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朔的臭腳——《新狂人日記》'

"
"
王朔的臭腳——《新狂人日記》

愛屋及烏,人會因為一個人的作品而喜歡上一個人,我就是因為喜歡他的《過把癮就死》、《永失我愛》、《無人喝彩》等小說,而喜歡這個狂妄不羈的北京“痞子”。隨即買了他的作品全集,前面讀完也寫了一些讀後的想法,其中不乏溢美之詞,有人評論說我捧王朔的臭腳,我絕不這樣認為,王朔的小說長於語言,並不僅僅是“京味”,也不是痞子氣,而是他對語言的駕馭,不通過場景描寫而只通過人物對話讓讀者身臨其境。但是《新狂人日記》則真真是他的臭腳,用他自己的話說,這次玩現了。

有人說王朔的《新狂人日記》是在叫板魯迅的《狂人日記》,我就笑了,這兩者除了名字相似,沒有任何可比性,就如關公戰秦瓊,根本不在一個時代,沒有辦法比,也沒有可比性。魯迅作品的價值在於其時代意義,在那個國人麻木、白色恐怖的時代,他用作品在吶喊,在鬥爭,在拯救中國,所以他的作品被譽為“標槍”“匕首”,直刺敵人的心臟,直擊國人的內心,我覺得他的文學意義是時代賦予的。王朔的《新狂人日記》只是思想的拾遺,只是個人對社會、對人生、對生死的一些思考。說《新狂人日記》是思想的拾遺是因為這部作品,除了幾處是閃光的珍珠外,其餘的都是不忍卒讀的沙子。

"
王朔的臭腳——《新狂人日記》

愛屋及烏,人會因為一個人的作品而喜歡上一個人,我就是因為喜歡他的《過把癮就死》、《永失我愛》、《無人喝彩》等小說,而喜歡這個狂妄不羈的北京“痞子”。隨即買了他的作品全集,前面讀完也寫了一些讀後的想法,其中不乏溢美之詞,有人評論說我捧王朔的臭腳,我絕不這樣認為,王朔的小說長於語言,並不僅僅是“京味”,也不是痞子氣,而是他對語言的駕馭,不通過場景描寫而只通過人物對話讓讀者身臨其境。但是《新狂人日記》則真真是他的臭腳,用他自己的話說,這次玩現了。

有人說王朔的《新狂人日記》是在叫板魯迅的《狂人日記》,我就笑了,這兩者除了名字相似,沒有任何可比性,就如關公戰秦瓊,根本不在一個時代,沒有辦法比,也沒有可比性。魯迅作品的價值在於其時代意義,在那個國人麻木、白色恐怖的時代,他用作品在吶喊,在鬥爭,在拯救中國,所以他的作品被譽為“標槍”“匕首”,直刺敵人的心臟,直擊國人的內心,我覺得他的文學意義是時代賦予的。王朔的《新狂人日記》只是思想的拾遺,只是個人對社會、對人生、對生死的一些思考。說《新狂人日記》是思想的拾遺是因為這部作品,除了幾處是閃光的珍珠外,其餘的都是不忍卒讀的沙子。

王朔的臭腳——《新狂人日記》

如果把王朔以前的小說比喻為一串珍珠項鍊,其中對話是珍珠,思緒是鏈子,他總是通過這根線引領著讀者不斷深入,而《新狂人日記》只有隨意散在沙灘上的幾粒珍珠,而且沒有鏈子,沒有頭,沒有尾,沒有場景,沒有背景,根本就讀不懂,也許他就根本不希望我們懂,亦或他的受眾比較小,我覺得也太小了,能全部讀懂的不超過十位數吧。

雖然王朔在狂人序中說:“按時間順序可以捋出一條所謂的心路歷程,但是書沒有按時間順序編,而是按現實指向分類,這也是避免本書發生分裂的必須選擇,因為讀者在現實中,特別害怕看不懂,應該照顧,成心要買不懂看的畢竟是少數,極個別也沒準兒正是神經病。我也不同意印一本書給人瘋著看,再看瘋了回不來。那個過程對我個人有意見,犯不上別人關心。”,好像他在照顧讀者方面已經做了很大的努力,但是這種努力是南轅北轍的,也許思想境界沒有到位,也許知識積累不夠淵博,反正是沒有看懂,每句話都能夠懂,但是連起來是什麼意思就不懂了(除了其中收錄的兩部小說)。

在《新狂人日記》中王朔將自己一段時間內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想、所感所悟分為我、悟、人、物、經、死等六部分,將時間和內容都分裂了,而且沒有徹底的分開,六部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也許在分的時候,他自己也亂了,最後就這樣招吧,能看懂就看懂,看不懂就算了。在書中我們能夠明顯感覺到王朔的那種可以分類,在闡述一個事情的時候,剛闡述到興奮點,突然意識到不對,這部分應該是在“死”部分闡述,不能在“我”部分就闡述了,例如在“我”中闡述生活中的角色扮演,剛寫女兒換演員了,一想不對啊,這應該在“死”部分闡述,所謂在“我”部分戛然而止,讀起來很掃興。

我、悟、人、物四部分都是王朔生活的點滴,昨天在論壇上罵戰了,反思後寫點感悟;今天讀了本書見了一些人聽聞了一下事情,再寫點感悟;後天對未來進行遐想了、要對律師、貪官、惡媒說話了,就整個公告,我覺得這種心路歷程最好用傳統的時間為序寫,也讓我們見識一下王朔成熟的心路歷程。的確王朔一直想寫一個大牛的東西,自己里程碑式的小說,總是左突右衝的不斷嘗試,但是以犧牲讀者感受為基礎的嘗試是失敗的。不管中國曹雪芹的《紅樓夢》,還是美國瑪格麗特·米切爾的《飄》,抑或英國莎士比亞的《朱麗葉與羅密歐》都沒有這樣乾的。

經是比較純粹的部分,是他將佛教經文根據自己的體會進行的註解,大有離經叛道的味道。“死”部分是這部書最大的珍珠,他描寫自己死後的日子,用戲如人生的視角將自己已經過去的生活貫穿起來,爸爸、母親、妻子、哥哥、女兒這些生活中的行為被他說成一齣戲,用表演的視角來寫人物之間的關係,透漏出濃濃的親情、愛情,有反思,有悔悟,有感傷。死生亦大矣,任何事情在死麵前都是小事,史鐵生的《我與地壇》、餘華的《第七天》、莫言的《生死疲勞》都用不同的角度和手法對死亡進行了剖析和闡述,王朔又給了一個全新的視角。對死亡意義的探討,在於追尋活著的意義,如何活著,在王朔的小說中的主人公總是期盼過不一樣的人生,壓抑、叛逆、苦悶中苦苦的追尋著,從《過把贏就死》到《一半海水一半火焰》最後到《浮出海面》,都在尋求一種不一樣的感覺。對人活著就是為了一種感覺,追尋中一種安全感、幸福感、獲得感。

本書中最大的敗筆還還在於動不動就漢語拼音和英語語法混用,他還建議以後國人都這樣用,不要拿無知在這現了,中國的漢字之美不是你能體會的,不管是譁眾取寵也罷,還是藝術突圍也好,抑或才思枯竭的釋放,反正這次你現了,現的很徹底。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