飽受爭議的拼多多,為何發展至今,微信社交電商的作用這麼強大?

微信 電子商務 ?? ?????? 微博 電商腕 2019-04-23

拼多多上市之後,並沒有像其他IPO企業一樣名利雙收,相反得到的確實媒體的質疑與攻擊。

飽受爭議的拼多多,為何發展至今,微信社交電商的作用這麼強大?

但是作為一名產品人,需要思考的是,拼多多憑什麼走到今天?是靠賣假貨嗎?是靠騰訊的流量支持嗎?是靠社交電商的模式嗎?淘寶電商怎樣規避威脅呢??

飽受爭議的拼多多,為何發展至今,微信社交電商的作用這麼強大?

拼多多憑什麼走到今天?

2015年9月,拼多多微信公眾號上線,兩週後粉絲破百萬。

2015年11月,微信公眾號上線兩個月,沒有投廣告,用戶突破1200萬。

2016年1月,拼多多付費用戶突破1000萬,且單日成交額突破1000萬。

2016年7月,拼多多B輪融資,獲得來自高榕資本、IDG和騰訊的投資。

2016年9月,拼多多和拼好貨合併,用戶破億。

2016年11月,日均訂單超過200萬,單日流水破2億。

2017年9月,用戶破2億。

2018年7月,用戶破3億,並且IPO。

到底是怎樣的引擎驅動著拼多多如此迅速的發展?很多人會說拼多多的成功來自於騰訊的資金和流量支持,來自於拼多多的創新的社交電商模式,那麼,在拼多多之前的騰訊電商——微店為什麼沒有成功?

飽受爭議的拼多多,為何發展至今,微信社交電商的作用這麼強大?

微店作為騰訊系電商的代表人物,在微店推廣前期,使出了QQ+微信宣傳打法,在2013年9月上線一個月後,便積累了100萬註冊用戶,在當時的互聯網環境下,用戶增長是非常成功的。

微店也應該是社交電商的早期踐行者,又是騰訊的親兒子,相比於2015年9月才成立的拼多多,為什麼微店後面的發展卻趕不上拼多多了?

社交屬性不同,用戶參與門檻自然也不同

  • 微店:

開網店無需庫存,無需發貨,不用處理物流,只需通過社交圈進行推廣,即可從網絡銷售中獲得佣金收入,是一種高效的網絡分銷模式,供應商負責發貨,微店主負責推廣。

也就是說每一層分銷商都會從中加一次價,把商品在自己的社交圈進行推廣,分銷商和平臺都不接觸繁重的供應鏈和物流,在手機上就能開店賺錢;供應商通過多層分銷商拓展自己的商路,看上去確實是個對三方都不錯的好生意,然而這樣生意的天花板很低。

試想一下,你朋友圈有個好友在微店上對商品加價,然後把商品賣給你,你會買嗎?你知道這件商品經過幾次加價了嗎?

這樣,社交不平等的問題就暴露了出來,因此微店的“社交電商”和拼多多的社交電商就也出現了根本性的差異,社交最重要的特點的就是去中心化、平等。

拿社交的定義回看微店的模式,就會發現微店並不是社交屬性並沒有那麼強,更多的是藉助分銷商的社交去完成商品的分銷。

這也是為什麼抖音更多是內容社區,而非短視頻社交產品,依靠網絡紅人為中心的社交圈本質上就失去了社交平等化的特性。同樣微博更多意義上也只是社交媒體,而非社交產品,這也是和微信差異化的地方。

  • 拼多多

拼多多去中心化、平等的社交屬性進一步完善了其社交電商的閉環。藉助微信的強社交及自身優秀的營銷策略,充分利用人們貪便宜的心理,使得拼多多購物的鏈接在微信中得以大肆免費的傳播,一方面不斷獲取到新用戶,一方面不斷提高了交易量。

用戶發起的商品鏈接,一方面來源於主動在拼多多發現的商品,一方面平臺會通過公眾號向用戶推送商品的鏈接。通過社交分享降低了菜鳥上的不信任性,這一點很重要,至少轉換的心理門檻得到降低。

利用微信生態工具,讓整個交易體驗做到最大的極致,使得使用門檻降到最低。

圖片源自網絡,侵刪,謝謝!

現在的電商變化莫測,隔一段時間就有新的東西出來。我組建了一個電商圈子,旨在共同交流學習。愛分享、愛學習的電商人想進圈子的可以留言“圈子”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