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不好,其實是智慧不夠,修好自己這顆心

人有七情六慾,《禮記》裡說,“喜、怒、哀、懼、愛、惡、欲七者弗學而能”,也就是說人有各種情緒是本能,是天生就有的。

人有好的情緒,也有不好的情緒,不好的情緒對人是非常有害的。

如果一個人連自己的情緒都控制不了,即便給他整個世界,他也早晚會毀掉一切。

其實,情緒是智慧不夠的結果。問題帶來情緒,而情緒不解決問題。

當你能控制自己的情緒時,你就是優雅的;當能控制自己的心態時,你就是成功的。

情緒不好,其實是智慧不夠,修好自己這顆心

西門豹:佩韋以緩氣。

春秋時魏國鄴令西門豹性情暴躁易怒,為了自我控制情緒,“佩韋以緩氣”。“韋”就是熟牛皮,質地柔軟。

西門豹隨身帶著熟牛皮,每當脾氣發作的時候,就用手撫摸一段時間,怒氣就消除了。

王述:面壁以避怒。

東晉藍天候王述性情躁急,遇到不順心的事就暴怒。一次吃雞蛋,筷子未曾夾住,便暴跳如雷,把雞蛋甩在地上,用腳踩得粉碎。

但是王述與他人相處卻頗有修養。有一次,一個人指著王述的鼻子大吵大罵,言語不堪入耳。

王述只是面對牆壁,一聲不吭,聽之任之。那人罵了半天,見王述沒有迴應,悻悻離去。王述好久沒聽到罵聲,才轉身詢問家人:“那人走了?”家人答:“走了好久了。”他便坐下來繼續做事。

情緒不好,其實是智慧不夠,修好自己這顆心


張發:寫字以散氣。

唐代文人張發愛好寫字,不是為了練技,而是消遣。每遇不平之事,心中憤怒,他立即去寫字來消除怒氣。

韓愈認為這個辦法簡單有效,尤其是書寫狂草,可以把鬱積的不良情緒釋放出去。

陸游:賞花以破怒。

南宋詩人陸游一生坎坷,但是他很懂得養生,得以長壽。

他平時愛種花、賞花。身處逆境的時候,為排解心中愁怒,就去賞花,有詩句這樣說,“放翁年來百事情,惟見梅花愁欲破”。

情緒不好,其實是智慧不夠,修好自己這顆心


李納:弈棋以息怒。

明代李納性子火爆,容易發脾氣,但是他酷好弈棋。只要下棋,他的心態立刻安詳。

每當他躁怒的時候,他的家人就悄悄端出棋盤放到他面前。李納的面色立刻改變,拿起棋子,與人下棋,接著怒氣煙消雲散。

李漁:著書以釋怒。

清代戲曲理論家、作家李漁說:“予無他癖,唯有著書。憂籍以消,怒籍以釋,牢騷不平之氣籍以剷除。喜怒哀樂,皆成文章。”

李漁在寫書的時候,憂愁和憤怒都得以釋放,牢騷不平之氣都抒發在文章中去了,從而得以心情平靜。

情緒不好,其實是智慧不夠,修好自己這顆心

鄭板橋:面竹以忘怒。

清代“揚州八怪”之一的鄭板橋,在任山東範縣(今屬河南)、濰縣知縣的時候,鬱郁不得志。當他受到上司壓制,心中憤怒時,便鋪好宣紙,提筆畫竹,以平抑怒氣。後來他因為得罪豪紳而罷官後,畫竹更成為他晚年自娛怡樂、排怒解愁的養生之道。

林則徐:懸聯以警怒。

清代林則徐禁菸時,常常發怒,於是在書房懸掛一個條幅,上面寫著“警怒”二字以自制,並在廳堂懸掛一副對聯:“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

上聯自我警示應寬宏大量,下聯自我告誡要無畏無私。

情緒不好,其實是智慧不夠,修好自己這顆心

一個人能走多遠,關鍵在於與誰同行,前進的路上,我與你相伴前行!

如果你喜歡我的作品,請關注我的賬號,評論、轉發、點贊都是對我持續分享的最大動力,拆叔在此先行謝過,每週四,我們不見不散!

情緒不好,其實是智慧不夠,修好自己這顆心

給喧囂的世界,增加一點知識

拆書 / 現象解讀 / 乾貨分享

每週四晚18:00準時更新,其他時間隨機

您的一次分享,匯聚一份力量!喜歡記得關注我呦!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