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生活服務下半場:流量收割模式難長久,數字化賦能才是未來'

"

2019年的本地生活服務市場,正在發生新的變化。

王興“計算”失誤,美團成“虧損之王”

7月10日,財富中文網發佈了2019年《財富》中國500強排行榜,美團名列其中。這份榜單除了營收排名500強外還有另一份“虧損名單”,其中美團點評以近1155億元的累計虧損額位居名列虧損“榜首”,成為“虧損之王”。


"

2019年的本地生活服務市場,正在發生新的變化。

王興“計算”失誤,美團成“虧損之王”

7月10日,財富中文網發佈了2019年《財富》中國500強排行榜,美團名列其中。這份榜單除了營收排名500強外還有另一份“虧損名單”,其中美團點評以近1155億元的累計虧損額位居名列虧損“榜首”,成為“虧損之王”。


本地生活服務下半場:流量收割模式難長久,數字化賦能才是未來


對美團位列虧損“榜首”一事,璽哥並意外。因為美團今天的遭遇,是王興“計算”失誤導致的。

王興的算計,幾乎在美團發展的每一個環節上都有體現。為了尋覓更多的流量,美團近年來四處進行“無邊界擴張”。合併大眾點評後,將大眾點評的用戶、商戶、流量資源全部導入美團;以155億巨資納入摩拜單車後,很快拋棄當初允許其“獨立運營”的承諾,將名字改成了美團單車;在各地強制推行“二選一”,從供給端壟斷流量的手法;將外賣抽成比例從2018年的22%,一路暴漲至25%、甚至26%,則是收割流量的“殺手鐗”......對王興來說,計算是最簡單有效的商業包裝方式。

曾經,美團依靠王興的“計算”取得過許多的成就。比如合併大眾點評,成功在港進行IPO等。

雖然“計算”是王興的強項,但在本地生活戰事吃緊的當下,美團想通過“計算”來證明自己的盈利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自去年在阿里主導下合併以來,口碑餓了麼就在本地生活服務市場向美團發起了進攻。近一年來口碑餓了麼主要做了兩件事:一是向行業全面推行數字化升級,打造覆蓋餐飲業各個環節的“全鏈路數字化體系”;二是從今年4月份開始,向全國上百個三四線城市下沉市場發起全面進軍。

在餓了麼口碑的強大競爭壓力下,王興再次發揮自己的“計算”本領,開始採取防禦措施,死守餐飲外賣基本盤。為此,王興做了三件事情,第一,收縮,從流量外的領域撤回,在餐飲外賣集結更多的重兵。畢竟外家硬功夫,第五層總沒有第七層來的剛硬;第二,提升費率,努力創收,不管外賣商家是否能禁得起,先活下去再說;第三,推行二選一,掐住供給端脖子,搶佔更多的流量。

王興的想法是想通過收縮戰線,將美團打造為一個“城堡”,從而將口碑餓了麼御於門外,等待敵人退卻。

所以我們看見,美團外賣的業務在過去兩個Q幾乎沒有增長,我們看見,美團在各地上漲費率;我們看見,美團在不斷強調自己的份額;我們更加清楚的看見,過去半年,美團在海南、浙江、河南、四川、雲南等多個地方被爆出二選一併且被頻頻立案——王興依然在計算,相比一些名聲和罰款,只要堡壘堅固,這樣的性價比就足夠的高。市場份額,是美團最後的外圍和底線。

只是這一次王興計算失誤了。口碑餓了麼的活力實在太強大,耐力也夠久。持久戰剛開打不久,美團就成了“虧損之王”。

二樓和三樓,或是王興解不開的數學題和哲學題

2018年,餓了麼CEO王磊曾經對美團和餓了麼之間的競爭闡述為“樓層之爭”。王磊說,以前(餓了麼未加入阿里之前)的競爭是美團站在二樓打一樓,餓了麼融入阿里後,就要從六樓打二樓。2019年4月,王磊再次接受採訪時表示,餓了麼已經上到三樓了。

自美團,口碑餓了麼在本地生活市場交戰以來,戰況十分激烈。現在的戰況是,美團處於防禦狀態,餓了麼口碑處於進攻態勢。

當前,王興最擔心的是口碑餓了麼也用“計算”、“掏空”的方式,和它在本地生活的二樓搶奪流量,打消耗戰。畢竟,行業增長已經放緩,存量有限,只能養活一個玩家,一旦餓了麼口碑打起消耗戰,美團的盈利就沒有希望,資本市場更沒法交代。

市場現狀不由得王興不擔心,自餓了麼口碑向本地生活服務市場發起進攻以來,已逐漸掃清了王興城堡的外圍,餓了麼整體市場份額達43.9%,各地上到50:50就是最好的證明。只不過王興要慶幸的是,王磊和口碑餓了麼並沒有去計算,沒有去掏空。而是走向了一條從一樓到三樓到六樓的道路。

餓了麼的“三樓”是三個關鍵詞——全鏈路的數字化,阿里生態下的數據以及商業操作系統。


"

2019年的本地生活服務市場,正在發生新的變化。

王興“計算”失誤,美團成“虧損之王”

7月10日,財富中文網發佈了2019年《財富》中國500強排行榜,美團名列其中。這份榜單除了營收排名500強外還有另一份“虧損名單”,其中美團點評以近1155億元的累計虧損額位居名列虧損“榜首”,成為“虧損之王”。


本地生活服務下半場:流量收割模式難長久,數字化賦能才是未來


對美團位列虧損“榜首”一事,璽哥並意外。因為美團今天的遭遇,是王興“計算”失誤導致的。

王興的算計,幾乎在美團發展的每一個環節上都有體現。為了尋覓更多的流量,美團近年來四處進行“無邊界擴張”。合併大眾點評後,將大眾點評的用戶、商戶、流量資源全部導入美團;以155億巨資納入摩拜單車後,很快拋棄當初允許其“獨立運營”的承諾,將名字改成了美團單車;在各地強制推行“二選一”,從供給端壟斷流量的手法;將外賣抽成比例從2018年的22%,一路暴漲至25%、甚至26%,則是收割流量的“殺手鐗”......對王興來說,計算是最簡單有效的商業包裝方式。

曾經,美團依靠王興的“計算”取得過許多的成就。比如合併大眾點評,成功在港進行IPO等。

雖然“計算”是王興的強項,但在本地生活戰事吃緊的當下,美團想通過“計算”來證明自己的盈利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自去年在阿里主導下合併以來,口碑餓了麼就在本地生活服務市場向美團發起了進攻。近一年來口碑餓了麼主要做了兩件事:一是向行業全面推行數字化升級,打造覆蓋餐飲業各個環節的“全鏈路數字化體系”;二是從今年4月份開始,向全國上百個三四線城市下沉市場發起全面進軍。

在餓了麼口碑的強大競爭壓力下,王興再次發揮自己的“計算”本領,開始採取防禦措施,死守餐飲外賣基本盤。為此,王興做了三件事情,第一,收縮,從流量外的領域撤回,在餐飲外賣集結更多的重兵。畢竟外家硬功夫,第五層總沒有第七層來的剛硬;第二,提升費率,努力創收,不管外賣商家是否能禁得起,先活下去再說;第三,推行二選一,掐住供給端脖子,搶佔更多的流量。

王興的想法是想通過收縮戰線,將美團打造為一個“城堡”,從而將口碑餓了麼御於門外,等待敵人退卻。

所以我們看見,美團外賣的業務在過去兩個Q幾乎沒有增長,我們看見,美團在各地上漲費率;我們看見,美團在不斷強調自己的份額;我們更加清楚的看見,過去半年,美團在海南、浙江、河南、四川、雲南等多個地方被爆出二選一併且被頻頻立案——王興依然在計算,相比一些名聲和罰款,只要堡壘堅固,這樣的性價比就足夠的高。市場份額,是美團最後的外圍和底線。

只是這一次王興計算失誤了。口碑餓了麼的活力實在太強大,耐力也夠久。持久戰剛開打不久,美團就成了“虧損之王”。

二樓和三樓,或是王興解不開的數學題和哲學題

2018年,餓了麼CEO王磊曾經對美團和餓了麼之間的競爭闡述為“樓層之爭”。王磊說,以前(餓了麼未加入阿里之前)的競爭是美團站在二樓打一樓,餓了麼融入阿里後,就要從六樓打二樓。2019年4月,王磊再次接受採訪時表示,餓了麼已經上到三樓了。

自美團,口碑餓了麼在本地生活市場交戰以來,戰況十分激烈。現在的戰況是,美團處於防禦狀態,餓了麼口碑處於進攻態勢。

當前,王興最擔心的是口碑餓了麼也用“計算”、“掏空”的方式,和它在本地生活的二樓搶奪流量,打消耗戰。畢竟,行業增長已經放緩,存量有限,只能養活一個玩家,一旦餓了麼口碑打起消耗戰,美團的盈利就沒有希望,資本市場更沒法交代。

市場現狀不由得王興不擔心,自餓了麼口碑向本地生活服務市場發起進攻以來,已逐漸掃清了王興城堡的外圍,餓了麼整體市場份額達43.9%,各地上到50:50就是最好的證明。只不過王興要慶幸的是,王磊和口碑餓了麼並沒有去計算,沒有去掏空。而是走向了一條從一樓到三樓到六樓的道路。

餓了麼的“三樓”是三個關鍵詞——全鏈路的數字化,阿里生態下的數據以及商業操作系統。


本地生活服務下半場:流量收割模式難長久,數字化賦能才是未來


Analysys易觀在發佈的《2019上半年中國本地生活服務行業洞察》報告中分析認為,隨著本地生活服務市場從“流量紅利”時代轉變到“數字化紅利”時代,“數字化+生態圈”已成行業競爭新維度,餓了麼口碑“全鏈路數字化體系”賦能商戶是持續發展的關鍵。

如今,餓了麼口碑已經擺脫了那種霸佔流量——收割流量的老舊玩法,正通過已建成“全鏈路數字化體系”賦能商戶,向數字化升級要“紅利”。例如,2019年3月,阿里本地生活服務公司旗下口碑平臺“預定”功能上線,從配送到支付,口碑餓了麼引領的餐飲行業數字化整體解決方案完整成型,並向生鮮、商超、親子等多個行業進行數字化能力輸出。同時,通過對三四線城市和百萬商家推出數字化“上山下鄉”計劃,餓了麼口碑打造了全鏈路數字化體系,涵蓋了選址、供應鏈、預訂、排隊、掃碼點單、即時配送、支付、評價等諸多環節,使得三四線城市用戶數與商戶數迎來了爆發式增長。

更重要的是,餓了麼口碑背靠阿里大生態,從支付寶、手淘、口碑等多個流量入口獲得了大量訂單;並通過天貓小店、盒馬、哈囉出行等接口,不斷獲得新客。

概括餓了麼口碑的打法,就是摒棄過去那種靠搶流量、壟斷地盤的“二樓”模式,並持續向上攀登,以全新的“數字化+生態圈”打法登上“三樓”,甚至向“六樓”進發。真正以“全鏈路數字化體系”全面賦能商家,促使整個行業向“數字化紅利”時代轉變。

根據Analysys易觀數據,餓了麼商家版月活躍人數超454萬,相較於美團外賣商家版335.5萬人的月活高出不少。餓了麼提供的“全鏈路數字化體系”賦能方案,正被越來越多商戶所接受、支持。

從“二樓”到“三樓”,或是王興解不開的數學題和哲學題。這已經再是美團又有認知裡的池塘,阿里正在用技術和生態將外賣餐飲引入了大江大海,讓本地生活和阿里的實物電商生態江河匯流。

本地生活服務下半場:流量收割模式難長久,數字化賦能才是未來

口碑餓了麼自去年開始向本地生活服務發起進攻以來,效果顯著。

據6月27日Analysys易觀發佈的《2019上半年中國本地生活服務行業洞察》數據顯示,中國本地生活服務市場2019上半年的線上交易規模達到9159.8億元人民幣,發展迅猛。其中,餓了麼口碑的市場份額達43.9%,增幅行業領先。

Analysys易觀指出,在本地生活服務市場從“流量紅利”的時代轉變到“數字化紅利”的時代。流量收割模式必然不能走遠,數字化賦能商戶將成為競爭的關鍵。


"

2019年的本地生活服務市場,正在發生新的變化。

王興“計算”失誤,美團成“虧損之王”

7月10日,財富中文網發佈了2019年《財富》中國500強排行榜,美團名列其中。這份榜單除了營收排名500強外還有另一份“虧損名單”,其中美團點評以近1155億元的累計虧損額位居名列虧損“榜首”,成為“虧損之王”。


本地生活服務下半場:流量收割模式難長久,數字化賦能才是未來


對美團位列虧損“榜首”一事,璽哥並意外。因為美團今天的遭遇,是王興“計算”失誤導致的。

王興的算計,幾乎在美團發展的每一個環節上都有體現。為了尋覓更多的流量,美團近年來四處進行“無邊界擴張”。合併大眾點評後,將大眾點評的用戶、商戶、流量資源全部導入美團;以155億巨資納入摩拜單車後,很快拋棄當初允許其“獨立運營”的承諾,將名字改成了美團單車;在各地強制推行“二選一”,從供給端壟斷流量的手法;將外賣抽成比例從2018年的22%,一路暴漲至25%、甚至26%,則是收割流量的“殺手鐗”......對王興來說,計算是最簡單有效的商業包裝方式。

曾經,美團依靠王興的“計算”取得過許多的成就。比如合併大眾點評,成功在港進行IPO等。

雖然“計算”是王興的強項,但在本地生活戰事吃緊的當下,美團想通過“計算”來證明自己的盈利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自去年在阿里主導下合併以來,口碑餓了麼就在本地生活服務市場向美團發起了進攻。近一年來口碑餓了麼主要做了兩件事:一是向行業全面推行數字化升級,打造覆蓋餐飲業各個環節的“全鏈路數字化體系”;二是從今年4月份開始,向全國上百個三四線城市下沉市場發起全面進軍。

在餓了麼口碑的強大競爭壓力下,王興再次發揮自己的“計算”本領,開始採取防禦措施,死守餐飲外賣基本盤。為此,王興做了三件事情,第一,收縮,從流量外的領域撤回,在餐飲外賣集結更多的重兵。畢竟外家硬功夫,第五層總沒有第七層來的剛硬;第二,提升費率,努力創收,不管外賣商家是否能禁得起,先活下去再說;第三,推行二選一,掐住供給端脖子,搶佔更多的流量。

王興的想法是想通過收縮戰線,將美團打造為一個“城堡”,從而將口碑餓了麼御於門外,等待敵人退卻。

所以我們看見,美團外賣的業務在過去兩個Q幾乎沒有增長,我們看見,美團在各地上漲費率;我們看見,美團在不斷強調自己的份額;我們更加清楚的看見,過去半年,美團在海南、浙江、河南、四川、雲南等多個地方被爆出二選一併且被頻頻立案——王興依然在計算,相比一些名聲和罰款,只要堡壘堅固,這樣的性價比就足夠的高。市場份額,是美團最後的外圍和底線。

只是這一次王興計算失誤了。口碑餓了麼的活力實在太強大,耐力也夠久。持久戰剛開打不久,美團就成了“虧損之王”。

二樓和三樓,或是王興解不開的數學題和哲學題

2018年,餓了麼CEO王磊曾經對美團和餓了麼之間的競爭闡述為“樓層之爭”。王磊說,以前(餓了麼未加入阿里之前)的競爭是美團站在二樓打一樓,餓了麼融入阿里後,就要從六樓打二樓。2019年4月,王磊再次接受採訪時表示,餓了麼已經上到三樓了。

自美團,口碑餓了麼在本地生活市場交戰以來,戰況十分激烈。現在的戰況是,美團處於防禦狀態,餓了麼口碑處於進攻態勢。

當前,王興最擔心的是口碑餓了麼也用“計算”、“掏空”的方式,和它在本地生活的二樓搶奪流量,打消耗戰。畢竟,行業增長已經放緩,存量有限,只能養活一個玩家,一旦餓了麼口碑打起消耗戰,美團的盈利就沒有希望,資本市場更沒法交代。

市場現狀不由得王興不擔心,自餓了麼口碑向本地生活服務市場發起進攻以來,已逐漸掃清了王興城堡的外圍,餓了麼整體市場份額達43.9%,各地上到50:50就是最好的證明。只不過王興要慶幸的是,王磊和口碑餓了麼並沒有去計算,沒有去掏空。而是走向了一條從一樓到三樓到六樓的道路。

餓了麼的“三樓”是三個關鍵詞——全鏈路的數字化,阿里生態下的數據以及商業操作系統。


本地生活服務下半場:流量收割模式難長久,數字化賦能才是未來


Analysys易觀在發佈的《2019上半年中國本地生活服務行業洞察》報告中分析認為,隨著本地生活服務市場從“流量紅利”時代轉變到“數字化紅利”時代,“數字化+生態圈”已成行業競爭新維度,餓了麼口碑“全鏈路數字化體系”賦能商戶是持續發展的關鍵。

如今,餓了麼口碑已經擺脫了那種霸佔流量——收割流量的老舊玩法,正通過已建成“全鏈路數字化體系”賦能商戶,向數字化升級要“紅利”。例如,2019年3月,阿里本地生活服務公司旗下口碑平臺“預定”功能上線,從配送到支付,口碑餓了麼引領的餐飲行業數字化整體解決方案完整成型,並向生鮮、商超、親子等多個行業進行數字化能力輸出。同時,通過對三四線城市和百萬商家推出數字化“上山下鄉”計劃,餓了麼口碑打造了全鏈路數字化體系,涵蓋了選址、供應鏈、預訂、排隊、掃碼點單、即時配送、支付、評價等諸多環節,使得三四線城市用戶數與商戶數迎來了爆發式增長。

更重要的是,餓了麼口碑背靠阿里大生態,從支付寶、手淘、口碑等多個流量入口獲得了大量訂單;並通過天貓小店、盒馬、哈囉出行等接口,不斷獲得新客。

概括餓了麼口碑的打法,就是摒棄過去那種靠搶流量、壟斷地盤的“二樓”模式,並持續向上攀登,以全新的“數字化+生態圈”打法登上“三樓”,甚至向“六樓”進發。真正以“全鏈路數字化體系”全面賦能商家,促使整個行業向“數字化紅利”時代轉變。

根據Analysys易觀數據,餓了麼商家版月活躍人數超454萬,相較於美團外賣商家版335.5萬人的月活高出不少。餓了麼提供的“全鏈路數字化體系”賦能方案,正被越來越多商戶所接受、支持。

從“二樓”到“三樓”,或是王興解不開的數學題和哲學題。這已經再是美團又有認知裡的池塘,阿里正在用技術和生態將外賣餐飲引入了大江大海,讓本地生活和阿里的實物電商生態江河匯流。

本地生活服務下半場:流量收割模式難長久,數字化賦能才是未來

口碑餓了麼自去年開始向本地生活服務發起進攻以來,效果顯著。

據6月27日Analysys易觀發佈的《2019上半年中國本地生活服務行業洞察》數據顯示,中國本地生活服務市場2019上半年的線上交易規模達到9159.8億元人民幣,發展迅猛。其中,餓了麼口碑的市場份額達43.9%,增幅行業領先。

Analysys易觀指出,在本地生活服務市場從“流量紅利”的時代轉變到“數字化紅利”的時代。流量收割模式必然不能走遠,數字化賦能商戶將成為競爭的關鍵。


本地生活服務下半場:流量收割模式難長久,數字化賦能才是未來


璽哥認同Analysys易觀對本地生活服務市場的發展趨勢的判斷。

此前美團為了彌補虧損,採取了包括提高平臺佣金抽成、微信收費等多種手段來增加營收。美團的這些舉措,不管是提升費率還是強制“二選一”,實際都是在做流量收割,在做“計算”。

美團的這些“計算”不是沒有代價。當前,美團的肆意提高佣金,提高微信收費的做法已使得各地小商戶生意難以為繼,並出現平臺商家集體下架外賣業務、撤離美團的現象。

美團的用戶口碑也越來越差。

可以預見,如果美團不顧商家、用戶反對,執意繼續提高商家傭金的話,美團將會被越來越多的商家和用戶所拋棄。

璽哥認為,隨著產業數字化的深入發展,本地生活服務市場的效率將會得到極大提升。

璽哥認可數字化賦能商戶才是未來理由在於,數字化的本質是通過技術去提升整體行業效率,這對商家和用戶來說都是有利的事情。而且,產業數字化也符合國家智能+戰略的需求,是利國利民的好事。

如果美團看不清這點,不改變自己固有的流量思維,日子將會越來越難過。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