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因素支撐 人民幣年內保7無虞

外匯 匯率 經濟 中國人民銀行 國債 中國證券報 2018-12-07

12月4日,A股放慢了上漲腳步,但人民幣匯率選擇乘勝追擊,進一步擴大了短期戰果。截至本文發稿時,在岸和離岸人民幣兌美元即期匯率已雙雙收復6.85,並一度升破6.84。目前來看,外部風險因素出現退潮跡象,年內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保7基本無虞。

4日,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延續強勁升勢,截至來北京時間13:05,離岸人民幣即期匯率漲近350基點,最新報6.8414元,一度升破6.84元至6.8360元。在岸人民幣即期匯率同樣是高開高走,從前收盤6.8885元起步一路升值6.84元附近,最新報6.8410元,日內漲幅擴大至近500個基點,最高至6.8361元。

繼前一日人民幣市場匯率率先大漲後,今日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出現“補漲”,單日上調多達492個基點至6.8939元,一舉收復6.9關口。人民幣市場匯率與中間價之間,開始形成交替上行的正反饋格局。

值得注意的是,上一日大漲後,4日A股市場迎來休整,早盤股指微漲,各板塊表現分化。這也證明,對於外部風險因素的變化,人民幣匯率的反應最敏感也最直接。而近期人民幣匯率運行面臨的外部環境出現了一些邊際改善的跡象。

首先是美元指數漲勢放緩。在剛過去的11月份,在岸人民幣兌美元即期匯率收穫8個月來的首次月度升值表現。當月,國際市場上美元指數僅上漲0.06%,月漲幅為過去3個月最低。11月以來,無論是美聯儲,還是外匯市場參與者,對2019年美聯儲加息路徑的判斷均出現了一些微妙的變化。不少機構認為,隨著美國經濟本輪增長週期的拐點漸行漸近,美聯儲可能提前結束本輪加息進程,2019年加息次數或少於先前預期。而美國經濟持續增長及貨幣政策收緊一直是本輪美元賴以走強的基礎。

其次,更引人關注的是,在剛過去這個週末,人民幣匯率面臨外部風險因素出現進一步退潮跡象。據新華社消息,當地時間12月1日,中美兩國元首會晤後達成共識,停止加徵新的關稅,並指示兩國經濟團隊加緊磋商,朝著取消所有加徵關稅的方向,達成互利雙贏的具體協議。

應看到,過去一段時間,人民幣兌美元匯率有所貶值,國際匯市美元走強以及貿易環境變化是兩個重要的誘發因素,這些外部環境的變化,既給宏觀經濟運行帶來不確定性,從基本面預期的角度引發匯率波動,還可能衝擊投資者情緒,加劇匯率波動。而隨著外部風險因素出現了更多退潮的跡象,無疑有助於緩和市場對匯率貶值的擔憂情緒。

再者,中美利差在觸及階段低位後出現了企穩的勢頭。最近央行暫停了短期流動性的投放,市場利率沒有進一步大幅下行;美國國債收益率則因為市場調整對經濟增長前景及美聯儲政策走向的看法而出現一定的下行,10年期美國國債已經重新回到3%關鍵位置以下,美利差在低位呈現企穩態勢,亦有助於人民幣匯率趨穩。

最後,貨幣當局加強了外匯宏觀審慎管理,已經並將繼續適時開展逆週期調節,保持人民幣匯率總體穩定。近段時間,人民幣在跌至7元關口附近後,表現出了較為明顯的止跌企穩特徵。這一方面與外部壓力減輕有關,另一方面可能也反映出,在匯價臨近關鍵心理位置情況下,外匯逆週期調節適時加大了力度,並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據央行公佈,10月份,央行外匯佔款續降916億美元,連續3個月下降。外匯佔款下降,可解讀為外匯需求上升,外匯資金存流失壓力,同時也反映出央行供給外匯、保持外匯供求平衡的力度在加大。

總的來看,人民幣匯率短期大幅反彈拓寬了緩衝空間,年內跌破7元整數關口的可能性進一步下降。當然,人民幣就此出現持續大幅度升值的可能性也比較小,風險因素並沒有完全消退,人民幣匯率走勢仍取決於經濟運行的態勢。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