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外星人:40年前的一個無線電信號至今成謎

從地心說到日心說,人類在瞭解地球以及宇宙的過程中,經歷很漫長的歲月,當人類意識到地球只是一顆普通行星之後,人類開始搜尋其他存在智慧生物的星球。尋找外星人也成為了人類太空探索的重要的目的。

尋找外星人:40年前的一個無線電信號至今成謎

給外星人發個信號,以期得到迴應,這是幾十年來科學家尋找外星人的主要方法。

早在1974年,科學家就通過位於波多黎各阿雷西博山谷中的大型射電望遠鏡,向與地球相距約2.5萬光年的M13球狀星團發射過地球文明的信號,那裡擁有大量的恆星。沒有人知道,這些要旅行25000多年才能到達目的地的信息,能帶來什麼樣的答案。

1977年發射升空的“旅行者1號”,,太陽系,成為離地球最遠的人造飛行器,科學家希望它可以被外星人捕獲。

窮其一生尋找外星文明的美國天文學家吉爾•塔特認為,向外太空發送信息的“旅行者1號”和“旅行者2號”(發射於1977年8月)就像漂流瓶,如果真的想讓地外文明收到信息,至少要發十億個漂流瓶,而且發送過程要持續進行。

2015年5月,歐洲空間局準備向銀河系的邊緣發送信號,目前正在進行信息的徵集工作。科學家預測,發射後,信號將在一年後離開太陽系周圍空間,如果順利的話,2萬年後才能抵達銀河系的邊緣。

總體來說,人類向宇宙的呼喊,不過是搜尋地外文明的嘗試之一。北京天文館副館長景海榮指出,因為電磁波信號的傳播需要時間,短期內,外星人很難接收到我們的信號,而我們接收到他們信號的可能性相對來說是比較大的。

尋找外星人:40年前的一個無線電信號至今成謎

2015年3月,在英國曼徹斯特附近的SKA(平方公里射電望遠鏡陣列)總部開會的科學家們風趣地表示,如果銀河系有其他高級文明存在,那麼SKA就有能力接收到他們的電視信號。

射電望遠鏡是一種通過接收、測量天體電波來進行天體研究的設備,具有“監聽”宇宙的功能,也可以發現遙遠的宇宙飛船的通訊信號。科學家們認為,外星文明在演化過程中,也必然會產生並向宇宙釋放無線電波。

最早開始“監聽”宇宙的是美國天體物理學家弗蘭克•德雷克。1960年4月到7月,他啟動了奧茲瑪計劃—人類對鄰近太陽系的第一次微波搜索。

這個計劃得名於童話中的奧茲國,那是“一個很遠很遠的地方,居住著一些奇異的生靈”。然而,發起這個項目的德雷克未能如願聽到奧茲國居民的呼叫。不過,奧茲瑪計劃卻最終催生了數十個搜尋地外文明的計劃。

奧茲瑪計劃最先影響的是蘇聯人。20世紀60年代,蘇聯科學家開始了一項宏大的搜尋地外文明的計劃。他們搜索大塊天區,希望能夠捕獲高級文明發射出來的強射電信號。70年代後,當美國人逐步認識到搜尋地外文明的重要性後,也開始了有計劃的觀測,實施了一系列的計劃。

1995年,由加利福尼亞州“搜尋地外文明計劃”研究所發起的“鳳凰計劃”選擇了另一種思路——不是進行全天域搜索,而是有選擇地細查距離地球200光年以內的約1000顆類日恆星,探測它們周圍是否存在文明信號。

不過,這些計劃都是科學家們在進行眾多觀測任務時擠出時間來開展的。實際上,在最初搜尋地外文明的三四十年間,天文望遠鏡被分配到與外星人聯絡的時間少得可憐。比如,從1998年9月到2004年3月這段時期,“鳳凰計劃”在阿雷西沃天文臺利用天文望遠鏡搜尋地外文明的時間只佔其全部觀測時間的5%。

所以,當第一組完全以搜索地外文明為目的的科學儀器—艾倫望遠鏡陣列被提上議程的時候,對於那些堅信外星人存在的人們來說,沒有什麼比這更激動人心了。據介紹,艾倫望遠鏡陣列擁有42個小天線,可以分散開來,衝著不同方向偵聽信號,同時監測多個星系,收聽數千萬個頻道的電波。這大大提高了搜尋能力(注:因資金短缺,艾倫望遠鏡陣列的建設還遠未結束)。

不過,事實上,過去半個多世紀,科學家們已藉助射電望遠鏡觀測了整個天空,一旦探測到有趣的信號,他們就會進一步分析研究。

1977年,天文學家使用巨耳射電望遠鏡收到了一個持續72秒的無線電信號“WOW”,不過這個信號再未出現過,從此成謎。

尋找外星人:40年前的一個無線電信號至今成謎

迄今為止,能夠證實的地外文明“智慧信號”仍然沒有現身。所以,科學家們又換了一個思路—在茫茫宇宙中找一個環境類似地球的行星—雖然這種思路正在不斷受到質疑。

最近十多年來,全球的科學家經過不斷探索,已經在太陽系以外發現了數目眾多的恆星系統以及類地行星。這很大程度上要歸功於開普勒太空望遠鏡,它向人類揭示,在遙遠的類似太陽系的星系中,潛在的類似地球的行星多如牛毛。

耗資6億美元的開普勒太空望遠鏡於2009年3月在美國佛羅里達州發射升空,是世界上首個專門用於搜尋太陽系外類地行星的航天器。迄今,人類發現的系外行星總數超過1800顆,其中開普勒太空望遠鏡確認的就超過1000顆。此外,它還發現了3000多顆候選行星。

在搜索類地行星的早年,科學家尋找外星人的起點是一個讓人們遐想不已的星球—地球的鄰居火星。從1960年起,科學家已經發射了數十艘火星探測船。但第一批照片傳回來後,科學家尋找智慧生物的希望很快就破滅了。

2008年5月25日,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又發射了“鳳凰號”火星探測器,它在火星北極著陸,使命為研究火星環境,尋找外星生命。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還打算在本世紀30年代之前送太空人上火星。

早在1989年,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還發射了“伽利略號”木星探測器,它穿越小行星帶,到了比火星更遠的地方木星。木星上寒冷至極,大氣層非常厚,達數萬裡,還含有通常作為清潔劑的氨和甲烷等成分,不利於生命存活。

但科學家們還是有所發現:木星已知的60多個衛星中,有3個極有可能住著外星生物,而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歐羅巴。它最靠近木星,其核心溫度或許相當高,但表面非常寒冷。寒熱兩層交匯處可能有一層溫帶,適合生物存活。科學家們估計,歐羅巴地殼下方或許有太陽系最大的海洋,其面積可能是地球海洋總面積的2倍。

天文學家肖斯塔克就說:“如果那些海洋存在,其中有些可能已經存在40億年或更久,會不會有生命演化呢?這極有可能。”

除此以外,2011年12月,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確認了首顆處於適合生命生存的“宜居帶”中的系外行星—開普勒-22b。此後,開普勒太空望遠鏡不時為人們奉上令人興奮的發現。而在其最近確認的8顆系外行星中,開普勒-438b和開普勒-425b被稱為迄今為止最像地球的行星。

那麼,在類地行星上,會不會存在外星人?目前尚無確鑿證據。但未來幾年,很多新一代望遠鏡將投入使用,比如詹姆斯•韋伯空間望遠鏡以及在夏威夷、智利等地的巨大地面望遠鏡,它們或許能進一步揭開類地行星的神祕面紗。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