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書法報 · 經典 丨《王鐸臨古書法》(內附高清大圖)

中國書法報 · 經典 丨《王鐸臨古書法》(內附高清大圖)中國書法報 · 經典 丨《王鐸臨古書法》(內附高清大圖)

中國書法出版傳媒首屆(合肥)書法臨摹與創作課題班招生啟事

徵稿啟事丨“書聖故里·中國臨沂”中國書法臨書大會徵稿啟事

贈閱 |《中國書法報》“源流·時代”展覽專題3期免費贈送(郵費自理)

中國書法報 · 經典 丨《王鐸臨古書法》(內附高清大圖)

經典

經典

對於王鐸的臨古,以往我們過多地關注他對古帖的挪用、改寫與編排,而忽視了他數十年來從不間斷地對大量經典作品的反覆臨摹。從王鐸傳世的臨摹作品來看,他的臨習並沒有明顯的階段性,一件法帖可能相隔20年,仍是臨摹的對象。諸如張芝《冠軍帖》、王羲之《蘭亭序》、王筠《至節帖》、虞世南《賢兄帖》、褚遂良《家侄帖》、柳公權《辱問帖》《伏審帖》《奉榮示帖》等,更是反覆摹寫。

中國書法報 · 經典 丨《王鐸臨古書法》(內附高清大圖)

211期 5、8版

中國書法報 · 經典 丨《王鐸臨古書法》(內附高清大圖)

王鐸 行書 《臨柳公權〈伏審帖〉軸》

按舊曲 度新歌:再談王鐸的臨古

文 / 薛龍春

在討論文學創作時,王鐸曾談到他對於“奇”的理解:“奇者,只是發透本題而已。如發古冢,古器之未經聞見者,奇奇怪怪,駭人耳目,奇矣。不知此器原是此冢中原有的,他人掘之二三尺六七尺,便歇了手。今日才發透把出與人看耳。非別處另尋奇也。”白謙慎先生在《傅山的世界》中,將這段話理解為對書家自我的反覆發掘,而在理解王鐸的臨帖活動時,我們不妨將“古器”置換為“古帖”,和古器一樣,古帖的意蘊、古帖原有的“奇怪”——不同尋常的特質——絕非短時間內所可體會、驗證的。

中國書法報 · 經典 丨《王鐸臨古書法》(內附高清大圖)

王鐸 行書 《臨王羲之〈太常帖〉王獻之〈豹奴帖〉〈桓江州帖〉軸》

王鐸花費一生的時間對宋以前的古帖進行大規模的臨摹,其目的除了釐清源流,更是為了發透本題。他的書作所展現的趣味並非好奇之士的冥心玄想或是向壁虛造,而是深入發掘的結果,所謂“學之久,當有悠然會心處”。與那些“掘之二三尺六七尺,便歇了手”的淺嘗輒止相比,王鐸以他的實證——這迥於董其昌常常不耐完整的臨摹——挑戰今人,同時也挑戰古人。古帖範本猶如一個又一個的模特,畫家的目標也許不是惟妙惟肖,但是沒有了模特,畫家便失去了可以發掘的對象。這也可以從一個角度解釋,為什麼在王鐸的立軸臨摹中,草書作品比比皆是,但立軸創作卻多為行書或是行草相雜的作品,嚴格意義上的立軸草書創作至今只發現一件:即1641年為張宏道所書《遊房山山寺詩》(山西省博物館藏)。而在王鐸的高卷形式的創作中,草書卻佔了相當的比例。

中國書法報 · 經典 丨《王鐸臨古書法》(內附高清大圖)

王鐸 草書 《臨王羲之〈永嘉帖〉〈敬豫帖〉軸》

在王鐸最早的立軸草書中,他似乎並沒有找到表現視覺性的關竅。如1624年所作《臨王羲之不審復何似、增慨帖》,通篇基本是圓弧下行的程式化用筆動作,顯得單調而缺乏支撐力。但至遲在天、崇之交,王鐸發現了方圓、聚散對連綿之勢的調節功能,以及給人意外刺激的突兀變動在篇章營構中的視覺性作用。當王鐸決定臨摹某一法帖時,範本原有的組織關係會向他提供可選擇的解決方案,他不必有草法、草字搭配等種種麻煩。而創作卻不一樣,尤其是王鐸的詩文用字時涉生僻,在三行縱向以整體性為基本特徵的作品中,處理好單行十餘草字的行氣及行與行之間的關係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卷的樣式在視覺上與軸的根本差異在於,它沒有整體性要求,行氣一般只需要貫穿二到六個字,王鐸有足夠的辦法——諸如天頭地角的不平齊、行與行之間體量與走勢的對比,數行以外的呼應,字的大小濃枯,長線條的分佈與穿插等——來處理篇章的節奏、變動與協調感。

中國書法報 · 經典 丨《王鐸臨古書法》(內附高清大圖)

王羲之《嘉興帖》

中國書法報 · 經典 丨《王鐸臨古書法》(內附高清大圖)

王鐸 《臨王羲之〈嘉興帖〉》

王鐸之挑戰古人,並不像董其昌那樣不斷將吳門派與趙孟頫作為假想敵,也不像董其昌那樣動輒發出將自己置諸唐人之中的豪言。除了深入,他的另一重要手段是博學基礎上的綜合,最終實現自我風格上的“創”。這一綜合能力也常常被他用來討論古代書家的創造性,如他在跋唐人沈傳師《柳州羅池廟碑》時說:“沈書寡覿,本虞永興、歐陽率更,合為一家。”(三井文庫藏)沈的個人風格並非來自單一的某家,而是綜合了初唐的虞世南、歐陽詢與晚唐的柳公權。米芾的《天馬賦》之所以矯矯沉雄,正因為他變化於王獻之、柳公權和虞世南,在雜糅諸家的形式特徵時,米芾有能力“自為伸縮”,使之形成一個和諧的新的面貌。

中國書法報 · 經典 丨《王鐸臨古書法》(內附高清大圖)

王鐸 《臨〈淳化閣帖〉卷》(可滑動圖片)

中國書法報 · 經典 丨《王鐸臨古書法》(內附高清大圖)

王鐸 《臨〈閣帖〉軸》

在談到將古代札帖拓展而為大草時,王鐸也自稱:“用張芝、柳、虞草法,拓而為大。”“吾用伯英、柳公權、虞世南數家大草法合為一體。”“吾學獻之、伯英、誠懸。”儘管我們今天很難分析王鐸的草書大卷中哪些成分來自於張芝、王獻之、虞世南或是柳公權,但《閣帖》所收張、王草書以“一筆書”聞名,而王獻之、虞世南、柳公權的作品多“非行非草、亦行亦草”,體現在王鐸的書作中,便是連綿多,整體感強,而行與草的字體變換,則強化了作品的疏密、聚散、駐行的節奏。

中國書法報 · 經典 丨《王鐸臨古書法》(內附高清大圖)

王鐸 草書 《臨王獻之〈安和帖〉軸》

此外,王鐸在一些作品中還自述用“褚河南《枯樹》《皇帝冊》二帖”,用“《聖教》《興福》《夫子碑》”“用羲之、獻之、薛紹彭、褚遂良、阮研數家筆意”“用《聖教序》《興福寺》《金剛寺》三題”“仿魏晉唐諸家作正書”,等等。這些都說明,王鐸在創作某件作品時,常常有意識地將形式上有關聯的諸種(或諸家)法帖進行綜合,進而弱化一些特徵並強化另一些特徵——這就是前面提到的“自為伸縮”,久而久之,這些特徵便成了王鐸個人面貌的組成部分。

中國書法報 · 經典 丨《王鐸臨古書法》(內附高清大圖)

王鐸 行草書 《臨虞世南〈樂毅論〉軸》

臨摹積極地影響了王鐸的創作活動,並且再次反饋到他的臨摹活動中,在這個意義上,王鐸不再強調臨摹的“似”,而要求“不離古、不泥古”,不離規矩亦不為規矩所束縛。我們總能在王鐸的作品中看到古人的影子,但又到處看到王鐸的個人特色。當我們開始無法分析一件作品中何為古法(乃至何家、何帖)、何為王鐸時,王鐸已經成功綜合了他從大量古代經典中淘洗而來的規矩、法度、技法、形式乃至趣味。

中國書法報 · 經典 丨《王鐸臨古書法》(內附高清大圖)

王鐸 行草書 《臨王獻之〈發吳興帖〉》

同樣,在一件《花卉卷》的題跋中,王鐸自稱這件作品將“唐五代宋元諸家”糅為一體。(香港藝術館藏)1647年,一位名叫趙澄的畫家來到北京,獲得王鐸的禮遇,在為他的畫冊所作序言中,王鐸指出趙最大的貢獻,正在於將李唐、范寬、董源、吳鎮諸家,“合為一腕,蠕蠕生色”。

中國書法報 · 經典 丨《王鐸臨古書法》(內附高清大圖)

王鐸 行草書 《臨王獻之〈願餘帖〉》

正因為這種強大的綜合能力,王鐸的作品顯得淵源豐博,卻沒有炒雜燴式的拼湊感。關於這種綜合能力,我們還可以從王鐸的繪畫討論中獲得進一步的理解。王鐸自稱少年時學王維,出仕之後則多學范寬與關仝,終於“鎔成一家”。在一件山水扇的題跋中,他又宣稱此作“仿董源、關仝、黃公望、吳鎮,合為一腕”,故沒有近畫單薄嫩弱的習氣。(故宮博物院藏)在歌詠三弟王鑨所藏古代繪畫的詩作中,王鐸再一次自信地表示:“我今作畫非墨紙,諸家變化生異壘。萬國山形有奧靈,時人目眯輕臧否,吾子陶能識吾不使荊、關、董、範死。”意謂他的山水綜合了五代以來的大家荊浩、關仝、董源與范寬,他們因為王鐸的畫作而獲得新生。

中國書法報 · 經典 丨《王鐸臨古書法》(內附高清大圖)

王鐸 行書《臨顏真卿一行帖軸》

錢謙益在為王鐸所作墓誌銘中,描述他入清後的生活時說:“既入北廷,頹然自放。粉黛橫陳,二八遞代,按舊曲,度新歌,宵旦不分,悲歡間作。”說的是王鐸沉溺聲色,以排遣內心的痛苦,消釋身為貳臣的恥辱感。按諸王鐸的行跡心態,情況並不完全如此,這其中或有同為貳臣的回互之意,但“按舊曲,度新歌”移來形容王鐸的書法臨摹活動,卻是再恰當不過。

(節選自薛龍春著《按舊曲 度新歌:再談王鐸的臨古》。《中國書法報》2019年第11期,總第211期 5、8版 經典版)

往期經典回顧

中國書法報 · 經典丨《明王寵草書李白詩卷》

中國書法報 · 經典丨甲骨文書法

中國書法報 · 經典丨漢魏六朝吉語磚銘

中國書法報 · 經典丨漢瓦當書法

中國書法報 · 經典 | 石鼓文

中國書法報 · 經典 |《龍門二十品》之《鄭長猷造像記》

中國書法報 · 經典 |《東漢永元五年器物簿編冊》

中國書法報 · 經典 丨《官奴帖》

中國書法報 · 經典 丨《遊目帖》

中國書法報 · 經典 丨《中郎女帖》

中國書法報 · 經典 丨《王略帖》

中國書法報 · 經典 丨《豹奴帖》

中國書法報·經典 丨《建安帖》

中國書法報·經典 丨《冬中帖》

監製|楊超

圖文編輯|薛娟

中國書法報 · 經典 丨《王鐸臨古書法》(內附高清大圖)

歡迎訂閱2019年

《中國書法報》《中國書法》《中國書法·書學》

《中國書法報》訂閱方式

中國書法報 · 經典 丨《王鐸臨古書法》(內附高清大圖)

統一刊號:CN11-0286

郵發代號:1-237

每期定價:4.00元

全年定價:200.00元(全年50期)

1.郵局:全國各地郵局均可訂閱,郵發代號:1-237

2.郵購:

①銀行匯款

戶名:《中國書法報》社

開戶銀行:中國工商銀行北京團結湖支行

賬號:0200 2068 0900 0012 936

②郵局匯款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農展館南里10號中國文聯大樓《中國書法報》社

郵編:100125

聯繫人:陳英嘉 張 罡 張 蕊

聯繫電話:010-64060749 65012624

3.微店:長按並識別“《中國書法報》微店”二維碼直接訂閱

《中國書法》訂閱方式

中國書法報 · 經典 丨《王鐸臨古書法》(內附高清大圖)

統一刊號:CN11-1136/J

郵發代號:2-879

每期定價:60.00元

全年定價:720.00元(全年12期)

(訂閱全年《中國書法》免收郵費,單冊訂閱加收郵寄費10元/冊)

1.郵局:全國各地郵局均可訂閱,郵發代號:2-879

2.郵購:

①銀行匯款

戶名:《中國書法》雜誌社

開戶銀行:中國工商銀行王府井金街支行

賬號:0200 0007 0901 4416 048

②郵局匯款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農展館南里10號《中國書法》雜誌社

郵編:100125

聯繫人:張 寧 劉彥崇

聯繫電話:010-67322341

3.微店:長按並識別“《中國書法》雜誌微店”二維碼直接訂閱

《中國書法·書學》訂閱方式

中國書法報 · 經典 丨《王鐸臨古書法》(內附高清大圖)

統一刊號:CN11-1136/J

郵發代號:2-908

每期定價:60.00元

全年定價:720.00元(全年12期)

(訂閱全年《中國書法·書學》免收郵費,單冊訂閱加收郵寄費10元/冊)

1.郵局:全國各地郵局均可訂閱,郵發代號:2-908

2.郵購:

①銀行匯款

戶名:《中國書法》雜誌社

開戶銀行:中國工商銀行王府井金街支行

賬號:0200 0007 0901 4416 048

②郵局匯款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農展館南里10號《中國書法》雜誌社

郵編:100125

聯繫人:張 寧 劉彥崇

聯繫電話:010-67322341

3.微店:長按並識別“《中國書法》雜誌微店”二維碼直接訂閱

中國書法報 · 經典 丨《王鐸臨古書法》(內附高清大圖)

·推薦·分享

歡迎您將我們的公眾號推薦給朋友,將我們的內容發佈到朋友圈。

·聯繫電話

採編部:010-65389224

發行部:010-64060749

中國書法報 · 經典 丨《王鐸臨古書法》(內附高清大圖)

長按識別二維碼關注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