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潮商曾在金融風暴中散盡家財,從零起步,今創立多家上市公司'

"

初見吳葵生,給人感覺平和且普通,他總是笑臉迎人,隨和沒有一點架子。如果不是早知道其身份,不會把他和企業家聯繫在一起。

在五十知天命的年齡段,吳葵生做出了人生中重要且不可思議的決定——經營實業,這使他的商業軌跡有了重大改變。用近五年的時光,他創建的浩源新材、顯鴻科技相繼在新三板掛牌上市。

而這,已經是吳葵生打造的第多家上市企業。

"

初見吳葵生,給人感覺平和且普通,他總是笑臉迎人,隨和沒有一點架子。如果不是早知道其身份,不會把他和企業家聯繫在一起。

在五十知天命的年齡段,吳葵生做出了人生中重要且不可思議的決定——經營實業,這使他的商業軌跡有了重大改變。用近五年的時光,他創建的浩源新材、顯鴻科技相繼在新三板掛牌上市。

而這,已經是吳葵生打造的第多家上市企業。

這位潮商曾在金融風暴中散盡家財,從零起步,今創立多家上市公司


▲吳葵生

本質上看,吳葵生是一個投資人。但與流行的PE、VC不同的是,他用的都是自有資金。在成績上,他與主流投資機構也有所差別:迄今為止,吳葵生的投資成功率是100%。

誰又能想到,這位如此成功的商人,在其商業生涯中,卻並非成功永隨:30歲出頭,他便成為千萬富翁,90年代初期便攢下過億身家——在那個年代,你無法定義這是多大一筆錢。但緊接著,在亞洲金融風暴中,他卻失去了全部家財。

經歷大風大浪,吳葵生處變不驚。在他看來,心態是自己得以走出貧窮、取得成就的根基,而心態的養成,則源自其成長期與軍旅生涯中,深入骨髓的與人為善與吃苦耐勞。

"

初見吳葵生,給人感覺平和且普通,他總是笑臉迎人,隨和沒有一點架子。如果不是早知道其身份,不會把他和企業家聯繫在一起。

在五十知天命的年齡段,吳葵生做出了人生中重要且不可思議的決定——經營實業,這使他的商業軌跡有了重大改變。用近五年的時光,他創建的浩源新材、顯鴻科技相繼在新三板掛牌上市。

而這,已經是吳葵生打造的第多家上市企業。

這位潮商曾在金融風暴中散盡家財,從零起步,今創立多家上市公司


▲吳葵生

本質上看,吳葵生是一個投資人。但與流行的PE、VC不同的是,他用的都是自有資金。在成績上,他與主流投資機構也有所差別:迄今為止,吳葵生的投資成功率是100%。

誰又能想到,這位如此成功的商人,在其商業生涯中,卻並非成功永隨:30歲出頭,他便成為千萬富翁,90年代初期便攢下過億身家——在那個年代,你無法定義這是多大一筆錢。但緊接著,在亞洲金融風暴中,他卻失去了全部家財。

經歷大風大浪,吳葵生處變不驚。在他看來,心態是自己得以走出貧窮、取得成就的根基,而心態的養成,則源自其成長期與軍旅生涯中,深入骨髓的與人為善與吃苦耐勞。

這位潮商曾在金融風暴中散盡家財,從零起步,今創立多家上市公司


少年清貧

1961年,吳葵生出生於廣東省惠來縣的農村,家中共有5個兄弟姐妹。歷史上的中國這一年正處於三年困難時期最後一年,成長期裡,吳葵生印象最深的便是如影隨形的貧窮。

惠來縣人多地少,人均三分地。父親在外工作,母親和姐姐的身體不是很好,作為家中長子,吳葵生不得不早當家。10歲左右,他就開始做家務和參加生產隊的勞動,貼補家用,以此減輕家庭的負擔。

"

初見吳葵生,給人感覺平和且普通,他總是笑臉迎人,隨和沒有一點架子。如果不是早知道其身份,不會把他和企業家聯繫在一起。

在五十知天命的年齡段,吳葵生做出了人生中重要且不可思議的決定——經營實業,這使他的商業軌跡有了重大改變。用近五年的時光,他創建的浩源新材、顯鴻科技相繼在新三板掛牌上市。

而這,已經是吳葵生打造的第多家上市企業。

這位潮商曾在金融風暴中散盡家財,從零起步,今創立多家上市公司


▲吳葵生

本質上看,吳葵生是一個投資人。但與流行的PE、VC不同的是,他用的都是自有資金。在成績上,他與主流投資機構也有所差別:迄今為止,吳葵生的投資成功率是100%。

誰又能想到,這位如此成功的商人,在其商業生涯中,卻並非成功永隨:30歲出頭,他便成為千萬富翁,90年代初期便攢下過億身家——在那個年代,你無法定義這是多大一筆錢。但緊接著,在亞洲金融風暴中,他卻失去了全部家財。

經歷大風大浪,吳葵生處變不驚。在他看來,心態是自己得以走出貧窮、取得成就的根基,而心態的養成,則源自其成長期與軍旅生涯中,深入骨髓的與人為善與吃苦耐勞。

這位潮商曾在金融風暴中散盡家財,從零起步,今創立多家上市公司


少年清貧

1961年,吳葵生出生於廣東省惠來縣的農村,家中共有5個兄弟姐妹。歷史上的中國這一年正處於三年困難時期最後一年,成長期裡,吳葵生印象最深的便是如影隨形的貧窮。

惠來縣人多地少,人均三分地。父親在外工作,母親和姐姐的身體不是很好,作為家中長子,吳葵生不得不早當家。10歲左右,他就開始做家務和參加生產隊的勞動,貼補家用,以此減輕家庭的負擔。

這位潮商曾在金融風暴中散盡家財,從零起步,今創立多家上市公司


▲青年吳葵生

高中畢業時,高考尚未恢復,吳葵生隨著村裡的壯丁大隊外出,成了工地上的一名小工。如是做了兩年,1979年10月,吳葵生又應徵入伍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1983年11月退伍。

4年的軍旅生涯給吳葵生帶來了深遠影響,他的很多習慣,包括做任何事一絲不苟、執行力與守時,都是部隊時期養成的。

"

初見吳葵生,給人感覺平和且普通,他總是笑臉迎人,隨和沒有一點架子。如果不是早知道其身份,不會把他和企業家聯繫在一起。

在五十知天命的年齡段,吳葵生做出了人生中重要且不可思議的決定——經營實業,這使他的商業軌跡有了重大改變。用近五年的時光,他創建的浩源新材、顯鴻科技相繼在新三板掛牌上市。

而這,已經是吳葵生打造的第多家上市企業。

這位潮商曾在金融風暴中散盡家財,從零起步,今創立多家上市公司


▲吳葵生

本質上看,吳葵生是一個投資人。但與流行的PE、VC不同的是,他用的都是自有資金。在成績上,他與主流投資機構也有所差別:迄今為止,吳葵生的投資成功率是100%。

誰又能想到,這位如此成功的商人,在其商業生涯中,卻並非成功永隨:30歲出頭,他便成為千萬富翁,90年代初期便攢下過億身家——在那個年代,你無法定義這是多大一筆錢。但緊接著,在亞洲金融風暴中,他卻失去了全部家財。

經歷大風大浪,吳葵生處變不驚。在他看來,心態是自己得以走出貧窮、取得成就的根基,而心態的養成,則源自其成長期與軍旅生涯中,深入骨髓的與人為善與吃苦耐勞。

這位潮商曾在金融風暴中散盡家財,從零起步,今創立多家上市公司


少年清貧

1961年,吳葵生出生於廣東省惠來縣的農村,家中共有5個兄弟姐妹。歷史上的中國這一年正處於三年困難時期最後一年,成長期裡,吳葵生印象最深的便是如影隨形的貧窮。

惠來縣人多地少,人均三分地。父親在外工作,母親和姐姐的身體不是很好,作為家中長子,吳葵生不得不早當家。10歲左右,他就開始做家務和參加生產隊的勞動,貼補家用,以此減輕家庭的負擔。

這位潮商曾在金融風暴中散盡家財,從零起步,今創立多家上市公司


▲青年吳葵生

高中畢業時,高考尚未恢復,吳葵生隨著村裡的壯丁大隊外出,成了工地上的一名小工。如是做了兩年,1979年10月,吳葵生又應徵入伍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1983年11月退伍。

4年的軍旅生涯給吳葵生帶來了深遠影響,他的很多習慣,包括做任何事一絲不苟、執行力與守時,都是部隊時期養成的。

這位潮商曾在金融風暴中散盡家財,從零起步,今創立多家上市公司


初入商海

1984年是中國市場經濟的元年。是年,深圳改革開放的示範效應開始發酵,無數胸懷野心的年輕人爭相“下海”。時年23歲的吳葵生從部隊退役後也選擇了下海。

這一年,柳傳志創立了聯想,史玉柱編出了一套軟件,段永平離開了北京電子管廠,萬潤南成立了四通,李東生在倉庫裡做起了錄音磁帶……而吳葵生,則又成了一名工地小工。

從買菜工到木瓦工,再從室內塗裝與設計到項目對接人,最後吳葵生成為了工地上的小隊長。潮州人有個理念:功夫學到家比什麼都重要,掌握一門技巧才有鐵飯碗。吳葵生想要的不止一個鐵飯碗。三四年的時間裡,他學遍工地的每一道技術,瓦工、木工、甚至是室內塗裝與設計。這些技能像烙印一樣留在他的腦海裡,以至於現如今,南至香港,北至內蒙,其經營公司的辦公場所,大部分都由吳葵生親自設計完成。

"

初見吳葵生,給人感覺平和且普通,他總是笑臉迎人,隨和沒有一點架子。如果不是早知道其身份,不會把他和企業家聯繫在一起。

在五十知天命的年齡段,吳葵生做出了人生中重要且不可思議的決定——經營實業,這使他的商業軌跡有了重大改變。用近五年的時光,他創建的浩源新材、顯鴻科技相繼在新三板掛牌上市。

而這,已經是吳葵生打造的第多家上市企業。

這位潮商曾在金融風暴中散盡家財,從零起步,今創立多家上市公司


▲吳葵生

本質上看,吳葵生是一個投資人。但與流行的PE、VC不同的是,他用的都是自有資金。在成績上,他與主流投資機構也有所差別:迄今為止,吳葵生的投資成功率是100%。

誰又能想到,這位如此成功的商人,在其商業生涯中,卻並非成功永隨:30歲出頭,他便成為千萬富翁,90年代初期便攢下過億身家——在那個年代,你無法定義這是多大一筆錢。但緊接著,在亞洲金融風暴中,他卻失去了全部家財。

經歷大風大浪,吳葵生處變不驚。在他看來,心態是自己得以走出貧窮、取得成就的根基,而心態的養成,則源自其成長期與軍旅生涯中,深入骨髓的與人為善與吃苦耐勞。

這位潮商曾在金融風暴中散盡家財,從零起步,今創立多家上市公司


少年清貧

1961年,吳葵生出生於廣東省惠來縣的農村,家中共有5個兄弟姐妹。歷史上的中國這一年正處於三年困難時期最後一年,成長期裡,吳葵生印象最深的便是如影隨形的貧窮。

惠來縣人多地少,人均三分地。父親在外工作,母親和姐姐的身體不是很好,作為家中長子,吳葵生不得不早當家。10歲左右,他就開始做家務和參加生產隊的勞動,貼補家用,以此減輕家庭的負擔。

這位潮商曾在金融風暴中散盡家財,從零起步,今創立多家上市公司


▲青年吳葵生

高中畢業時,高考尚未恢復,吳葵生隨著村裡的壯丁大隊外出,成了工地上的一名小工。如是做了兩年,1979年10月,吳葵生又應徵入伍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1983年11月退伍。

4年的軍旅生涯給吳葵生帶來了深遠影響,他的很多習慣,包括做任何事一絲不苟、執行力與守時,都是部隊時期養成的。

這位潮商曾在金融風暴中散盡家財,從零起步,今創立多家上市公司


初入商海

1984年是中國市場經濟的元年。是年,深圳改革開放的示範效應開始發酵,無數胸懷野心的年輕人爭相“下海”。時年23歲的吳葵生從部隊退役後也選擇了下海。

這一年,柳傳志創立了聯想,史玉柱編出了一套軟件,段永平離開了北京電子管廠,萬潤南成立了四通,李東生在倉庫裡做起了錄音磁帶……而吳葵生,則又成了一名工地小工。

從買菜工到木瓦工,再從室內塗裝與設計到項目對接人,最後吳葵生成為了工地上的小隊長。潮州人有個理念:功夫學到家比什麼都重要,掌握一門技巧才有鐵飯碗。吳葵生想要的不止一個鐵飯碗。三四年的時間裡,他學遍工地的每一道技術,瓦工、木工、甚至是室內塗裝與設計。這些技能像烙印一樣留在他的腦海裡,以至於現如今,南至香港,北至內蒙,其經營公司的辦公場所,大部分都由吳葵生親自設計完成。

這位潮商曾在金融風暴中散盡家財,從零起步,今創立多家上市公司


1988年,擁有了一定資金積累的吳葵生到達雲南,轉行從事菸草貿易。

轉行後的吳葵生一開始仍然是從雜工做起,直到受到當時的領導賞識,他接手了一筆不被看好的菸草業務。當時雲南的菸草貿易多為以物易物,吳葵生所對接的地方菸草公司要求換取1000萬噸化肥,為此吳葵生跑遍大江南北,才找到一家能夠供給足夠化肥的廣東公司。吳葵生不僅成功做成了這項買賣,還給公司帶來了近百萬的利潤。

90年代初期,僅30歲出頭的吳葵生已經在菸草貿易行業闖下一片天地,成為了身家超千萬的富翁。

"

初見吳葵生,給人感覺平和且普通,他總是笑臉迎人,隨和沒有一點架子。如果不是早知道其身份,不會把他和企業家聯繫在一起。

在五十知天命的年齡段,吳葵生做出了人生中重要且不可思議的決定——經營實業,這使他的商業軌跡有了重大改變。用近五年的時光,他創建的浩源新材、顯鴻科技相繼在新三板掛牌上市。

而這,已經是吳葵生打造的第多家上市企業。

這位潮商曾在金融風暴中散盡家財,從零起步,今創立多家上市公司


▲吳葵生

本質上看,吳葵生是一個投資人。但與流行的PE、VC不同的是,他用的都是自有資金。在成績上,他與主流投資機構也有所差別:迄今為止,吳葵生的投資成功率是100%。

誰又能想到,這位如此成功的商人,在其商業生涯中,卻並非成功永隨:30歲出頭,他便成為千萬富翁,90年代初期便攢下過億身家——在那個年代,你無法定義這是多大一筆錢。但緊接著,在亞洲金融風暴中,他卻失去了全部家財。

經歷大風大浪,吳葵生處變不驚。在他看來,心態是自己得以走出貧窮、取得成就的根基,而心態的養成,則源自其成長期與軍旅生涯中,深入骨髓的與人為善與吃苦耐勞。

這位潮商曾在金融風暴中散盡家財,從零起步,今創立多家上市公司


少年清貧

1961年,吳葵生出生於廣東省惠來縣的農村,家中共有5個兄弟姐妹。歷史上的中國這一年正處於三年困難時期最後一年,成長期裡,吳葵生印象最深的便是如影隨形的貧窮。

惠來縣人多地少,人均三分地。父親在外工作,母親和姐姐的身體不是很好,作為家中長子,吳葵生不得不早當家。10歲左右,他就開始做家務和參加生產隊的勞動,貼補家用,以此減輕家庭的負擔。

這位潮商曾在金融風暴中散盡家財,從零起步,今創立多家上市公司


▲青年吳葵生

高中畢業時,高考尚未恢復,吳葵生隨著村裡的壯丁大隊外出,成了工地上的一名小工。如是做了兩年,1979年10月,吳葵生又應徵入伍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1983年11月退伍。

4年的軍旅生涯給吳葵生帶來了深遠影響,他的很多習慣,包括做任何事一絲不苟、執行力與守時,都是部隊時期養成的。

這位潮商曾在金融風暴中散盡家財,從零起步,今創立多家上市公司


初入商海

1984年是中國市場經濟的元年。是年,深圳改革開放的示範效應開始發酵,無數胸懷野心的年輕人爭相“下海”。時年23歲的吳葵生從部隊退役後也選擇了下海。

這一年,柳傳志創立了聯想,史玉柱編出了一套軟件,段永平離開了北京電子管廠,萬潤南成立了四通,李東生在倉庫裡做起了錄音磁帶……而吳葵生,則又成了一名工地小工。

從買菜工到木瓦工,再從室內塗裝與設計到項目對接人,最後吳葵生成為了工地上的小隊長。潮州人有個理念:功夫學到家比什麼都重要,掌握一門技巧才有鐵飯碗。吳葵生想要的不止一個鐵飯碗。三四年的時間裡,他學遍工地的每一道技術,瓦工、木工、甚至是室內塗裝與設計。這些技能像烙印一樣留在他的腦海裡,以至於現如今,南至香港,北至內蒙,其經營公司的辦公場所,大部分都由吳葵生親自設計完成。

這位潮商曾在金融風暴中散盡家財,從零起步,今創立多家上市公司


1988年,擁有了一定資金積累的吳葵生到達雲南,轉行從事菸草貿易。

轉行後的吳葵生一開始仍然是從雜工做起,直到受到當時的領導賞識,他接手了一筆不被看好的菸草業務。當時雲南的菸草貿易多為以物易物,吳葵生所對接的地方菸草公司要求換取1000萬噸化肥,為此吳葵生跑遍大江南北,才找到一家能夠供給足夠化肥的廣東公司。吳葵生不僅成功做成了這項買賣,還給公司帶來了近百萬的利潤。

90年代初期,僅30歲出頭的吳葵生已經在菸草貿易行業闖下一片天地,成為了身家超千萬的富翁。

這位潮商曾在金融風暴中散盡家財,從零起步,今創立多家上市公司


商海浮沉 在金融風暴中“散盡”家財

1992年,吳葵生移居到香港並開設貿易公司,並且買樓置地,結識了一批關係很好的港商。有香港生意夥伴向他建議:你光做貿易不行,得學投資,才能錢生錢。資本的誘惑促使吳葵生決定將錢投入香港股市。

1995-1996年之間,香港股市、樓市頗為紅火,恆生指數穩中有升。吳葵生大肆買入,僅1996年,他便在股市和樓市各投入了超過1億港幣,在當時,內地有此財力者可謂屈指可數。

投資雖大,但彼時的吳葵生對資本市場知之甚少,風險管理的意識尤其淡薄。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來襲,從東南亞直奔香港,港九一夜之間風聲鶴唳。吳葵生以8.30港幣買入的一隻股票跌至0.32港幣,他的全部身家在短短時間內蒸發殆盡。

常言道禍不單行,金融危機期間,厄運接踵而至。吳葵生此前購入的大量寫字樓和住宅也由超過1億港幣的市值下跌至3000萬港幣,同時這些不動產還使其揹負了鉅額債務。加之菸草貿易行業已經進行改制,吳葵生也不可能再重操舊業。

"

初見吳葵生,給人感覺平和且普通,他總是笑臉迎人,隨和沒有一點架子。如果不是早知道其身份,不會把他和企業家聯繫在一起。

在五十知天命的年齡段,吳葵生做出了人生中重要且不可思議的決定——經營實業,這使他的商業軌跡有了重大改變。用近五年的時光,他創建的浩源新材、顯鴻科技相繼在新三板掛牌上市。

而這,已經是吳葵生打造的第多家上市企業。

這位潮商曾在金融風暴中散盡家財,從零起步,今創立多家上市公司


▲吳葵生

本質上看,吳葵生是一個投資人。但與流行的PE、VC不同的是,他用的都是自有資金。在成績上,他與主流投資機構也有所差別:迄今為止,吳葵生的投資成功率是100%。

誰又能想到,這位如此成功的商人,在其商業生涯中,卻並非成功永隨:30歲出頭,他便成為千萬富翁,90年代初期便攢下過億身家——在那個年代,你無法定義這是多大一筆錢。但緊接著,在亞洲金融風暴中,他卻失去了全部家財。

經歷大風大浪,吳葵生處變不驚。在他看來,心態是自己得以走出貧窮、取得成就的根基,而心態的養成,則源自其成長期與軍旅生涯中,深入骨髓的與人為善與吃苦耐勞。

這位潮商曾在金融風暴中散盡家財,從零起步,今創立多家上市公司


少年清貧

1961年,吳葵生出生於廣東省惠來縣的農村,家中共有5個兄弟姐妹。歷史上的中國這一年正處於三年困難時期最後一年,成長期裡,吳葵生印象最深的便是如影隨形的貧窮。

惠來縣人多地少,人均三分地。父親在外工作,母親和姐姐的身體不是很好,作為家中長子,吳葵生不得不早當家。10歲左右,他就開始做家務和參加生產隊的勞動,貼補家用,以此減輕家庭的負擔。

這位潮商曾在金融風暴中散盡家財,從零起步,今創立多家上市公司


▲青年吳葵生

高中畢業時,高考尚未恢復,吳葵生隨著村裡的壯丁大隊外出,成了工地上的一名小工。如是做了兩年,1979年10月,吳葵生又應徵入伍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1983年11月退伍。

4年的軍旅生涯給吳葵生帶來了深遠影響,他的很多習慣,包括做任何事一絲不苟、執行力與守時,都是部隊時期養成的。

這位潮商曾在金融風暴中散盡家財,從零起步,今創立多家上市公司


初入商海

1984年是中國市場經濟的元年。是年,深圳改革開放的示範效應開始發酵,無數胸懷野心的年輕人爭相“下海”。時年23歲的吳葵生從部隊退役後也選擇了下海。

這一年,柳傳志創立了聯想,史玉柱編出了一套軟件,段永平離開了北京電子管廠,萬潤南成立了四通,李東生在倉庫裡做起了錄音磁帶……而吳葵生,則又成了一名工地小工。

從買菜工到木瓦工,再從室內塗裝與設計到項目對接人,最後吳葵生成為了工地上的小隊長。潮州人有個理念:功夫學到家比什麼都重要,掌握一門技巧才有鐵飯碗。吳葵生想要的不止一個鐵飯碗。三四年的時間裡,他學遍工地的每一道技術,瓦工、木工、甚至是室內塗裝與設計。這些技能像烙印一樣留在他的腦海裡,以至於現如今,南至香港,北至內蒙,其經營公司的辦公場所,大部分都由吳葵生親自設計完成。

這位潮商曾在金融風暴中散盡家財,從零起步,今創立多家上市公司


1988年,擁有了一定資金積累的吳葵生到達雲南,轉行從事菸草貿易。

轉行後的吳葵生一開始仍然是從雜工做起,直到受到當時的領導賞識,他接手了一筆不被看好的菸草業務。當時雲南的菸草貿易多為以物易物,吳葵生所對接的地方菸草公司要求換取1000萬噸化肥,為此吳葵生跑遍大江南北,才找到一家能夠供給足夠化肥的廣東公司。吳葵生不僅成功做成了這項買賣,還給公司帶來了近百萬的利潤。

90年代初期,僅30歲出頭的吳葵生已經在菸草貿易行業闖下一片天地,成為了身家超千萬的富翁。

這位潮商曾在金融風暴中散盡家財,從零起步,今創立多家上市公司


商海浮沉 在金融風暴中“散盡”家財

1992年,吳葵生移居到香港並開設貿易公司,並且買樓置地,結識了一批關係很好的港商。有香港生意夥伴向他建議:你光做貿易不行,得學投資,才能錢生錢。資本的誘惑促使吳葵生決定將錢投入香港股市。

1995-1996年之間,香港股市、樓市頗為紅火,恆生指數穩中有升。吳葵生大肆買入,僅1996年,他便在股市和樓市各投入了超過1億港幣,在當時,內地有此財力者可謂屈指可數。

投資雖大,但彼時的吳葵生對資本市場知之甚少,風險管理的意識尤其淡薄。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來襲,從東南亞直奔香港,港九一夜之間風聲鶴唳。吳葵生以8.30港幣買入的一隻股票跌至0.32港幣,他的全部身家在短短時間內蒸發殆盡。

常言道禍不單行,金融危機期間,厄運接踵而至。吳葵生此前購入的大量寫字樓和住宅也由超過1億港幣的市值下跌至3000萬港幣,同時這些不動產還使其揹負了鉅額債務。加之菸草貿易行業已經進行改制,吳葵生也不可能再重操舊業。

這位潮商曾在金融風暴中散盡家財,從零起步,今創立多家上市公司


壓力如溺水般令人窒息,一向順風順水的吳葵生感受到了兵敗如山倒的壓力。

沒有時間自怨自艾,吳葵生深知不能讓後悔左右自己。回首那段時光,他總結“無所謂”的心態和軍人百折不撓的意志力至關重要:困難與挫折常有,但是人的心態一定不能消極。

“方法總比困難多,消沉、抱怨不是解決問題的方法。直到現在,我都不怕公司的人犯錯,我只怕他們不積極想辦法。你有辦法,我們花多少錢試錯都可以,只有嘗試才有進步,才能找到正確方法。”吳葵生說。

帶著歸零的心態,在周遭仍是一片哀鴻遍野之際,吳葵生迎來了翻身的機會。

重拾信心,再度出發

1999年,在朋友的介紹下,吳葵生借來2000萬港幣入股了名為神州醫療的醫療器械公司。吳葵生不僅參與入股經營,而且跑遍全國各地推銷他們的醫療器械。

功夫不負有心人。連續大半年的勞頓中,吳葵生一共簽下了30家醫院,公司與這些醫院合辦癌症治療中心,免費給予其先進的醫療設備,然後從經營中參與分成,即先投入,後慢慢獲取回報。

打下根基後,吳葵生的新公司迅速走上正軌。2001年,其創立的神州醫療的合作醫院已經達到63家,遍及整個中國版圖。當年12月,神州醫療登陸香港創業板。曾因股市的資本遊戲而一無所有的吳葵生,再度回到資本遊戲中來,但身份卻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神州醫療掛牌的當天,吳葵生想起了97年的股災。“我覺得那次吃虧,對我們企業的風控是有很大幫助的。那之後,(我們)對資本不再那麼陌生,也不再像以前那樣盲目自信甚至愚蠢。”

在神州醫療成功上市後,吳葵生再次開啟了投資的大門,他聯合幾位香港的生意夥伴、投資人,吳葵生在接下來的3年裡,先後成功投資、運作和參與了另外兩家香港上市公司,並且投資了印刷、醫藥、地產等諸多產業,皆獲成功。

二次創業,從資本到實業

2007年,香港投資界暗潮湧動,業界意識到美國經濟很差,將波及全球,金融行業可能再次出現大的波動。吳葵生吸取1997年的經驗教訓,不僅迅速出手了旗下的地產公司,並且切割了大部分與金融聯繫緊密的產業,出於這樣的危機防範,他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中得以全身而退。

2011年,己經50歲的吳葵生,做出了人生中重要且不可思議的決定——經營實業,這使他的商業軌跡有了重大改變。藉助香港—內蒙經貿合作周這一良好契機,吳葵生隻身從繁華的維多利亞港灣來到了祖國最北方——內蒙古,投資創辦了以碳纖維材料研發為重點的浩源新材料科技園。

在內蒙古各級政府的關懷和支持下,以及員工的辛苦努力下,克服了內蒙古惡劣天影響,吳葵生在一片寸草不長的荒地上,僅用9個月的時間,完成了碳纖維一期項目約5萬平方米的工業廠房和生活設施的建設,實現了年產2萬公里碳纖維複合芯導線的生產線投產。該項目在內蒙古電網共掛網1500公里,其50萬千伏碳纖維複合芯導線項目,是截至目前中國第一條該級別的新建碳纖維複合芯導線線路。

"

初見吳葵生,給人感覺平和且普通,他總是笑臉迎人,隨和沒有一點架子。如果不是早知道其身份,不會把他和企業家聯繫在一起。

在五十知天命的年齡段,吳葵生做出了人生中重要且不可思議的決定——經營實業,這使他的商業軌跡有了重大改變。用近五年的時光,他創建的浩源新材、顯鴻科技相繼在新三板掛牌上市。

而這,已經是吳葵生打造的第多家上市企業。

這位潮商曾在金融風暴中散盡家財,從零起步,今創立多家上市公司


▲吳葵生

本質上看,吳葵生是一個投資人。但與流行的PE、VC不同的是,他用的都是自有資金。在成績上,他與主流投資機構也有所差別:迄今為止,吳葵生的投資成功率是100%。

誰又能想到,這位如此成功的商人,在其商業生涯中,卻並非成功永隨:30歲出頭,他便成為千萬富翁,90年代初期便攢下過億身家——在那個年代,你無法定義這是多大一筆錢。但緊接著,在亞洲金融風暴中,他卻失去了全部家財。

經歷大風大浪,吳葵生處變不驚。在他看來,心態是自己得以走出貧窮、取得成就的根基,而心態的養成,則源自其成長期與軍旅生涯中,深入骨髓的與人為善與吃苦耐勞。

這位潮商曾在金融風暴中散盡家財,從零起步,今創立多家上市公司


少年清貧

1961年,吳葵生出生於廣東省惠來縣的農村,家中共有5個兄弟姐妹。歷史上的中國這一年正處於三年困難時期最後一年,成長期裡,吳葵生印象最深的便是如影隨形的貧窮。

惠來縣人多地少,人均三分地。父親在外工作,母親和姐姐的身體不是很好,作為家中長子,吳葵生不得不早當家。10歲左右,他就開始做家務和參加生產隊的勞動,貼補家用,以此減輕家庭的負擔。

這位潮商曾在金融風暴中散盡家財,從零起步,今創立多家上市公司


▲青年吳葵生

高中畢業時,高考尚未恢復,吳葵生隨著村裡的壯丁大隊外出,成了工地上的一名小工。如是做了兩年,1979年10月,吳葵生又應徵入伍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1983年11月退伍。

4年的軍旅生涯給吳葵生帶來了深遠影響,他的很多習慣,包括做任何事一絲不苟、執行力與守時,都是部隊時期養成的。

這位潮商曾在金融風暴中散盡家財,從零起步,今創立多家上市公司


初入商海

1984年是中國市場經濟的元年。是年,深圳改革開放的示範效應開始發酵,無數胸懷野心的年輕人爭相“下海”。時年23歲的吳葵生從部隊退役後也選擇了下海。

這一年,柳傳志創立了聯想,史玉柱編出了一套軟件,段永平離開了北京電子管廠,萬潤南成立了四通,李東生在倉庫裡做起了錄音磁帶……而吳葵生,則又成了一名工地小工。

從買菜工到木瓦工,再從室內塗裝與設計到項目對接人,最後吳葵生成為了工地上的小隊長。潮州人有個理念:功夫學到家比什麼都重要,掌握一門技巧才有鐵飯碗。吳葵生想要的不止一個鐵飯碗。三四年的時間裡,他學遍工地的每一道技術,瓦工、木工、甚至是室內塗裝與設計。這些技能像烙印一樣留在他的腦海裡,以至於現如今,南至香港,北至內蒙,其經營公司的辦公場所,大部分都由吳葵生親自設計完成。

這位潮商曾在金融風暴中散盡家財,從零起步,今創立多家上市公司


1988年,擁有了一定資金積累的吳葵生到達雲南,轉行從事菸草貿易。

轉行後的吳葵生一開始仍然是從雜工做起,直到受到當時的領導賞識,他接手了一筆不被看好的菸草業務。當時雲南的菸草貿易多為以物易物,吳葵生所對接的地方菸草公司要求換取1000萬噸化肥,為此吳葵生跑遍大江南北,才找到一家能夠供給足夠化肥的廣東公司。吳葵生不僅成功做成了這項買賣,還給公司帶來了近百萬的利潤。

90年代初期,僅30歲出頭的吳葵生已經在菸草貿易行業闖下一片天地,成為了身家超千萬的富翁。

這位潮商曾在金融風暴中散盡家財,從零起步,今創立多家上市公司


商海浮沉 在金融風暴中“散盡”家財

1992年,吳葵生移居到香港並開設貿易公司,並且買樓置地,結識了一批關係很好的港商。有香港生意夥伴向他建議:你光做貿易不行,得學投資,才能錢生錢。資本的誘惑促使吳葵生決定將錢投入香港股市。

1995-1996年之間,香港股市、樓市頗為紅火,恆生指數穩中有升。吳葵生大肆買入,僅1996年,他便在股市和樓市各投入了超過1億港幣,在當時,內地有此財力者可謂屈指可數。

投資雖大,但彼時的吳葵生對資本市場知之甚少,風險管理的意識尤其淡薄。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來襲,從東南亞直奔香港,港九一夜之間風聲鶴唳。吳葵生以8.30港幣買入的一隻股票跌至0.32港幣,他的全部身家在短短時間內蒸發殆盡。

常言道禍不單行,金融危機期間,厄運接踵而至。吳葵生此前購入的大量寫字樓和住宅也由超過1億港幣的市值下跌至3000萬港幣,同時這些不動產還使其揹負了鉅額債務。加之菸草貿易行業已經進行改制,吳葵生也不可能再重操舊業。

這位潮商曾在金融風暴中散盡家財,從零起步,今創立多家上市公司


壓力如溺水般令人窒息,一向順風順水的吳葵生感受到了兵敗如山倒的壓力。

沒有時間自怨自艾,吳葵生深知不能讓後悔左右自己。回首那段時光,他總結“無所謂”的心態和軍人百折不撓的意志力至關重要:困難與挫折常有,但是人的心態一定不能消極。

“方法總比困難多,消沉、抱怨不是解決問題的方法。直到現在,我都不怕公司的人犯錯,我只怕他們不積極想辦法。你有辦法,我們花多少錢試錯都可以,只有嘗試才有進步,才能找到正確方法。”吳葵生說。

帶著歸零的心態,在周遭仍是一片哀鴻遍野之際,吳葵生迎來了翻身的機會。

重拾信心,再度出發

1999年,在朋友的介紹下,吳葵生借來2000萬港幣入股了名為神州醫療的醫療器械公司。吳葵生不僅參與入股經營,而且跑遍全國各地推銷他們的醫療器械。

功夫不負有心人。連續大半年的勞頓中,吳葵生一共簽下了30家醫院,公司與這些醫院合辦癌症治療中心,免費給予其先進的醫療設備,然後從經營中參與分成,即先投入,後慢慢獲取回報。

打下根基後,吳葵生的新公司迅速走上正軌。2001年,其創立的神州醫療的合作醫院已經達到63家,遍及整個中國版圖。當年12月,神州醫療登陸香港創業板。曾因股市的資本遊戲而一無所有的吳葵生,再度回到資本遊戲中來,但身份卻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神州醫療掛牌的當天,吳葵生想起了97年的股災。“我覺得那次吃虧,對我們企業的風控是有很大幫助的。那之後,(我們)對資本不再那麼陌生,也不再像以前那樣盲目自信甚至愚蠢。”

在神州醫療成功上市後,吳葵生再次開啟了投資的大門,他聯合幾位香港的生意夥伴、投資人,吳葵生在接下來的3年裡,先後成功投資、運作和參與了另外兩家香港上市公司,並且投資了印刷、醫藥、地產等諸多產業,皆獲成功。

二次創業,從資本到實業

2007年,香港投資界暗潮湧動,業界意識到美國經濟很差,將波及全球,金融行業可能再次出現大的波動。吳葵生吸取1997年的經驗教訓,不僅迅速出手了旗下的地產公司,並且切割了大部分與金融聯繫緊密的產業,出於這樣的危機防範,他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中得以全身而退。

2011年,己經50歲的吳葵生,做出了人生中重要且不可思議的決定——經營實業,這使他的商業軌跡有了重大改變。藉助香港—內蒙經貿合作周這一良好契機,吳葵生隻身從繁華的維多利亞港灣來到了祖國最北方——內蒙古,投資創辦了以碳纖維材料研發為重點的浩源新材料科技園。

在內蒙古各級政府的關懷和支持下,以及員工的辛苦努力下,克服了內蒙古惡劣天影響,吳葵生在一片寸草不長的荒地上,僅用9個月的時間,完成了碳纖維一期項目約5萬平方米的工業廠房和生活設施的建設,實現了年產2萬公里碳纖維複合芯導線的生產線投產。該項目在內蒙古電網共掛網1500公里,其50萬千伏碳纖維複合芯導線項目,是截至目前中國第一條該級別的新建碳纖維複合芯導線線路。

這位潮商曾在金融風暴中散盡家財,從零起步,今創立多家上市公司


▲2012年8月21日,李長春觀察浩源科技園

他不僅從碳纖維起步,還直接引入了物聯網、大數據平臺等高新技術,短短七年中,接連獲得成功。吳葵生說,他用了三年時間,從無相關知識到完成了物聯網標識體系結構的全面佈局,並完成了從傳統工業標識企業向物聯網標識企業的轉型升級,成為物聯網標識應用解決方案的引領者。

至2014年底,吳葵生的“納米抗擦墨”高科技系列產品”就已進入了蒙牛、雀巢、雙匯等國內外知名品牌企業;2015年迄今,他麾下的“顯鴻科技”業績得到迅猛增長,已成為當地高科技企業中的“榜樣”。


感恩之心

如今,“香港的和林格爾人”成了吳葵生自我介紹時,最愛用的一個形容詞。作為一個經歷了貿易、投資、實業的企業家,也經歷過了事業的幾經波折,大起大落,吳葵生感恩於他的家人和朋友給了他鼓勵和資助,讓他的事業穩步向前;在內蒙古創辦實業,困難重重,他感謝團隊每個人的辛苦付出,更加感恩內蒙古各級政府及各界朋友的關注和大力支持,是他們造就了顯鴻、成就了顯鴻。

作為內蒙古政協委員、內蒙古工商聯副主席,他不僅關注自身企業的發展,也在通過多種途徑為內蒙古培養高科技人才。

"

初見吳葵生,給人感覺平和且普通,他總是笑臉迎人,隨和沒有一點架子。如果不是早知道其身份,不會把他和企業家聯繫在一起。

在五十知天命的年齡段,吳葵生做出了人生中重要且不可思議的決定——經營實業,這使他的商業軌跡有了重大改變。用近五年的時光,他創建的浩源新材、顯鴻科技相繼在新三板掛牌上市。

而這,已經是吳葵生打造的第多家上市企業。

這位潮商曾在金融風暴中散盡家財,從零起步,今創立多家上市公司


▲吳葵生

本質上看,吳葵生是一個投資人。但與流行的PE、VC不同的是,他用的都是自有資金。在成績上,他與主流投資機構也有所差別:迄今為止,吳葵生的投資成功率是100%。

誰又能想到,這位如此成功的商人,在其商業生涯中,卻並非成功永隨:30歲出頭,他便成為千萬富翁,90年代初期便攢下過億身家——在那個年代,你無法定義這是多大一筆錢。但緊接著,在亞洲金融風暴中,他卻失去了全部家財。

經歷大風大浪,吳葵生處變不驚。在他看來,心態是自己得以走出貧窮、取得成就的根基,而心態的養成,則源自其成長期與軍旅生涯中,深入骨髓的與人為善與吃苦耐勞。

這位潮商曾在金融風暴中散盡家財,從零起步,今創立多家上市公司


少年清貧

1961年,吳葵生出生於廣東省惠來縣的農村,家中共有5個兄弟姐妹。歷史上的中國這一年正處於三年困難時期最後一年,成長期裡,吳葵生印象最深的便是如影隨形的貧窮。

惠來縣人多地少,人均三分地。父親在外工作,母親和姐姐的身體不是很好,作為家中長子,吳葵生不得不早當家。10歲左右,他就開始做家務和參加生產隊的勞動,貼補家用,以此減輕家庭的負擔。

這位潮商曾在金融風暴中散盡家財,從零起步,今創立多家上市公司


▲青年吳葵生

高中畢業時,高考尚未恢復,吳葵生隨著村裡的壯丁大隊外出,成了工地上的一名小工。如是做了兩年,1979年10月,吳葵生又應徵入伍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1983年11月退伍。

4年的軍旅生涯給吳葵生帶來了深遠影響,他的很多習慣,包括做任何事一絲不苟、執行力與守時,都是部隊時期養成的。

這位潮商曾在金融風暴中散盡家財,從零起步,今創立多家上市公司


初入商海

1984年是中國市場經濟的元年。是年,深圳改革開放的示範效應開始發酵,無數胸懷野心的年輕人爭相“下海”。時年23歲的吳葵生從部隊退役後也選擇了下海。

這一年,柳傳志創立了聯想,史玉柱編出了一套軟件,段永平離開了北京電子管廠,萬潤南成立了四通,李東生在倉庫裡做起了錄音磁帶……而吳葵生,則又成了一名工地小工。

從買菜工到木瓦工,再從室內塗裝與設計到項目對接人,最後吳葵生成為了工地上的小隊長。潮州人有個理念:功夫學到家比什麼都重要,掌握一門技巧才有鐵飯碗。吳葵生想要的不止一個鐵飯碗。三四年的時間裡,他學遍工地的每一道技術,瓦工、木工、甚至是室內塗裝與設計。這些技能像烙印一樣留在他的腦海裡,以至於現如今,南至香港,北至內蒙,其經營公司的辦公場所,大部分都由吳葵生親自設計完成。

這位潮商曾在金融風暴中散盡家財,從零起步,今創立多家上市公司


1988年,擁有了一定資金積累的吳葵生到達雲南,轉行從事菸草貿易。

轉行後的吳葵生一開始仍然是從雜工做起,直到受到當時的領導賞識,他接手了一筆不被看好的菸草業務。當時雲南的菸草貿易多為以物易物,吳葵生所對接的地方菸草公司要求換取1000萬噸化肥,為此吳葵生跑遍大江南北,才找到一家能夠供給足夠化肥的廣東公司。吳葵生不僅成功做成了這項買賣,還給公司帶來了近百萬的利潤。

90年代初期,僅30歲出頭的吳葵生已經在菸草貿易行業闖下一片天地,成為了身家超千萬的富翁。

這位潮商曾在金融風暴中散盡家財,從零起步,今創立多家上市公司


商海浮沉 在金融風暴中“散盡”家財

1992年,吳葵生移居到香港並開設貿易公司,並且買樓置地,結識了一批關係很好的港商。有香港生意夥伴向他建議:你光做貿易不行,得學投資,才能錢生錢。資本的誘惑促使吳葵生決定將錢投入香港股市。

1995-1996年之間,香港股市、樓市頗為紅火,恆生指數穩中有升。吳葵生大肆買入,僅1996年,他便在股市和樓市各投入了超過1億港幣,在當時,內地有此財力者可謂屈指可數。

投資雖大,但彼時的吳葵生對資本市場知之甚少,風險管理的意識尤其淡薄。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來襲,從東南亞直奔香港,港九一夜之間風聲鶴唳。吳葵生以8.30港幣買入的一隻股票跌至0.32港幣,他的全部身家在短短時間內蒸發殆盡。

常言道禍不單行,金融危機期間,厄運接踵而至。吳葵生此前購入的大量寫字樓和住宅也由超過1億港幣的市值下跌至3000萬港幣,同時這些不動產還使其揹負了鉅額債務。加之菸草貿易行業已經進行改制,吳葵生也不可能再重操舊業。

這位潮商曾在金融風暴中散盡家財,從零起步,今創立多家上市公司


壓力如溺水般令人窒息,一向順風順水的吳葵生感受到了兵敗如山倒的壓力。

沒有時間自怨自艾,吳葵生深知不能讓後悔左右自己。回首那段時光,他總結“無所謂”的心態和軍人百折不撓的意志力至關重要:困難與挫折常有,但是人的心態一定不能消極。

“方法總比困難多,消沉、抱怨不是解決問題的方法。直到現在,我都不怕公司的人犯錯,我只怕他們不積極想辦法。你有辦法,我們花多少錢試錯都可以,只有嘗試才有進步,才能找到正確方法。”吳葵生說。

帶著歸零的心態,在周遭仍是一片哀鴻遍野之際,吳葵生迎來了翻身的機會。

重拾信心,再度出發

1999年,在朋友的介紹下,吳葵生借來2000萬港幣入股了名為神州醫療的醫療器械公司。吳葵生不僅參與入股經營,而且跑遍全國各地推銷他們的醫療器械。

功夫不負有心人。連續大半年的勞頓中,吳葵生一共簽下了30家醫院,公司與這些醫院合辦癌症治療中心,免費給予其先進的醫療設備,然後從經營中參與分成,即先投入,後慢慢獲取回報。

打下根基後,吳葵生的新公司迅速走上正軌。2001年,其創立的神州醫療的合作醫院已經達到63家,遍及整個中國版圖。當年12月,神州醫療登陸香港創業板。曾因股市的資本遊戲而一無所有的吳葵生,再度回到資本遊戲中來,但身份卻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神州醫療掛牌的當天,吳葵生想起了97年的股災。“我覺得那次吃虧,對我們企業的風控是有很大幫助的。那之後,(我們)對資本不再那麼陌生,也不再像以前那樣盲目自信甚至愚蠢。”

在神州醫療成功上市後,吳葵生再次開啟了投資的大門,他聯合幾位香港的生意夥伴、投資人,吳葵生在接下來的3年裡,先後成功投資、運作和參與了另外兩家香港上市公司,並且投資了印刷、醫藥、地產等諸多產業,皆獲成功。

二次創業,從資本到實業

2007年,香港投資界暗潮湧動,業界意識到美國經濟很差,將波及全球,金融行業可能再次出現大的波動。吳葵生吸取1997年的經驗教訓,不僅迅速出手了旗下的地產公司,並且切割了大部分與金融聯繫緊密的產業,出於這樣的危機防範,他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中得以全身而退。

2011年,己經50歲的吳葵生,做出了人生中重要且不可思議的決定——經營實業,這使他的商業軌跡有了重大改變。藉助香港—內蒙經貿合作周這一良好契機,吳葵生隻身從繁華的維多利亞港灣來到了祖國最北方——內蒙古,投資創辦了以碳纖維材料研發為重點的浩源新材料科技園。

在內蒙古各級政府的關懷和支持下,以及員工的辛苦努力下,克服了內蒙古惡劣天影響,吳葵生在一片寸草不長的荒地上,僅用9個月的時間,完成了碳纖維一期項目約5萬平方米的工業廠房和生活設施的建設,實現了年產2萬公里碳纖維複合芯導線的生產線投產。該項目在內蒙古電網共掛網1500公里,其50萬千伏碳纖維複合芯導線項目,是截至目前中國第一條該級別的新建碳纖維複合芯導線線路。

這位潮商曾在金融風暴中散盡家財,從零起步,今創立多家上市公司


▲2012年8月21日,李長春觀察浩源科技園

他不僅從碳纖維起步,還直接引入了物聯網、大數據平臺等高新技術,短短七年中,接連獲得成功。吳葵生說,他用了三年時間,從無相關知識到完成了物聯網標識體系結構的全面佈局,並完成了從傳統工業標識企業向物聯網標識企業的轉型升級,成為物聯網標識應用解決方案的引領者。

至2014年底,吳葵生的“納米抗擦墨”高科技系列產品”就已進入了蒙牛、雀巢、雙匯等國內外知名品牌企業;2015年迄今,他麾下的“顯鴻科技”業績得到迅猛增長,已成為當地高科技企業中的“榜樣”。


感恩之心

如今,“香港的和林格爾人”成了吳葵生自我介紹時,最愛用的一個形容詞。作為一個經歷了貿易、投資、實業的企業家,也經歷過了事業的幾經波折,大起大落,吳葵生感恩於他的家人和朋友給了他鼓勵和資助,讓他的事業穩步向前;在內蒙古創辦實業,困難重重,他感謝團隊每個人的辛苦付出,更加感恩內蒙古各級政府及各界朋友的關注和大力支持,是他們造就了顯鴻、成就了顯鴻。

作為內蒙古政協委員、內蒙古工商聯副主席,他不僅關注自身企業的發展,也在通過多種途徑為內蒙古培養高科技人才。

這位潮商曾在金融風暴中散盡家財,從零起步,今創立多家上市公司


吳葵生表示,作為香港商人,作為華商,他想做的是與李嘉誠等大鱷們不同的“版本”。

“我希望能通過一己之力,為香港與內蒙古之間架設更加通暢的經貿橋樑。”吳葵生認為,這是他在內蒙古創業過程中最在意的事情。

他的努力也得到回報,這期間,吳葵生收穫了“中國企業創新優秀人物”“中國經濟人物”“中國優秀創新企業家”“新三板金牌董事長”“亞太企業家精神獎”,並蟬連“2016、2017內蒙古50位商界領袖”等諸多殊榮。

來源:華商韜略、 矇眼看內蒙、 AI財經社、中國新聞網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