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問自答實驗室 | 張博洋退賽:按自己的意願活著,真爽'

脫口秀 文章 龐博 跳槽那些事兒 橙馬良的小世界觀 2019-09-18
"

“自問自答實驗室”欄目創立的初衷是:人終究會在成長過程中發現這個世界美好、醜陋、矛盾的一面,內心積壓的“為什麼”越來越多,外界對此回答不了,不妨試著獨自去尋找與這個世界握手言和的方法,將注意力聚焦到自己身上。我想,答案會自然流露。

昨晚,我熬夜看完《脫口秀大會》最新一期,能進半決賽的都是我特別喜歡的脫口秀演員,尤其是思文和曉卉。我本以為七進三半決賽,博洋、思文、曉卉能憑實力進入決賽,但博洋在第一輪主題脫口秀結束後就表示無論最終票數多與少,他都不再繼續參與後續的比拼。

#張博洋退賽#這個話題也因此上了微博熱搜。

我記得前八期節目,博洋就上了三期,其中兩期拿到“爆梗王”,三期加起來總票數輕鬆進入半決賽。別的脫口秀演員想盡一切辦法在開放麥環節脫穎而出,拼盡全力爭取獲得三位領笑員拍燈加分,他卻跟著內心的節奏走,只寫自己覺得可以能的主題,寫不出來或者不感興趣的主題就放棄。

甚至在臺上,博洋的動作表情亦呈現出一副“無所謂”、“鬆散”的態度,兩次癱坐在“爆梗王”寶座這個細節還被卡姆編進段子裡,讓人印象深刻。

晉級賽的時候大家都繃得很緊,唯獨博洋相對輕鬆,半決賽的時候大家都開始放鬆心態去表達,博洋就更放飛自我,講了一個跟主題關聯度不高的段子,我聽他更像是跟觀眾分享他無厘頭的生活細節,最終引出他退賽的真實想法:

他說他按照主題真的寫不出段子了,因為他的所有的創作都是在不經意間完成的,這種狀態導致他無法為了一個喜劇節目,而放棄生活本身的快樂。

作為同樣跟文字打交道的我,看到博洋這番話,我覺得他的選擇是對的。為什麼只上了三期節目,分數普遍都很高,因為內容質量高,觀眾聽出了誠意,而不是迎合。

我不是說其他脫口秀演員是在迎合,但大部分脫口秀演員對比賽成績的重視超過了對自身內容質量輸出的要求。能聽出有些段子並不好笑,但他們寫得絞盡腦汁。

我想,看《脫口秀大會》其實也是在剖修我們的生活。

我們都想成為建國、呼蘭那樣的精英人才,憑實力開掛。但看到建國能高頻度輸出高質量的內容,呼蘭因為熱愛脫口秀工作之餘還擠時間凝練稿子觀點,每天只睡幾小時,狀態持續在線。

大多數人除了佩服,剩下的只有“臣妾做不到”。既然複製不了別人的狠勁,也捨不得對自己狠,那就不要舒服地躺著,然後抱怨自己懷才不遇。

既然大多數人達到建國和呼蘭那樣的高度,能保持對脫口秀的熱愛,又能持續輸出高質量的內容,實力沒到位時,請自覺並勇敢地將自己放置在“適者生存,優勝劣汰”的競爭機制中。

上一季的“脫口秀大王”龐博和“脫口秀女王”思文在這一季比賽中發揮起起伏伏,這都像極了我們的生活。獲得了觀眾的肯定,意味著基準線和期待值更高,創作要付出的時間和誠意更多,稍微鬆懈就得承受赤裸裸的墊底排名。哪怕只是學生時代拿到的一次滿分、在大學社團競選主席成功,或者工作兩年升職加薪帶團隊,這都是我們人生過程中階段性的小成功,是另一個階段的起點,是時刻提醒我們不能鬆懈、要更加嚴格要求自己的信號。

越長大越覺得生活好像缺點意思,被迫活在父母、領導、同事的期待裡,被貼上了一個“只要有你在我就很安心”的標籤,在我看來,這恰恰是毀掉一個人的源頭。

所以,我覺得博洋退賽是按自己的意願活著的表現。

我太喜歡這種生活態度,因為作為同樣活在別人期待中的我,前段時間的創作遇到了極大的瓶頸,雖然我得到了還不錯的稿酬,但我的生活節奏被嚴重打亂,創作理念被深埋,只能用頹廢的軀殼去接納與我初衷相違背的想法。

我的身心發生了一次地震,原本的世界觀坍塌,災後重建的過程讓我越來越明白自己要的到底是什麼。

我最害怕別人對我有期待,當我把過往案例發給客戶時,他們就覺得穩了,進而希望我能扛起大旗,在剛孵化不久的新平臺創作一篇10萬+爆款文章,瞬間打響知名度。

當我在屏幕這端看著客戶用文字表達滔滔不絕的喜悅,以及開始描繪打響平臺知名度後的藍圖時,我的第一感覺是:好害怕,連你們自己都做不到的事情,為什麼給我就拔高了期待?如果我能在剛孵化不久的新平臺就創作一篇10萬+爆款文章,那我就建了一個新平臺,天天給自己寫10萬+,還用得著去做項目嗎?

不僅是客戶,就連身邊的家人、朋友,都似乎很喜歡拔高對我的期待值。我越來越不喜歡去社交,因為社交要簡單地介紹自己,當我說“我是一個自由職業者,主要是通過做內容獲得稿費養活自己。”

這時候,總會引來很多好奇的疑問:

  • 那你文筆一定很好,是不是中文系畢業的呀?
  • 你的文章都發布在那些平臺?推薦給我學習學習唄。
  • 像你們這些寫過10萬+的寫手,收入是不是普遍很高?
  • 你的變現模式有哪些?只是寫稿?
  • 有沒有想過開工作室圈一波寫手,你自己賺中間差價?

我非常厭煩這種問題,甚至覺得提問的人能不能給我一點私人空間?我隨便回答,會迎來新一波的追問,我認真回答,又換來對方苦口婆心給的建議,很想反駁,但又覺得還是不要惹事,別人的建議聽聽就好,最終還是要按照自己的節奏走下去。

可是,這種聲音聽多了,自己也會不自覺陷入他們的邏輯中,內心似乎變得沒那麼堅定。譬如:20歲的時候,我們堅持結婚一定要嫁給愛情,等不到最合適的就單身,不將就。

畢業幾年後,身邊的朋友陸續結婚生娃,好久不回家,回家就被父母和親戚催著談戀愛結婚,最可怕的是那些身邊那些年紀差不多的單身或者熱戀中的朋友會告訴你:

  • 找個差不多的對象就得了,不然就變成“老姑婆”。
  • 世界上哪有完美的對象,有些事情忍忍就過去了。
  • 到了30歲還沒結婚,身邊的人都會以為你有問題。
  • 身邊的朋友都結婚了,自己還單身,突然覺得好孤單。

真正能理直氣壯地“做自己”的人,少之又少。從小到大,我們聽到的建議太多,以至於淹沒了我們內心真正的聲音。畢竟,給建議人也只是浪費點脣舌,他們像極了不負責任的商家,當你把他的建議聽進去,後續發生的事情一概不負責,甚至堅持自己的建議是對的,只是你的做法出了問題,怪你沒有按照他的思路走。

好,那我們選擇性屏蔽身邊親朋好友的建議,甚至從原生家庭的束縛中掙脫出來,活成獨立的自我,那麼問題又來了:你真的能對自己負責嗎?你真的有自己的生活和思想嗎?

是跟隨社會大多數人的步伐匍匐前進?還是跟從自己的內心,在諸多選擇中匹配最適合自己的,哪怕在別人看來是不值得的道路?

博洋提出退賽,嘉賓都希望他再堅持堅持,畢竟,他離決賽就差一點帶你,像極了我們對父母說“我跟他談不下去了”,父母揪著我們的手臂說“再堅持一下,都要結婚了”。這種“以大局為重的犧牲小我”的熱血場景,咋聽感覺是我們不識大體,實際上不就是一種道德綁架嗎?

很多人希望能按自己的意願活著,但又不得不向父母、職場、金錢、伴侶低頭,他們覺得這是逼不得已,我卻覺得這是人們想要的太多,太貪心了。想要自由、想要父母不加管制、想要舒服地賺錢、想堅持自我、想結婚的對象無條件理解自己。

這都是可以的。前提是要問自己:我有這個能力維持事物之間的動態平衡嗎?如果有,那你可以大膽地去追求更多,如果沒有,那就不要打腫臉充胖子。

人生很短,時間很貴,偶爾給生活按暫停鍵,給忙碌的自己放個假,想想自己真的需要擁有這麼多嗎?丟掉那些外在的華麗,直面內心的真實想法,有那麼難嗎?你連自己都不懂,又拿什麼去探索這個複雜的世界呢?

希望你無論走到哪裡,都不要丟掉你自己。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