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舒適圈,人生因此而不同

這個社會的每一天都在瞬息萬變,一旦缺乏危機感,無法與時俱進地與時代接軌,待在自己的舒適圈裡,那麼很容易被時代發展拋棄。

走出舒適圈,人生因此而不同
張泉靈說過:“時代拋棄你,連再見都不會說一聲。”

你喜歡聽經典音樂還是什麼流行聽什麼?

之所以這麼問,是因我最近觀看一檔節目《我是唱作人》,有所感悟。參加節目的嘉賓演唱的歌曲都是自己原創的歌曲。他們根據自己的生活經歷,唱著生活、人生經歷、愛情故事等。這檔節目突破經典,在創新的路上成為未來的經典。

其中,我受到觸動的是王源帶來的變化。這個唱著“左手右手一個慢動作”的男孩,來參加這樣一個充滿競技的節目,帶給我滿滿的驚喜。對王源而言,從出道開始一直被大家當做是小孩子,被粉絲和團隊保護著,但這一次他選擇靠作品和實力來證明自己。在這個節目中,他演繹的歌曲一點兒也不稚嫩,都是些他面對困境和說出自己內心的歌曲,聽過之後,覺得這個男孩長大了。

走出舒適圈,人生因此而不同

他已經不是那個剛剛出道,唱著“左手右手慢動作”的男孩,經過這些年的成長,他跳脫出自己的舒適圈,直面挑戰,讓自己遇見更好的自己。

“生活並不會遵從某個人的願望發展。改變隨時有可能降臨,但積極地面對改變卻會讓你發現更好的奶酪。”這是斯賓塞·約翰遜在他的著作《誰動了我的奶酪》中寫到的句子。

王源選擇改變自己,走出舒適圈的他,會發現更好的奶酪。曾經的《寵愛》等膾炙人口的歌曲是他過去的經典,而如今他在突破自我的路上,正在創造屬於他自己新的經典。

曾經還沒畢業的我們,幻想著自己的將來是歲月靜好。但是當自己在時代的大浪淘沙裡時,漸漸地發現,歲月靜好只是一種白日做夢的口號,很容易蠱惑人心,停滯不前。

可能,在未來的某個時刻,是歲月靜好的。但不是在該奮鬥的年紀,選擇在自己的舒適圈裡等待歲月靜好。

走出舒適圈,人生因此而不同

這一點,我的姐妹深有同感。昨天和我姐妹剛剛通完微信電話,思考良久。

我姐妹在歷經畢業的迷茫期後,找了一份相對比較安逸的工作,工資不算高,就是接接電話之類的工作。她大學時修的專業是市場營銷,但是她並不擅長與人溝通,所以一心想要有個工作的她,就先將就了這個工作。

這份工作偶爾也會出差,也可以去看看外邊的風景,一開始她覺得還不錯,在自我滿足中。可時間一長,尤其是每次同學一聚會完,她便有巨大的落差,她覺得自己滿於現狀,不思進取,但是自己除了這份工作真的沒有什麼擅長。

今年春節時她還在糾結,但更偏向自己繼續做原來的工作。於是,我當時給她講了一個故事。

曾經以為靠自己唱功好,就能受到大家歡迎的歌手周筆暢,在《超級女聲》之後,並沒有改變自己的造型,不喜歡化妝,也不喜歡跳舞,這樣的她覺得是不迎合大眾的表現。

走出舒適圈,人生因此而不同

但後來的發展軌跡並沒有想象中的順風順水,她曾在三十歲之前的人生裡,不知道自己真正要做什麼音樂,不知道適合自己的造型是什麼。

不想被淘汰的她,想要繼續做自己喜歡的音樂,於是決定改變自己。她經過不斷嘗試,變換風格,如今的她,不僅是時尚達人,潮牌店的老闆,更是唱跳俱佳的歌手。發生這一切的原因,在她接受採訪時給出的回答是走出舒適圈。

當時給她講這個故事時,她並沒有感同身受。一直到昨天她跟我通話,她說找到自己喜歡的事情,現在正在接受培訓,自己這次給自己投資了巨資去學習,六月初學完就可以迎接新的崗位。

她感慨接受讓自己改變,是一件無比艱難的事情,如果不是因為失戀,讓她覺得沒有依靠,她現在或許還在舒適圈待著。有些道理,只有等自己想明白之後才會覺得有道理。走出舒適圈,也是一件需要勇氣的事情。

走出舒適圈,人生因此而不同

或許,對她而言曾經覺得困難的事,也發生了改變,真的替她開心。由此可見,走出舒適圈,人生會大不同。

走出舒適區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生活中我們很多時候都會因為舒適不想改變。

  • 上學時,臨近期末考試才會想到看書做題背重點知識,以為“臨陣磨槍不快也光”;
  • 工作時,也會敷衍度日,能躲的工作都躲掉了,就這樣“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
  • 心中制定的每一個小目標一拖再拖,毫無起色。

我們總是習慣給自己找很多借口,不想做飯時點外賣的理由,是因為嫌棄自己做飯難吃;等月末錢花光時,節省著過日子,不點外賣時,又說吃外賣不健康,吃壞了胃。

我們總把一切因自己“懶”,貪圖“安逸”的小藉口、小心思怪罪給諸多客觀因素上,而不自知。

走出舒適圈,人生因此而不同

混日子很容易,混下去就是一日重複一日的無聊;混上去卻很難。所謂“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便是這樣的道理。

你想擁有歲月靜好的生活之前,需要在你曾經和現在走過的每一個腳印裡,踏踏實實,才能清晰可見。

每一個未來,都是每一個篤定的現在。與其抱怨世界,不如改變自己,走出舒適圈,人生因此而不同。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