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林海三成研發人員為銷售和行政員工兼職 淨利潤現金率僅43%

德林海三成研發人員為銷售和行政員工兼職 淨利潤現金率僅43%

長江商報記者 徐佳

專注於湖庫藍藻水華災害治理的環保公司無錫德林海環保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德林海”)近期申請科創板IPO獲上交所受理。

招股書顯示,近三年來德林海業績增長勁頭正盛。報告期內公司營業收入和淨利潤的複合增長率分別達到107.76%、221.11%。2018年,公司加權平均淨資產收益率甚至高達63.99%。

不過,長江商報記者注意到,受制於行業特性,德林海面臨客戶較為集中、應收賬款高企等多方面問題。招股書顯示,報告期內德林海前五大客戶銷售金額佔營業收入的比例一直在90%左右。截至各報告期末,公司應收賬款佔同期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99.94%、95.95%、62.24%。

受到應收賬款較高的影響,近三年公司經營性現金流量淨額合計為5098.34萬元,佔同期淨利潤總額的比例僅為43%,反應公司自身“造血”能力仍有待提高。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德林海擬IPO募集資金4.5億元,其中9042萬元用於研發中心建設。但長江商報記者查詢發現,多番強調研發重要性的德林海2018年末僅有19名研發人員,其中6人分別兼職銷售或行政,佔比接近三成。

而報告期內,公司研發費用率已經連續兩年出現下降。去年公司研發費用率由2016年的7.12%降至5.26%。

近三年淨利潤複合增長率超221%

據招股書介紹,德林海前身德林海有限成立於2009年12月,2016年進行股份制改革。目前公司主要從事湖庫藍藻水華災害應急處置以及藍藻水華的預防和控制為重點的藍藻治理業務。十多年來,公司主要參與包括太湖、巢湖、滇池在內的“三大湖”以及洱海等湖庫藍藻治理。

長江商報記者注意到,近三年來德林海的業績增長較為迅猛。2016年至2018年,公司分別實現營業收入4809.08萬、1.18億、2.07億,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淨利潤分別為778.16萬、3052.34萬、8023.7萬,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歸母淨利潤分別為736.25萬、3980.51萬、7853.31萬。加權平均淨資產收益率分別為15.93%、44.64%、63.99%。

報告期內,德林海的營業收入、淨利潤複合增長率分別達到107.76%、221.11%。公司認為主要受益於公司主營業務盈利能力持續增長和加強的成本費用控制能力。

從毛利率上來看,報告期內德林海整體毛利率持續維持在較高水平。2016年至2018年,德林海主營業務毛利率分別為41.19%、57.1%、57.38%,其中藍藻治理技術裝備集成的毛利率分別為53.71%、63.32%、62.08%,藍藻治理運行維護的毛利率分別為16.33%、19.62%、42.77%。2018年,上述兩大業務的營收佔比分別為75.65%、24.35%。

德林海選取主要從事汙水處理業務的博世科、中環環保、巴安水務、維爾利等上市公司作為可比對象。報告期內,行業可比上市公司毛利率平均值分別為40.9%、36.69%、34.49%,中位數分別為37.18%、39.7%、32.55%。與同行業上市公司平均水平相比,德林海的綜合毛利率相對較高。

對此,德林海認為,除了公司在藍藻治理領域的領先地位與技術研發先進性優勢以外,公司核心技術和研發能力帶來的成本和效率優勢、“輕資產”運營模式有助於成本控制、市場地位和技術裝備性能優勢維持較高的毛利率也是公司毛利率超過同行的主要原因。

應收款項佔流動資產逾46%

不過,因藍藻治理行業的行業特性,德林海也存在客戶集中度較高、業績季節性波動較大等方面問題。

招股書顯示,由於所處藍藻治理行業存在典型的季節性特徵,且公司主要客戶以政府部門和國有企事業單位為主,通常而言,公司在上半年按照客戶要求參與政府招投標程序,下半年在整裝技術裝備交付給客戶並經過驗收後確認收入。因此公司營業收入主要集中於下半年實現。報告期內,公司下半年實現的營業收入佔全年的比例分別達到88.34%、83.73%、83.47%,季節性波動較為明顯。

此外,由於報告期內德林海藍藻治理業務主要集中於藍藻水華災情較為嚴重、治理認為較為迫切的湖庫,如“老三湖”及洱海等,公司來源於前五大客戶的營業收入佔當期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達到86.29%、92.35%、89.76%,客戶集中度較高。

長江商報記者還注意到,2016年至2018年末,德林海的應收賬款賬面餘額分別為4806.37萬元、1.13億元、1.29億元,佔同期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99.94%、95.95%、62.24%。

對於應收賬款較高,德林海稱主要有兩方面原因。其一是公司主要客戶通常在上半年制定採購藍藻治理技術裝備集成項目計劃,在下半年根據裝備集成交付過程驗收、計算部分款項,導致下半年收入確定較為集中。而是一般根據合同約定,客戶於轉向決算審計後對合同尾款進行結算,因主要客戶為政府相關部門和國有企事業單位,需歷經嚴格的驗收、專項決算審計及資金審批流程,並待相應專項資金到位後才能支付款項,導致公司跨年的應收賬款較多。

截至2018年末,德林海應收票據及應收賬款為1.26億元,佔期末公司流動資產的比例達到46.75%。受此影響,2016年至2018年,德林海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分別為160.29萬、2587.27萬、2350.78萬,合計為5098.34萬元,佔同期淨利潤總額的比例僅為43%,反應公司自身“造血”能力仍有待提高。

擬使用9024萬元建設研發大樓

此次德林海擬在上交所科創板上市,公開發行股份數量不超過1487萬股,募集資金4.5億元分別用於湖庫富營養化監控預警建設項目、藍藻處置研發中心建設項目及補充流動資金,上述三大募投項目計劃分別使用募集資金2.6億、9024.9萬、1億。

長江商報記者注意到,多次強調研自主研發能力的德林海,其目前的研發人員數量卻並不多。

招股書顯示,截至2018年末,德林海及子公司的正式員工合計為221人。其中,行政管理人員、銷售人員、研發人員、項目人員、財務人員分別為43人、2人、19人、147人、10人,佔比分別為19.46%、0.9%、8.6%、66.52%、4.52%。

值得一提的是,這19名研發人員中,有5人同時也是公司行政管理人員,另外1人同時也屬於公司銷售人員。換言之,19人中僅13人屬於專職研發人員。

不僅如此,招股書還披露,德林海共有7名核心技術人員。其中包括董事長兼總經理胡明明、董事兼副總經理孫陽、研發中心工藝主管曹澤磊、研發中心產品主管韓曙光、研發中心產品經理朱霖毅、研發中心科技主管潘正國及項目經理陶瑋等7人。

目前僅有19名研發人員的德林海,要募資近億元建造研發大樓。此舉也引起市場非議不斷。

從研發投入的角度來看,2016年至2018年,德林海的研發費用分別為342.21萬、626.35萬、1092.33萬,佔當期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7.12%、5.28%、5.26%。儘管研發費呈逐年上升趨勢,但研發費用率卻在不斷下滑,在擬科創板企業中處於較低水平。

從股權結構來看,德林海主要股東大部分均曾在公司任職。招股書顯示,公司實控人為胡明明,在本次發行前合計持有公司51.57%股份,佔絕對控制地位。公司董事陳虹持股比例為13.45%,為公司第二大股東。第四大股東周新穎原為公司董事,持股比例為5.38%。此外,公司本次發行前不存在國有股份、戰略投資者持股及外資股份情況。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