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祖父與曾孫女的葬地遠隔千里,但墓中都出土了罕見的異域祕寶

  • 實拍文物,清晰呈現,讓美流傳,乾貨分享!

在中國歷史上,有這樣一對曾祖父女,他們家族實力強大,背景異常顯赫。千年之後,他們的墓葬分別被考古人員所發掘,裡面出土了大量珍貴的隨葬品,其中來自異域的珍寶,最是令人驚歎不已!

一對曾祖父女

先說這位曾祖父

  • 姓名:他姓李,名賢,字賢和
  • 性別:男
  • 年齡:天和四年(公元569年)去世,享年六十八歲。
  • 籍貫:隴西成紀(今甘肅秦安縣)人,
  • 家族:西漢著名的飛將軍李廣之孫李陵的後裔。
  • 身份:他是北周重臣,曾任原州刺史、驃騎大將軍、洮州總管、七防諸軍事、洮州剌史、河州總管。北周高祖宇文泰在他死後,親臨李府弔祭,贈他“使持節、柱國大將軍、大都督,原、涇、秦、河、渭、隴、成、靈等十州諸軍事”之職,進爵“河西桓公”。
  • 史傳:因其地位顯赫,戰功卓著,在《北史》、《周書》、《隋書》中均有傳記。

再說說他的曾孫女

  • 姓名:姓李,名靜訓,字小孩
  • 性別:女
  • 年齡:隋大業四年(公元608年)六月死,年僅九歲。
  • 家庭:她父親李敏官封左光祿大夫,母親宇文娥英更是擁有兩朝皇室的血統——北周宣帝宇文贇與皇后楊麗華(楊堅之女)的女兒,也是後來建立隋朝的隋文帝楊堅與獨孤皇后的外孫女。
  • 史傳:史書無傳,從其墓誌載“幼為外祖母周皇太后所養,訓承長樂,獨見慈撫之恩,教習深宮,彌遵柔順之德”來看,李靜訓自幼由外祖母楊麗華帶在身邊撫養於宮中,深受寵愛。

遠隔千里的兩座古墓

曾祖父的墓

  • 位置:寧夏固原縣城深溝村
  • 保存狀況:當時地表封土堆被取土削去三分之一多,破壞頗嚴重。
  • 盜掘與否:歷史上曾經被盜掘
  • 發掘時間:1983年9月
  • 出土文物:金、銀、銅、鐵、陶、玉等各種質地的隨葬品達700多件
  • 影響力:該墓葬是20世紀寧夏考古大發現之一,也是1984年全國考古重大發現之一。

曾孫女的墓

  • 位置:陝西省西安市玉祥門外基建工地
  • 保存狀況:保存完好
  • 盜掘與否:歷史上未曾被盜掘
  • 發掘時間:1957年8月
  • 出土文物:出土精美石棺槨及陪葬品金銀器、銅器、玉器、瓷器、陶俑等235件。
  • 影響力:到目前為止,該墓葬為保存最為完整,等級規格最高的隋代墓葬。

墓中的珍寶

曾祖父墓的陪葬品:

彩繪陶載物駱駝,造型生動而準確、長腿短頸、雙駝峰,身負囊,駝身原為陶色,囊施白彩,給人以馴良堅韌之感,現藏寧夏固原博物館。北朝時期胡人大量來華,載物駱駝形象大量湧現,所載物品主要是商隊販運的貨物和旅途中所需的生活用品。這件載物駱駝生動地反映了絲綢之路要塞原州地區駝隊頻繁往來的情況。

曾祖父與曾孫女的葬地遠隔千里,但墓中都出土了罕見的異域祕寶

陶載物駱駝·四庫全叔拍攝

這件帶鞘環首鐵刀,為李賢的佩刀,現藏寧夏固原博物館。類似的鐵刀最早出現在波斯地區,該鐵刀可能是波斯薩珊王朝的製品,也有學者認為其可能產自中亞。

曾祖父與曾孫女的葬地遠隔千里,但墓中都出土了罕見的異域祕寶

帶鞘環首鐵刀·四庫全叔拍攝

彩繪陶胡人俑,均深目高鼻,每個人的面部神態和表情各異,頭髮捲曲,披紅色頭巾,內穿寬領衫,外披紅色或紫色風衣,下著褲,所施彩繪亦頗粗疏,制工較拙稚,造型粗放而質樸,可以很明顯的看出為來華的胡人形象,現藏寧夏固原博物館。

曾祖父與曾孫女的葬地遠隔千里,但墓中都出土了罕見的異域祕寶

彩繪陶胡人俑·四庫全叔拍

曾祖父與曾孫女的葬地遠隔千里,但墓中都出土了罕見的異域祕寶

彩繪陶胡人俑·四庫全叔拍

此墓雖然曾經被盜,但由於墓中曾經塌方,有兩件最重要的珍寶被埋在土中而躲過了一劫。其中之一是這件鎏金銀胡瓶,它是一種酒具,瓶柄上方有深目高鼻戴盔帽的圓雕人頭像,腹部浮雕3組人物圖像,表現的是希臘神話故事金蘋果之爭中的三個場景:帕里斯的評判、誘拐海倫及海倫迴歸,現藏寧夏固原博物館。這件胡瓶是波斯薩珊工匠的作品,融匯了薩珊、希臘以及巴克特里亞當地的文化因素,反映了絲綢之路上不同文化之間的交流與融合。

曾祖父與曾孫女的葬地遠隔千里,但墓中都出土了罕見的異域祕寶

鎏金銀胡瓶·四庫全叔拍

另外一件就是這個玻璃碗,其原料純淨,熔制水平較高,採用了冷加工的磨琢工藝,紋飾獨特,是古代玻璃的精品,現藏寧夏固原博物館。這種類型的完整玻璃碗在我國是首次發現,為我國古玻璃的研究提供了寶貴的資料。

曾祖父與曾孫女的葬地遠隔千里,但墓中都出土了罕見的異域祕寶

玻璃碗·四庫全叔攝影

從比重和X熒光檢測結果來看,其材質為鈉鈣玻璃,與波斯薩珊玻璃成分一致;從裝飾風格看,這種帶圓形的紋飾的屬於薩珊風格,因此碗應是從波斯薩珊王朝傳入的產品,原產於伊朗高原,流行於公元4到7世紀。

曾祖父與曾孫女的葬地遠隔千里,但墓中都出土了罕見的異域祕寶

玻璃碗·四庫全叔攝影

這枚嵌寶石金戒指為李賢夫人吳輝的飾物,現藏寧夏固原博物館,戒面為青金石,上凹雕赤身手持花環狀物的阿納希塔,她是瑣羅亞斯德教掌管江河與生產的女神。青金石產於阿富汗地區,從雕刻技術和圖像主題來看,這枚戒指可能是波斯薩珊王朝的輸入品。

曾祖父與曾孫女的葬地遠隔千里,但墓中都出土了罕見的異域祕寶

嵌寶石金戒指·四庫全叔攝影

曾孫女墓的陪葬品:

先看一下她的石棺,造型很有特色,就好像一個微縮版“面闊三間”的九脊殿,雕刻相當精美。尤其是中心的明間,門板,門框,門額,門檻,門釘一應俱全。整個殿頂也被精巧地以浮雕的方式雕刻出瓦片,板瓦,筒瓦,甚至簷頭的瓦當上也陰刻出當時最流行的蓮花紋,現藏西安碑林博物館。這個墓之所以一千三百多年都沒有被盜,據說是因為筒瓦上刻著“開者即死”四個字的強大詛咒。

曾祖父與曾孫女的葬地遠隔千里,但墓中都出土了罕見的異域祕寶

石棺·四庫全叔 拍攝

墓中這件隋代高足金盃,現藏國家博物館,重49.4克,杯為大口,口沿外翻,上有凸弦紋一週,系用一圓環焊上。其下為高足,中空,作喇叭狀,足柄及底緣亦各有焊上的凸弦紋一週。足柄上端先粘焊一圓片,然後再焊合於杯身。

曾祖父與曾孫女的葬地遠隔千里,但墓中都出土了罕見的異域祕寶

高足金盃·四庫全叔 拍攝

鑲金邊白玉杯,呈白色,直口,深腹,腹下部微收,平底實足。鑲金口,卷脣。通體光素無紋,造型簡練,拋光細潤,製作精美,是隋代發現不多的玉器珍品,現藏國家博物館。

曾祖父與曾孫女的葬地遠隔千里,但墓中都出土了罕見的異域祕寶

鑲金邊白玉杯·四庫全叔 拍

隋代橢圓形綠玻璃瓶,是用吹製法製成的,器壁極薄。當時已採用了西方玻璃工藝,既能製造高鉛玻璃,也能製造出質量較高的鈉鈣玻璃,器物形態則依然多采用傳統樣式。經化驗,其質地為高鉛玻璃和鹼玻璃,是中國自己製造的玻璃器,反映了隋代玻璃製造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時期,現藏國家博物館。

曾祖父與曾孫女的葬地遠隔千里,但墓中都出土了罕見的異域祕寶

橢圓形綠玻璃瓶·四庫全叔 拍

隋代嵌珍珠寶石金手鐲,為一對,其工藝、造型和紋飾受到西方習俗的強烈影響,大量吸收了來自慄特、波斯薩珊等西亞和中亞發達地區的藝術特點。它呈橢圓形,每個分4節,節兩端嵌珠,半球形,透明無色,各節以方形嵌青綠色玻璃珠的小節相連。開口為鈕飾,一端花瓣形釦環,上嵌小珠6個,另一端一鉤,鉤端亦嵌一珠。鉤及環端為活軸,可自由開合,頗為精巧,現藏國家博物館。

曾祖父與曾孫女的葬地遠隔千里,但墓中都出土了罕見的異域祕寶

嵌珍珠寶石金手鐲·四庫全叔 攝影

曾祖父與曾孫女的葬地遠隔千里,但墓中都出土了罕見的異域祕寶

嵌珍珠寶石金手鐲·四庫全叔 攝影

名聲最響最吸精的,自然是李靜訓項間的這條嵌珍珠寶石金項鍊!它由28個金質球形鏈珠組成,左右對稱各14個,每個球形鏈珠均由12個小金環焊接而成,每個小環外又有小焊珠一圈和大焊珠5顆,其上再各嵌珍珠10顆,珠光閃閃,璀璨奪目。項鍊的下端掛一心形金飾,上面鑲嵌一塊長3.1釐米,極為罕見的青金石。鮮紅的雞血石、寶藍的青金石、潔白的珍珠,在純金的烘托下,交相輝映、雍容華貴,現藏國家博物館。由於這串項鍊具有濃郁的波斯藝術風格,因此有人認為是從中亞或西亞傳入的;也有人認為是供職於隋皇室的西域工匠所制。

曾祖父與曾孫女的葬地遠隔千里,但墓中都出土了罕見的異域祕寶

嵌珍珠寶石金項鍊·四庫全叔 攝影

李賢家族是隴西望族,這麼多具有異域文化特色的物品,彙集在他們曾祖孫的兩個墓中,不僅證明了北朝和隋朝絲路商貿的活躍,也反映統治階層對異域奢侈品的喜愛和追逐。


參考文獻:

1、《北周大臣李賢》

2、《北周李賢墓出土的玻璃碗——薩珊玻璃器的發現與研究》

3、《北周李賢墓陶俑特徵初探》

4、《李賢墓出土之波斯薩珊器之一》

5、《西安西郊隋李靜訓墓發掘簡報》

6、《萬善尼寺中的金枝玉葉——關於隋代李靜訓墓的幾個問題》

7、《關於李靜訓墓出土金器的思考》

8、《隋李靜訓墓出土金項鍊、金手鐲的產地問題》

9、展覽說明

注:文中照片皆為作者四庫全叔拍攝。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