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鏡、回形樓梯、老式電梯,勸業場在天津人心裡留下多少記憶?'

"

勸業場建於1928年,50年代公私合營後與天祥商場合並,成為天津最大商場,比和平路市百貨公司(百貨大樓)大兩倍,每天接待十萬名顧客。在公開的資料中,早期高星橋、高渤海父子創辦、經營勸業場的信息較多,而50年代這一特殊時期的信息較少,那麼,50年代的勸業場,高渤海離開後,究竟發生了怎樣的故事?

最初勸業場裡都是個體商戶租賃小店或櫃檯,經營昂貴的裘皮、珠寶玉器、“開媚”香皂、“旁士”雪花膏、樂器、照相機、鴉片煙具、畫眉鳥、蟋蟀、蟈蟈,以及各種書刊。勸業場做的是“公館買賣”,腰纏萬貫的官僚、買辦和闊少、小姐、姨太太們來逛商場,店主點菸倒茶,畢恭畢敬招待,有錢人看到喜歡的就買,不用講價,也可以不帶錢,拿東西走,回頭再結賬。

"

勸業場建於1928年,50年代公私合營後與天祥商場合並,成為天津最大商場,比和平路市百貨公司(百貨大樓)大兩倍,每天接待十萬名顧客。在公開的資料中,早期高星橋、高渤海父子創辦、經營勸業場的信息較多,而50年代這一特殊時期的信息較少,那麼,50年代的勸業場,高渤海離開後,究竟發生了怎樣的故事?

最初勸業場裡都是個體商戶租賃小店或櫃檯,經營昂貴的裘皮、珠寶玉器、“開媚”香皂、“旁士”雪花膏、樂器、照相機、鴉片煙具、畫眉鳥、蟋蟀、蟈蟈,以及各種書刊。勸業場做的是“公館買賣”,腰纏萬貫的官僚、買辦和闊少、小姐、姨太太們來逛商場,店主點菸倒茶,畢恭畢敬招待,有錢人看到喜歡的就買,不用講價,也可以不帶錢,拿東西走,回頭再結賬。

哈哈鏡、回形樓梯、老式電梯,勸業場在天津人心裡留下多少記憶?

50年代勸業場

儘管許多店鋪門前掛著“言無二價,童叟無欺”的招牌,實際有各種花招,比如有的顧客把好表送來修理,過幾天表裡的齒輪、發條、石眼都被“偷樑換柱”;有的顧客買走一臺“五燈”收音機,發現裡邊有兩三個廢泡子;有的商戶把東洋望遠鏡貼上德國“蔡斯”商標,立刻身價十倍;把從夜市、鬼市收來的舊錶當新表;不值錢的新玉用油炸過當古玉賣;次鑽石抹上化學藥水當高級鑽石賣;找人畫唐伯虎、鄭板橋的畫,煙薰火燎後當珍品出售……

勸業場四樓的茶社,還有販賣人口、吸毒聚賭等勾當。老天津人可能還記得,當時勸業場一帶有個外號叫宋大嘴的盜首,豢養著二百多個小偷,日夜活動,出沒無常。

50年代初期,國營百貨公司、供銷合作總社門市部相繼成立,勸業場生意一落千丈,營業陷入困難。大樓陳舊,樓裡的牆皮剝落。三樓、四樓竟然變成“大雜院”,住進了幾十戶人家,到處是煤球爐子、小孩尿布和成堆的垃圾。

"

勸業場建於1928年,50年代公私合營後與天祥商場合並,成為天津最大商場,比和平路市百貨公司(百貨大樓)大兩倍,每天接待十萬名顧客。在公開的資料中,早期高星橋、高渤海父子創辦、經營勸業場的信息較多,而50年代這一特殊時期的信息較少,那麼,50年代的勸業場,高渤海離開後,究竟發生了怎樣的故事?

最初勸業場裡都是個體商戶租賃小店或櫃檯,經營昂貴的裘皮、珠寶玉器、“開媚”香皂、“旁士”雪花膏、樂器、照相機、鴉片煙具、畫眉鳥、蟋蟀、蟈蟈,以及各種書刊。勸業場做的是“公館買賣”,腰纏萬貫的官僚、買辦和闊少、小姐、姨太太們來逛商場,店主點菸倒茶,畢恭畢敬招待,有錢人看到喜歡的就買,不用講價,也可以不帶錢,拿東西走,回頭再結賬。

哈哈鏡、回形樓梯、老式電梯,勸業場在天津人心裡留下多少記憶?

50年代勸業場

儘管許多店鋪門前掛著“言無二價,童叟無欺”的招牌,實際有各種花招,比如有的顧客把好表送來修理,過幾天表裡的齒輪、發條、石眼都被“偷樑換柱”;有的顧客買走一臺“五燈”收音機,發現裡邊有兩三個廢泡子;有的商戶把東洋望遠鏡貼上德國“蔡斯”商標,立刻身價十倍;把從夜市、鬼市收來的舊錶當新表;不值錢的新玉用油炸過當古玉賣;次鑽石抹上化學藥水當高級鑽石賣;找人畫唐伯虎、鄭板橋的畫,煙薰火燎後當珍品出售……

勸業場四樓的茶社,還有販賣人口、吸毒聚賭等勾當。老天津人可能還記得,當時勸業場一帶有個外號叫宋大嘴的盜首,豢養著二百多個小偷,日夜活動,出沒無常。

50年代初期,國營百貨公司、供銷合作總社門市部相繼成立,勸業場生意一落千丈,營業陷入困難。大樓陳舊,樓裡的牆皮剝落。三樓、四樓竟然變成“大雜院”,住進了幾十戶人家,到處是煤球爐子、小孩尿布和成堆的垃圾。

哈哈鏡、回形樓梯、老式電梯,勸業場在天津人心裡留下多少記憶?

勸業場屋頂花園

"

勸業場建於1928年,50年代公私合營後與天祥商場合並,成為天津最大商場,比和平路市百貨公司(百貨大樓)大兩倍,每天接待十萬名顧客。在公開的資料中,早期高星橋、高渤海父子創辦、經營勸業場的信息較多,而50年代這一特殊時期的信息較少,那麼,50年代的勸業場,高渤海離開後,究竟發生了怎樣的故事?

最初勸業場裡都是個體商戶租賃小店或櫃檯,經營昂貴的裘皮、珠寶玉器、“開媚”香皂、“旁士”雪花膏、樂器、照相機、鴉片煙具、畫眉鳥、蟋蟀、蟈蟈,以及各種書刊。勸業場做的是“公館買賣”,腰纏萬貫的官僚、買辦和闊少、小姐、姨太太們來逛商場,店主點菸倒茶,畢恭畢敬招待,有錢人看到喜歡的就買,不用講價,也可以不帶錢,拿東西走,回頭再結賬。

哈哈鏡、回形樓梯、老式電梯,勸業場在天津人心裡留下多少記憶?

50年代勸業場

儘管許多店鋪門前掛著“言無二價,童叟無欺”的招牌,實際有各種花招,比如有的顧客把好表送來修理,過幾天表裡的齒輪、發條、石眼都被“偷樑換柱”;有的顧客買走一臺“五燈”收音機,發現裡邊有兩三個廢泡子;有的商戶把東洋望遠鏡貼上德國“蔡斯”商標,立刻身價十倍;把從夜市、鬼市收來的舊錶當新表;不值錢的新玉用油炸過當古玉賣;次鑽石抹上化學藥水當高級鑽石賣;找人畫唐伯虎、鄭板橋的畫,煙薰火燎後當珍品出售……

勸業場四樓的茶社,還有販賣人口、吸毒聚賭等勾當。老天津人可能還記得,當時勸業場一帶有個外號叫宋大嘴的盜首,豢養著二百多個小偷,日夜活動,出沒無常。

50年代初期,國營百貨公司、供銷合作總社門市部相繼成立,勸業場生意一落千丈,營業陷入困難。大樓陳舊,樓裡的牆皮剝落。三樓、四樓竟然變成“大雜院”,住進了幾十戶人家,到處是煤球爐子、小孩尿布和成堆的垃圾。

哈哈鏡、回形樓梯、老式電梯,勸業場在天津人心裡留下多少記憶?

勸業場屋頂花園

哈哈鏡、回形樓梯、老式電梯,勸業場在天津人心裡留下多少記憶?

天祥商場

1956年,勸業場實行公私合營,國家撥款120萬元,從樓內到樓外徹底修葺、粉刷,進門大廳的回形樓梯和樓內的老式電梯仍然保留下來,成為勸業場的標誌。樓外臨濱江道、和平路的兩面,裝設霓虹燈招牌和霓虹燈美術裝飾。場內燈光增加一倍,按照北京王府井百貨大樓的貨櫃樣式,訂製了一千多個玻璃貨櫃和陳列櫥,商場裡小店屋全部拆除,貨櫃、貨架換成新的,連接起來有七、八華里長。

正在修葺的勸業場運來四塊長方形立鏡,這就是勸業場給天津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哈哈鏡”。人活動在各個鏡子前面,鏡內會出現各種不同的奇怪人形,時而把人照成大胖子,時而使人瘦得像竹竿,一會兒把人照得頭長數尺,一會兒又把人照成腿短身長……

這四塊“哈哈鏡”原是1928年勸業場建成後不久,從上海永安公司買來的。日偽時期,高渤海把它們藏了起來,50年代這四面“哈哈鏡”連同高渤海的其他財產被沒收。勸業場公私合營後,勸業場從法院拍賣處買回了這四面“哈哈鏡”,安裝在五樓。

"

勸業場建於1928年,50年代公私合營後與天祥商場合並,成為天津最大商場,比和平路市百貨公司(百貨大樓)大兩倍,每天接待十萬名顧客。在公開的資料中,早期高星橋、高渤海父子創辦、經營勸業場的信息較多,而50年代這一特殊時期的信息較少,那麼,50年代的勸業場,高渤海離開後,究竟發生了怎樣的故事?

最初勸業場裡都是個體商戶租賃小店或櫃檯,經營昂貴的裘皮、珠寶玉器、“開媚”香皂、“旁士”雪花膏、樂器、照相機、鴉片煙具、畫眉鳥、蟋蟀、蟈蟈,以及各種書刊。勸業場做的是“公館買賣”,腰纏萬貫的官僚、買辦和闊少、小姐、姨太太們來逛商場,店主點菸倒茶,畢恭畢敬招待,有錢人看到喜歡的就買,不用講價,也可以不帶錢,拿東西走,回頭再結賬。

哈哈鏡、回形樓梯、老式電梯,勸業場在天津人心裡留下多少記憶?

50年代勸業場

儘管許多店鋪門前掛著“言無二價,童叟無欺”的招牌,實際有各種花招,比如有的顧客把好表送來修理,過幾天表裡的齒輪、發條、石眼都被“偷樑換柱”;有的顧客買走一臺“五燈”收音機,發現裡邊有兩三個廢泡子;有的商戶把東洋望遠鏡貼上德國“蔡斯”商標,立刻身價十倍;把從夜市、鬼市收來的舊錶當新表;不值錢的新玉用油炸過當古玉賣;次鑽石抹上化學藥水當高級鑽石賣;找人畫唐伯虎、鄭板橋的畫,煙薰火燎後當珍品出售……

勸業場四樓的茶社,還有販賣人口、吸毒聚賭等勾當。老天津人可能還記得,當時勸業場一帶有個外號叫宋大嘴的盜首,豢養著二百多個小偷,日夜活動,出沒無常。

50年代初期,國營百貨公司、供銷合作總社門市部相繼成立,勸業場生意一落千丈,營業陷入困難。大樓陳舊,樓裡的牆皮剝落。三樓、四樓竟然變成“大雜院”,住進了幾十戶人家,到處是煤球爐子、小孩尿布和成堆的垃圾。

哈哈鏡、回形樓梯、老式電梯,勸業場在天津人心裡留下多少記憶?

勸業場屋頂花園

哈哈鏡、回形樓梯、老式電梯,勸業場在天津人心裡留下多少記憶?

天祥商場

1956年,勸業場實行公私合營,國家撥款120萬元,從樓內到樓外徹底修葺、粉刷,進門大廳的回形樓梯和樓內的老式電梯仍然保留下來,成為勸業場的標誌。樓外臨濱江道、和平路的兩面,裝設霓虹燈招牌和霓虹燈美術裝飾。場內燈光增加一倍,按照北京王府井百貨大樓的貨櫃樣式,訂製了一千多個玻璃貨櫃和陳列櫥,商場裡小店屋全部拆除,貨櫃、貨架換成新的,連接起來有七、八華里長。

正在修葺的勸業場運來四塊長方形立鏡,這就是勸業場給天津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哈哈鏡”。人活動在各個鏡子前面,鏡內會出現各種不同的奇怪人形,時而把人照成大胖子,時而使人瘦得像竹竿,一會兒把人照得頭長數尺,一會兒又把人照成腿短身長……

這四塊“哈哈鏡”原是1928年勸業場建成後不久,從上海永安公司買來的。日偽時期,高渤海把它們藏了起來,50年代這四面“哈哈鏡”連同高渤海的其他財產被沒收。勸業場公私合營後,勸業場從法院拍賣處買回了這四面“哈哈鏡”,安裝在五樓。

哈哈鏡、回形樓梯、老式電梯,勸業場在天津人心裡留下多少記憶?

勸業場

修繕、調整後的勸業場,一樓到四樓是售貨商場,繼續經營原有各種日用百貨,還增添了全國土特產品,共三萬七千多種商品,有1600多名營業人員。

商場內的影院、劇院、茶社、球房全部保存下來,並油飾、修整。天華景劇院增加到1200個座位,舊舞臺改建成新式舞臺,上演京戲,還可以放映電影。五樓設立風味小吃部和參觀招待室。樓頂上用彩色電燈和鮮花裝飾的“天外天”夜花園,飄送著輕音樂的旋律。

過去商場裡分散經營的一百多家小店,按照經營商品的類別,改組成零星百貨、針織品、搪瓷鋼精、糖果食品等88個商品部。過去同行是冤家,現在成了同事。

比如,勸業場二樓“青年”照像材料行和“鴻懋”照像材料行是鄰居,過去互相搶買賣、砸價、犯排擠,針尖對麥芒。“青年”把沖洗每張照片的價錢由一角降到八分,“鴻懋”就降到六分,轉天“青年”又賭氣降到四分,“鴻懋”也跟著降到四分,弄得兩敗俱傷。公私合營後,全場是一家,擰成一股勁,心底無私天地寬,大家一心只想把商場搞好。

"

勸業場建於1928年,50年代公私合營後與天祥商場合並,成為天津最大商場,比和平路市百貨公司(百貨大樓)大兩倍,每天接待十萬名顧客。在公開的資料中,早期高星橋、高渤海父子創辦、經營勸業場的信息較多,而50年代這一特殊時期的信息較少,那麼,50年代的勸業場,高渤海離開後,究竟發生了怎樣的故事?

最初勸業場裡都是個體商戶租賃小店或櫃檯,經營昂貴的裘皮、珠寶玉器、“開媚”香皂、“旁士”雪花膏、樂器、照相機、鴉片煙具、畫眉鳥、蟋蟀、蟈蟈,以及各種書刊。勸業場做的是“公館買賣”,腰纏萬貫的官僚、買辦和闊少、小姐、姨太太們來逛商場,店主點菸倒茶,畢恭畢敬招待,有錢人看到喜歡的就買,不用講價,也可以不帶錢,拿東西走,回頭再結賬。

哈哈鏡、回形樓梯、老式電梯,勸業場在天津人心裡留下多少記憶?

50年代勸業場

儘管許多店鋪門前掛著“言無二價,童叟無欺”的招牌,實際有各種花招,比如有的顧客把好表送來修理,過幾天表裡的齒輪、發條、石眼都被“偷樑換柱”;有的顧客買走一臺“五燈”收音機,發現裡邊有兩三個廢泡子;有的商戶把東洋望遠鏡貼上德國“蔡斯”商標,立刻身價十倍;把從夜市、鬼市收來的舊錶當新表;不值錢的新玉用油炸過當古玉賣;次鑽石抹上化學藥水當高級鑽石賣;找人畫唐伯虎、鄭板橋的畫,煙薰火燎後當珍品出售……

勸業場四樓的茶社,還有販賣人口、吸毒聚賭等勾當。老天津人可能還記得,當時勸業場一帶有個外號叫宋大嘴的盜首,豢養著二百多個小偷,日夜活動,出沒無常。

50年代初期,國營百貨公司、供銷合作總社門市部相繼成立,勸業場生意一落千丈,營業陷入困難。大樓陳舊,樓裡的牆皮剝落。三樓、四樓竟然變成“大雜院”,住進了幾十戶人家,到處是煤球爐子、小孩尿布和成堆的垃圾。

哈哈鏡、回形樓梯、老式電梯,勸業場在天津人心裡留下多少記憶?

勸業場屋頂花園

哈哈鏡、回形樓梯、老式電梯,勸業場在天津人心裡留下多少記憶?

天祥商場

1956年,勸業場實行公私合營,國家撥款120萬元,從樓內到樓外徹底修葺、粉刷,進門大廳的回形樓梯和樓內的老式電梯仍然保留下來,成為勸業場的標誌。樓外臨濱江道、和平路的兩面,裝設霓虹燈招牌和霓虹燈美術裝飾。場內燈光增加一倍,按照北京王府井百貨大樓的貨櫃樣式,訂製了一千多個玻璃貨櫃和陳列櫥,商場裡小店屋全部拆除,貨櫃、貨架換成新的,連接起來有七、八華里長。

正在修葺的勸業場運來四塊長方形立鏡,這就是勸業場給天津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哈哈鏡”。人活動在各個鏡子前面,鏡內會出現各種不同的奇怪人形,時而把人照成大胖子,時而使人瘦得像竹竿,一會兒把人照得頭長數尺,一會兒又把人照成腿短身長……

這四塊“哈哈鏡”原是1928年勸業場建成後不久,從上海永安公司買來的。日偽時期,高渤海把它們藏了起來,50年代這四面“哈哈鏡”連同高渤海的其他財產被沒收。勸業場公私合營後,勸業場從法院拍賣處買回了這四面“哈哈鏡”,安裝在五樓。

哈哈鏡、回形樓梯、老式電梯,勸業場在天津人心裡留下多少記憶?

勸業場

修繕、調整後的勸業場,一樓到四樓是售貨商場,繼續經營原有各種日用百貨,還增添了全國土特產品,共三萬七千多種商品,有1600多名營業人員。

商場內的影院、劇院、茶社、球房全部保存下來,並油飾、修整。天華景劇院增加到1200個座位,舊舞臺改建成新式舞臺,上演京戲,還可以放映電影。五樓設立風味小吃部和參觀招待室。樓頂上用彩色電燈和鮮花裝飾的“天外天”夜花園,飄送著輕音樂的旋律。

過去商場裡分散經營的一百多家小店,按照經營商品的類別,改組成零星百貨、針織品、搪瓷鋼精、糖果食品等88個商品部。過去同行是冤家,現在成了同事。

比如,勸業場二樓“青年”照像材料行和“鴻懋”照像材料行是鄰居,過去互相搶買賣、砸價、犯排擠,針尖對麥芒。“青年”把沖洗每張照片的價錢由一角降到八分,“鴻懋”就降到六分,轉天“青年”又賭氣降到四分,“鴻懋”也跟著降到四分,弄得兩敗俱傷。公私合營後,全場是一家,擰成一股勁,心底無私天地寬,大家一心只想把商場搞好。

哈哈鏡、回形樓梯、老式電梯,勸業場在天津人心裡留下多少記憶?

天津勸業場

"

勸業場建於1928年,50年代公私合營後與天祥商場合並,成為天津最大商場,比和平路市百貨公司(百貨大樓)大兩倍,每天接待十萬名顧客。在公開的資料中,早期高星橋、高渤海父子創辦、經營勸業場的信息較多,而50年代這一特殊時期的信息較少,那麼,50年代的勸業場,高渤海離開後,究竟發生了怎樣的故事?

最初勸業場裡都是個體商戶租賃小店或櫃檯,經營昂貴的裘皮、珠寶玉器、“開媚”香皂、“旁士”雪花膏、樂器、照相機、鴉片煙具、畫眉鳥、蟋蟀、蟈蟈,以及各種書刊。勸業場做的是“公館買賣”,腰纏萬貫的官僚、買辦和闊少、小姐、姨太太們來逛商場,店主點菸倒茶,畢恭畢敬招待,有錢人看到喜歡的就買,不用講價,也可以不帶錢,拿東西走,回頭再結賬。

哈哈鏡、回形樓梯、老式電梯,勸業場在天津人心裡留下多少記憶?

50年代勸業場

儘管許多店鋪門前掛著“言無二價,童叟無欺”的招牌,實際有各種花招,比如有的顧客把好表送來修理,過幾天表裡的齒輪、發條、石眼都被“偷樑換柱”;有的顧客買走一臺“五燈”收音機,發現裡邊有兩三個廢泡子;有的商戶把東洋望遠鏡貼上德國“蔡斯”商標,立刻身價十倍;把從夜市、鬼市收來的舊錶當新表;不值錢的新玉用油炸過當古玉賣;次鑽石抹上化學藥水當高級鑽石賣;找人畫唐伯虎、鄭板橋的畫,煙薰火燎後當珍品出售……

勸業場四樓的茶社,還有販賣人口、吸毒聚賭等勾當。老天津人可能還記得,當時勸業場一帶有個外號叫宋大嘴的盜首,豢養著二百多個小偷,日夜活動,出沒無常。

50年代初期,國營百貨公司、供銷合作總社門市部相繼成立,勸業場生意一落千丈,營業陷入困難。大樓陳舊,樓裡的牆皮剝落。三樓、四樓竟然變成“大雜院”,住進了幾十戶人家,到處是煤球爐子、小孩尿布和成堆的垃圾。

哈哈鏡、回形樓梯、老式電梯,勸業場在天津人心裡留下多少記憶?

勸業場屋頂花園

哈哈鏡、回形樓梯、老式電梯,勸業場在天津人心裡留下多少記憶?

天祥商場

1956年,勸業場實行公私合營,國家撥款120萬元,從樓內到樓外徹底修葺、粉刷,進門大廳的回形樓梯和樓內的老式電梯仍然保留下來,成為勸業場的標誌。樓外臨濱江道、和平路的兩面,裝設霓虹燈招牌和霓虹燈美術裝飾。場內燈光增加一倍,按照北京王府井百貨大樓的貨櫃樣式,訂製了一千多個玻璃貨櫃和陳列櫥,商場裡小店屋全部拆除,貨櫃、貨架換成新的,連接起來有七、八華里長。

正在修葺的勸業場運來四塊長方形立鏡,這就是勸業場給天津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哈哈鏡”。人活動在各個鏡子前面,鏡內會出現各種不同的奇怪人形,時而把人照成大胖子,時而使人瘦得像竹竿,一會兒把人照得頭長數尺,一會兒又把人照成腿短身長……

這四塊“哈哈鏡”原是1928年勸業場建成後不久,從上海永安公司買來的。日偽時期,高渤海把它們藏了起來,50年代這四面“哈哈鏡”連同高渤海的其他財產被沒收。勸業場公私合營後,勸業場從法院拍賣處買回了這四面“哈哈鏡”,安裝在五樓。

哈哈鏡、回形樓梯、老式電梯,勸業場在天津人心裡留下多少記憶?

勸業場

修繕、調整後的勸業場,一樓到四樓是售貨商場,繼續經營原有各種日用百貨,還增添了全國土特產品,共三萬七千多種商品,有1600多名營業人員。

商場內的影院、劇院、茶社、球房全部保存下來,並油飾、修整。天華景劇院增加到1200個座位,舊舞臺改建成新式舞臺,上演京戲,還可以放映電影。五樓設立風味小吃部和參觀招待室。樓頂上用彩色電燈和鮮花裝飾的“天外天”夜花園,飄送著輕音樂的旋律。

過去商場裡分散經營的一百多家小店,按照經營商品的類別,改組成零星百貨、針織品、搪瓷鋼精、糖果食品等88個商品部。過去同行是冤家,現在成了同事。

比如,勸業場二樓“青年”照像材料行和“鴻懋”照像材料行是鄰居,過去互相搶買賣、砸價、犯排擠,針尖對麥芒。“青年”把沖洗每張照片的價錢由一角降到八分,“鴻懋”就降到六分,轉天“青年”又賭氣降到四分,“鴻懋”也跟著降到四分,弄得兩敗俱傷。公私合營後,全場是一家,擰成一股勁,心底無私天地寬,大家一心只想把商場搞好。

哈哈鏡、回形樓梯、老式電梯,勸業場在天津人心裡留下多少記憶?

天津勸業場

哈哈鏡、回形樓梯、老式電梯,勸業場在天津人心裡留下多少記憶?

勸業場路口的四幢建築

1958年4月,勸業場和天祥商場合並,成為天津最大、商品最全的商場。兩個商場樓房中間架起天橋,全部櫃檯和商品作了調整。“天外天”遊藝場也與天祥屋頂花園、天祥大觀園融為一體。屋頂圍牆上和走廊裡,園藝師培植了三、四十種牡丹、月季、繡球、茉莉等花草,每晚有曲藝、評劇、越劇、電影,有冷食、清茶和檯球、各種棋類。

這一時期的勸業場,售貨員處處為顧客著想,出現了各式各樣的便民措施。青年女售貨員李克勤出了一本《五看五定、三聽三定》,總結了七種先進的售貨方法,一個人照顧著六、七位顧客,仍是那麼周到、耐心、和藹。

50年代的夜晚,天津市最繁華的商業區濱江道上,燈火輝煌,行人如雲。夜色中,座落在濱江道、和平路口的勸業商場顯得更加巍峨壯麗。人群潮水一般從商場的幾座大門湧進去。商場內幾千支日光燈把每個角落照耀得如同白晝。一列列晶光閃亮的櫃檯,裝滿五光十色的商品,如同一個規模巨大的生活用品展覽會,呈現一片繁榮景象。(文:何玉新)

"

勸業場建於1928年,50年代公私合營後與天祥商場合並,成為天津最大商場,比和平路市百貨公司(百貨大樓)大兩倍,每天接待十萬名顧客。在公開的資料中,早期高星橋、高渤海父子創辦、經營勸業場的信息較多,而50年代這一特殊時期的信息較少,那麼,50年代的勸業場,高渤海離開後,究竟發生了怎樣的故事?

最初勸業場裡都是個體商戶租賃小店或櫃檯,經營昂貴的裘皮、珠寶玉器、“開媚”香皂、“旁士”雪花膏、樂器、照相機、鴉片煙具、畫眉鳥、蟋蟀、蟈蟈,以及各種書刊。勸業場做的是“公館買賣”,腰纏萬貫的官僚、買辦和闊少、小姐、姨太太們來逛商場,店主點菸倒茶,畢恭畢敬招待,有錢人看到喜歡的就買,不用講價,也可以不帶錢,拿東西走,回頭再結賬。

哈哈鏡、回形樓梯、老式電梯,勸業場在天津人心裡留下多少記憶?

50年代勸業場

儘管許多店鋪門前掛著“言無二價,童叟無欺”的招牌,實際有各種花招,比如有的顧客把好表送來修理,過幾天表裡的齒輪、發條、石眼都被“偷樑換柱”;有的顧客買走一臺“五燈”收音機,發現裡邊有兩三個廢泡子;有的商戶把東洋望遠鏡貼上德國“蔡斯”商標,立刻身價十倍;把從夜市、鬼市收來的舊錶當新表;不值錢的新玉用油炸過當古玉賣;次鑽石抹上化學藥水當高級鑽石賣;找人畫唐伯虎、鄭板橋的畫,煙薰火燎後當珍品出售……

勸業場四樓的茶社,還有販賣人口、吸毒聚賭等勾當。老天津人可能還記得,當時勸業場一帶有個外號叫宋大嘴的盜首,豢養著二百多個小偷,日夜活動,出沒無常。

50年代初期,國營百貨公司、供銷合作總社門市部相繼成立,勸業場生意一落千丈,營業陷入困難。大樓陳舊,樓裡的牆皮剝落。三樓、四樓竟然變成“大雜院”,住進了幾十戶人家,到處是煤球爐子、小孩尿布和成堆的垃圾。

哈哈鏡、回形樓梯、老式電梯,勸業場在天津人心裡留下多少記憶?

勸業場屋頂花園

哈哈鏡、回形樓梯、老式電梯,勸業場在天津人心裡留下多少記憶?

天祥商場

1956年,勸業場實行公私合營,國家撥款120萬元,從樓內到樓外徹底修葺、粉刷,進門大廳的回形樓梯和樓內的老式電梯仍然保留下來,成為勸業場的標誌。樓外臨濱江道、和平路的兩面,裝設霓虹燈招牌和霓虹燈美術裝飾。場內燈光增加一倍,按照北京王府井百貨大樓的貨櫃樣式,訂製了一千多個玻璃貨櫃和陳列櫥,商場裡小店屋全部拆除,貨櫃、貨架換成新的,連接起來有七、八華里長。

正在修葺的勸業場運來四塊長方形立鏡,這就是勸業場給天津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哈哈鏡”。人活動在各個鏡子前面,鏡內會出現各種不同的奇怪人形,時而把人照成大胖子,時而使人瘦得像竹竿,一會兒把人照得頭長數尺,一會兒又把人照成腿短身長……

這四塊“哈哈鏡”原是1928年勸業場建成後不久,從上海永安公司買來的。日偽時期,高渤海把它們藏了起來,50年代這四面“哈哈鏡”連同高渤海的其他財產被沒收。勸業場公私合營後,勸業場從法院拍賣處買回了這四面“哈哈鏡”,安裝在五樓。

哈哈鏡、回形樓梯、老式電梯,勸業場在天津人心裡留下多少記憶?

勸業場

修繕、調整後的勸業場,一樓到四樓是售貨商場,繼續經營原有各種日用百貨,還增添了全國土特產品,共三萬七千多種商品,有1600多名營業人員。

商場內的影院、劇院、茶社、球房全部保存下來,並油飾、修整。天華景劇院增加到1200個座位,舊舞臺改建成新式舞臺,上演京戲,還可以放映電影。五樓設立風味小吃部和參觀招待室。樓頂上用彩色電燈和鮮花裝飾的“天外天”夜花園,飄送著輕音樂的旋律。

過去商場裡分散經營的一百多家小店,按照經營商品的類別,改組成零星百貨、針織品、搪瓷鋼精、糖果食品等88個商品部。過去同行是冤家,現在成了同事。

比如,勸業場二樓“青年”照像材料行和“鴻懋”照像材料行是鄰居,過去互相搶買賣、砸價、犯排擠,針尖對麥芒。“青年”把沖洗每張照片的價錢由一角降到八分,“鴻懋”就降到六分,轉天“青年”又賭氣降到四分,“鴻懋”也跟著降到四分,弄得兩敗俱傷。公私合營後,全場是一家,擰成一股勁,心底無私天地寬,大家一心只想把商場搞好。

哈哈鏡、回形樓梯、老式電梯,勸業場在天津人心裡留下多少記憶?

天津勸業場

哈哈鏡、回形樓梯、老式電梯,勸業場在天津人心裡留下多少記憶?

勸業場路口的四幢建築

1958年4月,勸業場和天祥商場合並,成為天津最大、商品最全的商場。兩個商場樓房中間架起天橋,全部櫃檯和商品作了調整。“天外天”遊藝場也與天祥屋頂花園、天祥大觀園融為一體。屋頂圍牆上和走廊裡,園藝師培植了三、四十種牡丹、月季、繡球、茉莉等花草,每晚有曲藝、評劇、越劇、電影,有冷食、清茶和檯球、各種棋類。

這一時期的勸業場,售貨員處處為顧客著想,出現了各式各樣的便民措施。青年女售貨員李克勤出了一本《五看五定、三聽三定》,總結了七種先進的售貨方法,一個人照顧著六、七位顧客,仍是那麼周到、耐心、和藹。

50年代的夜晚,天津市最繁華的商業區濱江道上,燈火輝煌,行人如雲。夜色中,座落在濱江道、和平路口的勸業商場顯得更加巍峨壯麗。人群潮水一般從商場的幾座大門湧進去。商場內幾千支日光燈把每個角落照耀得如同白晝。一列列晶光閃亮的櫃檯,裝滿五光十色的商品,如同一個規模巨大的生活用品展覽會,呈現一片繁榮景象。(文:何玉新)

哈哈鏡、回形樓梯、老式電梯,勸業場在天津人心裡留下多少記憶?

"

勸業場建於1928年,50年代公私合營後與天祥商場合並,成為天津最大商場,比和平路市百貨公司(百貨大樓)大兩倍,每天接待十萬名顧客。在公開的資料中,早期高星橋、高渤海父子創辦、經營勸業場的信息較多,而50年代這一特殊時期的信息較少,那麼,50年代的勸業場,高渤海離開後,究竟發生了怎樣的故事?

最初勸業場裡都是個體商戶租賃小店或櫃檯,經營昂貴的裘皮、珠寶玉器、“開媚”香皂、“旁士”雪花膏、樂器、照相機、鴉片煙具、畫眉鳥、蟋蟀、蟈蟈,以及各種書刊。勸業場做的是“公館買賣”,腰纏萬貫的官僚、買辦和闊少、小姐、姨太太們來逛商場,店主點菸倒茶,畢恭畢敬招待,有錢人看到喜歡的就買,不用講價,也可以不帶錢,拿東西走,回頭再結賬。

哈哈鏡、回形樓梯、老式電梯,勸業場在天津人心裡留下多少記憶?

50年代勸業場

儘管許多店鋪門前掛著“言無二價,童叟無欺”的招牌,實際有各種花招,比如有的顧客把好表送來修理,過幾天表裡的齒輪、發條、石眼都被“偷樑換柱”;有的顧客買走一臺“五燈”收音機,發現裡邊有兩三個廢泡子;有的商戶把東洋望遠鏡貼上德國“蔡斯”商標,立刻身價十倍;把從夜市、鬼市收來的舊錶當新表;不值錢的新玉用油炸過當古玉賣;次鑽石抹上化學藥水當高級鑽石賣;找人畫唐伯虎、鄭板橋的畫,煙薰火燎後當珍品出售……

勸業場四樓的茶社,還有販賣人口、吸毒聚賭等勾當。老天津人可能還記得,當時勸業場一帶有個外號叫宋大嘴的盜首,豢養著二百多個小偷,日夜活動,出沒無常。

50年代初期,國營百貨公司、供銷合作總社門市部相繼成立,勸業場生意一落千丈,營業陷入困難。大樓陳舊,樓裡的牆皮剝落。三樓、四樓竟然變成“大雜院”,住進了幾十戶人家,到處是煤球爐子、小孩尿布和成堆的垃圾。

哈哈鏡、回形樓梯、老式電梯,勸業場在天津人心裡留下多少記憶?

勸業場屋頂花園

哈哈鏡、回形樓梯、老式電梯,勸業場在天津人心裡留下多少記憶?

天祥商場

1956年,勸業場實行公私合營,國家撥款120萬元,從樓內到樓外徹底修葺、粉刷,進門大廳的回形樓梯和樓內的老式電梯仍然保留下來,成為勸業場的標誌。樓外臨濱江道、和平路的兩面,裝設霓虹燈招牌和霓虹燈美術裝飾。場內燈光增加一倍,按照北京王府井百貨大樓的貨櫃樣式,訂製了一千多個玻璃貨櫃和陳列櫥,商場裡小店屋全部拆除,貨櫃、貨架換成新的,連接起來有七、八華里長。

正在修葺的勸業場運來四塊長方形立鏡,這就是勸業場給天津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哈哈鏡”。人活動在各個鏡子前面,鏡內會出現各種不同的奇怪人形,時而把人照成大胖子,時而使人瘦得像竹竿,一會兒把人照得頭長數尺,一會兒又把人照成腿短身長……

這四塊“哈哈鏡”原是1928年勸業場建成後不久,從上海永安公司買來的。日偽時期,高渤海把它們藏了起來,50年代這四面“哈哈鏡”連同高渤海的其他財產被沒收。勸業場公私合營後,勸業場從法院拍賣處買回了這四面“哈哈鏡”,安裝在五樓。

哈哈鏡、回形樓梯、老式電梯,勸業場在天津人心裡留下多少記憶?

勸業場

修繕、調整後的勸業場,一樓到四樓是售貨商場,繼續經營原有各種日用百貨,還增添了全國土特產品,共三萬七千多種商品,有1600多名營業人員。

商場內的影院、劇院、茶社、球房全部保存下來,並油飾、修整。天華景劇院增加到1200個座位,舊舞臺改建成新式舞臺,上演京戲,還可以放映電影。五樓設立風味小吃部和參觀招待室。樓頂上用彩色電燈和鮮花裝飾的“天外天”夜花園,飄送著輕音樂的旋律。

過去商場裡分散經營的一百多家小店,按照經營商品的類別,改組成零星百貨、針織品、搪瓷鋼精、糖果食品等88個商品部。過去同行是冤家,現在成了同事。

比如,勸業場二樓“青年”照像材料行和“鴻懋”照像材料行是鄰居,過去互相搶買賣、砸價、犯排擠,針尖對麥芒。“青年”把沖洗每張照片的價錢由一角降到八分,“鴻懋”就降到六分,轉天“青年”又賭氣降到四分,“鴻懋”也跟著降到四分,弄得兩敗俱傷。公私合營後,全場是一家,擰成一股勁,心底無私天地寬,大家一心只想把商場搞好。

哈哈鏡、回形樓梯、老式電梯,勸業場在天津人心裡留下多少記憶?

天津勸業場

哈哈鏡、回形樓梯、老式電梯,勸業場在天津人心裡留下多少記憶?

勸業場路口的四幢建築

1958年4月,勸業場和天祥商場合並,成為天津最大、商品最全的商場。兩個商場樓房中間架起天橋,全部櫃檯和商品作了調整。“天外天”遊藝場也與天祥屋頂花園、天祥大觀園融為一體。屋頂圍牆上和走廊裡,園藝師培植了三、四十種牡丹、月季、繡球、茉莉等花草,每晚有曲藝、評劇、越劇、電影,有冷食、清茶和檯球、各種棋類。

這一時期的勸業場,售貨員處處為顧客著想,出現了各式各樣的便民措施。青年女售貨員李克勤出了一本《五看五定、三聽三定》,總結了七種先進的售貨方法,一個人照顧著六、七位顧客,仍是那麼周到、耐心、和藹。

50年代的夜晚,天津市最繁華的商業區濱江道上,燈火輝煌,行人如雲。夜色中,座落在濱江道、和平路口的勸業商場顯得更加巍峨壯麗。人群潮水一般從商場的幾座大門湧進去。商場內幾千支日光燈把每個角落照耀得如同白晝。一列列晶光閃亮的櫃檯,裝滿五光十色的商品,如同一個規模巨大的生活用品展覽會,呈現一片繁榮景象。(文:何玉新)

哈哈鏡、回形樓梯、老式電梯,勸業場在天津人心裡留下多少記憶?

哈哈鏡、回形樓梯、老式電梯,勸業場在天津人心裡留下多少記憶?

天津勸業場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