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地扶貧搬遷丨桐梓:搬出大山幸福來

易地扶貧搬遷丨桐梓:搬出大山幸福來

公共服務均等化

“感謝政府,感謝管家幫,讓我學會家政保潔這項技能,現在毎天接2一3個單,日均收入300 元左右,有信心靠自己努力改變家庭困境。”茅石鎮貧困戶田仁貴感激地說。

桐梓縣根據群眾購物、就學、就醫等實際需求,在安置點配齊了培訓中心、日間照料中心(老幼托管中心)、幼兒園、衛生室等公共服務設施,群眾不出社區即能享受教育、醫療等服務,保障群眾學有所教、病有所醫、老有所養。藉助社區服務中心,結合“互聯網+政務服務”,搭建政務、民政、就業、物業等窗口,並進一步簡易程序,搬遷戶無需前往遷出地即可辦理低保、醫保、養老保險繳納、轉接等事項,最大程度方便了群眾。

易地扶貧搬遷丨桐梓:搬出大山幸福來

就業創業多元化

桐梓縣利用社區培訓中心,結合“新時代農民講習所”平臺,開展致富能人現身說法等活動,激發群眾脫貧內生動力,讓群眾變“要我就業”為“我要就業”,變“等著政府解決就業”為自主創業、自主就業。目前,巳在11個安置點開展“新時代農民講習所”100餘場,開展各類文化活動、普法活動200餘場。高橋鎮官壩社區何元登,參加培訓後,通過鎮幹部與合作社牽線,流轉30畝土地種植辣椒,2018年,毛收入達10萬元。

桐梓縣在各安置點召開各類專場招聘會16場,提供就業崗位5.75萬個,達成就業意向2000餘人次,解決就業 760餘人。共對1.2萬餘人次搬遷對象開展了育嬰護理、家政保潔、駕駛機修、製衣製鞋、釀酒種菌、廚師理髮、木工電工等各類勞動技能培訓,培訓後推薦外出務工、本地就業、自主創業的3000餘人,搬遷戶貧困家庭已基本實現戶均就業1人。

與此同時,鼓勵和扶持小微型企業進入安置點創辦扶貧車間、工廠,就近就地為搬遷戶提供就業崗位。目前,桐梓彩陽集團、貴州恆鑫鞋業有限公司、林達集團等10餘家企業在安置點創辦社區加工廠、美食街,吸納安置點群眾約1300人就近就地就業. 月均工資達2000元左右。

易地扶貧搬遷丨桐梓:搬出大山幸福來

資產盤活市場化

為使有效資源產生更大效益,桐梓積極探索“三變”改革經驗,盤活遷出地資本,開發遷入地資產,既讓搬遷減在城市穩步就業,又讓群眾持續增加經濟收入。

一是盤活遷出地“資本”,按照“區域整體盤、產業全覆蓋” 思路,以遷出地村級班子骨幹為主成立專業合作社,採取“保底收儲一發展產業一效益分紅”模式,將“三塊地”進行統一收儲、集中開發,政府投入基礎設施並主導發展方向,專業合作社提供統購統銷統管平臺,公司負責技術和風險保證,形成產、供、銷一體化格局。

二是開發遷入地“資產”,引進林達集團對馬元巖社區門面整體包裝打造,吸引10餘家特色餐館入駐經營,盤活了安置地產業也為搬遷群眾自主創業提供了平臺。

三是整合“微田園”。採取“政府+合作社+公司+搬遷戶”模式,把毎家毎戶“微田園”集中起來,採取“一戶一棚”“兩戶一棚”等方式,包乾到戶發展食用菌、蔬菜、花卉苗木等產業,實現由“種來吃”到“種來賣’轉變。目前,已盤活7個安置點“微田園” 340畝發展食用菌產業,幫助群眾創收200萬元。

易地扶貧搬遷丨桐梓:搬出大山幸福來

文 / 圖 : 彭光傑 張倩秋

本期編輯 何祖嘉 何玉梅

遵義雜誌社微信公眾平臺

微信ID:zunyizazhi

長按二維碼關注微互動

黨刊業務電話:0851-27657059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更多精彩新聞

▶ 新華社評論:時代需要“讓我來”

▶ 視頻丨軍網記者深入“死亡之地”體驗排雷兵的日常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