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源:金融時報

*ST華信已經處在退市的“危急”關頭。截至8月8日收盤,*ST華信股價跌至0.74元,已連續14個交易日股價低於1元。只有在餘下的6個交易日裡實現全部漲停,*ST華信才有可能勉強觸及1元線。由此來看,*ST華信面值跌破1元退市將成為大概率事件。

此前,*ST雛鷹已經因為20個交易日股價低於1元停牌,繼“面值退市第一股”中弘股份之後,成為第二家因為股價跌破面值而遇退市風險的上市公司。去年以來,監管層逐漸加強了對上市公司的監管,通過降低“殼資源”價值,降低了投機者炒作績差股的動機。同時,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入開展,主板IPO審核趨嚴,科創板的落地,給資本市場提供了更多優質企業,資金引導效果初顯。

多股面臨“跌破1元”退市風險

8月4日,*ST華信發公告稱,公司股票已連續10個交易日收盤價格均低於1元面值,可能將被終止上市。公告發布之後,*ST華信連吃3個跌停,截至8月8日,股價已跌至0.74元,第14個交易日低於1元。

8月初,*ST雛鷹發公告稱,公司股票已經連續20個交易日收盤價均低於1元面值,從8月2日起停牌,將由深交所在15個交易日內作出公司股票是否終止上市的決定。

根據交易所規則,A股上市公司股票收盤價連續20個交易日低於面值,交易所有權決定終止上市。中弘股份因去年9月13日至10月18日連續20個交易日收盤低於1元面值,成為A股市場首隻“面值退市股”。

去年以來,上市公司觸發退市條件的案例逐漸增多。在近期股市走低的大背景下,多股股價已經跌破1元。截至8月8日收盤,除*ST華信之外,*ST華業、*ST大控、*ST歐浦收盤價也在1元之下。

除了這些在1元上下“掙扎”的股票之外,面值低於2元的股票也不在少數。數據統計顯示,截至8月7日收盤,除了已經暫停上市和停牌的企業之外,股價低於2元的股票數量也已經超過了60只,成為“準仙股”。

多家ST公司中報業績堪憂

大部分ST企業始終面臨“股價跌破1元”和“業績未達標”究竟哪個先來的隱憂。對於“*ST華信們”來說,股價跌破1元,意味著還未觸及財務指標就提前退市。但是對於大部分ST企業來說,業績不好依舊是觸及退市的首要風險。

同花順iFinD統計數據顯示,截至8月8日,兩市共有1746家上市公司發佈業績預告,業績下限預計出現虧損的共300家,其中業績虧損達億元以上的77家,包括26家ST公司,佔比達33%。連續兩年淨利潤虧損而被“披星戴帽”的公司接近90家。若今年年報繼續虧損,將面臨暫停上市的風險。

從當前這些公司披露的業績預報和快報情況看,目前已有超過50家公司上半年淨利潤為負。*ST鹽湖、*ST凱迪、*ST中絨、*ST南糖等公司預計上半年虧損下限超過5億元。

也有部分ST公司上半年打了“翻身仗”。據同花順iFinD數據統計,有15家ST上市公司上半年實現扭虧,其中*ST集成、*ST蓮花、*ST康達淨利潤過億元,*ST凡谷、*ST安凱、*ST羅普淨利潤也過千萬元。從扭虧原因上看,*ST集成、*ST蓮花、*ST美麗等與資產處置和重組有關;*ST凡谷、*ST安凱等由於公司的銷量提升或成本下降導致業績提升。

英大證券提醒投資者,有5類股票要規避,一是“披星戴帽”的ST、*ST 股票;二是被交易所公開譴責、通報批評的股票;三是未在法定期限內披露年度報告及財報被出具無法表示意見或者否定意見的審計報告的股票;四是主營業務不佳,經營現金流持續為負,靠外延併購重組“苟延殘喘”的股票;五是空殼股。

業內人士表示,ST板塊大多是績差股,存在保殼預期,炒作熱情高漲,在某些年份漲幅甚至可以遠超白馬股。過去,A股退市機制不完善是投資ST股票的重要保障,未來隨著監管趨嚴,退市機制逐漸完善,績差股的投資風險將大增,市場投資風格將逐步迴歸價值投資。

從嚴監管加大“出清”力度

2018年制度的完善為退市常態化奠定了基礎。去年11月,滬深交易所發佈《上市公司重大違法強制退市實施辦法》,將重大違法強制退市公司暫停上市期限由一年縮短至6個月,提高退市效率;取消重大信息披露違法公司糾正後可申請回覆上市的安排;明確規定因欺詐發行被終止上市的公司不得申請重新上市。

今年5月10日,深交所發佈了樂視網、千山藥機等7家公司的暫停上市公告。與以往不同,該批7家公司暫停上市的原因不再是單一的利潤因素。連續兩年經審計的淨資產為負、未經審計淨資產為負以及連續兩年財報被出具無法表示意見也成為了多家公司暫停上市的原因。

5月11日,證監會主席易會滿在中國上市公司協會2019年年會上指出,上市公司和大股東必須牢牢守住“四條底線”,並指出要探索創新退市方式,實現多種形式的退市渠道。對嚴重擾亂市場秩序、觸及退市標準的企業堅決退市、一退到底,促進“殭屍企業”“空殼公司”及時出清。

今年7月,中央政治局會議首提“提高上市公司質量”,意味著資本市場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更進一步。不符合條件的上市公司“出清”力度正在逐漸加大,而監管趨嚴、暫停上市和退市條件趨廣將是未來的監管趨勢。

中銀國際證券研報表示,我國向來上市難和退市難並存,市場的入口阻塞成“堰塞湖”,績差股、劣質股該退不退,嚴重阻礙市場發展成熟。一方面,健全的退市制度具有優勝劣汰、提高上市公司經營效率、保障上市公司財務信息質量和調節股票供需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目前科創板試點註冊制,市場的入口放開,更是倒逼嚴格的監管以及相應的退市機制及時完善跟上,以促進資本市場運轉效率的提升。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