竇嬰田蚡之死:性格造就的悲劇,把朝堂當成了江湖與商場

公元前131年12月,魏其候竇嬰在長安渭城大街上被斬首示眾。次年春天,武安侯田蚡莫名其妙發病,不停呼喊謝罪,驚悸而死。

從親如父子到反目成仇,二人同為外戚,同為侯爵,同列三公,一度同時重用,又一度同時失勢,最終又捲入同一件案子,先後慘死,二人之間有扯不完、理不斷的關係,以至於司馬遷作《史記》,將二人傳記合寫。

二人先後慘死,是個悲劇,這個悲劇可以說是個人的悲劇,竇嬰偏執帶有江湖習氣,田蚡貪婪帶有市井習氣,二人性格造就了自己的命運

竇嬰:偏執且帶有江湖習氣的人

竇嬰,漢文帝竇皇后堂兄的兒子,文帝時,竇嬰任吳國國相,景帝剛剛即位時,任詹事。

竇嬰田蚡之死:性格造就的悲劇,把朝堂當成了江湖與商場

影視形象-竇嬰

1.為人草率偏執。《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記載,魏其者,沾沾自喜耳,這是一個容易自我欣賞、自以為是的人,竇嬰嫌詹事的官職太小,就藉口生病辭職了。漢景帝對竇嬰有準確的評價:“自以為是,做事草率輕浮,難以出任丞相,擔當重任。”所以即便竇太后多次推薦,察人明晰的景帝並未重用竇嬰,後來的事實證明,景帝是聖明的。

除了草率,竇嬰還有偏執的一面。公元前140年,在太后的運作下,弟弟田蚡當了太尉,為不留下任人唯親的口實,讓竇嬰擔任丞相。籍福去向竇嬰道賀,提醒他說,“君侯資性喜善疾惡,能兼容,則幸久”。人性、世事複雜,沒有絕對的善惡之分,單純的把世人、世事劃分為善惡,是不成熟的表現,尤其是擔任丞相之職,更應像籍福建議的那樣包容一切,不幸的是竇嬰沒有聽從。

從竇嬰不聽夫人之勸,執意搭救灌夫也可看出此人的草率偏執,夫人勸竇嬰謹慎行事,竇嬰卻說:“侯爵是我掙來的,現在就算把他扔掉,也沒什麼大不了的。”於是瞞著家人到皇帝面前詆譭田蚡,終於陷入事端不能自拔。

竇嬰田蚡之死:性格造就的悲劇,把朝堂當成了江湖與商場

影視形象-竇嬰

另一件事也反映出竇嬰的草率偏執,田蚡家有喜事,王太后下令列侯和皇族都去祝賀,好友灌夫既不是列候也不是皇族,但竇嬰要拉灌夫一起去,灌夫推辭說:“我多次因為酒醉失禮而得罪了丞相,近來又和丞相生怨。”而竇嬰還是硬拉灌夫前去了。就是在這次酒宴上,醉酒的灌夫再次得罪丞相,導致自己被滅族,連帶害死了竇嬰。

2.才量狹小。竇嬰顯赫的時候,田蚡還是個小官,對竇嬰十分尊敬,陪侍宴飲像竇嬰的子孫一樣,竇太后去世後,竇嬰開始失勢,田蚡又做了丞相,原本圍繞在竇嬰身邊的許多賓客轉投田蚡,竇嬰心生不滿,便結交灌夫,想依靠灌夫去報復那些趨炎附勢之徒。

對此,司馬遷認為竇嬰不知時變,但我認為其實是竇嬰氣量狹小。因氣量狹小,又心生歪念,利用灌夫報復眾人。灌夫被田蚡逮捕後,又草率的向武帝打小報告,極力誇獎灌夫的長處,極力渲染田蚡的罪行,武帝讓御史核查後,發現竇嬰說謊,竇嬰犯了欺君之罪被下獄,最終慘死。

3.江湖習氣太重。竇嬰喜歡招納賓客,漢景帝封竇嬰為魏其侯,當時的遊士賓客爭相歸附,竇嬰的好友灌夫更是江湖上的領軍人物,喜歡打抱不平,每天的食客少則幾十,多則近百。二人身上瀰漫著濃重的江湖習氣,江湖講究快意恩仇,哥們義氣,雪冤報仇,以暴制暴,如此的習性最終害死了兩人。

田蚡:虛偽且帶有市井習氣的人

田蚡,漢景帝王皇后的同母弟弟,相貌醜陋,巧於文辭,一出生就享受富貴。

竇嬰田蚡之死:性格造就的悲劇,把朝堂當成了江湖與商場

影視形象-田蚡

1.虛偽。田蚡是一個十分虛偽的人,當竇嬰顯赫時,田蚡陪侍宴飲像竇嬰的子孫一樣。當了丞相後,對竇嬰的態度發生變化,某日,田蚡告訴灌夫要去竇嬰家做客,可直到中午田蚡還在家睡覺,灌夫只好駕車迎接,田蚡這才啟程,但行動遲緩。一熱一冷的態度變化,顯示了此人的虛偽。

田蚡還是一個才幹不足之人,田蚡一些建議被朝廷採納,但這些建議多出自賓客之手。剛當丞相時,對賓客十分謙卑,推薦名士做官,以此來壓倒竇嬰等將相的勢力。入朝廷奏事,經常滔滔不絕,往往一說就是大半天。想的不是以德、以才服人,而是想辦法狠狠地整頓一番,使他人屈服。

2.貪婪。田蚡十分貪婪,一度讓武帝十分反感,插手官員的任命,搶了武帝的權力,惱怒的武帝甚至有一次告訴田蚡:“你要任命的官吏任命完了沒有?我也想任命幾個呢。”智昏的田蚡甚至想把朝廷的土地佔為己有擴建房子,皇上氣憤地直接告訴他:“你何不把武器庫也取走!”

竇嬰田蚡之死:性格造就的悲劇,把朝堂當成了江湖與商場

影視形象-田蚡

田蚡的住宅十分豪華,遠遠超越的其他皇親國戚,花錢十分的豪放,派出去採購物品的人,在路上絡繹不絕,住宅佈置十分奢華,各種寶物琳琅滿目,數不清楚,後房的美女也有上百人。

3.市井習氣重。市井之人重利,有付出先想回報,十分計較得失,市井之人大多粗俗鄙陋,將做事情看做交易,田蚡就是此類之人。

田蚡想要竇嬰在城南的一塊田地,竇嬰和灌夫認為竇嬰在仗勢欺人,十分生氣,拒絕了。田蚡要地的理由其實很市井,“竇嬰的兒子曾經殺人,是我救了他的命。我服侍竇嬰時沒有不聽從他的,他為什麼捨不得這幾頃田地?

田竇二人命運分析

竇嬰田蚡二人都屬皇親國戚,都算是武帝的舅舅,民間俗稱國舅爺。依靠皇親國戚的身份位列三公,二人先後擔任過丞相,但他們的品德、才能、功績與三公之位不相匹配。

竇嬰,偏執且帶有江湖習氣,田蚡,貪婪且帶有市井之氣,將這樣的性格與價值觀帶到朝堂與官場,下場必定很糟糕。

竇嬰田蚡之死:性格造就的悲劇,把朝堂當成了江湖與商場

影視形象-竇嬰與田蚡

朝廷與官場是權力所在,這裡血雨腥風、刀光劍影,充斥著陰謀詭計,勾心鬥角,這裡世態炎涼、風雲變幻,在朝廷與官場生存,需要深沉的謀略,高超的智商,世故的心智。

偏執終會讓你進入死角,碰上南牆,所謂的義氣在這裡只是個笑話,會被冰冷的權力絞殺的乾乾淨淨。貪婪會讓你智昏,你的格局在這裡為人所不齒,這裡的生存法則沒有市井二字。凡是不符合、不適應權力法則的,只會被無情的踢下舞臺。

竇嬰與田蚡的結局是情理之中,不論你舊戚還是新貴,不論你是何爵位。

不得不提的二愣子灌夫

提到竇嬰與田蚡,就不能不提灌夫,他與二人也有扯不清的關係,以至於司馬遷作《史記》,將其傳記夾在了《魏其武安侯列傳》中。

二人的死亡,也與灌夫有著直接聯繫,就是灌夫那次蠻橫的勸酒,不僅導致自己被滅族,還直接害死了竇嬰,間接害死了田蚡。

竇嬰田蚡之死:性格造就的悲劇,把朝堂當成了江湖與商場

影視形象-灌夫

《魏其武安侯列傳》記載,灌夫為人剛直,使酒,翻譯成白話文,這是一個性格剛烈、經常發酒瘋的二愣子。

1.灌夫蠻橫勸酒引發田竇之爭

田蚡娶燕王的女兒做夫人,太后下詔,叫列侯和皇族都去祝賀。灌夫本不願意去,但竇嬰硬拉著灌夫一起去了。

田蚡敬酒時賓客大多避席表示尊敬,而竇嬰敬酒時賓客大多隻是稍微欠身沒有避席,這惹惱了二愣子脾氣的灌夫。

灌夫向田蚡敬酒時,田蚡也只是稍微欠身,並說不能幹了這杯酒。灌夫十分生氣,話中帶刺,強硬的告訴田蚡,你是貴人,必須喝完這杯酒。

一個硬勸,一個硬不喝,田蚡最終就是不喝。

兩人都憋了一肚子怒火。

灌夫一肚子火焰沒處發作,便開始辱罵自己敬酒時也沒有避席的將軍程不識,成語“使酒罵座”出處在此。

竇嬰田蚡之死:性格造就的悲劇,把朝堂當成了江湖與商場

影視形象-灌夫

田蚡也憋了一肚子怒火,指責灌夫不應該辱罵程將軍。

灌夫人來瘋發作,蠻橫的說:“今天殺頭挖胸,也不在乎,還管什麼程將軍、李將軍!”

田蚡大怒,命令手下逮捕了灌夫。

2.田竇之爭牽扯皇帝太后

竇嬰為營救灌夫,在武帝面前極力誇讚灌夫的長處,攻擊田蚡的短處,舉報田蚡誣陷灌夫。田蚡則則舉報竇嬰灌夫招集豪傑壯士,不分白天黑夜地商量謀劃,意圖不軌。

武帝讓大臣們辯論誰是誰非,大臣分成了兩派,意見不統一,王太后知道此事後,十分生氣,不吃飯,武帝只好向太后道歉。

竇嬰田蚡之死:性格造就的悲劇,把朝堂當成了江湖與商場

影視形象-漢武帝

最終,當年十月,灌夫被滅族,兩個月後,竇嬰被斬首。第二年春天,田蚡突發疾病,一直呼喊服罪、謝罪,不久死去。

其實田蚡應該慶幸自己病死,不然,以後會死的更慘。

後來,武帝發現田蚡涉及淮南王劉安謀反案,說:“假使武安侯還活著的話,該滅族了。”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