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GC沽空:操縱股價,估值過高 豐盛控股迴應:業績可觀,指控無據

投資 IPO 法律 金融 每日經濟新聞 2017-05-06
GRGC沽空:操縱股價,估值過高 豐盛控股迴應:業績可觀,指控無據

每經記者 吳 凡 每經編輯 陳俊傑

面對海外沽空機構格勞克斯(以下簡稱GRGC)做出的沽空報告,5月2日晚間,豐盛控股(00607,HK)發佈了澄清公告,對報告內容做出了迴應。

豐盛控股認為,GRGC的最終目的是要拉低股份價格、詆譭其公司聲譽並從中牟取暴利,而豐盛控股正諮詢法律顧問及將考慮對GRGC採取法律行動。

對於上述事項,5月3日,記者致電豐盛控股公開電話試圖進行採訪,但電話卻無人接聽。

迴應涉嫌股價操縱

4月25日上午,海外沽空機構GRGC發佈了一份沽空報告,認為豐盛控股完全沒有投資價值。

報告指出,如果有投資者於2016年11月14日買入豐盛控股,至2017年4月21日期間,累積會虧34%。而如果投資者於上述時間內,每日下午3時買入,但於每日交易時段最後一刻沽出,然後第二天以相同方法將資金再買貨,期內可獲得76%的收益。

對此,GRGC認為,上述情形顯然是有人進行股票操縱。而豐盛控股在此次澄清公告中明確否認有任何直接或間接操控股份價格的事件。

對於GRGC在報告中選取的2016年11月14日至2017年4月21日這個時間段,公司稱事實上股票的價格早在當年11月下旬就已經開始下跌,股價下跌的原因,豐盛控股表示是受到了公司大量發行新股的影響。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瞭解到,2016年11月30日,豐盛控股以折價約30%的價格發行了27.8億股新股作為支付收購中國高速傳動的對價。豐盛控股認為,在其開始於2016年11月30日按隱含發行價每股2.99港元發行大量新股份以符合其就中國高速傳動股份提呈的股份交換要約的接納後,公司股份收市價由2016年11月30日的每股4.13港元降至2016年12月1日的每股3.66港元。

豐盛控股表示,GRGC選定此日期為開始日期,而不提及如該公司於該期間內發行大量新股份等重要事實,是為造成投資於股份會取得虧損的假象。

此外,GRGC發佈的沽空報告中還指出,豐盛控股涉嫌操縱卓爾股票,人為推高豐盛控股的收入。

資料顯示,卓爾集團與豐盛控股是交叉持股關係,而實際上,早在4月26日,卓爾集團就首先發布澄清公告表示,報告錯誤認為公司股價上升的原因僅由於豐盛對公司的股本投資導致,繼而股價被操縱,是完全忽視卓爾集團過去3年由從事傳統房地產開發商,轉型為一站式智能交易平臺的戰略及業務轉型,同時推進物流整合、金融服務等其他相關增值業務。

並不認為估值過高

另一項被GRGC指控的是豐盛控股的股票及估值過高。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瞭解到,GRGC將2016年豐盛控股從持續經營業務中實現的息稅前利潤與公司近期市值進行比較,並得出市值是經常性主營利潤的431倍,因此認為公司股票和市值過高。

不過,豐盛控股認為,公司的估值並不高,並且GRGC沒有考慮到市盈率、收購的中國高速傳動及公司於過去幾年以多元化業務取得的可觀增長。

市盈率方面,豐盛控股2016年度年報披露,本年度的合併利潤為人民幣31.05億元,每股攤薄盈利為人民幣19.15分。4月24日(即做空報告刊發前一個交易日)的市值為564.25億港元(根據收市價每股2.86港元計算),當時的市盈率約為13倍。

其次,GRGC報告中所稱的431倍數忽視了豐盛控股於2016年12月成功收購中國傳動。

記者注意到,豐盛控股在2016年12月成功收購中國高速傳動後,中國高速傳動公司的財務資料已於該月納入合併財務報表中。截至2016年12月31日,中國高速傳動的稅前利潤為人民幣13.67億元。豐盛控股指出,在中國高速傳動公司已經財務並表的情況下,GRGC故意忽略了中國高速傳動的高利潤水平。

此外,GRGC還指控豐盛控股未披露相關的關聯方出售及收購。對此,豐盛控股亦是全部否認。

值得注意的是,豐盛控股並不是唯一一個被GRGC“盯”上的中資股,據瞭解,GRGC還曾對中金再生、中滔環保、瑞年國際進行過“狙擊”。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