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耿耿

萬達還是那個萬達,但王健林似乎已經不再是之前的王健林了。

再次歸來,重返賽道的王健林,又高調出現在了公眾的視野中,不過此時的他又多了一個身份——崇尚紅色文化的企業家。只是讓人們意想不到的是,萬達文旅能在這麼短的時間裡重振旗鼓。

據不完全統計,自2018年9月以來,王健林便為紅色文旅項目頻頻奔波。萬達先後落子延安、蘭州、潮州、瀋陽、四川等地,總簽約投資額超過1500億,其中大部分資金投向了文旅項目;6月26日,王健林在“2019川商發展大會”上表示,萬達在四川已完成投資1600億元基礎上,接下來將再投1100億,建設3個文化旅遊項目、頂級國際醫院、國際體育賽事和新建20個萬達廣場。從文旅項目的體量和單體投資規模來看,似乎恢復到“世紀交易”之前的水平。

王健林重返賽道,萬達文旅能否浴火重生?

萬達與延安市政府簽訂《延安萬達紅色旅遊小鎮項目合作框架協議》




此前,王健林不止一次強調“創新不怕失敗”,他把萬達取得的成功歸結於“創新,失敗,總結”三部曲。

如此看來,“萬達文旅號”已經整裝待發,準備重新起航了……

1


“文旅帝國”平地起


2006年是萬達文化夢的起點,也是萬達文旅夢萌芽的起點。

萬達正式涉足文旅是在2008年,2008年的東北亞博覽會上,長白山市領導力邀王健林去長白山實地考察。彼時的吉林省正準備大力發展旅遊業和服務型經濟,試圖將長白山作為全省的旅遊龍頭實現突破,在長白山西坡的撫松縣拿出十幾平方公里土地,辦好了所有土地手續,淨地招商。萬達在受邀者之列,同行的還有黃光裕、盧志強、孫喜雙等民企大佬。彼時的王健林,初涉文旅,尚屬“門外漢”,對於要不要進軍文旅行業糾結不已。當時萬達大部分股東對進軍文化產業持反對意見,認為以商業地產起家的萬達去做文化這一行會吃力不討好。“把錢投進這一行無異於石沉大海”。

軍隊出身,造就了王健林超強的執行力,戰略眼光和魄力,他希望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文化這個東西,大家一開始可能覺得不是很賺錢,錯。”在王健林看來,所有的行業都有天花板,唯獨文化產業沒有,“只要你發展得好,它的盈利空間是無限的。”王健林希望做將文化產業打造為萬達未來一二十年,甚至更長時間內新的經濟增長點。

“萬達要做百年企業,必須向文化、旅遊轉型。”為建構“文旅帝國”,王健林事必躬親,四處跑馬圈地。在一次演講中,王健林表示,“文化旅遊已成為萬達商業地產之外的核心支柱產業,而且我本人這三年來對商業地產過問很少,全力抓文化旅遊。”萬達的每一個文旅項目,王健林都全力以赴,結合地方特色,力求創新,希望打造一個可以走向世界的文化品牌。

2013年~2017年,萬達頻繁拿下文旅項目大單,佈局了廣州、重慶、成都、青島、哈爾濱等多個熱點城市,以及桂林、西雙版納等旅遊城市。

2016年,躊躇滿志的王健林甚至在央視《對話欄目》中,公開叫板迪士尼,“迪士尼不信中國有萬達,實在不應該來大陸,我是有勝券把握的,有萬達在,上海迪士尼20年之內贏不了利。”在他看來,萬達擁有更新鮮、更適合中國本土的影視IP資源,且具有源源不斷的創新力,完全有把握勝過迪士尼。

在王健林描繪的宏圖畫卷裡:到2020年,萬達將形成文旅項目的全國網絡,每年客流超過2億次,旅遊收入達到1000億元,成為全球文旅產業龍頭。如果真能達到這一目標,那時的萬達集團必定風光無兩,真正成為一家世界級公司。

王健林重返賽道,萬達文旅能否浴火重生?


2

轉型失敗,斷臂求生


戲謔的是,故事並沒有按照王健林預設的劇情發展。

2017年6月,上海迪士尼開幕一週年慶典上,華特迪士尼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羅伯特·艾格強勢“喊話”萬達,“上海迪士尼第一個運營年度就實現了財務收支平衡。”

而曾放言對標迪士尼的萬達,卻深陷流動性危機,海外拓展受阻,電商業務未能做大,文旅項目遭遇“拋售”……萬達的文旅夢,蒙上了一層悲涼的色彩。

回顧萬達的發展歷程,不難尋覓到萬達文旅的成長軌跡。萬達自1988年成立以來,共經歷了4次重大轉型。第一次轉型是在1993年,王健林“不做家門口的英雄”,決定帶領萬達從地方走向全國;第二次轉型,是在住宅地產的黃金時代2000年,王健林決議帶領萬達從住宅地產轉向商業地產,打造“城市綜合體”; 2006年,是萬達第三次轉型,時值商業地產如火如荼發展的大好時期,王健林力排眾議,決定從單一房地產轉向商業地產、文化旅遊綜合性企業。

萬達的第四次轉型始於2015年初,在空間上,從中國國內企業轉向跨國企業;在內容上,從房地產為主的企業轉向服務業為主的企業,形成商業、文化、金融、電商四個支柱產業。

2015年7月,王健林曾表示,在萬達集團轉型發展戰略中,文化旅遊將會是其中重要的支柱。這從各地如火如荼在建的“萬達城”中,得以充分體現。

“萬達城”作為文旅項目的重要產品線,具有體量大、業態豐富、運營週期長的特點。王健林認為,雖然每個大型文化旅遊項目需要七到八年有息負債才能往下走,但“肯定可以收回投資的”。

作家周璇在《王健林——萬達廣場的背後》一書中表示,“在萬達文旅項目中,王健林的拳頭產品仍然是住宅地產,通過住宅銷售來反哺文化和旅遊項目的開發。這種策略在青島、武漢等二線城市似乎可行,但在長白山、西雙版納等地顯然是行不通的。在荒無人煙的景區搞造城運動,其住宅項目的價值顯然難以發揮。”

有機構將萬達文旅的這種模式總結為“先地產、後文旅、再運營”,具體而言,前期通過地產開發,獲取現金流為後續開發提供資金保障;中期以產業開發為主,帶動項目品牌影響力及區域價值提升,提高項目銷售溢價水平;後期以文旅及商業綜合體運營為主,獲取長期租金收入及資產增值收益。

周璇認為,“對萬達集團來說,有一個最根本的風險不容忽視——來自經濟週期或者商業週期的風險。對萬達而言,經濟週期無異於一顆定時炸彈。過去的30年,中國經濟的飛速發展是萬達集團崛起的重要環境因素,未來經濟下行趨勢將同樣對萬達構成致命威脅。”

事實證明,萬達在2017年做出的那個“痛苦決定”與此不無關係。

王健林重返賽道,萬達文旅能否浴火重生?


2017年7月,萬達與融創、富力三方完成一份“世紀交易”,萬達將旗下13個文旅項目91%的股權售予融創。2018年10月,萬達集團與融創中國先後發佈公告,融創出資62.81億元收購萬達原文旅集團和13個文旅項目的設計、建設和管理公司,為這場總對價超過600億的“世紀交易”打上了補丁。

經此一役,萬達基本將旗下核心文旅業務全部脫手,萬達文旅的項目和團隊大量流失,至此,萬達精心構築10年的文旅帝國就此夢斷。有人因此戲謔道:“當孩子養,當媳婦誇,當豬賣,此乃首富之道。”

3

重塑文旅,輕資產模式進程加快


其實早在2015年,時任首富王健林在眾人驚詫的目光中宣佈萬達將“去地產化”,向旅遊、體育、娛樂等方面發展,輕資產模式將會是萬達未來的方向。

但萬達文旅項目似乎一直是重資產模式,投入極高且成本回收週期很長。地產板塊在項目中居於重要地位,文旅項目也因此往往被定義為“地產項目”。大力發展文旅產業顯然是與萬達“去地產化”,向輕資產模式轉變的大方向背道而馳的。長遠來看,萬達降低文旅項目,尤其是重資產模式文旅項目的比重似乎是必然的。

在2018年1月萬達集團的年會上,王健林如此說道:“我們決定把重資產的文旅項目和酒店賣掉,做輕資產這種只賺不賠的買賣,絕對是上策。不管社會上理不理解,也可能有些內部同志不理解,但是請大家三年以後再回頭來看我們的決定是否正確。”

2016年~2018年,萬達廣場保持著每年開業50座左右的節奏。截至2018年末,全國已開業280座萬達廣場,覆蓋了除西藏、港、澳、臺外的所有國內省份。但據2018萬達商業年會招商手冊,2019年萬達廣場計劃開業數量降至37座。其中,不少是原定2018年投入運營的項目延期到2019年開業,諸如山西運城萬達廣場、廣西貴港萬達廣場、廣西玉林萬達廣場等,這一變化值得關注。

王健林重返賽道,萬達文旅能否浴火重生?


有市場分析人士稱,萬達廣場作為中端城市綜合體品牌,目前已經覆蓋了全國大多數三線城市,繼續向四線城市下沉的空間有限。加上近年來三四線樓市降溫,以及商業地產供應飽和,未來萬達廣場的擴張可能會面臨瓶頸。有觀點認為,這也是促成萬達重新發力文旅業務的因素。

根據工商信息,早在2017年,萬達就開始縮減萬達廣場項目的註冊資本金。至少有84家萬達廣場項目公司的註冊資本金減少,累計減少401.63億元。同期,有10多家萬達廣場項目出現股權變更,信託資金介入其中。此後,陸續有其他外部資金介入多個萬達廣場項目。

有業內人士認為,雖然文旅項目總體資金需求量大,但如果再引入其他資金,實施輕資產化開發運營,那麼項目的實際資金壓力就會大大減輕。

這種輕資產化操作本是萬達轉型的題中之義,迫於流動性壓力,這一進程在2017年後得以加速。按照王健林的計劃,2019年以後,新開業萬達廣場至少70%以上是輕資產,新開業酒店原則上全是輕資產。

看來,痛定思痛後的王健林,已經與與前塵往事做了較好的切割,決定再戰文旅。

4

未來賭局,前景未卜


機會與風險並存,生意場裡永遠充斥著變數。殺伐決斷的王健林,自始至終都明白這是一場大賭局。

“先行者絕大部分會成為先烈,少部分會成為先進。先烈和先進的區別在哪裡呢?區別在於誰能從失敗當中總結進步,不然你只能成為先烈。”

王健林曾在演講中這樣說,“創新意味著冒險精神,冒險精神意味著有風險,有風險就意味著有失敗,而且可能有很多失敗,但只有不怕失敗才能成功”。

王健林重返賽道,萬達文旅能否浴火重生?


但重返文旅賽道市場,萬達獲取的文旅項目質量,已明顯不如上一輪。此輪萬達的文旅項目與此前相比,無論城市區位,還是經濟體量、人口基數等,與之前的項目相比都有所遜色。據萬達內部人士表示,“第一輪‘收割’的項目,質量肯定是最好的。而且那部分項目中的好資產,又被融創收購了。”由於項目整體質量的原因,現有文旅項目的開發和運營,都會跟以前有所不同。這也將為萬達下一步的開發運營,帶來一些難題。

據悉,在將13個文旅項目的設計、建設和管理公司出售給融創後,萬達文化旅遊產業的團隊數量已經大幅減少,文旅規劃院、文旅建設中心和文旅管理公司正在重組中。

對比其他競爭者,有觀點表示,萬達重啟文旅項目的優勢十分明顯,比如對運營管理流程較為熟悉,有過運營失敗的教訓(長白山文旅項目),萬達文化板塊也可以為文旅項目提供內容,等等。

也有人認為,萬達在文旅領域的擴張速度可能不會太快。一方面是基於資金風險層面的考慮,另一方面,萬達現有的團隊和開發能力很難支撐起文旅項目的快速擴張。

對於萬達重返文旅,一位資深文旅項目操盤手錶示,“文旅項目是萬達長期以來形成的核心競爭力的結晶。”萬達的核心競爭力包括:大體量拿地、低成本融資、高效管控和運營,這些能力都集中體現在文旅項目上。萬達不會放棄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因此也不會輕易放棄文旅項目。萬達要繼續發揮自己的核心競爭力,目前來看,暫時難有替代文旅項目的產品。

“對於所謂文旅項目,關鍵是看週期,極端情況下需要斷尾求生。這種週期有全國的,也有區域和地方的。所以,萬達未來發展如何,主要取決於眼光是否精準。目前來看,萬達現在所開展的項目都並非傳統的熱門目的地,社會價值要高於經濟價值。未來的佈局走勢需要進一步觀察。”據有關業內人士表示。

如今“三十而立”的萬達和已花甲之年的王健林已決定再出發,重又回到文旅賽道上,扛起前進的大旗,再續萬達的“迪士尼夢”,但就目前來看,萬達文旅還未恢復元氣。要在短時間內趕超迪士尼,恐尚需時日了。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