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風化雨入人心——王氏家規家訓略談

王象晉 王士禛 朋友圈 環境汙染 俞勒大叔 2017-06-06

春風化雨入人心——王氏家規家訓略談

夜讀王氏家族的家規家訓,開始的時候還不以為意,漫不經心,漸漸細看便被吸引,不覺入神,等一字一句斟酌著讀完,聯繫自己去驗證,不由慚愧無地,汗流浹背,同時慨嘆王氏一族能數百年間簪纓不絕,果然絕非幸致。

王氏的這些規訓,除極少數不可避免地帶點封建糟粕之外,絕大多數都樸實無華卻包含至理,放到現在的社會中,仍舊如同暗夜明珠,散發著灼灼光華。實在值得每個家庭、每個人、每個為官者去認真體味,身體力行。

惜時苦學通鬼神

眾所周知,王氏一族為官者甚多,

甚至多到了讓一般家族瞠目結舌、羨慕嫉妒恨的地步。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一輩一輩都極為重視讀書,且善於總結讀書的經驗、心得。

“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的價值觀深入了王氏子弟們的心靈。不待揚鞭自奮蹄。人人珍惜時間,個個發奮讀書,年深日久,頂頂烏紗帽紛紛飛來自然不在話下了。而王氏長輩們的殷殷勸學之言,也必然起到了極大的作用。

王重光的《教子詩》有這樣的句子:“好向窗前惜日月,管教足下起風雲。千言萬語無他意,一舉成名天下聞。”看人家這爹怎麼鼓勵兒子的:“兒子啊,趁年青趕緊讀書啊。我和你說啊,好好讀書好處多啊。你現在能夠耐得住寒窗寂寞,將來就能平步青雲啊。我說這麼多,歸根結底一個目的,就是盼著你有一天能一舉成名,名動天下啊。”

事實證明,老爹的話起大作用了。王之垣後來果然沒有辜負老爹的期望,出人頭地,且在《炳燭編》中說出了自己對讀書的看法:“少年不學墮復墮,壯年不學虧復虧,老年不學衰復衰。一息不學謂之忘,一時不學謂之狂,一日不學謂之荒。”啥意思?簡單來說就是勉勵後人:活到老,學到老,啥時候也別忘記了學習。少年不學習就會墮落,跟不上別人前進的步伐;青壯年不學習就更是吃大虧了,損失難以計算;老了身體衰弱、精神衰弱,還不學習的話就會更加衰弱,思想、知識等就會越來越倒退。一會兒不學習,還可以找到理由,說是忘記了。一個時辰不學習呢,那就是狂妄、放蕩了。一天都不學習的話,那就等於荒廢了時光,白活了。

關於作文和讀書過程中的思考祕訣,王之垣在《念祖約言》中也有極為精彩和實用的闡述:“思而不通,鬼神將通之。非鬼神之力也,精誠之極也。”這絕對是有過真實體悟的人才能說出來的話。讀書也好,作文也好,遇到難題了,別怕,你就思考思考再思考,反覆思考。實在思考不明白,自然就會有鬼神來幫你。其實,不是真的有鬼神來幫你,是精誠所至金石為開。

另外,王象晉在《清寤齋心賞編》中給子弟們提出了讀書的中肯建議,他指出:“人之精力,不能兼收盡取......”意思是說,書很多,學問很多,而人的精力有限。所以,想什麼都讀,什麼都學,是不明智的。要專一,選準一個方向下功夫,才容易取得成功。否則,會白白大量時間,而一無所成。

王氏家族的這些勸學之語,這些讀書的經驗,寶貴無比,值得倡導。

處世修身有分寸

人是社會的人,社會是人的社會。人活這一輩子,不可避免地要和各種各樣的人打交道,同時,這也是活著的任務和目的之一。而“世事維艱”幾乎是所有人共同的感嘆。是的,處世太難了!

關於這個問題,王象晉在《清寤齋心賞編》中有一段精彩論述,他說:“世人多言處世難,非世果難處,無所以處之之方耳。如我好勝,誰甘處其敗?我好富,誰甘處其貧?我好自是,誰甘處其非?我好安逸,誰甘處其勞碌?推之一切,莫不皆然。常將自己心向別人一忖量,則損人利己之事必不敢做。”這段話不僅僅對涉世未深的年青人,就算是對那些左右逢源、圓滑世故的中老年人,也是有著很大的提醒意義的。王象晉說,人們都說處世很難,不是難,是你沒找到正確的方法。啥方法?下面他沒有接著說,而是用了一系列的設問句:我總喜歡勝利,那誰喜歡失敗啊?我總希望富貴,那誰喜歡貧困啊?我總是對的,那誰是錯的?我總喜歡安逸,那誰來幹活啊?幾個設問之後,他說出了答案:啥也是這樣啊,你不能總想著自己,要將心比心,以己度人,經常從別人的角度考慮考慮,看看你做的事情別人會受什麼影響。這樣,你就不會去做損人利己的事情了。

王重光也有觀點:“所存者必皆道義之心......所行者必皆道義之事......所友者必皆讀書之人......所言者必皆讀書之言......”就是各方面都嚴格要求自己,首先要正心,不能有歪邪念頭,然後是做事,也一定要做好事、善事,符合道義的事。而交朋友要交志同道合的,說話也不能胡說八道,要有水平,要有文化,有教養。

節儉成廉防禍患

“日用節儉,可以成廉。”這是王漁洋《守鏡》中的話。意思是說,在日常的生活中,吃穿住行等都力求節儉,就可以慢慢養成廉潔的好習慣。我想,這八個字可用“節儉成廉”四字概括,乃王氏一族長盛不衰的法寶之一。習慣的力量不可思議,不可忽視。平常養成,非常時就起作用,尤其可防微杜漸,避免成為貪官、贓官。

王象晉所著《念祖約言》中,記錄了父親王之垣的一個故事,也是講節儉。裡面說王之垣以身作則,一生只穿粗布衣服,吃清淡食物。某次,王之垣看到家裡有一件綠紗裙,竟勃然大怒,馬上親手撕裂,並說那是敗家子才穿的輕浮衣服。可見他的節儉絕不是表演,乃天性也。或者說其修養使其自然如此。我想,王之垣之所以如此,應該是他深知,追求奢華享受會遺害無窮。如果放任子弟,則敗家之日不遠。

而看看現在,“節儉”竟成為被某些人恥笑的一個詞語。尤其前些年,吃頓飯酒菜力求豐盛昂貴;穿衣戴帽你攀我比,追求名牌;室內裝修極盡豪華,動輒數十萬;買車要買好車、豪車,甚至不惜借款、貸款......種種人,種種行,與老祖宗的“節儉”二字背道而馳。不錯,國是富了,家是富了。可是,精神呢?一部分人卻越來越貧窮,窮得連乞丐都不如。

為官之道清慎勤

學而優則仕。王氏一族在祖祖輩輩正確的家規家訓引領下,大小官員如雨後春筍層出不窮,王士禛更是做到了吏部尚書的高位。雨後春筍般的官員,卻幾乎全部是清官,在貪官汙吏也如雨後春筍般的封建王朝,堪稱奇蹟。

那麼,有何祕密?

王士禛在《手鏡》一書中這樣寫:“......不過‘清慎勤’三字。無暮夜枉法之金,清也;事事小心,不敢任性率意,慎也;早作夜思,事事不敢因循怠玩,勤也......”

簡單三個字,無窮做官理。

不在沒人處受賄,就是“清”。這一點,過去不知道多少官員都因之栽倒。就是現在,也難說沒有這樣的事情。暗夜之下,掩蓋了多少汙濁。

不論什麼事情,不論面對什麼人,都要小心,千萬不要一朝權力在手,就無所顧忌,任性妄為。這樣做了,就是“慎”。但看看古今中外,不“慎”的官員有多少?面對上司,那自然是慎之又慎。但面對升斗小民還有自己的下屬呢,卻是恣意妄為,膽大包天。結局可知啊。

清晨早起工作,深夜仍然在工作,從來不敢拖拉、怠慢。這樣做到了,就是“勤”。反觀某些官,早晨起得晚,晚上睡得晚,但都不是工作,是在做一些完全和工作無關的事情,甚至是違犯規定的事情。勤是勤了,卻勤不到當處。與此同時,耽誤了工作,或者做錯了工作。也沒有好下場。

除“清慎勤”三字外,王氏規訓裡面,關於做官的論述還有很多,都可為做官者誡。如:做官不能拿背景、門第驕人,最重要的是行得端,坐得正;一旦品德收到汙染,那就比盜賊還厲害;國法不能玩弄,人心不能傷害;不要徇私,不能利用職權給親友辦事;對待下屬,千萬不要頤指氣使,最重要的是讓其感覺到尊重......真是字字珠璣,句句瑪瑙。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