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心若安定,萬事從容'

"
"
王陽明:心若安定,萬事從容

來源:寧波陽明書院

距今已有將近500年的王陽明心學,對於現代人的生活到底還有什麼意義?誠然,時代在變遷,但外在環境再怎麼變化,人心卻並沒有兩樣。看透和超越外在環境,從內心尋求強大的力量之源,這正是王陽明心學對於今天的最大價值。

王陽明通過自己的親身實踐,獲知了這樣一個祕密,這就是我們每個人都是神聖而偉大的。

在內心中都有一個聖人般完美的自我,每個人都是天地間的一個奇蹟,只是由於我們不能相信自己,致使這個“真正自我”的智慧和能力被埋沒了。

在當今一切價值被貨幣化的商業社會,我們多數人心為物役,無論是貧是富,總覺得自己活得很累,不斷追求更高、更強、更快、更多的慾望之心如同與自己的影子賽跑,永無止境。

但真正能夠建立起一番事業而基業長青的人,一定是那些內心強大而有力量,知止得定,因定得靜,靜而生慧,得以致遠!

王陽明心學就是告示世人,如何在紅塵生活工作中,通過事上磨練心境,提升心性,獲得“動亦定,靜亦定”的良知力量與智慧!

比如,下面這直指當下之大病的十大人生智慧。

1、回頭看內心

今天,心為物役似乎已是常態,外界的物左右了我們內在的心,以至於人們普遍感覺,物與幸福的增長不成比例。其實,並不是我們的心脆弱,而是我們在追逐外物的過程中,將其迷失了。

王陽明的心學正是讓我們看到了,心本來具有的不可動搖的力量。

且不說王陽明在連續兩次科舉失敗、被宦官劉瑾陷害差點亡命、平定寧王朱宸濠叛亂時,所表現出的心不動的強大心理素質;就是他的學生,也讓我們望塵莫及。

王陽明有個學生叫聶豹,晚年曾被謗逮捕下獄,錦衣衛來抓他時,他從容鎮靜,毫無驚恐之態,時人無不歎服,這就是一個有心學修養的人的受用之處,也是其做人牛氣的地方。如果心學能夠在中國大地上逐步傳播普及,聶豹就不會是一個孤例,而是中國人的生活常態。

王陽明曾說:

樂是心之本體,雖不同於七情之樂,而亦不外於七情之樂。雖則聖賢別有真樂,而亦常人之所同有,但常人有之而不自知,反自求許多憂苦,自加迷棄。雖在憂苦迷棄之中,而此樂又未嘗不存,但一念開明,反身而誠,則即此而在矣。

許多信服王陽明心學的人,就這樣生活在快樂之中,“素富貴,行乎富貴;素患難,行乎患難”。也許今天的人們,很難理解我們中國人曾經這樣心靈自由的生活過,內心有著如此充盈的感情。

時下的生活瀰漫著功名利祿的氛圍,有了錢希望有更多的錢,有了權希望有更大的權,對房子、車子、色慾等等都是不知滿足,而一點點的不滿足,就足以讓人輾轉反側焦慮異常,物質的豐富之下,是犯罪率、自殺率、離婚率、精神病率的升高,人們普遍的感覺是浮躁,浮躁久了就生暴躁,暴躁久了就生暴戾,媒體上經常報道的滅門慘案、屠殺親人,已讓人嗅到了這種暴戾之氣。

對治這種情況,也許正需要王陽明的心學。當人們發現了自己內心的力量之時,就不會被外界所左右,就能生活得自得其樂。

請記住,無論什麼時候,都沒有人能替你看顧你的內心。當下,許多人竭盡全力攫取財富,卻不清楚自己的生活何以越來越迷惘糾結,日甚一日地充滿挫折與焦慮,沒有安全感和存在感。而最好的救贖之道,就是把習慣向外追逐的目光收回來,關注放逐已久的心靈。

王陽明有詩曰:“人人自有定盤針,萬化根源總在心。卻笑從前顛倒見,枝枝葉葉外頭尋。”在名利場中奔波、與世浮沉的現代人,是到了找找自己定盤針的時候了。

2、認定了就做自己

人最容易受外在環境的裹挾,被眾人的意見所左右,所謂隨波逐流、人云亦云。在這個物質至上、利益為先、價值追求和內心信仰極度稀缺的時代,就更是如此。

我們常常感覺身不由己,自己的內心也被滲透而異化,某個時刻會突然驚覺自己越來越陌生,常常感到自己正變得越來越冷漠、可怕、悲哀,眼睜睜看著自己的底線越來越低,操守越來越弱。有人用現實和生存為自己開脫,這是說不過去的,因為你並沒有到活不下去的地步,多少先賢也早已為我們垂範了窮達不墮、生死不移的骨氣。

這一切都是因為,我們背叛了自己的內心,丟失了自己的本心,沒有堅持做自己。

王陽明曾對弟子說:“人胸中各有個聖人,只自信不及,都自埋倒了。”他強調以高度自信的姿態屹立於世間。良知人人都有,是一種不假外力的內在力量,怎樣做,最可靠的還是聽從自己的內心。

熟悉喬布斯的人都知道他曾去印度修行,也曾想去日本學禪。一位大師對他說,修行就在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喬布斯才決定留在美國並開創蘋果公司。在談及自己的成功時,喬布斯一直強調“跟隨自己的內心”。

王陽明的一生,也是意志堅定、堅持自我、特立獨行的一生。在朱子學一統天下的時代,王陽明提出“知行合一”說,給當時的人們帶來了巨大的衝擊。人們不能理解其本意,驚訝者有之,非難和指責者層出不窮。

王陽明曾這樣形容自己的處境:“危棧斷我前,猛虎尾我後。倒崖落我左,絕壑臨我右。我足復荊榛,雨雪更紛驟……”到了嘉靖元年(1522年),王陽明已經是平定藩王之亂的大功臣,卻依然遭受其他官員的攻擊。當年進士考試由禮部負責出題,策問題中涉及心學,出題人暗中希望考生指責王陽明,可見王陽明的處境之艱難。

儘管如此,王陽明在壓抑自我、反省己過之後,堅信自己的學說正確、明澈——“在今只信良知真是真非處,更無掩藏迴護,做得‘狂者’。使天下盡說我行不掩言,吾亦只依良知行。”

這讓我們看到,心學的一大真諦,內心力量的源泉所在,正在於遵循自己的良知、做真實的自己。這不是我行我素、恣意妄為,而是堅持自己認為正確的,是一種骨氣和硬氣。這其中,既有當下人心危機的根源,也有對治的藥方,心病還須心藥醫。

3、工作就是修行

王陽明曾對一個感慨政務纏身的官員說:

心學不是懸空的,只有把它和實踐相結合,才是它最好的歸宿。我常說去事上磨練就是因此。你要斷案,就從斷案這件事上學習心學。例如,當你判案時,要有一顆無善無惡的心,不能因為對方的無禮而惱怒,不能因為對方言語婉轉而高興,不能因為厭惡對方的請託而存心整治他,不能因為同情對方的哀求而屈意寬容他,不能因為自己的事務煩冗而隨意草率結案。如果拋開事物去修行,反而處處落空,得不到心學的真諦。

凡人眼中,工作是工作,修行是修行。工作是為了餬口,與其有關的詞彙是“乏味”“機械”“勞累”等,充滿了俗世氣味;而修行是“高大上”的,與其有關的詞彙是“心靈”“修道”“正果”等,“修行”兩個字本身就給人遠離塵世的超脫之感。

俗人眼中,修行應是找個深山老林,最好是有古廟靜寺,靜坐,練練瑜伽,讀讀佛經,深呼吸,或是朝拜宗教聖地,比如去海拔5000多米的西藏佛教神山岡仁波齊,冒著生命危險轉上幾圈。

這種修行方式在王陽明看來就是“著相”了,矯揉造作,為修行而修行。他認為,工作就是修行,工作情境就是最好的修行之地,工作越繁重,修行的時機越好。

王陽明對“工作中修行”的解釋是:在工作中自然而然地按照良知要求去行事,除了良知的指示外,心無旁騖。你在工作中的表現如何,良知輕而易舉就能知道。不欺良知,才是真修行。

號稱吃透陽明心學的日本經營大師稻盛和夫說,工作中修行是幫助我們提升心性和培養人格的最重要、也是最有效的方法。我們去用心工作,就是用工作來磨練我們的心,提升了我們的靈魂層次,光明瞭我們的良知。

工作中修行,就如同走路,應邊走邊認,邊問邊走,在路上體認良知,最後必能抵達目的地——良知的光明。一個人最大的無良就是不能盡職,因為它是對你良知的背叛,同樣也會把你的人生帶入深淵。

安心工作、努力工作吧,那就是你的修行。不僅是你事業的路,也是你人生的路。

4、人忙心不能忙

王陽明的弟子歐陽德曾經問過他一個極為現實的問題:“尋常意思多忙,有事固忙,無事亦忙,何也?”歐陽德意識到,使內心凝定是很難做到的,在日常生活中,心意多處於煩亂的狀態,有事的時候固然忙,無事的時候也忙。他尋求王陽明,是想從先生那兒得到一個答案。

“忙”是一種現實的存在,事務繁雜,逼使著人投入其中,身體得不到休息,是一種忙;而心煩意亂,時刻充滿各種雜念紊思,得不到片刻的寧靜,也是一種忙。

王陽明是怎麼回答的呢?他說:

“天地氣機,元無一息之停。然有個主宰,故不先不後,不急不緩,雖千變萬化,而主宰常定,人得此而生。若主宰定時,與天運一般不息,雖酬酢萬變,常是從容自在,所謂‘天君泰然,百體從令’。若無主宰,便只是這氣奔放,如何不忙?”

相比古人,生活在今天的人要忙得多。無論是身體,還是心靈,都時刻得不到休息。以至於許多人都迷失了自己,喪失了自我。這樣導致的結果,就是現代人無時無刻不處於一種焦慮、急躁、浮泛、灼熱的狀態之中,哪怕是有了閒暇時間,也要麼不知道如何有效地支配,要麼處於心緒煩亂、無所適從之中,所謂的空虛、無聊。

考量王陽明關於“忙”的相關論述,我們不難發現,造成這種現象的首要原因便在於慾望的膨脹。是慾望矇蔽了自己的心,而失去了心中主宰,於是只剩下不停奔忙。

太多的慾望左右了自己,便成為一個“逐物”之徒,一顆心靈被各種慾望控制之後,想的是這些,做的是這些,高興的是這些,失落的也是這些。得之,心為之興奮;失之,魂為之沮喪。付諸行動當然是為了追求這些,身體安得不忙?日思夜想的當然是這些,心性安得不亂?

今天,對於大多數人,讓其放棄物質上的追求大概是不可能的,但至少不能完全被它所左右,至少應該留給心靈一點空白,至少要節制一些,不能放縱自己的慾望。日子過得簡單了,我們所謂的“忙”也會適當地減輕一些。一旦個人的慾望得不到控制,那麼這個人就會終日忙亂,找不到內心甘甜的幸福,而成為物慾的奴隸。

更重要的是,節制慾望可以讓我們的本心更加真切,重新擁有身心的主宰。這樣即使在不得已的繁忙和壓力之下,也能更加從容、高效、有效地處理諸多工作和生活問題,人忙而心不忙。

活著的最好狀態是什麼?我能想到的最好的詞,是從容。

不急不緩,淡定悠閒。事再大也舉重若輕,事再多也有條不紊。用做事去修行,用心境安生活。這就是從容的活著。

似乎高高在上,似乎遙不可及。王陽明則告訴我們,一切的祕密也不過是三個字:心不動。心不動的祕密也不過是一句話:收回向外追逐的目光,重新發現內心的良知,並依之而行。

5、心若安定,萬事從容。

正德十三年正月,王陽明在進剿襲擊俐頭的暴動山賊之前,曾寫信給弟子薛侃說:“即日已抵龍南,明日入巢,四路兵皆已如期並進,賊有必破之勢。某向在橫水,嘗寄書(楊)仕德(即楊驥)雲:‘破山中賊易,破心中賊難。’區區剪除鼠竊,何足為異。若諸賢掃蕩心腹之寇,以收廓清之功,此誠大丈夫不世之偉績。”

心中賊,橫行於方寸之間,違背天理,肆虐人情,可謂人心的禍害。所謂“心中賊”,大致說來,有“名賊”、“利賊”、“權賊”、“色賊”等,也有得失、榮辱、利害、生死種種心中賊。

人心既有這許多的盜賊,我們又該如何去蕩平呢?王陽明認為,欲破心中賊,有三種方法:

一是靜坐。陽明所說的靜坐,一方面是因為人心逐物,只在好名、好利、好權、好色上營求,所以想通過靜坐把放失的人心收回來;另一方面,則是想通過靜坐,“將好名、好色、好貨等根逐一搜尋,掃除廓清”。

二是事上磨鍊。陽明之所以提倡事上磨鍊,是因為在靜坐的過程中,有的人隱隱見到光景就認為學有所得,而有的人則產生喜靜厭動的傾向,只求靜坐,忽略世事。所謂事上磨鍊,就是要在待人接物應事的過程中,磨鍊自己的心志,消除好名、好利、好權、好色之心。

三是致良知。如果說靜坐是“靜”時用功,事上磨鍊是“動”時用功,那致良知就是將靜與動合一,不管是靜是動,只是去致良知。“良知只在聲、色、貨、利上用功,能致得良知精精明明,毫髮無蔽,則聲、色、貨、利之交,無非天則流行矣。”陽明認為,“若諸賢掃蕩心腹之寇,以收廓清之功,此誠大丈夫不世之偉績。”

俗話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其實難改的是人心。如同王陽明所言:破山中賊易,破心中賊難。可見,真正改變自己的內心不是一日一時一刻的功夫,需要日復一日,一刻不停地精進修煉。尤如古時銅鏡,不停清洗磨擦,方會亮如鏡,故有心明如鏡之說。修心的最髙境界就是達到“心明如鏡”。也就是陽明心學所追求的'知行合一,明心見性”。

如果你覺得諸事不順,也許你該將眼光投向自己的內心,去檢索心內的陋習,跨越自己的心坎。

學業不成、事業失敗,有人將之歸罪於周圍環境的影響。彷彿只要換個客觀環境,改造了外緣條件,就能水到渠成走向圓滿的人生。但是,如果問題出在自身,一味挑剔外部環境也於事無補。

《姚氏家訓》裡說,“凡人慾養身,先宜自息慾火,凡人慾保家,先宜自絕妄求。”《鑑心錄》也有言:“奮始怠終,修業之賊也;緩前急後,應事之賊也;躁心浮氣,蓄德之賊也;疾言厲色,處眾之賊也。”

我們日防夜防,處處挑剔,卻偏偏選擇逃避我們的心坎。也許只有當我們把心中的“賊”破掉,問題才能釜底抽薪地解決掉。

6、奮始怠終,修業之賊

學業、事業與家業的成就,無不需要從一而終的韌力。可是正如《詩經》所言:“靡不有初,鮮克有終。”在修業的終點還能維持初心的人,少之又少。

修業之初,人們缺乏經驗,總是雄心壯志,在理想的照耀下勇敢地踏出了開頭的幾步。但隨著修業的精進,遇到的細節問題越多,各種實際的困難層出不窮,讓人應接不暇,手足無措。這其實就是缺乏做事手段的體現。

如果不能正視困難,及時調整策略,越挫越勇,則很容易改弦更張,放棄已經走過的路。但不能善始善終的人,即使換到其他方向也終難成氣候。可見“奮始怠終”之賊,戕害了多少有志之士。

7、緩前急後,應事之賊

許多人之所以虎頭蛇尾,是沒有找準做事方法。做事的方法,最忌緩前急後。

緩前急後,就是在做事之前慢條斯理、東拉西扯,不做準備,到真正做事時才臨急抱佛腳,胡亂匆忙。說到底,這其實是一種心態的放鬆。

明代呂坤曾經說過:“閒中不放過,忙時有受用。”在事情還沒開始的時候未雨綢繆,學會看清事物之間千絲萬縷的聯繫,不放過小細節,才能在事情真正忙碌起來的時候遊刃有餘。

8、躁心浮氣,蓄德之賊

緩前急後的根源,在於心浮氣躁。“躁心浮氣”之賊,不僅令事情做不成,而且容易戕害自己的道德修養。

一個人浮躁,影響的也許只是一個人。但浮躁再擴大開去,就形成了現代社會的壓抑氛圍。企業浮躁,急於牟利,於是就產生了毒奶粉、毒雞蛋、地溝油、豆腐渣工程等一系列嚴重問題。於是,躁心浮氣產生的道德問題,就擴大為法律問題、環境問題,最後是整個人類的生存問題。

社會由個人組成,假如每個人能夠少一分浮躁氣,社會的道德氛圍就能無窮無盡地蔓延開去。

9、疾言厲色,處眾之賊

浮躁之人,容易對人疾言厲色。因為心不靜,所以他們對人也多頤指氣使,一旦抓住別人的小小錯誤,就大做文章,甚至破口大罵。這當然不是處眾之法。

疾言厲色之人,在旁人的眼中猶如君臨天下,沒人敢得罪。所以這樣的人彷彿有一種威嚴。但只懂疾言厲色的人,本質上來說只是修為不足的人。他們就像只裝一半的水壺,自鳴得意,不懂反思。久而久之,身邊的人都看透了這一點,他還有能有什麼知心的朋友呢?

嚴於律己,寬以待人,從來都是正當的處眾之道。

若要事畢功成,很多時候關鍵都不在事本身,而在於做事的人。奮始怠終、緩前急後、躁心浮氣、疾言厲色,該是多少人跨不過去的坎呢?

“破山中賊易,破心中賊難。”修業、應事、蓄德、處眾之難,可想而知。但人之可貴,也正在於能夠迎難而上。

10、你們都以落第為恥,我卻以落第動心為恥。

明朝弘治九年(1496年)的一天,京師城樓下的會試放榜牆被圍的水洩不通。

幾個意氣風發的年輕人,昂首闊步從人群走出,談論著去哪裡擺慶功酒。

然而,落榜的大多數,卻正倚著牆角掩面痛哭,捶胸頓足。

唯有一人看到自己落榜卻面無表情,旁人以為他悲傷過度。

他卻笑道:“你們都以落第為恥,我卻以落第動心為恥。”

這個人名字叫,王陽明,中國最後一個聖人。

在他看來,人生本就是修行,科舉只是修行的一步,即使這步落空了,他還有下一步要繼續。

《小窗幽記》中有一幅對聯:

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天空雲捲雲舒。

人生在世,不如意十之八九,難免遇到波瀾,重要的是,平心靜氣,做好自己。

明武宗正德元年(1506年),終於高中進士的六品小官王陽明,卻因仗義執言得罪劉瑾,被貶龍場。

看守龍場3年的老站長,見到王陽明,大喜過望,直呼:我終於可以回家啦。這裡地處邊陲,既無房,也無糧,只能居住山洞,採蕨充飢,和山頂洞人的生活差不多。

讓僕人沒想到的是,王陽明沒有破罐子破摔。

沒有吃的他就開荒播種,還教授當地人種植技術,自給自足。

沒有房屋,他就砍樹搭棚,把居住的山洞取名“玩易窩”,搭建的窩棚取名“何陋軒”。

王陽明身體一直不好,而此地生活艱苦,瘴氣遍佈,他乾脆為自己準備了一口棺材,算是解了後顧之憂。

龍場的歷練猶如一場修行讓他放下了榮辱得失,甚至放下對生死的眷戀,依著一顆平常心更加專注的研習心學。

只要一有時間,他就盤腿而坐,冥想悟學,還教當地蠻夷學習漢文,教化他們。

這樣的日子,王陽明一過數年,不知年月。

一天半夜,他突然大叫一聲,驚醒後渾身是汗,頓覺心中暢快,如浩瀚宇宙,無一絲塵埃。

從那晚“龍場悟道”,他明白了心即理,明白了吾性自足。

他明白了,即使聖人也無法改變外部環境,聖人要做的就是不讓環境阻礙修行。

日本海軍大將東鄉平八郎,曾在授勳宴會上,講授自己的人生之道。

他拿出了自己的腰牌,示與眾人,上面只七個大字:一生伏首拜陽明。

佛家說:人都有執念。

人生的修行,正是學習放下執念。

前半生,苦苦追尋莊子、朱熹,卻每每思之不通。

恰恰是他放下聖人的執念,專心悟學之後,才有了“龍場悟道”,心學橫空。

不是你不行,只因還欠人生一場修行。

"
王陽明:心若安定,萬事從容

來源:寧波陽明書院

距今已有將近500年的王陽明心學,對於現代人的生活到底還有什麼意義?誠然,時代在變遷,但外在環境再怎麼變化,人心卻並沒有兩樣。看透和超越外在環境,從內心尋求強大的力量之源,這正是王陽明心學對於今天的最大價值。

王陽明通過自己的親身實踐,獲知了這樣一個祕密,這就是我們每個人都是神聖而偉大的。

在內心中都有一個聖人般完美的自我,每個人都是天地間的一個奇蹟,只是由於我們不能相信自己,致使這個“真正自我”的智慧和能力被埋沒了。

在當今一切價值被貨幣化的商業社會,我們多數人心為物役,無論是貧是富,總覺得自己活得很累,不斷追求更高、更強、更快、更多的慾望之心如同與自己的影子賽跑,永無止境。

但真正能夠建立起一番事業而基業長青的人,一定是那些內心強大而有力量,知止得定,因定得靜,靜而生慧,得以致遠!

王陽明心學就是告示世人,如何在紅塵生活工作中,通過事上磨練心境,提升心性,獲得“動亦定,靜亦定”的良知力量與智慧!

比如,下面這直指當下之大病的十大人生智慧。

1、回頭看內心

今天,心為物役似乎已是常態,外界的物左右了我們內在的心,以至於人們普遍感覺,物與幸福的增長不成比例。其實,並不是我們的心脆弱,而是我們在追逐外物的過程中,將其迷失了。

王陽明的心學正是讓我們看到了,心本來具有的不可動搖的力量。

且不說王陽明在連續兩次科舉失敗、被宦官劉瑾陷害差點亡命、平定寧王朱宸濠叛亂時,所表現出的心不動的強大心理素質;就是他的學生,也讓我們望塵莫及。

王陽明有個學生叫聶豹,晚年曾被謗逮捕下獄,錦衣衛來抓他時,他從容鎮靜,毫無驚恐之態,時人無不歎服,這就是一個有心學修養的人的受用之處,也是其做人牛氣的地方。如果心學能夠在中國大地上逐步傳播普及,聶豹就不會是一個孤例,而是中國人的生活常態。

王陽明曾說:

樂是心之本體,雖不同於七情之樂,而亦不外於七情之樂。雖則聖賢別有真樂,而亦常人之所同有,但常人有之而不自知,反自求許多憂苦,自加迷棄。雖在憂苦迷棄之中,而此樂又未嘗不存,但一念開明,反身而誠,則即此而在矣。

許多信服王陽明心學的人,就這樣生活在快樂之中,“素富貴,行乎富貴;素患難,行乎患難”。也許今天的人們,很難理解我們中國人曾經這樣心靈自由的生活過,內心有著如此充盈的感情。

時下的生活瀰漫著功名利祿的氛圍,有了錢希望有更多的錢,有了權希望有更大的權,對房子、車子、色慾等等都是不知滿足,而一點點的不滿足,就足以讓人輾轉反側焦慮異常,物質的豐富之下,是犯罪率、自殺率、離婚率、精神病率的升高,人們普遍的感覺是浮躁,浮躁久了就生暴躁,暴躁久了就生暴戾,媒體上經常報道的滅門慘案、屠殺親人,已讓人嗅到了這種暴戾之氣。

對治這種情況,也許正需要王陽明的心學。當人們發現了自己內心的力量之時,就不會被外界所左右,就能生活得自得其樂。

請記住,無論什麼時候,都沒有人能替你看顧你的內心。當下,許多人竭盡全力攫取財富,卻不清楚自己的生活何以越來越迷惘糾結,日甚一日地充滿挫折與焦慮,沒有安全感和存在感。而最好的救贖之道,就是把習慣向外追逐的目光收回來,關注放逐已久的心靈。

王陽明有詩曰:“人人自有定盤針,萬化根源總在心。卻笑從前顛倒見,枝枝葉葉外頭尋。”在名利場中奔波、與世浮沉的現代人,是到了找找自己定盤針的時候了。

2、認定了就做自己

人最容易受外在環境的裹挾,被眾人的意見所左右,所謂隨波逐流、人云亦云。在這個物質至上、利益為先、價值追求和內心信仰極度稀缺的時代,就更是如此。

我們常常感覺身不由己,自己的內心也被滲透而異化,某個時刻會突然驚覺自己越來越陌生,常常感到自己正變得越來越冷漠、可怕、悲哀,眼睜睜看著自己的底線越來越低,操守越來越弱。有人用現實和生存為自己開脫,這是說不過去的,因為你並沒有到活不下去的地步,多少先賢也早已為我們垂範了窮達不墮、生死不移的骨氣。

這一切都是因為,我們背叛了自己的內心,丟失了自己的本心,沒有堅持做自己。

王陽明曾對弟子說:“人胸中各有個聖人,只自信不及,都自埋倒了。”他強調以高度自信的姿態屹立於世間。良知人人都有,是一種不假外力的內在力量,怎樣做,最可靠的還是聽從自己的內心。

熟悉喬布斯的人都知道他曾去印度修行,也曾想去日本學禪。一位大師對他說,修行就在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喬布斯才決定留在美國並開創蘋果公司。在談及自己的成功時,喬布斯一直強調“跟隨自己的內心”。

王陽明的一生,也是意志堅定、堅持自我、特立獨行的一生。在朱子學一統天下的時代,王陽明提出“知行合一”說,給當時的人們帶來了巨大的衝擊。人們不能理解其本意,驚訝者有之,非難和指責者層出不窮。

王陽明曾這樣形容自己的處境:“危棧斷我前,猛虎尾我後。倒崖落我左,絕壑臨我右。我足復荊榛,雨雪更紛驟……”到了嘉靖元年(1522年),王陽明已經是平定藩王之亂的大功臣,卻依然遭受其他官員的攻擊。當年進士考試由禮部負責出題,策問題中涉及心學,出題人暗中希望考生指責王陽明,可見王陽明的處境之艱難。

儘管如此,王陽明在壓抑自我、反省己過之後,堅信自己的學說正確、明澈——“在今只信良知真是真非處,更無掩藏迴護,做得‘狂者’。使天下盡說我行不掩言,吾亦只依良知行。”

這讓我們看到,心學的一大真諦,內心力量的源泉所在,正在於遵循自己的良知、做真實的自己。這不是我行我素、恣意妄為,而是堅持自己認為正確的,是一種骨氣和硬氣。這其中,既有當下人心危機的根源,也有對治的藥方,心病還須心藥醫。

3、工作就是修行

王陽明曾對一個感慨政務纏身的官員說:

心學不是懸空的,只有把它和實踐相結合,才是它最好的歸宿。我常說去事上磨練就是因此。你要斷案,就從斷案這件事上學習心學。例如,當你判案時,要有一顆無善無惡的心,不能因為對方的無禮而惱怒,不能因為對方言語婉轉而高興,不能因為厭惡對方的請託而存心整治他,不能因為同情對方的哀求而屈意寬容他,不能因為自己的事務煩冗而隨意草率結案。如果拋開事物去修行,反而處處落空,得不到心學的真諦。

凡人眼中,工作是工作,修行是修行。工作是為了餬口,與其有關的詞彙是“乏味”“機械”“勞累”等,充滿了俗世氣味;而修行是“高大上”的,與其有關的詞彙是“心靈”“修道”“正果”等,“修行”兩個字本身就給人遠離塵世的超脫之感。

俗人眼中,修行應是找個深山老林,最好是有古廟靜寺,靜坐,練練瑜伽,讀讀佛經,深呼吸,或是朝拜宗教聖地,比如去海拔5000多米的西藏佛教神山岡仁波齊,冒著生命危險轉上幾圈。

這種修行方式在王陽明看來就是“著相”了,矯揉造作,為修行而修行。他認為,工作就是修行,工作情境就是最好的修行之地,工作越繁重,修行的時機越好。

王陽明對“工作中修行”的解釋是:在工作中自然而然地按照良知要求去行事,除了良知的指示外,心無旁騖。你在工作中的表現如何,良知輕而易舉就能知道。不欺良知,才是真修行。

號稱吃透陽明心學的日本經營大師稻盛和夫說,工作中修行是幫助我們提升心性和培養人格的最重要、也是最有效的方法。我們去用心工作,就是用工作來磨練我們的心,提升了我們的靈魂層次,光明瞭我們的良知。

工作中修行,就如同走路,應邊走邊認,邊問邊走,在路上體認良知,最後必能抵達目的地——良知的光明。一個人最大的無良就是不能盡職,因為它是對你良知的背叛,同樣也會把你的人生帶入深淵。

安心工作、努力工作吧,那就是你的修行。不僅是你事業的路,也是你人生的路。

4、人忙心不能忙

王陽明的弟子歐陽德曾經問過他一個極為現實的問題:“尋常意思多忙,有事固忙,無事亦忙,何也?”歐陽德意識到,使內心凝定是很難做到的,在日常生活中,心意多處於煩亂的狀態,有事的時候固然忙,無事的時候也忙。他尋求王陽明,是想從先生那兒得到一個答案。

“忙”是一種現實的存在,事務繁雜,逼使著人投入其中,身體得不到休息,是一種忙;而心煩意亂,時刻充滿各種雜念紊思,得不到片刻的寧靜,也是一種忙。

王陽明是怎麼回答的呢?他說:

“天地氣機,元無一息之停。然有個主宰,故不先不後,不急不緩,雖千變萬化,而主宰常定,人得此而生。若主宰定時,與天運一般不息,雖酬酢萬變,常是從容自在,所謂‘天君泰然,百體從令’。若無主宰,便只是這氣奔放,如何不忙?”

相比古人,生活在今天的人要忙得多。無論是身體,還是心靈,都時刻得不到休息。以至於許多人都迷失了自己,喪失了自我。這樣導致的結果,就是現代人無時無刻不處於一種焦慮、急躁、浮泛、灼熱的狀態之中,哪怕是有了閒暇時間,也要麼不知道如何有效地支配,要麼處於心緒煩亂、無所適從之中,所謂的空虛、無聊。

考量王陽明關於“忙”的相關論述,我們不難發現,造成這種現象的首要原因便在於慾望的膨脹。是慾望矇蔽了自己的心,而失去了心中主宰,於是只剩下不停奔忙。

太多的慾望左右了自己,便成為一個“逐物”之徒,一顆心靈被各種慾望控制之後,想的是這些,做的是這些,高興的是這些,失落的也是這些。得之,心為之興奮;失之,魂為之沮喪。付諸行動當然是為了追求這些,身體安得不忙?日思夜想的當然是這些,心性安得不亂?

今天,對於大多數人,讓其放棄物質上的追求大概是不可能的,但至少不能完全被它所左右,至少應該留給心靈一點空白,至少要節制一些,不能放縱自己的慾望。日子過得簡單了,我們所謂的“忙”也會適當地減輕一些。一旦個人的慾望得不到控制,那麼這個人就會終日忙亂,找不到內心甘甜的幸福,而成為物慾的奴隸。

更重要的是,節制慾望可以讓我們的本心更加真切,重新擁有身心的主宰。這樣即使在不得已的繁忙和壓力之下,也能更加從容、高效、有效地處理諸多工作和生活問題,人忙而心不忙。

活著的最好狀態是什麼?我能想到的最好的詞,是從容。

不急不緩,淡定悠閒。事再大也舉重若輕,事再多也有條不紊。用做事去修行,用心境安生活。這就是從容的活著。

似乎高高在上,似乎遙不可及。王陽明則告訴我們,一切的祕密也不過是三個字:心不動。心不動的祕密也不過是一句話:收回向外追逐的目光,重新發現內心的良知,並依之而行。

5、心若安定,萬事從容。

正德十三年正月,王陽明在進剿襲擊俐頭的暴動山賊之前,曾寫信給弟子薛侃說:“即日已抵龍南,明日入巢,四路兵皆已如期並進,賊有必破之勢。某向在橫水,嘗寄書(楊)仕德(即楊驥)雲:‘破山中賊易,破心中賊難。’區區剪除鼠竊,何足為異。若諸賢掃蕩心腹之寇,以收廓清之功,此誠大丈夫不世之偉績。”

心中賊,橫行於方寸之間,違背天理,肆虐人情,可謂人心的禍害。所謂“心中賊”,大致說來,有“名賊”、“利賊”、“權賊”、“色賊”等,也有得失、榮辱、利害、生死種種心中賊。

人心既有這許多的盜賊,我們又該如何去蕩平呢?王陽明認為,欲破心中賊,有三種方法:

一是靜坐。陽明所說的靜坐,一方面是因為人心逐物,只在好名、好利、好權、好色上營求,所以想通過靜坐把放失的人心收回來;另一方面,則是想通過靜坐,“將好名、好色、好貨等根逐一搜尋,掃除廓清”。

二是事上磨鍊。陽明之所以提倡事上磨鍊,是因為在靜坐的過程中,有的人隱隱見到光景就認為學有所得,而有的人則產生喜靜厭動的傾向,只求靜坐,忽略世事。所謂事上磨鍊,就是要在待人接物應事的過程中,磨鍊自己的心志,消除好名、好利、好權、好色之心。

三是致良知。如果說靜坐是“靜”時用功,事上磨鍊是“動”時用功,那致良知就是將靜與動合一,不管是靜是動,只是去致良知。“良知只在聲、色、貨、利上用功,能致得良知精精明明,毫髮無蔽,則聲、色、貨、利之交,無非天則流行矣。”陽明認為,“若諸賢掃蕩心腹之寇,以收廓清之功,此誠大丈夫不世之偉績。”

俗話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其實難改的是人心。如同王陽明所言:破山中賊易,破心中賊難。可見,真正改變自己的內心不是一日一時一刻的功夫,需要日復一日,一刻不停地精進修煉。尤如古時銅鏡,不停清洗磨擦,方會亮如鏡,故有心明如鏡之說。修心的最髙境界就是達到“心明如鏡”。也就是陽明心學所追求的'知行合一,明心見性”。

如果你覺得諸事不順,也許你該將眼光投向自己的內心,去檢索心內的陋習,跨越自己的心坎。

學業不成、事業失敗,有人將之歸罪於周圍環境的影響。彷彿只要換個客觀環境,改造了外緣條件,就能水到渠成走向圓滿的人生。但是,如果問題出在自身,一味挑剔外部環境也於事無補。

《姚氏家訓》裡說,“凡人慾養身,先宜自息慾火,凡人慾保家,先宜自絕妄求。”《鑑心錄》也有言:“奮始怠終,修業之賊也;緩前急後,應事之賊也;躁心浮氣,蓄德之賊也;疾言厲色,處眾之賊也。”

我們日防夜防,處處挑剔,卻偏偏選擇逃避我們的心坎。也許只有當我們把心中的“賊”破掉,問題才能釜底抽薪地解決掉。

6、奮始怠終,修業之賊

學業、事業與家業的成就,無不需要從一而終的韌力。可是正如《詩經》所言:“靡不有初,鮮克有終。”在修業的終點還能維持初心的人,少之又少。

修業之初,人們缺乏經驗,總是雄心壯志,在理想的照耀下勇敢地踏出了開頭的幾步。但隨著修業的精進,遇到的細節問題越多,各種實際的困難層出不窮,讓人應接不暇,手足無措。這其實就是缺乏做事手段的體現。

如果不能正視困難,及時調整策略,越挫越勇,則很容易改弦更張,放棄已經走過的路。但不能善始善終的人,即使換到其他方向也終難成氣候。可見“奮始怠終”之賊,戕害了多少有志之士。

7、緩前急後,應事之賊

許多人之所以虎頭蛇尾,是沒有找準做事方法。做事的方法,最忌緩前急後。

緩前急後,就是在做事之前慢條斯理、東拉西扯,不做準備,到真正做事時才臨急抱佛腳,胡亂匆忙。說到底,這其實是一種心態的放鬆。

明代呂坤曾經說過:“閒中不放過,忙時有受用。”在事情還沒開始的時候未雨綢繆,學會看清事物之間千絲萬縷的聯繫,不放過小細節,才能在事情真正忙碌起來的時候遊刃有餘。

8、躁心浮氣,蓄德之賊

緩前急後的根源,在於心浮氣躁。“躁心浮氣”之賊,不僅令事情做不成,而且容易戕害自己的道德修養。

一個人浮躁,影響的也許只是一個人。但浮躁再擴大開去,就形成了現代社會的壓抑氛圍。企業浮躁,急於牟利,於是就產生了毒奶粉、毒雞蛋、地溝油、豆腐渣工程等一系列嚴重問題。於是,躁心浮氣產生的道德問題,就擴大為法律問題、環境問題,最後是整個人類的生存問題。

社會由個人組成,假如每個人能夠少一分浮躁氣,社會的道德氛圍就能無窮無盡地蔓延開去。

9、疾言厲色,處眾之賊

浮躁之人,容易對人疾言厲色。因為心不靜,所以他們對人也多頤指氣使,一旦抓住別人的小小錯誤,就大做文章,甚至破口大罵。這當然不是處眾之法。

疾言厲色之人,在旁人的眼中猶如君臨天下,沒人敢得罪。所以這樣的人彷彿有一種威嚴。但只懂疾言厲色的人,本質上來說只是修為不足的人。他們就像只裝一半的水壺,自鳴得意,不懂反思。久而久之,身邊的人都看透了這一點,他還有能有什麼知心的朋友呢?

嚴於律己,寬以待人,從來都是正當的處眾之道。

若要事畢功成,很多時候關鍵都不在事本身,而在於做事的人。奮始怠終、緩前急後、躁心浮氣、疾言厲色,該是多少人跨不過去的坎呢?

“破山中賊易,破心中賊難。”修業、應事、蓄德、處眾之難,可想而知。但人之可貴,也正在於能夠迎難而上。

10、你們都以落第為恥,我卻以落第動心為恥。

明朝弘治九年(1496年)的一天,京師城樓下的會試放榜牆被圍的水洩不通。

幾個意氣風發的年輕人,昂首闊步從人群走出,談論著去哪裡擺慶功酒。

然而,落榜的大多數,卻正倚著牆角掩面痛哭,捶胸頓足。

唯有一人看到自己落榜卻面無表情,旁人以為他悲傷過度。

他卻笑道:“你們都以落第為恥,我卻以落第動心為恥。”

這個人名字叫,王陽明,中國最後一個聖人。

在他看來,人生本就是修行,科舉只是修行的一步,即使這步落空了,他還有下一步要繼續。

《小窗幽記》中有一幅對聯:

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天空雲捲雲舒。

人生在世,不如意十之八九,難免遇到波瀾,重要的是,平心靜氣,做好自己。

明武宗正德元年(1506年),終於高中進士的六品小官王陽明,卻因仗義執言得罪劉瑾,被貶龍場。

看守龍場3年的老站長,見到王陽明,大喜過望,直呼:我終於可以回家啦。這裡地處邊陲,既無房,也無糧,只能居住山洞,採蕨充飢,和山頂洞人的生活差不多。

讓僕人沒想到的是,王陽明沒有破罐子破摔。

沒有吃的他就開荒播種,還教授當地人種植技術,自給自足。

沒有房屋,他就砍樹搭棚,把居住的山洞取名“玩易窩”,搭建的窩棚取名“何陋軒”。

王陽明身體一直不好,而此地生活艱苦,瘴氣遍佈,他乾脆為自己準備了一口棺材,算是解了後顧之憂。

龍場的歷練猶如一場修行讓他放下了榮辱得失,甚至放下對生死的眷戀,依著一顆平常心更加專注的研習心學。

只要一有時間,他就盤腿而坐,冥想悟學,還教當地蠻夷學習漢文,教化他們。

這樣的日子,王陽明一過數年,不知年月。

一天半夜,他突然大叫一聲,驚醒後渾身是汗,頓覺心中暢快,如浩瀚宇宙,無一絲塵埃。

從那晚“龍場悟道”,他明白了心即理,明白了吾性自足。

他明白了,即使聖人也無法改變外部環境,聖人要做的就是不讓環境阻礙修行。

日本海軍大將東鄉平八郎,曾在授勳宴會上,講授自己的人生之道。

他拿出了自己的腰牌,示與眾人,上面只七個大字:一生伏首拜陽明。

佛家說:人都有執念。

人生的修行,正是學習放下執念。

前半生,苦苦追尋莊子、朱熹,卻每每思之不通。

恰恰是他放下聖人的執念,專心悟學之後,才有了“龍場悟道”,心學橫空。

不是你不行,只因還欠人生一場修行。

王陽明:心若安定,萬事從容

來源:圖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編輯:陽明學府整理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