崖柏雕or不雕?——附崖柏根抱石板根料創作過程

文玩 崖柏 雕塑 藝術 倦勤軒禪意雕刻 2017-06-23

Art is the right hand of nature. The latter only gave us being, but the former made us men

——Friedrich Schiller, German poet

( 藝術是自然的右手。自然只讓我們存在,而藝術讓我們成為真正的人類。

——德國詩人 席勒 F)

做崖柏以來,最近幾年,總有一些話題繞不開,其中一個持久而且不會有最終結論的話題就是——崖柏是雕刻好還是不雕刻好?

關於這個話題,行內的大佬們都是各執一詞,倦勤的不少朋友,也在媒體雜誌上發表了自己的看法。就我看來,其實這是個屁股決定腦袋的命題,因為在崖柏發展的階段看來,目前其實還處在發展初級向中級發展的階段,類比文玩其他品類的發展,其實可以看出來,玩毛料,是這個階段的特點,也是無法超越的階段特徵。實際上,掌握話語權的,大多數還是從事崖柏原料買賣的,這個其實不分中高低端,只是說有時候難免屁股決定腦袋,職業決定立場,所以說“天然不雕”、“大自然千百年形成的不需要雕刻”、“崖柏不適合雕刻”等等一類型的說法,一時間甚囂塵上。

但凡事應該有自己思考和判斷,倦勤也覺得,崖柏是天材地寶,不應該被浪費掉,如果要雕刻,應該從原料選擇、處理,設計,雕刻等多環節,認真審視思考而後動刀。但是關於崖柏是大自然千年形成的,所以我們不應該雕刻這個說法,不敢苟同。而且崖柏適不適合雕刻,最起碼也該聽聽懂雕刻的人的意見,而不是不懂的人人云亦云,對吧?和田玉也是大自然千萬年形成的,那真正傳世的作品,難道是一坨毛料?蘇富比、佳士得上拍的古代和當代精品,難道全都是一坨坨的玉石毛料?

所謂藝術品,必然是有人的參與,有人的創作,有人的情懷,有人的文明文化因素在裡面。人既是創作者,也是審美欣賞者,整個過程脫離不了人的參與。雕刻得好不好,那是水平問題,水平問題可以不斷學習提高,而不是做不做的問題。

我能夠理解有些木友,對於大自然造物有著深深的崇敬崇拜,但是要知道,所謂百分百天然,那就是任由崖柏在懸崖上自在生長,你既然都將它們採集下來了,這個採集過程,就是人工;你打磨它,也是人工創作的一部分;定型、配底座乃至考慮周邊環境的擺放,都是人工創作的一部分,怎麼能說百分之百天然呢?除非你任由崖柏在懸崖上自在生長。

凡事不要走極端,存在即合理,崖柏發展還處在初級階段,玩毛料、玩根藝、玩佛珠、玩雕刻、玩傢俱都各有其成因和緣故,不要求全責備,更不要畫地為牢、固步自封。不管是做珠串、做根藝還是做雕刻,都盡其所能做到最好,珍惜每一個崖柏,用好每一個料子,那就是為崖柏藝術的發展盡心盡力了。行業的發展,需要大家的參與,如果每個人做好自己的一塊,那就是為整個行業做了貢獻,不管是做根藝還是根雕還是其他的什麼。

絮叨半天,照例還是上點圖,看一件崖柏根抱石扁根料的作品吧。

--------------------------------------------------------------------------

這件作品的原料是天然的懸崖扁根部,採集時候有塊石頭鑲嵌在裡面,比較有特點,但是用途比較侷限,做小茶盤又有點浪費表面的根部肌理。這個材料密度超大,油性爆棚,按照圖中這個形態擺放,正好右邊有比較厚實的料肉可以雕刻,所以幾乎沒費什麼時間考慮,就絕對在這個部分動刀。

崖柏雕or不雕?——附崖柏根抱石板根料創作過程

雕刻過程中能感覺到料質堅硬如石,很難吃刀,都有點接近紫檀的硬度,而且油性超大,香味舒服,在雕刻中可以一直聞到非常醇厚的柏香。

崖柏雕or不雕?——附崖柏根抱石板根料創作過程

崖柏雕or不雕?——附崖柏根抱石板根料創作過程

成品實拍,效果相當好,風化的樁頭彰顯了歲月時光

崖柏雕or不雕?——附崖柏根抱石板根料創作過程

崖柏雕or不雕?——附崖柏根抱石板根料創作過程

崖柏雕or不雕?——附崖柏根抱石板根料創作過程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