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中國社會普遍不認可紋身'

"

提到紋身,許多人腦海中的浮現的畫面仍舊是“左青龍、右白虎”的大花臂膀,但如果細心觀察即可發現,近幾年,紋身的發展更加多元化。甚至許多“小清新”風格的姑娘們都會在鎖骨、腳踝等部位紋上一些小圖案,略顯乖張。紋身,作為一種被國內社會普遍不認可的事物,它的汙名化是誰造成的?而發展到現在,它又是否成功洗掉了“汙名”呢?

紋身:古代刑罰的重要手段

"

提到紋身,許多人腦海中的浮現的畫面仍舊是“左青龍、右白虎”的大花臂膀,但如果細心觀察即可發現,近幾年,紋身的發展更加多元化。甚至許多“小清新”風格的姑娘們都會在鎖骨、腳踝等部位紋上一些小圖案,略顯乖張。紋身,作為一種被國內社會普遍不認可的事物,它的汙名化是誰造成的?而發展到現在,它又是否成功洗掉了“汙名”呢?

紋身:古代刑罰的重要手段

為什麼中國社會普遍不認可紋身

從商周開始,直至明清,紋身一直作為刑罰手段存在。紋身在刑罰中被稱為“墨刑”(也稱黥刑、黥面),指在犯人的臉上或額頭上刺字或圖案,再染上墨,作為受刑人的標誌。以此來標識和警示罪犯,這不僅可以顯著地區別罪犯和普通人,而且還能在相當程度上給罪犯造成心理負擔。

久而久之,傳統社會便形成共識,認為紋身是壞人的標記。在現代社會,雖然“墨刑”早已煙消雲散,但許多社會不良分子熱衷通過紋身來標記自己的屬性,這也加劇了紋身的“汙名化”。

"

提到紋身,許多人腦海中的浮現的畫面仍舊是“左青龍、右白虎”的大花臂膀,但如果細心觀察即可發現,近幾年,紋身的發展更加多元化。甚至許多“小清新”風格的姑娘們都會在鎖骨、腳踝等部位紋上一些小圖案,略顯乖張。紋身,作為一種被國內社會普遍不認可的事物,它的汙名化是誰造成的?而發展到現在,它又是否成功洗掉了“汙名”呢?

紋身:古代刑罰的重要手段

為什麼中國社會普遍不認可紋身

從商周開始,直至明清,紋身一直作為刑罰手段存在。紋身在刑罰中被稱為“墨刑”(也稱黥刑、黥面),指在犯人的臉上或額頭上刺字或圖案,再染上墨,作為受刑人的標誌。以此來標識和警示罪犯,這不僅可以顯著地區別罪犯和普通人,而且還能在相當程度上給罪犯造成心理負擔。

久而久之,傳統社會便形成共識,認為紋身是壞人的標記。在現代社會,雖然“墨刑”早已煙消雲散,但許多社會不良分子熱衷通過紋身來標記自己的屬性,這也加劇了紋身的“汙名化”。

為什麼中國社會普遍不認可紋身

根據一位紋身館老闆的介紹,2000年之前,紋身館的生意基本上都是來自“道兒上”的客人,他們紋的主要以龍、虎、蛇等傳統動物圖案為主;紋的部位也相對固定,大多數是半個手臂,極個別的將整個背部都紋起來,震撼力十足。

與儒家文化相悖

紋身的不受認可,還在於它與國內社會推崇的儒家文化觀念背道而馳。“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即使是掉落的頭髮、減掉的指甲,都應該小心翼翼的收集保存,更遑論破壞皮膚的紋身呢。甚至在士大夫眼中,紋身和斷髮一樣,是“蠻夷”才熱衷的事情。

在儒家文化一直對紋身持批判態度的薰陶下,紋身在中國人眼中,明顯是件“另類”、“非主流”的事物。

影視:幫派分子愛紋身

"

提到紋身,許多人腦海中的浮現的畫面仍舊是“左青龍、右白虎”的大花臂膀,但如果細心觀察即可發現,近幾年,紋身的發展更加多元化。甚至許多“小清新”風格的姑娘們都會在鎖骨、腳踝等部位紋上一些小圖案,略顯乖張。紋身,作為一種被國內社會普遍不認可的事物,它的汙名化是誰造成的?而發展到現在,它又是否成功洗掉了“汙名”呢?

紋身:古代刑罰的重要手段

為什麼中國社會普遍不認可紋身

從商周開始,直至明清,紋身一直作為刑罰手段存在。紋身在刑罰中被稱為“墨刑”(也稱黥刑、黥面),指在犯人的臉上或額頭上刺字或圖案,再染上墨,作為受刑人的標誌。以此來標識和警示罪犯,這不僅可以顯著地區別罪犯和普通人,而且還能在相當程度上給罪犯造成心理負擔。

久而久之,傳統社會便形成共識,認為紋身是壞人的標記。在現代社會,雖然“墨刑”早已煙消雲散,但許多社會不良分子熱衷通過紋身來標記自己的屬性,這也加劇了紋身的“汙名化”。

為什麼中國社會普遍不認可紋身

根據一位紋身館老闆的介紹,2000年之前,紋身館的生意基本上都是來自“道兒上”的客人,他們紋的主要以龍、虎、蛇等傳統動物圖案為主;紋的部位也相對固定,大多數是半個手臂,極個別的將整個背部都紋起來,震撼力十足。

與儒家文化相悖

紋身的不受認可,還在於它與國內社會推崇的儒家文化觀念背道而馳。“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即使是掉落的頭髮、減掉的指甲,都應該小心翼翼的收集保存,更遑論破壞皮膚的紋身呢。甚至在士大夫眼中,紋身和斷髮一樣,是“蠻夷”才熱衷的事情。

在儒家文化一直對紋身持批判態度的薰陶下,紋身在中國人眼中,明顯是件“另類”、“非主流”的事物。

影視:幫派分子愛紋身

為什麼中國社會普遍不認可紋身

在改革開放初期,出現在影視作品中的黑社會、惡勢力、社會不良分子,身上多有紋身。特別是上世紀九十年代的香港電影《古惑仔》,曾經風靡內地,“山雞”、“浩南”成為一時無兩的男神,他們手持砍刀、半露紋身的形象流傳廣泛。許多年輕人追逐效仿,甚至有人誤入歧途。在影視宣傳的作用下,那段時期,紋身幾乎就是黑社會的代名詞。而這帶來的現實效應便是,紋身更加不受主流社會認可。

年輕人馮在後背紋了翅膀圖案,但他在家就穿上衣服,避免露出紋身。

“要是我母親這個年紀的人看到我有紋身,會認為我一無是處。他們受上世紀90年代香港黑幫片影響太深,”他說。

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學人文學院社會學教授邱建新看來,紋身本應是一個相對中性的概念,但長久以來,電影及其他藝術作品,常常通過紋身傳達土匪、流氓、惡霸等群體的凶悍與惡煞,因此,人們便自然地把紋身和社會惡勢力畫了等號。久而久之,凡是有文身的人,通通被標籤化,構成社會的負性評價,也使得人們從此形成思維定勢。

"

提到紋身,許多人腦海中的浮現的畫面仍舊是“左青龍、右白虎”的大花臂膀,但如果細心觀察即可發現,近幾年,紋身的發展更加多元化。甚至許多“小清新”風格的姑娘們都會在鎖骨、腳踝等部位紋上一些小圖案,略顯乖張。紋身,作為一種被國內社會普遍不認可的事物,它的汙名化是誰造成的?而發展到現在,它又是否成功洗掉了“汙名”呢?

紋身:古代刑罰的重要手段

為什麼中國社會普遍不認可紋身

從商周開始,直至明清,紋身一直作為刑罰手段存在。紋身在刑罰中被稱為“墨刑”(也稱黥刑、黥面),指在犯人的臉上或額頭上刺字或圖案,再染上墨,作為受刑人的標誌。以此來標識和警示罪犯,這不僅可以顯著地區別罪犯和普通人,而且還能在相當程度上給罪犯造成心理負擔。

久而久之,傳統社會便形成共識,認為紋身是壞人的標記。在現代社會,雖然“墨刑”早已煙消雲散,但許多社會不良分子熱衷通過紋身來標記自己的屬性,這也加劇了紋身的“汙名化”。

為什麼中國社會普遍不認可紋身

根據一位紋身館老闆的介紹,2000年之前,紋身館的生意基本上都是來自“道兒上”的客人,他們紋的主要以龍、虎、蛇等傳統動物圖案為主;紋的部位也相對固定,大多數是半個手臂,極個別的將整個背部都紋起來,震撼力十足。

與儒家文化相悖

紋身的不受認可,還在於它與國內社會推崇的儒家文化觀念背道而馳。“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即使是掉落的頭髮、減掉的指甲,都應該小心翼翼的收集保存,更遑論破壞皮膚的紋身呢。甚至在士大夫眼中,紋身和斷髮一樣,是“蠻夷”才熱衷的事情。

在儒家文化一直對紋身持批判態度的薰陶下,紋身在中國人眼中,明顯是件“另類”、“非主流”的事物。

影視:幫派分子愛紋身

為什麼中國社會普遍不認可紋身

在改革開放初期,出現在影視作品中的黑社會、惡勢力、社會不良分子,身上多有紋身。特別是上世紀九十年代的香港電影《古惑仔》,曾經風靡內地,“山雞”、“浩南”成為一時無兩的男神,他們手持砍刀、半露紋身的形象流傳廣泛。許多年輕人追逐效仿,甚至有人誤入歧途。在影視宣傳的作用下,那段時期,紋身幾乎就是黑社會的代名詞。而這帶來的現實效應便是,紋身更加不受主流社會認可。

年輕人馮在後背紋了翅膀圖案,但他在家就穿上衣服,避免露出紋身。

“要是我母親這個年紀的人看到我有紋身,會認為我一無是處。他們受上世紀90年代香港黑幫片影響太深,”他說。

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學人文學院社會學教授邱建新看來,紋身本應是一個相對中性的概念,但長久以來,電影及其他藝術作品,常常通過紋身傳達土匪、流氓、惡霸等群體的凶悍與惡煞,因此,人們便自然地把紋身和社會惡勢力畫了等號。久而久之,凡是有文身的人,通通被標籤化,構成社會的負性評價,也使得人們從此形成思維定勢。

為什麼中國社會普遍不認可紋身

在國內,許多公眾人物也迫於自己的影響力,以及利益原因,即使有紋身,也不得不遮掩或是遭受非議。范志毅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曾公開批評張琳芃,“他已經在場上體現了他的氣質,但我唯獨對他不滿意的,你也轉告給他,最好把手臂上那些東西都去掉,因為他是一名體現正能量的球員。手臂上有那些東西是影響他收入的,你們這麼跟他說,人家都不敢叫他拍廣告了。”

可見,在國內社會,紋身的負面形象很難完全破除。

軍隊徵兵、某些崗位招聘不允許紋身

由於歷史原因及社會原因,軍隊條令也明確規定,軍人不得紋身,因此在徵兵體檢標準中,也存在相應規定。而近兩年,軍隊對於紋身的態度寬容了很多,據悉放寬對紋身的控制是為了擴大軍隊備選群體,也更利於擴大在文化成績、心理品質等方面的甄選餘地。

2014年,紋身首次不作為參軍體檢項目。徵兵標準做出了調整:文身瘢痕由過去的著短裝身體裸露部位刺有“點、字、圖案”,直徑超過2釐米(其他部位直徑超過3釐米)的不合格,調整為面部、頸部文身直徑超過2釐米;著短裝身體裸露部位直徑超過3釐米,或雖經手術處理仍有明顯文身瘢痕影響軍容的,視為不合格。

除了軍隊徵兵在紋身方面有考量,某些工作崗位也對紋身者有限制。一些國有企業或港臺國外等大型企業都不招有紋身的員工。因此,在這些規章制度之下,紋身也無法作為生活的一種常態事物存在,國內社會對於紋身的偏見也似乎有了規則可循。

轉變:越來越開放的國內紋身環境

"

提到紋身,許多人腦海中的浮現的畫面仍舊是“左青龍、右白虎”的大花臂膀,但如果細心觀察即可發現,近幾年,紋身的發展更加多元化。甚至許多“小清新”風格的姑娘們都會在鎖骨、腳踝等部位紋上一些小圖案,略顯乖張。紋身,作為一種被國內社會普遍不認可的事物,它的汙名化是誰造成的?而發展到現在,它又是否成功洗掉了“汙名”呢?

紋身:古代刑罰的重要手段

為什麼中國社會普遍不認可紋身

從商周開始,直至明清,紋身一直作為刑罰手段存在。紋身在刑罰中被稱為“墨刑”(也稱黥刑、黥面),指在犯人的臉上或額頭上刺字或圖案,再染上墨,作為受刑人的標誌。以此來標識和警示罪犯,這不僅可以顯著地區別罪犯和普通人,而且還能在相當程度上給罪犯造成心理負擔。

久而久之,傳統社會便形成共識,認為紋身是壞人的標記。在現代社會,雖然“墨刑”早已煙消雲散,但許多社會不良分子熱衷通過紋身來標記自己的屬性,這也加劇了紋身的“汙名化”。

為什麼中國社會普遍不認可紋身

根據一位紋身館老闆的介紹,2000年之前,紋身館的生意基本上都是來自“道兒上”的客人,他們紋的主要以龍、虎、蛇等傳統動物圖案為主;紋的部位也相對固定,大多數是半個手臂,極個別的將整個背部都紋起來,震撼力十足。

與儒家文化相悖

紋身的不受認可,還在於它與國內社會推崇的儒家文化觀念背道而馳。“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即使是掉落的頭髮、減掉的指甲,都應該小心翼翼的收集保存,更遑論破壞皮膚的紋身呢。甚至在士大夫眼中,紋身和斷髮一樣,是“蠻夷”才熱衷的事情。

在儒家文化一直對紋身持批判態度的薰陶下,紋身在中國人眼中,明顯是件“另類”、“非主流”的事物。

影視:幫派分子愛紋身

為什麼中國社會普遍不認可紋身

在改革開放初期,出現在影視作品中的黑社會、惡勢力、社會不良分子,身上多有紋身。特別是上世紀九十年代的香港電影《古惑仔》,曾經風靡內地,“山雞”、“浩南”成為一時無兩的男神,他們手持砍刀、半露紋身的形象流傳廣泛。許多年輕人追逐效仿,甚至有人誤入歧途。在影視宣傳的作用下,那段時期,紋身幾乎就是黑社會的代名詞。而這帶來的現實效應便是,紋身更加不受主流社會認可。

年輕人馮在後背紋了翅膀圖案,但他在家就穿上衣服,避免露出紋身。

“要是我母親這個年紀的人看到我有紋身,會認為我一無是處。他們受上世紀90年代香港黑幫片影響太深,”他說。

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學人文學院社會學教授邱建新看來,紋身本應是一個相對中性的概念,但長久以來,電影及其他藝術作品,常常通過紋身傳達土匪、流氓、惡霸等群體的凶悍與惡煞,因此,人們便自然地把紋身和社會惡勢力畫了等號。久而久之,凡是有文身的人,通通被標籤化,構成社會的負性評價,也使得人們從此形成思維定勢。

為什麼中國社會普遍不認可紋身

在國內,許多公眾人物也迫於自己的影響力,以及利益原因,即使有紋身,也不得不遮掩或是遭受非議。范志毅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曾公開批評張琳芃,“他已經在場上體現了他的氣質,但我唯獨對他不滿意的,你也轉告給他,最好把手臂上那些東西都去掉,因為他是一名體現正能量的球員。手臂上有那些東西是影響他收入的,你們這麼跟他說,人家都不敢叫他拍廣告了。”

可見,在國內社會,紋身的負面形象很難完全破除。

軍隊徵兵、某些崗位招聘不允許紋身

由於歷史原因及社會原因,軍隊條令也明確規定,軍人不得紋身,因此在徵兵體檢標準中,也存在相應規定。而近兩年,軍隊對於紋身的態度寬容了很多,據悉放寬對紋身的控制是為了擴大軍隊備選群體,也更利於擴大在文化成績、心理品質等方面的甄選餘地。

2014年,紋身首次不作為參軍體檢項目。徵兵標準做出了調整:文身瘢痕由過去的著短裝身體裸露部位刺有“點、字、圖案”,直徑超過2釐米(其他部位直徑超過3釐米)的不合格,調整為面部、頸部文身直徑超過2釐米;著短裝身體裸露部位直徑超過3釐米,或雖經手術處理仍有明顯文身瘢痕影響軍容的,視為不合格。

除了軍隊徵兵在紋身方面有考量,某些工作崗位也對紋身者有限制。一些國有企業或港臺國外等大型企業都不招有紋身的員工。因此,在這些規章制度之下,紋身也無法作為生活的一種常態事物存在,國內社會對於紋身的偏見也似乎有了規則可循。

轉變:越來越開放的國內紋身環境

為什麼中國社會普遍不認可紋身

隨著經濟水平的提升,紋身技術的發展,以及外來文化的滲透,國內社會對於紋身的態度比以前包容得多,特別是在開放環境下長大的80後、90後一代,他們不再將紋身視為壞記號,而是試圖去理解紋身的含義,並主動嘗試紋身。

業內人士認為,國內對於紋身態度的轉變,發生在2003年左右。幾家文身館的老闆都表示,在2003年到2005年,隨著貝克漢姆、科比等一大批國外知名足球、籃球運動員身上的文身越來越頻繁地出現在人們視野中,文身館的事業迎來新高潮。“光貝克漢姆的天使翅膀,每個月都要做多少次。”

"

提到紋身,許多人腦海中的浮現的畫面仍舊是“左青龍、右白虎”的大花臂膀,但如果細心觀察即可發現,近幾年,紋身的發展更加多元化。甚至許多“小清新”風格的姑娘們都會在鎖骨、腳踝等部位紋上一些小圖案,略顯乖張。紋身,作為一種被國內社會普遍不認可的事物,它的汙名化是誰造成的?而發展到現在,它又是否成功洗掉了“汙名”呢?

紋身:古代刑罰的重要手段

為什麼中國社會普遍不認可紋身

從商周開始,直至明清,紋身一直作為刑罰手段存在。紋身在刑罰中被稱為“墨刑”(也稱黥刑、黥面),指在犯人的臉上或額頭上刺字或圖案,再染上墨,作為受刑人的標誌。以此來標識和警示罪犯,這不僅可以顯著地區別罪犯和普通人,而且還能在相當程度上給罪犯造成心理負擔。

久而久之,傳統社會便形成共識,認為紋身是壞人的標記。在現代社會,雖然“墨刑”早已煙消雲散,但許多社會不良分子熱衷通過紋身來標記自己的屬性,這也加劇了紋身的“汙名化”。

為什麼中國社會普遍不認可紋身

根據一位紋身館老闆的介紹,2000年之前,紋身館的生意基本上都是來自“道兒上”的客人,他們紋的主要以龍、虎、蛇等傳統動物圖案為主;紋的部位也相對固定,大多數是半個手臂,極個別的將整個背部都紋起來,震撼力十足。

與儒家文化相悖

紋身的不受認可,還在於它與國內社會推崇的儒家文化觀念背道而馳。“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即使是掉落的頭髮、減掉的指甲,都應該小心翼翼的收集保存,更遑論破壞皮膚的紋身呢。甚至在士大夫眼中,紋身和斷髮一樣,是“蠻夷”才熱衷的事情。

在儒家文化一直對紋身持批判態度的薰陶下,紋身在中國人眼中,明顯是件“另類”、“非主流”的事物。

影視:幫派分子愛紋身

為什麼中國社會普遍不認可紋身

在改革開放初期,出現在影視作品中的黑社會、惡勢力、社會不良分子,身上多有紋身。特別是上世紀九十年代的香港電影《古惑仔》,曾經風靡內地,“山雞”、“浩南”成為一時無兩的男神,他們手持砍刀、半露紋身的形象流傳廣泛。許多年輕人追逐效仿,甚至有人誤入歧途。在影視宣傳的作用下,那段時期,紋身幾乎就是黑社會的代名詞。而這帶來的現實效應便是,紋身更加不受主流社會認可。

年輕人馮在後背紋了翅膀圖案,但他在家就穿上衣服,避免露出紋身。

“要是我母親這個年紀的人看到我有紋身,會認為我一無是處。他們受上世紀90年代香港黑幫片影響太深,”他說。

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學人文學院社會學教授邱建新看來,紋身本應是一個相對中性的概念,但長久以來,電影及其他藝術作品,常常通過紋身傳達土匪、流氓、惡霸等群體的凶悍與惡煞,因此,人們便自然地把紋身和社會惡勢力畫了等號。久而久之,凡是有文身的人,通通被標籤化,構成社會的負性評價,也使得人們從此形成思維定勢。

為什麼中國社會普遍不認可紋身

在國內,許多公眾人物也迫於自己的影響力,以及利益原因,即使有紋身,也不得不遮掩或是遭受非議。范志毅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曾公開批評張琳芃,“他已經在場上體現了他的氣質,但我唯獨對他不滿意的,你也轉告給他,最好把手臂上那些東西都去掉,因為他是一名體現正能量的球員。手臂上有那些東西是影響他收入的,你們這麼跟他說,人家都不敢叫他拍廣告了。”

可見,在國內社會,紋身的負面形象很難完全破除。

軍隊徵兵、某些崗位招聘不允許紋身

由於歷史原因及社會原因,軍隊條令也明確規定,軍人不得紋身,因此在徵兵體檢標準中,也存在相應規定。而近兩年,軍隊對於紋身的態度寬容了很多,據悉放寬對紋身的控制是為了擴大軍隊備選群體,也更利於擴大在文化成績、心理品質等方面的甄選餘地。

2014年,紋身首次不作為參軍體檢項目。徵兵標準做出了調整:文身瘢痕由過去的著短裝身體裸露部位刺有“點、字、圖案”,直徑超過2釐米(其他部位直徑超過3釐米)的不合格,調整為面部、頸部文身直徑超過2釐米;著短裝身體裸露部位直徑超過3釐米,或雖經手術處理仍有明顯文身瘢痕影響軍容的,視為不合格。

除了軍隊徵兵在紋身方面有考量,某些工作崗位也對紋身者有限制。一些國有企業或港臺國外等大型企業都不招有紋身的員工。因此,在這些規章制度之下,紋身也無法作為生活的一種常態事物存在,國內社會對於紋身的偏見也似乎有了規則可循。

轉變:越來越開放的國內紋身環境

為什麼中國社會普遍不認可紋身

隨著經濟水平的提升,紋身技術的發展,以及外來文化的滲透,國內社會對於紋身的態度比以前包容得多,特別是在開放環境下長大的80後、90後一代,他們不再將紋身視為壞記號,而是試圖去理解紋身的含義,並主動嘗試紋身。

業內人士認為,國內對於紋身態度的轉變,發生在2003年左右。幾家文身館的老闆都表示,在2003年到2005年,隨著貝克漢姆、科比等一大批國外知名足球、籃球運動員身上的文身越來越頻繁地出現在人們視野中,文身館的事業迎來新高潮。“光貝克漢姆的天使翅膀,每個月都要做多少次。”

為什麼中國社會普遍不認可紋身

2006年前後,美劇《越獄》熱播,男主角身上的大片紋身受追捧,全國的文身館生意也更加火熱。隨著西方文體界名人的紋身風潮來襲,前來紋身的人們變得更多,且其身份也更加多樣,有學生、白領,也有生意人等。紋身不再是一種特殊的事物,它嶄露出愈發常態化的特點。

而紋身也被人們賦予新的意義,它不再只作為身份區分的標誌,而是帶有紀念、美容、時尚等含義。為迎合顧客的個性化需求,紋身圖案變得越來越多、越來越細。紋身館的女性客人甚至逐漸超過了男性,她們偏愛在腳踝、肩胛骨、腰部等不明顯部位紋上一朵小花、一句話,或者只是一個日期。

"

提到紋身,許多人腦海中的浮現的畫面仍舊是“左青龍、右白虎”的大花臂膀,但如果細心觀察即可發現,近幾年,紋身的發展更加多元化。甚至許多“小清新”風格的姑娘們都會在鎖骨、腳踝等部位紋上一些小圖案,略顯乖張。紋身,作為一種被國內社會普遍不認可的事物,它的汙名化是誰造成的?而發展到現在,它又是否成功洗掉了“汙名”呢?

紋身:古代刑罰的重要手段

為什麼中國社會普遍不認可紋身

從商周開始,直至明清,紋身一直作為刑罰手段存在。紋身在刑罰中被稱為“墨刑”(也稱黥刑、黥面),指在犯人的臉上或額頭上刺字或圖案,再染上墨,作為受刑人的標誌。以此來標識和警示罪犯,這不僅可以顯著地區別罪犯和普通人,而且還能在相當程度上給罪犯造成心理負擔。

久而久之,傳統社會便形成共識,認為紋身是壞人的標記。在現代社會,雖然“墨刑”早已煙消雲散,但許多社會不良分子熱衷通過紋身來標記自己的屬性,這也加劇了紋身的“汙名化”。

為什麼中國社會普遍不認可紋身

根據一位紋身館老闆的介紹,2000年之前,紋身館的生意基本上都是來自“道兒上”的客人,他們紋的主要以龍、虎、蛇等傳統動物圖案為主;紋的部位也相對固定,大多數是半個手臂,極個別的將整個背部都紋起來,震撼力十足。

與儒家文化相悖

紋身的不受認可,還在於它與國內社會推崇的儒家文化觀念背道而馳。“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即使是掉落的頭髮、減掉的指甲,都應該小心翼翼的收集保存,更遑論破壞皮膚的紋身呢。甚至在士大夫眼中,紋身和斷髮一樣,是“蠻夷”才熱衷的事情。

在儒家文化一直對紋身持批判態度的薰陶下,紋身在中國人眼中,明顯是件“另類”、“非主流”的事物。

影視:幫派分子愛紋身

為什麼中國社會普遍不認可紋身

在改革開放初期,出現在影視作品中的黑社會、惡勢力、社會不良分子,身上多有紋身。特別是上世紀九十年代的香港電影《古惑仔》,曾經風靡內地,“山雞”、“浩南”成為一時無兩的男神,他們手持砍刀、半露紋身的形象流傳廣泛。許多年輕人追逐效仿,甚至有人誤入歧途。在影視宣傳的作用下,那段時期,紋身幾乎就是黑社會的代名詞。而這帶來的現實效應便是,紋身更加不受主流社會認可。

年輕人馮在後背紋了翅膀圖案,但他在家就穿上衣服,避免露出紋身。

“要是我母親這個年紀的人看到我有紋身,會認為我一無是處。他們受上世紀90年代香港黑幫片影響太深,”他說。

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學人文學院社會學教授邱建新看來,紋身本應是一個相對中性的概念,但長久以來,電影及其他藝術作品,常常通過紋身傳達土匪、流氓、惡霸等群體的凶悍與惡煞,因此,人們便自然地把紋身和社會惡勢力畫了等號。久而久之,凡是有文身的人,通通被標籤化,構成社會的負性評價,也使得人們從此形成思維定勢。

為什麼中國社會普遍不認可紋身

在國內,許多公眾人物也迫於自己的影響力,以及利益原因,即使有紋身,也不得不遮掩或是遭受非議。范志毅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曾公開批評張琳芃,“他已經在場上體現了他的氣質,但我唯獨對他不滿意的,你也轉告給他,最好把手臂上那些東西都去掉,因為他是一名體現正能量的球員。手臂上有那些東西是影響他收入的,你們這麼跟他說,人家都不敢叫他拍廣告了。”

可見,在國內社會,紋身的負面形象很難完全破除。

軍隊徵兵、某些崗位招聘不允許紋身

由於歷史原因及社會原因,軍隊條令也明確規定,軍人不得紋身,因此在徵兵體檢標準中,也存在相應規定。而近兩年,軍隊對於紋身的態度寬容了很多,據悉放寬對紋身的控制是為了擴大軍隊備選群體,也更利於擴大在文化成績、心理品質等方面的甄選餘地。

2014年,紋身首次不作為參軍體檢項目。徵兵標準做出了調整:文身瘢痕由過去的著短裝身體裸露部位刺有“點、字、圖案”,直徑超過2釐米(其他部位直徑超過3釐米)的不合格,調整為面部、頸部文身直徑超過2釐米;著短裝身體裸露部位直徑超過3釐米,或雖經手術處理仍有明顯文身瘢痕影響軍容的,視為不合格。

除了軍隊徵兵在紋身方面有考量,某些工作崗位也對紋身者有限制。一些國有企業或港臺國外等大型企業都不招有紋身的員工。因此,在這些規章制度之下,紋身也無法作為生活的一種常態事物存在,國內社會對於紋身的偏見也似乎有了規則可循。

轉變:越來越開放的國內紋身環境

為什麼中國社會普遍不認可紋身

隨著經濟水平的提升,紋身技術的發展,以及外來文化的滲透,國內社會對於紋身的態度比以前包容得多,特別是在開放環境下長大的80後、90後一代,他們不再將紋身視為壞記號,而是試圖去理解紋身的含義,並主動嘗試紋身。

業內人士認為,國內對於紋身態度的轉變,發生在2003年左右。幾家文身館的老闆都表示,在2003年到2005年,隨著貝克漢姆、科比等一大批國外知名足球、籃球運動員身上的文身越來越頻繁地出現在人們視野中,文身館的事業迎來新高潮。“光貝克漢姆的天使翅膀,每個月都要做多少次。”

為什麼中國社會普遍不認可紋身

2006年前後,美劇《越獄》熱播,男主角身上的大片紋身受追捧,全國的文身館生意也更加火熱。隨著西方文體界名人的紋身風潮來襲,前來紋身的人們變得更多,且其身份也更加多樣,有學生、白領,也有生意人等。紋身不再是一種特殊的事物,它嶄露出愈發常態化的特點。

而紋身也被人們賦予新的意義,它不再只作為身份區分的標誌,而是帶有紀念、美容、時尚等含義。為迎合顧客的個性化需求,紋身圖案變得越來越多、越來越細。紋身館的女性客人甚至逐漸超過了男性,她們偏愛在腳踝、肩胛骨、腰部等不明顯部位紋上一朵小花、一句話,或者只是一個日期。

為什麼中國社會普遍不認可紋身

“紋身作為一種特定符號的功能越來越弱,這是社會在進步,這說明人與人之間越來越寬容。”南京航空航天大學人文學院社會學教授邱建新說,近幾年,紋身越來越適應了現代人,特別是年輕人的個性選擇,它更多地滿足了人們的信仰追求、審美需求、價值需求,甚至成為了大眾的一種休閒方式。

老外熱衷“漢字”紋身

雖然美國法律禁止未成年人紋身,也有工作崗位對紋身有限制,如加州聖迭戈警察局規定,紋身警察執勤時必需把紋身掩藏起來,但毫無疑問,紋身在美國只是一個普通事物。

美國皮膚學協會曾做過調查,結果顯示,18至50歲的美國人中,有24%人紋身,差不多每4人中就有1人。美國18至29歲的青年中,紋身者超過36%。

在廣泛受眾的基礎上,美國的紋身行業有過非常輝煌燦爛的時期。1997年,紋身業是當年美國發展第6迅速的產業,幾乎每天都有一家新的紋身店開業。

而美國人紋身主要出於什麼目的呢?答案並不複雜。為了生日、結婚等重要紀念日,或是為了紀念死去的貓狗。許多人還將父母、妻兒的名字紋在身上,以示對家庭的忠誠。美國還有相當比例的中年婦女前去紋身,而她們主要是為了樹立信心。52歲的歷史學教授毛爾兩年前在上臂紋了身。她說:“就是要通過文身告訴自己,還沒有老,50歲正是人生重新開始的好時機。”

"

提到紋身,許多人腦海中的浮現的畫面仍舊是“左青龍、右白虎”的大花臂膀,但如果細心觀察即可發現,近幾年,紋身的發展更加多元化。甚至許多“小清新”風格的姑娘們都會在鎖骨、腳踝等部位紋上一些小圖案,略顯乖張。紋身,作為一種被國內社會普遍不認可的事物,它的汙名化是誰造成的?而發展到現在,它又是否成功洗掉了“汙名”呢?

紋身:古代刑罰的重要手段

為什麼中國社會普遍不認可紋身

從商周開始,直至明清,紋身一直作為刑罰手段存在。紋身在刑罰中被稱為“墨刑”(也稱黥刑、黥面),指在犯人的臉上或額頭上刺字或圖案,再染上墨,作為受刑人的標誌。以此來標識和警示罪犯,這不僅可以顯著地區別罪犯和普通人,而且還能在相當程度上給罪犯造成心理負擔。

久而久之,傳統社會便形成共識,認為紋身是壞人的標記。在現代社會,雖然“墨刑”早已煙消雲散,但許多社會不良分子熱衷通過紋身來標記自己的屬性,這也加劇了紋身的“汙名化”。

為什麼中國社會普遍不認可紋身

根據一位紋身館老闆的介紹,2000年之前,紋身館的生意基本上都是來自“道兒上”的客人,他們紋的主要以龍、虎、蛇等傳統動物圖案為主;紋的部位也相對固定,大多數是半個手臂,極個別的將整個背部都紋起來,震撼力十足。

與儒家文化相悖

紋身的不受認可,還在於它與國內社會推崇的儒家文化觀念背道而馳。“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即使是掉落的頭髮、減掉的指甲,都應該小心翼翼的收集保存,更遑論破壞皮膚的紋身呢。甚至在士大夫眼中,紋身和斷髮一樣,是“蠻夷”才熱衷的事情。

在儒家文化一直對紋身持批判態度的薰陶下,紋身在中國人眼中,明顯是件“另類”、“非主流”的事物。

影視:幫派分子愛紋身

為什麼中國社會普遍不認可紋身

在改革開放初期,出現在影視作品中的黑社會、惡勢力、社會不良分子,身上多有紋身。特別是上世紀九十年代的香港電影《古惑仔》,曾經風靡內地,“山雞”、“浩南”成為一時無兩的男神,他們手持砍刀、半露紋身的形象流傳廣泛。許多年輕人追逐效仿,甚至有人誤入歧途。在影視宣傳的作用下,那段時期,紋身幾乎就是黑社會的代名詞。而這帶來的現實效應便是,紋身更加不受主流社會認可。

年輕人馮在後背紋了翅膀圖案,但他在家就穿上衣服,避免露出紋身。

“要是我母親這個年紀的人看到我有紋身,會認為我一無是處。他們受上世紀90年代香港黑幫片影響太深,”他說。

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學人文學院社會學教授邱建新看來,紋身本應是一個相對中性的概念,但長久以來,電影及其他藝術作品,常常通過紋身傳達土匪、流氓、惡霸等群體的凶悍與惡煞,因此,人們便自然地把紋身和社會惡勢力畫了等號。久而久之,凡是有文身的人,通通被標籤化,構成社會的負性評價,也使得人們從此形成思維定勢。

為什麼中國社會普遍不認可紋身

在國內,許多公眾人物也迫於自己的影響力,以及利益原因,即使有紋身,也不得不遮掩或是遭受非議。范志毅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曾公開批評張琳芃,“他已經在場上體現了他的氣質,但我唯獨對他不滿意的,你也轉告給他,最好把手臂上那些東西都去掉,因為他是一名體現正能量的球員。手臂上有那些東西是影響他收入的,你們這麼跟他說,人家都不敢叫他拍廣告了。”

可見,在國內社會,紋身的負面形象很難完全破除。

軍隊徵兵、某些崗位招聘不允許紋身

由於歷史原因及社會原因,軍隊條令也明確規定,軍人不得紋身,因此在徵兵體檢標準中,也存在相應規定。而近兩年,軍隊對於紋身的態度寬容了很多,據悉放寬對紋身的控制是為了擴大軍隊備選群體,也更利於擴大在文化成績、心理品質等方面的甄選餘地。

2014年,紋身首次不作為參軍體檢項目。徵兵標準做出了調整:文身瘢痕由過去的著短裝身體裸露部位刺有“點、字、圖案”,直徑超過2釐米(其他部位直徑超過3釐米)的不合格,調整為面部、頸部文身直徑超過2釐米;著短裝身體裸露部位直徑超過3釐米,或雖經手術處理仍有明顯文身瘢痕影響軍容的,視為不合格。

除了軍隊徵兵在紋身方面有考量,某些工作崗位也對紋身者有限制。一些國有企業或港臺國外等大型企業都不招有紋身的員工。因此,在這些規章制度之下,紋身也無法作為生活的一種常態事物存在,國內社會對於紋身的偏見也似乎有了規則可循。

轉變:越來越開放的國內紋身環境

為什麼中國社會普遍不認可紋身

隨著經濟水平的提升,紋身技術的發展,以及外來文化的滲透,國內社會對於紋身的態度比以前包容得多,特別是在開放環境下長大的80後、90後一代,他們不再將紋身視為壞記號,而是試圖去理解紋身的含義,並主動嘗試紋身。

業內人士認為,國內對於紋身態度的轉變,發生在2003年左右。幾家文身館的老闆都表示,在2003年到2005年,隨著貝克漢姆、科比等一大批國外知名足球、籃球運動員身上的文身越來越頻繁地出現在人們視野中,文身館的事業迎來新高潮。“光貝克漢姆的天使翅膀,每個月都要做多少次。”

為什麼中國社會普遍不認可紋身

2006年前後,美劇《越獄》熱播,男主角身上的大片紋身受追捧,全國的文身館生意也更加火熱。隨著西方文體界名人的紋身風潮來襲,前來紋身的人們變得更多,且其身份也更加多樣,有學生、白領,也有生意人等。紋身不再是一種特殊的事物,它嶄露出愈發常態化的特點。

而紋身也被人們賦予新的意義,它不再只作為身份區分的標誌,而是帶有紀念、美容、時尚等含義。為迎合顧客的個性化需求,紋身圖案變得越來越多、越來越細。紋身館的女性客人甚至逐漸超過了男性,她們偏愛在腳踝、肩胛骨、腰部等不明顯部位紋上一朵小花、一句話,或者只是一個日期。

為什麼中國社會普遍不認可紋身

“紋身作為一種特定符號的功能越來越弱,這是社會在進步,這說明人與人之間越來越寬容。”南京航空航天大學人文學院社會學教授邱建新說,近幾年,紋身越來越適應了現代人,特別是年輕人的個性選擇,它更多地滿足了人們的信仰追求、審美需求、價值需求,甚至成為了大眾的一種休閒方式。

老外熱衷“漢字”紋身

雖然美國法律禁止未成年人紋身,也有工作崗位對紋身有限制,如加州聖迭戈警察局規定,紋身警察執勤時必需把紋身掩藏起來,但毫無疑問,紋身在美國只是一個普通事物。

美國皮膚學協會曾做過調查,結果顯示,18至50歲的美國人中,有24%人紋身,差不多每4人中就有1人。美國18至29歲的青年中,紋身者超過36%。

在廣泛受眾的基礎上,美國的紋身行業有過非常輝煌燦爛的時期。1997年,紋身業是當年美國發展第6迅速的產業,幾乎每天都有一家新的紋身店開業。

而美國人紋身主要出於什麼目的呢?答案並不複雜。為了生日、結婚等重要紀念日,或是為了紀念死去的貓狗。許多人還將父母、妻兒的名字紋在身上,以示對家庭的忠誠。美國還有相當比例的中年婦女前去紋身,而她們主要是為了樹立信心。52歲的歷史學教授毛爾兩年前在上臂紋了身。她說:“就是要通過文身告訴自己,還沒有老,50歲正是人生重新開始的好時機。”

為什麼中國社會普遍不認可紋身

阿倫-艾佛森脖子上的“忠”

而一個很值得玩味的現象是,漢字紋身受到了美國紋身市場的追捧。中文作為舶來品,被認為是很時髦的東西,尤其在美國籃球場上,漢字紋身佔據絕對地位。有多達三分之一的NBA球員都有漢字或中國文化相關的紋身。阿倫-艾佛森脖子上的“忠”是對他個性的最好寫照;馬庫斯-坎比身上的“勉族人”,其實他一開始是想表達“努力”和“家族”的意思;西恩-梅,May想紋自己姓氏的中文翻譯到胳膊上,所以紋身師就把“May”翻譯成了“可以”。

"

提到紋身,許多人腦海中的浮現的畫面仍舊是“左青龍、右白虎”的大花臂膀,但如果細心觀察即可發現,近幾年,紋身的發展更加多元化。甚至許多“小清新”風格的姑娘們都會在鎖骨、腳踝等部位紋上一些小圖案,略顯乖張。紋身,作為一種被國內社會普遍不認可的事物,它的汙名化是誰造成的?而發展到現在,它又是否成功洗掉了“汙名”呢?

紋身:古代刑罰的重要手段

為什麼中國社會普遍不認可紋身

從商周開始,直至明清,紋身一直作為刑罰手段存在。紋身在刑罰中被稱為“墨刑”(也稱黥刑、黥面),指在犯人的臉上或額頭上刺字或圖案,再染上墨,作為受刑人的標誌。以此來標識和警示罪犯,這不僅可以顯著地區別罪犯和普通人,而且還能在相當程度上給罪犯造成心理負擔。

久而久之,傳統社會便形成共識,認為紋身是壞人的標記。在現代社會,雖然“墨刑”早已煙消雲散,但許多社會不良分子熱衷通過紋身來標記自己的屬性,這也加劇了紋身的“汙名化”。

為什麼中國社會普遍不認可紋身

根據一位紋身館老闆的介紹,2000年之前,紋身館的生意基本上都是來自“道兒上”的客人,他們紋的主要以龍、虎、蛇等傳統動物圖案為主;紋的部位也相對固定,大多數是半個手臂,極個別的將整個背部都紋起來,震撼力十足。

與儒家文化相悖

紋身的不受認可,還在於它與國內社會推崇的儒家文化觀念背道而馳。“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即使是掉落的頭髮、減掉的指甲,都應該小心翼翼的收集保存,更遑論破壞皮膚的紋身呢。甚至在士大夫眼中,紋身和斷髮一樣,是“蠻夷”才熱衷的事情。

在儒家文化一直對紋身持批判態度的薰陶下,紋身在中國人眼中,明顯是件“另類”、“非主流”的事物。

影視:幫派分子愛紋身

為什麼中國社會普遍不認可紋身

在改革開放初期,出現在影視作品中的黑社會、惡勢力、社會不良分子,身上多有紋身。特別是上世紀九十年代的香港電影《古惑仔》,曾經風靡內地,“山雞”、“浩南”成為一時無兩的男神,他們手持砍刀、半露紋身的形象流傳廣泛。許多年輕人追逐效仿,甚至有人誤入歧途。在影視宣傳的作用下,那段時期,紋身幾乎就是黑社會的代名詞。而這帶來的現實效應便是,紋身更加不受主流社會認可。

年輕人馮在後背紋了翅膀圖案,但他在家就穿上衣服,避免露出紋身。

“要是我母親這個年紀的人看到我有紋身,會認為我一無是處。他們受上世紀90年代香港黑幫片影響太深,”他說。

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學人文學院社會學教授邱建新看來,紋身本應是一個相對中性的概念,但長久以來,電影及其他藝術作品,常常通過紋身傳達土匪、流氓、惡霸等群體的凶悍與惡煞,因此,人們便自然地把紋身和社會惡勢力畫了等號。久而久之,凡是有文身的人,通通被標籤化,構成社會的負性評價,也使得人們從此形成思維定勢。

為什麼中國社會普遍不認可紋身

在國內,許多公眾人物也迫於自己的影響力,以及利益原因,即使有紋身,也不得不遮掩或是遭受非議。范志毅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曾公開批評張琳芃,“他已經在場上體現了他的氣質,但我唯獨對他不滿意的,你也轉告給他,最好把手臂上那些東西都去掉,因為他是一名體現正能量的球員。手臂上有那些東西是影響他收入的,你們這麼跟他說,人家都不敢叫他拍廣告了。”

可見,在國內社會,紋身的負面形象很難完全破除。

軍隊徵兵、某些崗位招聘不允許紋身

由於歷史原因及社會原因,軍隊條令也明確規定,軍人不得紋身,因此在徵兵體檢標準中,也存在相應規定。而近兩年,軍隊對於紋身的態度寬容了很多,據悉放寬對紋身的控制是為了擴大軍隊備選群體,也更利於擴大在文化成績、心理品質等方面的甄選餘地。

2014年,紋身首次不作為參軍體檢項目。徵兵標準做出了調整:文身瘢痕由過去的著短裝身體裸露部位刺有“點、字、圖案”,直徑超過2釐米(其他部位直徑超過3釐米)的不合格,調整為面部、頸部文身直徑超過2釐米;著短裝身體裸露部位直徑超過3釐米,或雖經手術處理仍有明顯文身瘢痕影響軍容的,視為不合格。

除了軍隊徵兵在紋身方面有考量,某些工作崗位也對紋身者有限制。一些國有企業或港臺國外等大型企業都不招有紋身的員工。因此,在這些規章制度之下,紋身也無法作為生活的一種常態事物存在,國內社會對於紋身的偏見也似乎有了規則可循。

轉變:越來越開放的國內紋身環境

為什麼中國社會普遍不認可紋身

隨著經濟水平的提升,紋身技術的發展,以及外來文化的滲透,國內社會對於紋身的態度比以前包容得多,特別是在開放環境下長大的80後、90後一代,他們不再將紋身視為壞記號,而是試圖去理解紋身的含義,並主動嘗試紋身。

業內人士認為,國內對於紋身態度的轉變,發生在2003年左右。幾家文身館的老闆都表示,在2003年到2005年,隨著貝克漢姆、科比等一大批國外知名足球、籃球運動員身上的文身越來越頻繁地出現在人們視野中,文身館的事業迎來新高潮。“光貝克漢姆的天使翅膀,每個月都要做多少次。”

為什麼中國社會普遍不認可紋身

2006年前後,美劇《越獄》熱播,男主角身上的大片紋身受追捧,全國的文身館生意也更加火熱。隨著西方文體界名人的紋身風潮來襲,前來紋身的人們變得更多,且其身份也更加多樣,有學生、白領,也有生意人等。紋身不再是一種特殊的事物,它嶄露出愈發常態化的特點。

而紋身也被人們賦予新的意義,它不再只作為身份區分的標誌,而是帶有紀念、美容、時尚等含義。為迎合顧客的個性化需求,紋身圖案變得越來越多、越來越細。紋身館的女性客人甚至逐漸超過了男性,她們偏愛在腳踝、肩胛骨、腰部等不明顯部位紋上一朵小花、一句話,或者只是一個日期。

為什麼中國社會普遍不認可紋身

“紋身作為一種特定符號的功能越來越弱,這是社會在進步,這說明人與人之間越來越寬容。”南京航空航天大學人文學院社會學教授邱建新說,近幾年,紋身越來越適應了現代人,特別是年輕人的個性選擇,它更多地滿足了人們的信仰追求、審美需求、價值需求,甚至成為了大眾的一種休閒方式。

老外熱衷“漢字”紋身

雖然美國法律禁止未成年人紋身,也有工作崗位對紋身有限制,如加州聖迭戈警察局規定,紋身警察執勤時必需把紋身掩藏起來,但毫無疑問,紋身在美國只是一個普通事物。

美國皮膚學協會曾做過調查,結果顯示,18至50歲的美國人中,有24%人紋身,差不多每4人中就有1人。美國18至29歲的青年中,紋身者超過36%。

在廣泛受眾的基礎上,美國的紋身行業有過非常輝煌燦爛的時期。1997年,紋身業是當年美國發展第6迅速的產業,幾乎每天都有一家新的紋身店開業。

而美國人紋身主要出於什麼目的呢?答案並不複雜。為了生日、結婚等重要紀念日,或是為了紀念死去的貓狗。許多人還將父母、妻兒的名字紋在身上,以示對家庭的忠誠。美國還有相當比例的中年婦女前去紋身,而她們主要是為了樹立信心。52歲的歷史學教授毛爾兩年前在上臂紋了身。她說:“就是要通過文身告訴自己,還沒有老,50歲正是人生重新開始的好時機。”

為什麼中國社會普遍不認可紋身

阿倫-艾佛森脖子上的“忠”

而一個很值得玩味的現象是,漢字紋身受到了美國紋身市場的追捧。中文作為舶來品,被認為是很時髦的東西,尤其在美國籃球場上,漢字紋身佔據絕對地位。有多達三分之一的NBA球員都有漢字或中國文化相關的紋身。阿倫-艾佛森脖子上的“忠”是對他個性的最好寫照;馬庫斯-坎比身上的“勉族人”,其實他一開始是想表達“努力”和“家族”的意思;西恩-梅,May想紋自己姓氏的中文翻譯到胳膊上,所以紋身師就把“May”翻譯成了“可以”。

為什麼中國社會普遍不認可紋身

紋身在國內的發展已呈現出良好的態勢,但仍舊要承認,紋身在老一輩人的認知中,還是不好的事物。在當今社會,紋身本身並無優劣之分,只是一箇中性的概念,它也早已發展為一類產業,一門藝術。不知屏幕前的你,對紋身怎麼看呢?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