財,便故意隱瞞甲骨出土的真實地點,謊稱出自河南湯陰、衛輝,直到1908年,經羅振玉先生多年留心探訪,才得知甲骨實出自河南安陽小屯一帶。伴隨著甲骨文被確認、購藏和挖掘,古文字學家也開始了破譯工作。經過眾多專家的努力,可識文字逐漸增多,甲骨片上排列的文字成為可以通讀的文句了,從而證實了出土甲骨文的小屯村正是古文獻記載的殷墟。從此安陽殷墟考古進入了有計劃的發掘,在考古工作者的工作剷下,一個湮沒了三千多年的繁華故都呈現在世人面前。

重金懸賞識得此文字的高人,一字千金

自1899年發現殷墟甲骨至今,已出土商代甲骨15萬片以上,現分藏在中國大陸和臺、港、澳地區,此外還流散到日本、美國、英國、法國、德國、俄國、加拿大、比利時、瑞士、荷蘭、瑞典等國。殷墟甲骨文被學術界稱為塵封了的“地下檔案庫”,內容涉及到商代的政治、經濟、文化及天文等方面的內容,如中國歷史博物館收藏的一塊刻有“癸酉貞日夕又食”文字的甲骨,記錄了商王武乙某年某月癸酉日的一次日食。中國是世界上保存日食文獻記錄最早的國家,古書記錄最早的一次日食,是在夏代,引起當時人們的驚恐。殷墟卜辭中給我們留下了大量的日食資料,經科學家推算驗證,這些記載和實際現象是吻合的,說明商代對於日食的觀測記錄是比較科學的,對於研究古代的天文曆法提供了寶貴資料。

重金懸賞識得此文字的高人,一字千金

大約公元前16世紀,商湯滅夏,立國中原,從此中國歷史進入商代。由於受到北方少數民族的不斷騷擾以及擴展勢力、發展農業生產的需要,商王盤庚曾五次遷都於殷。直到商紂亡國的期間殷一直是商代晚期的統治中心。但商朝被滅之後,殷民遷走,殷都荒蕪,漸成廢墟。殷都的文明也只侷限在文字記載上,甚至有人認為那些記載幾近傳奇,不可盡信。然而這種懷疑,因為一連串的偶然事件逐漸被否定了,殷都積澱的古文明在考古者的手下逐漸展現出來。

重金懸賞識得此文字的高人,一字千金

而商代的文字為什麼要刻在甲骨或獸骨上,而不是刻在竹簡或樹皮之類的東西上呢?為什麼這些刻有文字的甲骨碎片總是有許多裂紋或切痕?這些問題現在已經找到了答案,原來所有這些碎片都是史書上所稱的“卜骨”。骨上的裂紋也不是意外所致,而是人們有意用高溫加熱所造成的。這種現象與商代人的一種生活習俗有關,商代人自王公以至庶民,無論是戰爭、建造房屋,還是出門遠行,都要用占卜來判斷吉凶,占卜就是通過這種龜甲和牛胛骨來進行的,首先要把這些龜甲和牛胛骨經過特殊整治,除打磨光滑外,還要在甲骨的反面鑿出一條槽,在槽旁鑽出一個圓窠。占卜時.就用燃熾的木枝燒炙鑿出的槽和鑽出的圓窠,這時甲骨因厚薄不勻而出現“卜”字形裂紋,他們就是根據這些裂紋判斷吉凶的“卜兆”。占卜以後,將所問事刻記在甲骨之上,這就是卜辭。占卜的內容是以當朝國王為中心,就他所關心的問題,通過貞人向上帝、鬼神、先公先王等求疑問卜,以便預示吉凶,祈求得到護佑。有對祖先與自然神祗的祭祀與求告、有對風、雨、水及天象、農事、年成的關注,也有對同周圍各方國戰爭的關注和商王關於田遊、疾病、生育以及旬、夕、禍、福的佔問等。這樣就為我們留下了許多商代歷史事件或天氣氣象的文字記載。

重金懸賞識得此文字的高人,一字千金

甲骨文的發現和破譯使歷史上許多難解之謎迎刃而解,而發現的甲骨文共有4500多個單字,目前已辨識出的僅有2000多字,而其中得到公認的也只有1000多個,那三分之二的文字對我們來說還是一個解不開的謎。歷史上的許多謎就像一環套一環的鎖,只有甲骨文這把鎖打開了,才有可能去解開更多的鎖。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