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招兵方便,就給蠻族入了籍,羅馬帝國上演一出引狼入室

瓦倫斯 奧古斯都 多瑙河 歷史 六百八文化百科 2018-12-01

很多人可能知道羅馬帝國最終被蠻族毀滅,但其實,這只是表面現象。往深了說,根本原因其實在於長期以來的蠻族政策問題,從另一個角度看,其實是羅馬人自己,向蠻族的湧入敞開大門。是政策上的縱容,讓帝國的領土被不斷蠶食,直到最後衰亡。

為了招兵方便,就給蠻族入了籍,羅馬帝國上演一出引狼入室

什麼是蠻族呢?從字面上理解,是指荒蠻的、未開化的民族。這個詞明顯帶有很強的貶義,它體現出羅馬人的一種文化優越感。因為羅馬靠近地中海,自然資源比較豐富,所以很早就進入了農耕社會,發展出城市文明,有了法律、藝術、哲學等等這些文化體系。畢竟這些思想“上層建築”,只有在定居以後,才有精力去豐富和完善。但蠻族就不一樣了,他們生活在羅馬文明的邊緣地帶,自然條件沒那麼好,資源也不豐富,需要不斷地遷徙,所以,基本上還處在食物採集或者遊牧狀態。具體說,三世紀時候的蠻族,主要指的是日耳曼人。這是一個大的概念,它有很多小的民族分支,比如汪達爾人、法蘭克人、哥特人等等。這其中,還包括今天一部分英國、美國人血統裡的祖先:盎格魯-撒克遜人。

為了招兵方便,就給蠻族入了籍,羅馬帝國上演一出引狼入室

羅馬在不同時期對蠻族的政策,呈現出不同特點,但總體上,是一個不斷縱容的過程。在羅馬剛剛誕生的時候,初生牛犢不怕虎,經常是把蠻族打得四散奔逃,但問題是他們的生活狀態本來就是遊牧,不像羅馬人這樣定居在城市裡,你把他們打散了,他們重整隊伍回來繼續騷擾。最著名的一場戰役就是在屋大維時期的“條頓森林堡戰役”,羅馬人由於對地形不熟,加上輕敵,幾乎全軍覆沒。

為了招兵方便,就給蠻族入了籍,羅馬帝國上演一出引狼入室

從這場戰役以後,羅馬人知道了蠻族的厲害,既然不能消滅,就儘量和平共處吧。在五賢帝時代末期,一些蠻族被允許在帝國邊境外定居,但不能入境。不過那些守衛邊境的士兵,總是樂於和這些蠻族做些小生意,比如說用羅馬的陶器、手工藝品,來交換蠻族地區特產的琥珀、獸皮等等。如果僅僅處在這樣的做生意狀態,那也不會有後來的災難。最關鍵的轉變在於:羅馬實行軍事改革以後,為了擴大兵源,允許大量蠻族以僱傭兵的身份加入部隊。按理說,這種徵召蠻族僱傭兵的做法,在歷史上也有,但它總歸是在一個可控的範圍內。

為了招兵方便,就給蠻族入了籍,羅馬帝國上演一出引狼入室

由於三世紀前後的軍事改革太過激進,要求迅速增兵,導致了羅馬軍隊當中,蠻族僱傭兵的比例大幅度提高。這些人本來和羅馬人就不是同一種文化,參加僱傭兵也只是為了錢,所以,也談不上什麼忠誠度。表面上看,這些人高馬大的北方蠻族加入,羅馬的戰鬥力提高了,但由於沒有忠誠度,反而降低了部隊整體的戰鬥力。

為了招兵方便,就給蠻族入了籍,羅馬帝國上演一出引狼入室

再後來,為了拉攏蠻族僱傭兵,維持部隊的忠誠度,皇帝卡拉卡拉給他們都發放了“羅馬公民權”。這些日耳曼人,一夜間就由蠻族變成了羅馬人。現在既然已經是羅馬人了,加上長期處在飢餓、壓迫和被歧視當中,自然就產生了政治訴求。比如那位終結塞維魯王朝的牧民皇帝馬克西米努斯,他本人就是來自色雷斯地區的蠻族人,有了羅馬公民權之後,就挑起了反叛的大旗。

所以你看,羅馬對蠻族的態度,從最早的征服到後來的利用,再到後來普發公民權給蠻族羅馬化,本質上就是一個漸進的“縱容”過程。不過真正縱容的頂點,是後來在一個叫做瓦倫斯的皇帝任內。在他做皇帝的時候,日耳曼人的一支西哥特人大舉遷徙。他們的首領派人拜見瓦倫斯,說希望能把20萬哥特人安置在帝國境內。

為了招兵方便,就給蠻族入了籍,羅馬帝國上演一出引狼入室

瓦倫斯一想:這些人反正也可以做未來僱傭兵,也就接受了哥特人的請求,但沒想到,他大大高估了自己的控制力。大量哥特人源源不斷地湧進多瑙河流域,而羅馬帝國這個地區兵力又十分薄弱。最終,當一些羅馬士兵開始虐待哥特移民的時候,這些人開始反抗。在一次鎮壓的戰役當中,瓦倫斯本人也被哥特人活活燒死。總之,當這個缺口被打開以後,羅馬帝國只能一退再退。繼位的皇帝被迫和西哥特人訂立和約,把大片土地劃分給他們定居。至此,羅馬的大門全面敞開,所謂的邊境已經名存實亡,這也為後來的羅馬城陷落,掘下了墳墓。

為了招兵方便,就給蠻族入了籍,羅馬帝國上演一出引狼入室

題外話:讀書可以擴充我們知識邊界,獲得更多看問題的視角,但盲從是要不得的...

喜歡我的文章就果斷關注轉發吧。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