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們接二連三地“出櫃”,為什麼同性戀越來越多?

同性戀 郭敬明 蔡康永 盤點 家庭醫生在線 家庭醫生在線 2017-08-27

近日,郭敬明表示將起訴李楓誹謗性侵一事,雖然一直有相關傳聞認為郭敬明是同志,但郭敬明本人從未承認自己是同性戀。但讓小編不禁想起1997年張國榮在他的演唱會上,公開和唐鶴德的戀情;臺灣名嘴蔡康永坦陳自己與男友相戀10餘年;2013年NBA球星賈森·科林斯宣佈“出櫃”;生活中也不乏女同在公眾場所親暱的現象,更另人震驚的是,2016年非洲兩隻雄獅交配被拍到。為什麼現在同性戀越來越多了?

明星們接二連三地“出櫃”,為什麼同性戀越來越多?

什麼是LGBT群體?

LGBT是女同性戀者(Lesbians)、男同性戀者(Gays)、雙性戀者(Bisexuals)與跨性別者(Transgender)的英文首字母縮略字。除了狹義的指同性戀、雙性戀或跨性別族群,也可廣泛代表所有非異性戀者,體現性傾向與性別認同文化多樣性。

為什麼感覺LGBT群體越來越多?

據科學研究院的平均統計,2014年中國同性戀者高達7000萬,其中男同性戀者人數在3000萬以上,女同性戀者人數在3500萬左右,且由LGBT群體的需求帶動的經濟佔據全球消費市場的5%—10%。

明星們接二連三地“出櫃”,為什麼同性戀越來越多?

以下著重分析LGBT群體中的女同和男同。據報道,中國著名性學家方剛博士表示:貫古縱今,全球的同性戀群體長期迫於世俗的壓力,他們不得不把自己“隱藏”,甚至還有人認識不到自己的性傾向,即使認識到了也沒有勇氣面對,是“潛在”的同性戀者。

現如今,社會變得寬容,同性戀的亞文化運動相對活躍,更多同性戀者開始勇敢地面對公眾和正試自己,全球已有21個國家和地區是允許同性戀結婚的,如美、法、加拿大、新西蘭等地。因此,不是LGBT群體越來越多,而是他們“可見度”高了。

近日,加拿大總理與愛爾蘭總理還共同參加了一年一度的“同性戀自豪大遊行”。愛爾蘭瓦拉德卡總統是首位同性戀總統,他表示應保護不同性取向人士在職場或學校等各種場合都免受歧視。

導致同性戀的發生必定有“同性戀基因”

許多研究人員早已得出較為一致的看法:同性戀有深厚的生物醫學基礎,同性戀者的性取向是由同性戀基因決定的,無法通過後天改變,不是一種選擇,也不是自己可以控制的,據目前已知的同性基因為Xq28、Wnt-4基因和Sphinx基因。美國遺傳學家迪恩?哈默表示該基因位於X染色體上,由母親遺傳,如果發現兒子是同性戀,那在母親的親屬中找到同性戀的概率高於父親的親屬中。

明星們接二連三地“出櫃”,為什麼同性戀越來越多?

廣東省人民醫院廣東省精神衛生中心賈福軍(名醫預約)教授則認為,成長環境的特殊性也會改變性取向。學習理論認為,人類具有相對不定性的、未分化集中的性驅力。這種性驅力依賴於環境,可能向不同的方向發展。

賈福軍教授認為:“青少年步入青春期時,與異性同伴間的情感交流有助於他們疏洩性衝動,如果父母對孩子過分保護,使Ta在青春期不能和異性建立正常的情感聯繫,性衝動長期被壓抑,當Ta與同性有了“親密接觸”得到釋放,令Ta原本不確定的性取向自然轉移到同性上,這是一種寄生心理。”

如何正確看待同性戀

格魯吉亞一項最新研究表明,大約一半的異性戀者可能攜帶 “同性戀基因”,並且這些基因是可遺傳的。面對龐大的LGBT群體,我們該怎樣正確看待Ta們?

美國精神病學會早在1973年就將同性戀從精神疾病的診斷目錄中去除;1990年,世界衛生組織也將同性戀從精神病名冊中除名;2001年,中國新版的《精神病診斷和統計手冊》也將同性戀剔除。

明星們接二連三地“出櫃”,為什麼同性戀越來越多?

很多國家以往曾把同性戀看成是邪惡的,在這個漫長的歲月裡,中國製度在世界中對LGBT群體是較為接納的。因為改變LGBT群體性取向的基因也是影響人和動物性取向的基因之一,也是人類多元化發展的具體表現之一。

愛情面前人人平等,無論任何群體都一樣擁有追求幸福的權力,Ta們不顧世俗的眼光勇敢地追求,努力地磨合,笑對生活。普遍人不應該也沒有資格以一副聖人的姿態去評價他人,應放下鄙夷和厭惡的眼光,伸出雙手友善地接納,社會將多一份和諧與美好。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