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是如何理解並做到——不被肯定也不煩悶的?

王陽明 國學 孟子 孔伋 哲學詩畫 2017-05-14

在代表作《傳習錄》中,王陽明說了三段話,表達了三個哲理含義,一段是關於當人不被肯定或理解時如何做到不煩悶不洩氣?一段是如何改變自己的認識,祛除自身的痛苦,最終獲得良知上的完善?最後一段是隨著社會的發展,為何人的私心變多,而良心和公德心卻減少了?

這三段話具體是怎樣的?它都闡述了哪些人生哲理?讓我們一起跟隨王陽明,進入到他的“心”世界。

王陽明是如何理解並做到——不被肯定也不煩悶的?

在《傳習錄》的後半部分,王陽明的弟子聶文蔚問了一個問題:如何做到不見是而無悶?什麼意思呢?就是生活中如何做到不被肯定也不煩悶。(不見是而無悶,語出《周易·乾卦·文言》,原文是“遁世無悶,不見是而無悶”)

王陽明說,子思、孟子、周敦頤、二程並不期望千年之後仍被人記住或理解,與其活在這種總想讓天下人相信的糾結裡,還不如使一個人真正相信。聖道自然存在,聖學也自然存在。真正好的事物,天下的人都相信也不算多,只有一個人相信也不算少,這就是君子所倡導的“不被肯定也不煩悶”的心態。這世上瑣碎淺薄的人很多,你就算費勁了口舌他們也未必相信,焚琴煮鶴不就是很好的寫照麼?對於心胸開闊的人來說,心中就算有很多迫不得已的苦衷,但也並非要計較別人的相信與不相信。

王陽明是如何理解並做到——不被肯定也不煩悶的?

後來,聶文蔚又問:如何做到“體民心之苦,致良知之境”,“殺之而不怨,利之而不庸,民日遷善而不知為之者”?(此句出自《孟子·盡心上》,意思是聖王的百姓心情舒暢,被殺了也不怨恨,得到好處也不認為這是應該酬謝的,天天向好的方面發展也不知道誰使他如此。)

王陽明的回答是:人就是天地的心,天地萬物本來與我就是一體。百姓所受的困苦殘害,難道不也是我自己的切膚之痛嗎?不知道自身痛苦的人,就是沒有是非之心的人。是非之心,是不需要思考就能知道的,不需要學習就能擁有的。這就是我們的良知的境界。良知自在人的心中,不論聖人還是普通人,從古至今都是相同的。我們只要把精力專注在致良知上,自然就能具備共同的是非好惡,待人如待己,愛國如愛家,把天地萬物看做一個整體,以求得天下的大治。古人之所以能看見別人做好事,就像自己做了好事;看見別人做了壞事,就像自己做了壞事;看見百姓飢餓痛苦,就像自己在飢餓痛苦;他們的這種感受並非故意做出來的,以便取信於天下,而是專門致其良知以求得自我心靈滿足。堯舜禹、湯、周文王、周武王說的話天下人沒有不相信的,這是因為他們是致自己的良知之後才說的話;他們的行為百姓沒有不愉悅的,這是因為他們是致自己的良知後才做出的行為。所以他們領導的百姓和和美美、心情舒暢,即使被處死也不怨恨,得到好處也不認為應該酬謝,天天向好的方面發展也不知道誰使他如此。

王陽明是如何理解並做到——不被肯定也不煩悶的?

最後,王陽明又教導他的學生如何去正確對待人的私心和良心,他說:社會之所以浮躁,人們之所以過的不幸福,全是因為後來的人們對良知的學說不再重視和學習,使得人內心的良知不再昌明。在這種情況下,天下的人各自用自己的私心才智,互相傾軋,互相打壓,結果呢?就是人人過得不幸福。一個虛浮的社會使得人人都有很重的私心,而公德心和良知心卻越來越少,那些偏執淺陋、瑣碎繁雜的見解,虛偽陰險的手段,見利忘義的行為,就更是達到了數不勝數的地步。他們都假借仁義的名義,做著一些自私自利的勾當;用巧言美語來迎合世俗,用虛偽的行為來博得名譽;把掩蓋別人的善良和正直,當做自己的長處;攻擊別人的隱私,來表現自己的正義;為洩私憤而互相爭鬥,美其名曰是為了公平;他們嫉賢妒能,恣意放縱,互相欺凌互相侵害,即便是骨肉手足有時也要分出個勝負高低。這些都源於人的私心太重,而公德心、正義心全無。

在這種環境下,人如何能獲得幸福、祥和?社會又如何能不浮躁呢?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