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數量暴增”到“質量提升”——中國路跑運動“後程發力”

新華社蘭州6月4日電(記者張睿、文靜)2019年蘭州國際馬拉松賽剛剛落下帷幕,共有超過四萬名來自世界各地的跑者來到這座絲路重鎮感受馬拉松運動的魅力:古老迷人的黃河、白雪皚皚的雪原、草木蒼翠的森林…… 在中國,如今每週都有近10場不同特色不同底蘊的大型馬拉松賽事鳴槍開跑,而中國路跑也由發展之初的“數量井噴”,轉變為競技體育、大眾參與和路跑產業相協調的縱深發展。 “我已經跑了10年馬拉松了,10年前跑一場馬拉松可以說比較混亂,跑道里甚至有人連號碼簿都沒有,還有不按路線抄近道作弊的。近幾年這種情況基本沒有了,而且每次參賽時主辦方的相關提醒短信與物資發放都很貼心,組織管理到位,參賽體驗很好。”2019年蘭州國際馬拉松賽參賽選手馬家表示。 如今,像馬家一樣的業餘跑者也可以享受到高質量的路跑賽事,這在中國已成常態。從2008年國際田聯開始全球路跑標牌賽事認證至今,11年間,中國馬拉松在國際田聯的標牌賽事數量從2場增加到19場。中國馬拉松賽事的辦賽水平、國際影響力均得到不斷提升。 據中國田徑協會副主席王楠介紹,自1981年首次在北京舉辦馬拉松比賽以來,中國路跑運動共經歷了39個年頭,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1997年之前為第一階段,彼時中國路跑基本是為競技體育服務,大眾參與度低,每年全國馬拉松賽事不超過10場;從1998年至2013年為改革期,比賽關門時間延長,賽事逐步向大眾開放,全國賽事數量增長到近39場。 此後至今為第三階段。2018年,中國共舉辦800人以上的路跑賽事、300人以上的越野跑及其他規模賽事1581場,同比2017年的1102場增加479場,增長率達43.46%。路跑運動儼然已經成為當下中國人最喜愛的運動方式之一。 5月31日,2019國際田聯路跑會議在蘭州開幕,這也是該會議首次落戶亞洲,路跑運動在中國的高質量發展,無疑是吸引國際田聯目光的重要因素。 國際田聯路跑事務總監阿萊西奧·磐跡表示,近幾年國際田聯能夠明顯感受到中國人與中國政府對於馬拉松賽事的熱情,中國有越來越多的比賽已經成功申請為國際田聯標牌賽事,標牌賽事會促進各個主辦方更加註意賽事質量,同時也會鼓勵更多城市提升辦賽標準。 中國路跑運動儘管起步較晚,相較馬拉松市場開發早的國家仍有差距,但這種差距正在被逐步縮小。截至2018年,在國際田聯標牌賽事中,無論是總量還是其中的金標賽事數量,中國都已經在各國各地區中列居首位。 而擁有近14億人口的中國,還有足夠大的體育人口空間等待被喚醒,路跑運動發展後勁十足。 王楠說:“在中國,越來越多的路跑賽事運營公司通過創新發展,驅動賽事服務和體驗的提升;越來越多的路跑裝備生產企業通過創新發展,為中國跑者帶來更好的專業裝備。中國路跑運動各類參與主體的創新發展理念,推動了中國路跑賽事向高質量發展。”(完)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