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向道姑進獻一首詩,實現了“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宏願'

"

文/王玉(玉與君說)

"

文/王玉(玉與君說)

他向道姑進獻一首詩,實現了“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宏願

天子腳下,即便簪纓遍地,貴胄滿城,那裡沒有他可以停留的一方理想天地。他帶著一個破碎的夢,重新背起了行囊,走出了長安城:“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

01

公元742年,盛唐,長安。

大唐盛世,散發著璀璨奪目的光芒與氣象,作為大唐的都城長安,寄託著無數讀書人建功立業的夢想,通往長安的路途,更演繹了數不盡的離合悲歡。

"

文/王玉(玉與君說)

他向道姑進獻一首詩,實現了“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宏願

天子腳下,即便簪纓遍地,貴胄滿城,那裡沒有他可以停留的一方理想天地。他帶著一個破碎的夢,重新背起了行囊,走出了長安城:“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

01

公元742年,盛唐,長安。

大唐盛世,散發著璀璨奪目的光芒與氣象,作為大唐的都城長安,寄託著無數讀書人建功立業的夢想,通往長安的路途,更演繹了數不盡的離合悲歡。

他向道姑進獻一首詩,實現了“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宏願

唐朝不但創造了經濟文化的高度繁盛,更孕育了輝煌燦爛的詩歌文化。無論廟堂之高,還是窮鄉僻壤,不管王公子弟,還是鄉野村夫,都能出口成章。多少讀書人,更是渴望著通過應試,實現“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宏願。詩人們,也紛紛背起了行囊,走向了通往長安的漫漫征程。多少人,把生命中最澎湃的激情都交付給了這座城,在那個時代,長安城是如此的風華絕代。

那位被稱為詩仙的大詩人,李白,也不無例外。

"

文/王玉(玉與君說)

他向道姑進獻一首詩,實現了“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宏願

天子腳下,即便簪纓遍地,貴胄滿城,那裡沒有他可以停留的一方理想天地。他帶著一個破碎的夢,重新背起了行囊,走出了長安城:“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

01

公元742年,盛唐,長安。

大唐盛世,散發著璀璨奪目的光芒與氣象,作為大唐的都城長安,寄託著無數讀書人建功立業的夢想,通往長安的路途,更演繹了數不盡的離合悲歡。

他向道姑進獻一首詩,實現了“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宏願

唐朝不但創造了經濟文化的高度繁盛,更孕育了輝煌燦爛的詩歌文化。無論廟堂之高,還是窮鄉僻壤,不管王公子弟,還是鄉野村夫,都能出口成章。多少讀書人,更是渴望著通過應試,實現“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宏願。詩人們,也紛紛背起了行囊,走向了通往長安的漫漫征程。多少人,把生命中最澎湃的激情都交付給了這座城,在那個時代,長安城是如此的風華絕代。

那位被稱為詩仙的大詩人,李白,也不無例外。

他向道姑進獻一首詩,實現了“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宏願

​他帶著滿腹的才情與報國的熱忱,仗劍來到了長安城。雖然他的腳步早已踏遍千山萬水,但心中最嚮往的風景,應該還是長安。

彼時的長安,華麗風流,喧囂繁盛,交織著名利,也升騰著夢想。才情卓越的李白在詩歌的世界裡,真的可以說是萬人之上,但在盛世的長安城,他也不過渺小如塵埃。

滿腹的才情,換不來政治上的重用,他苦惱極了,買酒街頭,通宵達旦。在那個虛幻的世界裡,他光彩照人,呼風喚雨:“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在美酒的慰藉中,他瀟灑狂放:“五花馬,千金裘,與爾同銷萬古愁。”

有時候,酒真是好東西,它可以助興,還能夠解憂。可見中國的酒文化,為什麼能夠一直源遠流長,喝下的是美酒,品味的是惆悵。

驕傲如李白,更是孤獨的,他的孤獨是政治上理想難以實現的無奈,他的孤獨或許也是古代文人共同的孤獨,他把滿腹的孤獨都交付了天上月、杯中酒、筆下詩。

"

文/王玉(玉與君說)

他向道姑進獻一首詩,實現了“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宏願

天子腳下,即便簪纓遍地,貴胄滿城,那裡沒有他可以停留的一方理想天地。他帶著一個破碎的夢,重新背起了行囊,走出了長安城:“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

01

公元742年,盛唐,長安。

大唐盛世,散發著璀璨奪目的光芒與氣象,作為大唐的都城長安,寄託著無數讀書人建功立業的夢想,通往長安的路途,更演繹了數不盡的離合悲歡。

他向道姑進獻一首詩,實現了“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宏願

唐朝不但創造了經濟文化的高度繁盛,更孕育了輝煌燦爛的詩歌文化。無論廟堂之高,還是窮鄉僻壤,不管王公子弟,還是鄉野村夫,都能出口成章。多少讀書人,更是渴望著通過應試,實現“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宏願。詩人們,也紛紛背起了行囊,走向了通往長安的漫漫征程。多少人,把生命中最澎湃的激情都交付給了這座城,在那個時代,長安城是如此的風華絕代。

那位被稱為詩仙的大詩人,李白,也不無例外。

他向道姑進獻一首詩,實現了“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宏願

​他帶著滿腹的才情與報國的熱忱,仗劍來到了長安城。雖然他的腳步早已踏遍千山萬水,但心中最嚮往的風景,應該還是長安。

彼時的長安,華麗風流,喧囂繁盛,交織著名利,也升騰著夢想。才情卓越的李白在詩歌的世界裡,真的可以說是萬人之上,但在盛世的長安城,他也不過渺小如塵埃。

滿腹的才情,換不來政治上的重用,他苦惱極了,買酒街頭,通宵達旦。在那個虛幻的世界裡,他光彩照人,呼風喚雨:“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在美酒的慰藉中,他瀟灑狂放:“五花馬,千金裘,與爾同銷萬古愁。”

有時候,酒真是好東西,它可以助興,還能夠解憂。可見中國的酒文化,為什麼能夠一直源遠流長,喝下的是美酒,品味的是惆悵。

驕傲如李白,更是孤獨的,他的孤獨是政治上理想難以實現的無奈,他的孤獨或許也是古代文人共同的孤獨,他把滿腹的孤獨都交付了天上月、杯中酒、筆下詩。

他向道姑進獻一首詩,實現了“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宏願

在詩酒的世界裡,他是君臨天下的皇帝,在現實的長安城,他落寞孤獨無人識。夢裡的長安,金碧輝煌,君賢臣良,現實的世界,觸手難及。走過萬重山水的李白,有的是才情與抱負,他需要一個機會與平臺去大展宏圖。

02

這一年,他終於等到了一個上天賜予的良機。

李白通過衛慰張卿,輾轉向當時修道的玉真公主敬獻了一首詩“幾時入少室,王母應相逢。”祝賀玉真公主修道成仙,公主看到這樣的詩句,深為賞識李白的才情。玉真公主,何許人也?那是當朝天子唐玄宗的同胞妹妹,李白通過她,算是初步實現了進入朝堂的第一步。

"

文/王玉(玉與君說)

他向道姑進獻一首詩,實現了“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宏願

天子腳下,即便簪纓遍地,貴胄滿城,那裡沒有他可以停留的一方理想天地。他帶著一個破碎的夢,重新背起了行囊,走出了長安城:“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

01

公元742年,盛唐,長安。

大唐盛世,散發著璀璨奪目的光芒與氣象,作為大唐的都城長安,寄託著無數讀書人建功立業的夢想,通往長安的路途,更演繹了數不盡的離合悲歡。

他向道姑進獻一首詩,實現了“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宏願

唐朝不但創造了經濟文化的高度繁盛,更孕育了輝煌燦爛的詩歌文化。無論廟堂之高,還是窮鄉僻壤,不管王公子弟,還是鄉野村夫,都能出口成章。多少讀書人,更是渴望著通過應試,實現“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宏願。詩人們,也紛紛背起了行囊,走向了通往長安的漫漫征程。多少人,把生命中最澎湃的激情都交付給了這座城,在那個時代,長安城是如此的風華絕代。

那位被稱為詩仙的大詩人,李白,也不無例外。

他向道姑進獻一首詩,實現了“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宏願

​他帶著滿腹的才情與報國的熱忱,仗劍來到了長安城。雖然他的腳步早已踏遍千山萬水,但心中最嚮往的風景,應該還是長安。

彼時的長安,華麗風流,喧囂繁盛,交織著名利,也升騰著夢想。才情卓越的李白在詩歌的世界裡,真的可以說是萬人之上,但在盛世的長安城,他也不過渺小如塵埃。

滿腹的才情,換不來政治上的重用,他苦惱極了,買酒街頭,通宵達旦。在那個虛幻的世界裡,他光彩照人,呼風喚雨:“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在美酒的慰藉中,他瀟灑狂放:“五花馬,千金裘,與爾同銷萬古愁。”

有時候,酒真是好東西,它可以助興,還能夠解憂。可見中國的酒文化,為什麼能夠一直源遠流長,喝下的是美酒,品味的是惆悵。

驕傲如李白,更是孤獨的,他的孤獨是政治上理想難以實現的無奈,他的孤獨或許也是古代文人共同的孤獨,他把滿腹的孤獨都交付了天上月、杯中酒、筆下詩。

他向道姑進獻一首詩,實現了“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宏願

在詩酒的世界裡,他是君臨天下的皇帝,在現實的長安城,他落寞孤獨無人識。夢裡的長安,金碧輝煌,君賢臣良,現實的世界,觸手難及。走過萬重山水的李白,有的是才情與抱負,他需要一個機會與平臺去大展宏圖。

02

這一年,他終於等到了一個上天賜予的良機。

李白通過衛慰張卿,輾轉向當時修道的玉真公主敬獻了一首詩“幾時入少室,王母應相逢。”祝賀玉真公主修道成仙,公主看到這樣的詩句,深為賞識李白的才情。玉真公主,何許人也?那是當朝天子唐玄宗的同胞妹妹,李白通過她,算是初步實現了進入朝堂的第一步。

他向道姑進獻一首詩,實現了“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宏願

說到這裡,還得提到另一位才情卓著的詩人,賀知章,正是他與玉真公主的雙雙舉薦,才把滿腹才情卻報國無門的李白,引領到了唐玄宗的面前。

賀知章當時已經八十歲了,與李白相差好幾十歲,這位寫下“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未改鬢毛衰。”的詩人,當時的官職是太子賓客。

賀知章愛才心切,對風流瀟灑的李白一見傾心,並引為莫逆之交。

"

文/王玉(玉與君說)

他向道姑進獻一首詩,實現了“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宏願

天子腳下,即便簪纓遍地,貴胄滿城,那裡沒有他可以停留的一方理想天地。他帶著一個破碎的夢,重新背起了行囊,走出了長安城:“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

01

公元742年,盛唐,長安。

大唐盛世,散發著璀璨奪目的光芒與氣象,作為大唐的都城長安,寄託著無數讀書人建功立業的夢想,通往長安的路途,更演繹了數不盡的離合悲歡。

他向道姑進獻一首詩,實現了“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宏願

唐朝不但創造了經濟文化的高度繁盛,更孕育了輝煌燦爛的詩歌文化。無論廟堂之高,還是窮鄉僻壤,不管王公子弟,還是鄉野村夫,都能出口成章。多少讀書人,更是渴望著通過應試,實現“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宏願。詩人們,也紛紛背起了行囊,走向了通往長安的漫漫征程。多少人,把生命中最澎湃的激情都交付給了這座城,在那個時代,長安城是如此的風華絕代。

那位被稱為詩仙的大詩人,李白,也不無例外。

他向道姑進獻一首詩,實現了“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宏願

​他帶著滿腹的才情與報國的熱忱,仗劍來到了長安城。雖然他的腳步早已踏遍千山萬水,但心中最嚮往的風景,應該還是長安。

彼時的長安,華麗風流,喧囂繁盛,交織著名利,也升騰著夢想。才情卓越的李白在詩歌的世界裡,真的可以說是萬人之上,但在盛世的長安城,他也不過渺小如塵埃。

滿腹的才情,換不來政治上的重用,他苦惱極了,買酒街頭,通宵達旦。在那個虛幻的世界裡,他光彩照人,呼風喚雨:“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在美酒的慰藉中,他瀟灑狂放:“五花馬,千金裘,與爾同銷萬古愁。”

有時候,酒真是好東西,它可以助興,還能夠解憂。可見中國的酒文化,為什麼能夠一直源遠流長,喝下的是美酒,品味的是惆悵。

驕傲如李白,更是孤獨的,他的孤獨是政治上理想難以實現的無奈,他的孤獨或許也是古代文人共同的孤獨,他把滿腹的孤獨都交付了天上月、杯中酒、筆下詩。

他向道姑進獻一首詩,實現了“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宏願

在詩酒的世界裡,他是君臨天下的皇帝,在現實的長安城,他落寞孤獨無人識。夢裡的長安,金碧輝煌,君賢臣良,現實的世界,觸手難及。走過萬重山水的李白,有的是才情與抱負,他需要一個機會與平臺去大展宏圖。

02

這一年,他終於等到了一個上天賜予的良機。

李白通過衛慰張卿,輾轉向當時修道的玉真公主敬獻了一首詩“幾時入少室,王母應相逢。”祝賀玉真公主修道成仙,公主看到這樣的詩句,深為賞識李白的才情。玉真公主,何許人也?那是當朝天子唐玄宗的同胞妹妹,李白通過她,算是初步實現了進入朝堂的第一步。

他向道姑進獻一首詩,實現了“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宏願

說到這裡,還得提到另一位才情卓著的詩人,賀知章,正是他與玉真公主的雙雙舉薦,才把滿腹才情卻報國無門的李白,引領到了唐玄宗的面前。

賀知章當時已經八十歲了,與李白相差好幾十歲,這位寫下“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未改鬢毛衰。”的詩人,當時的官職是太子賓客。

賀知章愛才心切,對風流瀟灑的李白一見傾心,並引為莫逆之交。

他向道姑進獻一首詩,實現了“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宏願

李白瑰麗的詩歌與出塵的風采令老賀驚異不已:“你是太白金星下凡到了人間嗎?”並送他了一個綽號:謫仙人。可見,賀知章對李白的欣賞之至。這賀知章,當年在朝堂還是有一定的發言權的,向皇帝引薦一位鼎鼎大名的詩人,這點面子,還是有的。

於是就有了後面的故事,在玉真公主與賀知章的聯袂舉薦下,唐玄宗終於賞識到了李白的才華,準備正式在朝堂召見李白。看來自古至今,想要仕途聞達暢通,除了個人的能力之外,伯樂與人脈都是至關重要的因素,任你滿腹才情,亦無例外。

這個消息對李白來說,簡直是欣喜若狂,這個堅信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詩人,在醉酒中都笑出了聲,他甚至開始憧憬起從此後春風得意的坦蕩仕途。“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這狂放,除了李白,恐怕也無人可以擔當了。

"

文/王玉(玉與君說)

他向道姑進獻一首詩,實現了“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宏願

天子腳下,即便簪纓遍地,貴胄滿城,那裡沒有他可以停留的一方理想天地。他帶著一個破碎的夢,重新背起了行囊,走出了長安城:“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

01

公元742年,盛唐,長安。

大唐盛世,散發著璀璨奪目的光芒與氣象,作為大唐的都城長安,寄託著無數讀書人建功立業的夢想,通往長安的路途,更演繹了數不盡的離合悲歡。

他向道姑進獻一首詩,實現了“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宏願

唐朝不但創造了經濟文化的高度繁盛,更孕育了輝煌燦爛的詩歌文化。無論廟堂之高,還是窮鄉僻壤,不管王公子弟,還是鄉野村夫,都能出口成章。多少讀書人,更是渴望著通過應試,實現“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宏願。詩人們,也紛紛背起了行囊,走向了通往長安的漫漫征程。多少人,把生命中最澎湃的激情都交付給了這座城,在那個時代,長安城是如此的風華絕代。

那位被稱為詩仙的大詩人,李白,也不無例外。

他向道姑進獻一首詩,實現了“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宏願

​他帶著滿腹的才情與報國的熱忱,仗劍來到了長安城。雖然他的腳步早已踏遍千山萬水,但心中最嚮往的風景,應該還是長安。

彼時的長安,華麗風流,喧囂繁盛,交織著名利,也升騰著夢想。才情卓越的李白在詩歌的世界裡,真的可以說是萬人之上,但在盛世的長安城,他也不過渺小如塵埃。

滿腹的才情,換不來政治上的重用,他苦惱極了,買酒街頭,通宵達旦。在那個虛幻的世界裡,他光彩照人,呼風喚雨:“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在美酒的慰藉中,他瀟灑狂放:“五花馬,千金裘,與爾同銷萬古愁。”

有時候,酒真是好東西,它可以助興,還能夠解憂。可見中國的酒文化,為什麼能夠一直源遠流長,喝下的是美酒,品味的是惆悵。

驕傲如李白,更是孤獨的,他的孤獨是政治上理想難以實現的無奈,他的孤獨或許也是古代文人共同的孤獨,他把滿腹的孤獨都交付了天上月、杯中酒、筆下詩。

他向道姑進獻一首詩,實現了“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宏願

在詩酒的世界裡,他是君臨天下的皇帝,在現實的長安城,他落寞孤獨無人識。夢裡的長安,金碧輝煌,君賢臣良,現實的世界,觸手難及。走過萬重山水的李白,有的是才情與抱負,他需要一個機會與平臺去大展宏圖。

02

這一年,他終於等到了一個上天賜予的良機。

李白通過衛慰張卿,輾轉向當時修道的玉真公主敬獻了一首詩“幾時入少室,王母應相逢。”祝賀玉真公主修道成仙,公主看到這樣的詩句,深為賞識李白的才情。玉真公主,何許人也?那是當朝天子唐玄宗的同胞妹妹,李白通過她,算是初步實現了進入朝堂的第一步。

他向道姑進獻一首詩,實現了“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宏願

說到這裡,還得提到另一位才情卓著的詩人,賀知章,正是他與玉真公主的雙雙舉薦,才把滿腹才情卻報國無門的李白,引領到了唐玄宗的面前。

賀知章當時已經八十歲了,與李白相差好幾十歲,這位寫下“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未改鬢毛衰。”的詩人,當時的官職是太子賓客。

賀知章愛才心切,對風流瀟灑的李白一見傾心,並引為莫逆之交。

他向道姑進獻一首詩,實現了“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宏願

李白瑰麗的詩歌與出塵的風采令老賀驚異不已:“你是太白金星下凡到了人間嗎?”並送他了一個綽號:謫仙人。可見,賀知章對李白的欣賞之至。這賀知章,當年在朝堂還是有一定的發言權的,向皇帝引薦一位鼎鼎大名的詩人,這點面子,還是有的。

於是就有了後面的故事,在玉真公主與賀知章的聯袂舉薦下,唐玄宗終於賞識到了李白的才華,準備正式在朝堂召見李白。看來自古至今,想要仕途聞達暢通,除了個人的能力之外,伯樂與人脈都是至關重要的因素,任你滿腹才情,亦無例外。

這個消息對李白來說,簡直是欣喜若狂,這個堅信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詩人,在醉酒中都笑出了聲,他甚至開始憧憬起從此後春風得意的坦蕩仕途。“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這狂放,除了李白,恐怕也無人可以擔當了。

他向道姑進獻一首詩,實現了“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宏願

自古至今,學而優則仕,一直是中國知識分子最高的理想,所以無論是身居廟堂的官吏,還是偏於山野的隱士,都對高高在上的權力寄予了太多的期望,多少人都在渴望著“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想象著“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的人生勝景,科舉應試之路,千百年來演繹了數不盡的離合悲歡。

盛年的李白,從不缺金錢與才氣,但他渴望的是建功立業,報效朝堂,渴望的是天子的賞識與重用。

此時的李隆基,早已開闢了開元盛世的輝煌,殺伐征戰、勵精圖治的歲月也漸行漸遠,大唐帝國,正像金子一樣熠熠生輝。他在大唐盛世的飛歌裡,享受著極致的繁華與風流,那一場驚心動魄的黃昏戀,帶給他了暮年最浪漫的歡歌,他也漸漸在富貴溫柔鄉里懈怠了朝政。

天寶元年,公元742年,李白終於等到了玄宗召見進宮的旨意。這一年,李白43歲,那一天在李白的人生中,或許應該是最值得書寫的日子。

"

文/王玉(玉與君說)

他向道姑進獻一首詩,實現了“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宏願

天子腳下,即便簪纓遍地,貴胄滿城,那裡沒有他可以停留的一方理想天地。他帶著一個破碎的夢,重新背起了行囊,走出了長安城:“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

01

公元742年,盛唐,長安。

大唐盛世,散發著璀璨奪目的光芒與氣象,作為大唐的都城長安,寄託著無數讀書人建功立業的夢想,通往長安的路途,更演繹了數不盡的離合悲歡。

他向道姑進獻一首詩,實現了“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宏願

唐朝不但創造了經濟文化的高度繁盛,更孕育了輝煌燦爛的詩歌文化。無論廟堂之高,還是窮鄉僻壤,不管王公子弟,還是鄉野村夫,都能出口成章。多少讀書人,更是渴望著通過應試,實現“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宏願。詩人們,也紛紛背起了行囊,走向了通往長安的漫漫征程。多少人,把生命中最澎湃的激情都交付給了這座城,在那個時代,長安城是如此的風華絕代。

那位被稱為詩仙的大詩人,李白,也不無例外。

他向道姑進獻一首詩,實現了“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宏願

​他帶著滿腹的才情與報國的熱忱,仗劍來到了長安城。雖然他的腳步早已踏遍千山萬水,但心中最嚮往的風景,應該還是長安。

彼時的長安,華麗風流,喧囂繁盛,交織著名利,也升騰著夢想。才情卓越的李白在詩歌的世界裡,真的可以說是萬人之上,但在盛世的長安城,他也不過渺小如塵埃。

滿腹的才情,換不來政治上的重用,他苦惱極了,買酒街頭,通宵達旦。在那個虛幻的世界裡,他光彩照人,呼風喚雨:“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在美酒的慰藉中,他瀟灑狂放:“五花馬,千金裘,與爾同銷萬古愁。”

有時候,酒真是好東西,它可以助興,還能夠解憂。可見中國的酒文化,為什麼能夠一直源遠流長,喝下的是美酒,品味的是惆悵。

驕傲如李白,更是孤獨的,他的孤獨是政治上理想難以實現的無奈,他的孤獨或許也是古代文人共同的孤獨,他把滿腹的孤獨都交付了天上月、杯中酒、筆下詩。

他向道姑進獻一首詩,實現了“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宏願

在詩酒的世界裡,他是君臨天下的皇帝,在現實的長安城,他落寞孤獨無人識。夢裡的長安,金碧輝煌,君賢臣良,現實的世界,觸手難及。走過萬重山水的李白,有的是才情與抱負,他需要一個機會與平臺去大展宏圖。

02

這一年,他終於等到了一個上天賜予的良機。

李白通過衛慰張卿,輾轉向當時修道的玉真公主敬獻了一首詩“幾時入少室,王母應相逢。”祝賀玉真公主修道成仙,公主看到這樣的詩句,深為賞識李白的才情。玉真公主,何許人也?那是當朝天子唐玄宗的同胞妹妹,李白通過她,算是初步實現了進入朝堂的第一步。

他向道姑進獻一首詩,實現了“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宏願

說到這裡,還得提到另一位才情卓著的詩人,賀知章,正是他與玉真公主的雙雙舉薦,才把滿腹才情卻報國無門的李白,引領到了唐玄宗的面前。

賀知章當時已經八十歲了,與李白相差好幾十歲,這位寫下“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未改鬢毛衰。”的詩人,當時的官職是太子賓客。

賀知章愛才心切,對風流瀟灑的李白一見傾心,並引為莫逆之交。

他向道姑進獻一首詩,實現了“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宏願

李白瑰麗的詩歌與出塵的風采令老賀驚異不已:“你是太白金星下凡到了人間嗎?”並送他了一個綽號:謫仙人。可見,賀知章對李白的欣賞之至。這賀知章,當年在朝堂還是有一定的發言權的,向皇帝引薦一位鼎鼎大名的詩人,這點面子,還是有的。

於是就有了後面的故事,在玉真公主與賀知章的聯袂舉薦下,唐玄宗終於賞識到了李白的才華,準備正式在朝堂召見李白。看來自古至今,想要仕途聞達暢通,除了個人的能力之外,伯樂與人脈都是至關重要的因素,任你滿腹才情,亦無例外。

這個消息對李白來說,簡直是欣喜若狂,這個堅信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詩人,在醉酒中都笑出了聲,他甚至開始憧憬起從此後春風得意的坦蕩仕途。“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這狂放,除了李白,恐怕也無人可以擔當了。

他向道姑進獻一首詩,實現了“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宏願

自古至今,學而優則仕,一直是中國知識分子最高的理想,所以無論是身居廟堂的官吏,還是偏於山野的隱士,都對高高在上的權力寄予了太多的期望,多少人都在渴望著“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想象著“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的人生勝景,科舉應試之路,千百年來演繹了數不盡的離合悲歡。

盛年的李白,從不缺金錢與才氣,但他渴望的是建功立業,報效朝堂,渴望的是天子的賞識與重用。

此時的李隆基,早已開闢了開元盛世的輝煌,殺伐征戰、勵精圖治的歲月也漸行漸遠,大唐帝國,正像金子一樣熠熠生輝。他在大唐盛世的飛歌裡,享受著極致的繁華與風流,那一場驚心動魄的黃昏戀,帶給他了暮年最浪漫的歡歌,他也漸漸在富貴溫柔鄉里懈怠了朝政。

天寶元年,公元742年,李白終於等到了玄宗召見進宮的旨意。這一年,李白43歲,那一天在李白的人生中,或許應該是最值得書寫的日子。

他向道姑進獻一首詩,實現了“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宏願

千年以後,我們已經無法想象他當時的心情,是激動、是興奮,應該更有幾分緊張與憧憬,那曾經狂傲飛揚的才情與名氣,與此時被天子召見的盛寵,或許是不可同日而語的。

李白以詩人的身份,器宇軒昂地走進了長安金碧輝煌的宮殿。

眼前,這位盛世的天子,風流倜儻,見到李白,愛慕才學的玄宗親自降攆步迎,這是多麼盛大的尊重,皇帝給了他巨大的榮耀,這讓他忍不住地春風得意。

李白怎能放過這個大好的展示自己才華的時機呢?面對玄宗的提問,他侃侃而談,博古通今,他詩仙獨有的氣質與半生遊歷的深邃學識,也贏得了當朝天子讚賞有加,隨即賜供奉翰林的職位。這供奉翰林到底什麼官銜?其實就是給皇帝寫詩作賦,以供皇帝娛樂的。

"

文/王玉(玉與君說)

他向道姑進獻一首詩,實現了“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宏願

天子腳下,即便簪纓遍地,貴胄滿城,那裡沒有他可以停留的一方理想天地。他帶著一個破碎的夢,重新背起了行囊,走出了長安城:“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

01

公元742年,盛唐,長安。

大唐盛世,散發著璀璨奪目的光芒與氣象,作為大唐的都城長安,寄託著無數讀書人建功立業的夢想,通往長安的路途,更演繹了數不盡的離合悲歡。

他向道姑進獻一首詩,實現了“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宏願

唐朝不但創造了經濟文化的高度繁盛,更孕育了輝煌燦爛的詩歌文化。無論廟堂之高,還是窮鄉僻壤,不管王公子弟,還是鄉野村夫,都能出口成章。多少讀書人,更是渴望著通過應試,實現“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宏願。詩人們,也紛紛背起了行囊,走向了通往長安的漫漫征程。多少人,把生命中最澎湃的激情都交付給了這座城,在那個時代,長安城是如此的風華絕代。

那位被稱為詩仙的大詩人,李白,也不無例外。

他向道姑進獻一首詩,實現了“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宏願

​他帶著滿腹的才情與報國的熱忱,仗劍來到了長安城。雖然他的腳步早已踏遍千山萬水,但心中最嚮往的風景,應該還是長安。

彼時的長安,華麗風流,喧囂繁盛,交織著名利,也升騰著夢想。才情卓越的李白在詩歌的世界裡,真的可以說是萬人之上,但在盛世的長安城,他也不過渺小如塵埃。

滿腹的才情,換不來政治上的重用,他苦惱極了,買酒街頭,通宵達旦。在那個虛幻的世界裡,他光彩照人,呼風喚雨:“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在美酒的慰藉中,他瀟灑狂放:“五花馬,千金裘,與爾同銷萬古愁。”

有時候,酒真是好東西,它可以助興,還能夠解憂。可見中國的酒文化,為什麼能夠一直源遠流長,喝下的是美酒,品味的是惆悵。

驕傲如李白,更是孤獨的,他的孤獨是政治上理想難以實現的無奈,他的孤獨或許也是古代文人共同的孤獨,他把滿腹的孤獨都交付了天上月、杯中酒、筆下詩。

他向道姑進獻一首詩,實現了“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宏願

在詩酒的世界裡,他是君臨天下的皇帝,在現實的長安城,他落寞孤獨無人識。夢裡的長安,金碧輝煌,君賢臣良,現實的世界,觸手難及。走過萬重山水的李白,有的是才情與抱負,他需要一個機會與平臺去大展宏圖。

02

這一年,他終於等到了一個上天賜予的良機。

李白通過衛慰張卿,輾轉向當時修道的玉真公主敬獻了一首詩“幾時入少室,王母應相逢。”祝賀玉真公主修道成仙,公主看到這樣的詩句,深為賞識李白的才情。玉真公主,何許人也?那是當朝天子唐玄宗的同胞妹妹,李白通過她,算是初步實現了進入朝堂的第一步。

他向道姑進獻一首詩,實現了“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宏願

說到這裡,還得提到另一位才情卓著的詩人,賀知章,正是他與玉真公主的雙雙舉薦,才把滿腹才情卻報國無門的李白,引領到了唐玄宗的面前。

賀知章當時已經八十歲了,與李白相差好幾十歲,這位寫下“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未改鬢毛衰。”的詩人,當時的官職是太子賓客。

賀知章愛才心切,對風流瀟灑的李白一見傾心,並引為莫逆之交。

他向道姑進獻一首詩,實現了“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宏願

李白瑰麗的詩歌與出塵的風采令老賀驚異不已:“你是太白金星下凡到了人間嗎?”並送他了一個綽號:謫仙人。可見,賀知章對李白的欣賞之至。這賀知章,當年在朝堂還是有一定的發言權的,向皇帝引薦一位鼎鼎大名的詩人,這點面子,還是有的。

於是就有了後面的故事,在玉真公主與賀知章的聯袂舉薦下,唐玄宗終於賞識到了李白的才華,準備正式在朝堂召見李白。看來自古至今,想要仕途聞達暢通,除了個人的能力之外,伯樂與人脈都是至關重要的因素,任你滿腹才情,亦無例外。

這個消息對李白來說,簡直是欣喜若狂,這個堅信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詩人,在醉酒中都笑出了聲,他甚至開始憧憬起從此後春風得意的坦蕩仕途。“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這狂放,除了李白,恐怕也無人可以擔當了。

他向道姑進獻一首詩,實現了“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宏願

自古至今,學而優則仕,一直是中國知識分子最高的理想,所以無論是身居廟堂的官吏,還是偏於山野的隱士,都對高高在上的權力寄予了太多的期望,多少人都在渴望著“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想象著“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的人生勝景,科舉應試之路,千百年來演繹了數不盡的離合悲歡。

盛年的李白,從不缺金錢與才氣,但他渴望的是建功立業,報效朝堂,渴望的是天子的賞識與重用。

此時的李隆基,早已開闢了開元盛世的輝煌,殺伐征戰、勵精圖治的歲月也漸行漸遠,大唐帝國,正像金子一樣熠熠生輝。他在大唐盛世的飛歌裡,享受著極致的繁華與風流,那一場驚心動魄的黃昏戀,帶給他了暮年最浪漫的歡歌,他也漸漸在富貴溫柔鄉里懈怠了朝政。

天寶元年,公元742年,李白終於等到了玄宗召見進宮的旨意。這一年,李白43歲,那一天在李白的人生中,或許應該是最值得書寫的日子。

他向道姑進獻一首詩,實現了“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宏願

千年以後,我們已經無法想象他當時的心情,是激動、是興奮,應該更有幾分緊張與憧憬,那曾經狂傲飛揚的才情與名氣,與此時被天子召見的盛寵,或許是不可同日而語的。

李白以詩人的身份,器宇軒昂地走進了長安金碧輝煌的宮殿。

眼前,這位盛世的天子,風流倜儻,見到李白,愛慕才學的玄宗親自降攆步迎,這是多麼盛大的尊重,皇帝給了他巨大的榮耀,這讓他忍不住地春風得意。

李白怎能放過這個大好的展示自己才華的時機呢?面對玄宗的提問,他侃侃而談,博古通今,他詩仙獨有的氣質與半生遊歷的深邃學識,也贏得了當朝天子讚賞有加,隨即賜供奉翰林的職位。這供奉翰林到底什麼官銜?其實就是給皇帝寫詩作賦,以供皇帝娛樂的。

他向道姑進獻一首詩,實現了“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宏願

從此,玄宗每有宴請或郊遊,都帶著李白一起出行。此時的李白,正是春風得意的時刻,能得到當朝天子如此厚愛,不也正是他所期望的嗎?他期待著有一天,皇帝能夠向他諮詢朝政之事,他有滿腹的治國韜略等待著敬獻天子。

他怎知,在帝王的天平上,純粹的文人,哪怕你是盛名的詩仙,其實也是無足輕重的,他需要的是治國安邦的左膀右臂,需要的是料理朝政的武將文臣,不需要指點江山、飛揚文字的一介書生。

御用文人的日子,在長安城每一個日升日落中悄然流逝,每日伴君吟詩作賦,終是閒職,他也只能把滿腔的抱負與無奈,縱情酒宴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消萬古愁。”

"

文/王玉(玉與君說)

他向道姑進獻一首詩,實現了“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宏願

天子腳下,即便簪纓遍地,貴胄滿城,那裡沒有他可以停留的一方理想天地。他帶著一個破碎的夢,重新背起了行囊,走出了長安城:“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

01

公元742年,盛唐,長安。

大唐盛世,散發著璀璨奪目的光芒與氣象,作為大唐的都城長安,寄託著無數讀書人建功立業的夢想,通往長安的路途,更演繹了數不盡的離合悲歡。

他向道姑進獻一首詩,實現了“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宏願

唐朝不但創造了經濟文化的高度繁盛,更孕育了輝煌燦爛的詩歌文化。無論廟堂之高,還是窮鄉僻壤,不管王公子弟,還是鄉野村夫,都能出口成章。多少讀書人,更是渴望著通過應試,實現“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宏願。詩人們,也紛紛背起了行囊,走向了通往長安的漫漫征程。多少人,把生命中最澎湃的激情都交付給了這座城,在那個時代,長安城是如此的風華絕代。

那位被稱為詩仙的大詩人,李白,也不無例外。

他向道姑進獻一首詩,實現了“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宏願

​他帶著滿腹的才情與報國的熱忱,仗劍來到了長安城。雖然他的腳步早已踏遍千山萬水,但心中最嚮往的風景,應該還是長安。

彼時的長安,華麗風流,喧囂繁盛,交織著名利,也升騰著夢想。才情卓越的李白在詩歌的世界裡,真的可以說是萬人之上,但在盛世的長安城,他也不過渺小如塵埃。

滿腹的才情,換不來政治上的重用,他苦惱極了,買酒街頭,通宵達旦。在那個虛幻的世界裡,他光彩照人,呼風喚雨:“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在美酒的慰藉中,他瀟灑狂放:“五花馬,千金裘,與爾同銷萬古愁。”

有時候,酒真是好東西,它可以助興,還能夠解憂。可見中國的酒文化,為什麼能夠一直源遠流長,喝下的是美酒,品味的是惆悵。

驕傲如李白,更是孤獨的,他的孤獨是政治上理想難以實現的無奈,他的孤獨或許也是古代文人共同的孤獨,他把滿腹的孤獨都交付了天上月、杯中酒、筆下詩。

他向道姑進獻一首詩,實現了“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宏願

在詩酒的世界裡,他是君臨天下的皇帝,在現實的長安城,他落寞孤獨無人識。夢裡的長安,金碧輝煌,君賢臣良,現實的世界,觸手難及。走過萬重山水的李白,有的是才情與抱負,他需要一個機會與平臺去大展宏圖。

02

這一年,他終於等到了一個上天賜予的良機。

李白通過衛慰張卿,輾轉向當時修道的玉真公主敬獻了一首詩“幾時入少室,王母應相逢。”祝賀玉真公主修道成仙,公主看到這樣的詩句,深為賞識李白的才情。玉真公主,何許人也?那是當朝天子唐玄宗的同胞妹妹,李白通過她,算是初步實現了進入朝堂的第一步。

他向道姑進獻一首詩,實現了“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宏願

說到這裡,還得提到另一位才情卓著的詩人,賀知章,正是他與玉真公主的雙雙舉薦,才把滿腹才情卻報國無門的李白,引領到了唐玄宗的面前。

賀知章當時已經八十歲了,與李白相差好幾十歲,這位寫下“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未改鬢毛衰。”的詩人,當時的官職是太子賓客。

賀知章愛才心切,對風流瀟灑的李白一見傾心,並引為莫逆之交。

他向道姑進獻一首詩,實現了“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宏願

李白瑰麗的詩歌與出塵的風采令老賀驚異不已:“你是太白金星下凡到了人間嗎?”並送他了一個綽號:謫仙人。可見,賀知章對李白的欣賞之至。這賀知章,當年在朝堂還是有一定的發言權的,向皇帝引薦一位鼎鼎大名的詩人,這點面子,還是有的。

於是就有了後面的故事,在玉真公主與賀知章的聯袂舉薦下,唐玄宗終於賞識到了李白的才華,準備正式在朝堂召見李白。看來自古至今,想要仕途聞達暢通,除了個人的能力之外,伯樂與人脈都是至關重要的因素,任你滿腹才情,亦無例外。

這個消息對李白來說,簡直是欣喜若狂,這個堅信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詩人,在醉酒中都笑出了聲,他甚至開始憧憬起從此後春風得意的坦蕩仕途。“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這狂放,除了李白,恐怕也無人可以擔當了。

他向道姑進獻一首詩,實現了“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宏願

自古至今,學而優則仕,一直是中國知識分子最高的理想,所以無論是身居廟堂的官吏,還是偏於山野的隱士,都對高高在上的權力寄予了太多的期望,多少人都在渴望著“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想象著“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的人生勝景,科舉應試之路,千百年來演繹了數不盡的離合悲歡。

盛年的李白,從不缺金錢與才氣,但他渴望的是建功立業,報效朝堂,渴望的是天子的賞識與重用。

此時的李隆基,早已開闢了開元盛世的輝煌,殺伐征戰、勵精圖治的歲月也漸行漸遠,大唐帝國,正像金子一樣熠熠生輝。他在大唐盛世的飛歌裡,享受著極致的繁華與風流,那一場驚心動魄的黃昏戀,帶給他了暮年最浪漫的歡歌,他也漸漸在富貴溫柔鄉里懈怠了朝政。

天寶元年,公元742年,李白終於等到了玄宗召見進宮的旨意。這一年,李白43歲,那一天在李白的人生中,或許應該是最值得書寫的日子。

他向道姑進獻一首詩,實現了“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宏願

千年以後,我們已經無法想象他當時的心情,是激動、是興奮,應該更有幾分緊張與憧憬,那曾經狂傲飛揚的才情與名氣,與此時被天子召見的盛寵,或許是不可同日而語的。

李白以詩人的身份,器宇軒昂地走進了長安金碧輝煌的宮殿。

眼前,這位盛世的天子,風流倜儻,見到李白,愛慕才學的玄宗親自降攆步迎,這是多麼盛大的尊重,皇帝給了他巨大的榮耀,這讓他忍不住地春風得意。

李白怎能放過這個大好的展示自己才華的時機呢?面對玄宗的提問,他侃侃而談,博古通今,他詩仙獨有的氣質與半生遊歷的深邃學識,也贏得了當朝天子讚賞有加,隨即賜供奉翰林的職位。這供奉翰林到底什麼官銜?其實就是給皇帝寫詩作賦,以供皇帝娛樂的。

他向道姑進獻一首詩,實現了“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宏願

從此,玄宗每有宴請或郊遊,都帶著李白一起出行。此時的李白,正是春風得意的時刻,能得到當朝天子如此厚愛,不也正是他所期望的嗎?他期待著有一天,皇帝能夠向他諮詢朝政之事,他有滿腹的治國韜略等待著敬獻天子。

他怎知,在帝王的天平上,純粹的文人,哪怕你是盛名的詩仙,其實也是無足輕重的,他需要的是治國安邦的左膀右臂,需要的是料理朝政的武將文臣,不需要指點江山、飛揚文字的一介書生。

御用文人的日子,在長安城每一個日升日落中悄然流逝,每日伴君吟詩作賦,終是閒職,他也只能把滿腔的抱負與無奈,縱情酒宴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消萬古愁。”

他向道姑進獻一首詩,實現了“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宏願

仰望明月,你是否讀懂了李白人到中年,書劍飄零,詩歌深處的孤寂與冷清?人情冷暖,官場黑暗,月光照著他壯志難酬的滿腔無奈,狂傲的李白是落寞的,伴君的虛榮並沒有給他帶來如期的滿足,他渴望的是建功立業,報效朝堂,而非風花雪月的御用文人生活。

03

長安的暮春,草長鶯飛。

唐玄宗,不但是盛世的君王,更是一位多才多藝的天子,梨園的開山鼻祖,善樂理,通舞蹈,常於朝堂之餘,宮中行樂。

長安四月,興慶池牡丹盛開,玄宗攜貴妃一同賞春。沉香亭畔,絲竹悠揚。玄宗特意選了十六名梨園弟子和大唐第一樂師李龜年前來助興,正當準備演奏之際,玄宗突然揮手叫停:“賞名花,對愛妃,豈可用舊詞?速招李翰林前來填新詞。”

"

文/王玉(玉與君說)

他向道姑進獻一首詩,實現了“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宏願

天子腳下,即便簪纓遍地,貴胄滿城,那裡沒有他可以停留的一方理想天地。他帶著一個破碎的夢,重新背起了行囊,走出了長安城:“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

01

公元742年,盛唐,長安。

大唐盛世,散發著璀璨奪目的光芒與氣象,作為大唐的都城長安,寄託著無數讀書人建功立業的夢想,通往長安的路途,更演繹了數不盡的離合悲歡。

他向道姑進獻一首詩,實現了“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宏願

唐朝不但創造了經濟文化的高度繁盛,更孕育了輝煌燦爛的詩歌文化。無論廟堂之高,還是窮鄉僻壤,不管王公子弟,還是鄉野村夫,都能出口成章。多少讀書人,更是渴望著通過應試,實現“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宏願。詩人們,也紛紛背起了行囊,走向了通往長安的漫漫征程。多少人,把生命中最澎湃的激情都交付給了這座城,在那個時代,長安城是如此的風華絕代。

那位被稱為詩仙的大詩人,李白,也不無例外。

他向道姑進獻一首詩,實現了“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宏願

​他帶著滿腹的才情與報國的熱忱,仗劍來到了長安城。雖然他的腳步早已踏遍千山萬水,但心中最嚮往的風景,應該還是長安。

彼時的長安,華麗風流,喧囂繁盛,交織著名利,也升騰著夢想。才情卓越的李白在詩歌的世界裡,真的可以說是萬人之上,但在盛世的長安城,他也不過渺小如塵埃。

滿腹的才情,換不來政治上的重用,他苦惱極了,買酒街頭,通宵達旦。在那個虛幻的世界裡,他光彩照人,呼風喚雨:“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在美酒的慰藉中,他瀟灑狂放:“五花馬,千金裘,與爾同銷萬古愁。”

有時候,酒真是好東西,它可以助興,還能夠解憂。可見中國的酒文化,為什麼能夠一直源遠流長,喝下的是美酒,品味的是惆悵。

驕傲如李白,更是孤獨的,他的孤獨是政治上理想難以實現的無奈,他的孤獨或許也是古代文人共同的孤獨,他把滿腹的孤獨都交付了天上月、杯中酒、筆下詩。

他向道姑進獻一首詩,實現了“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宏願

在詩酒的世界裡,他是君臨天下的皇帝,在現實的長安城,他落寞孤獨無人識。夢裡的長安,金碧輝煌,君賢臣良,現實的世界,觸手難及。走過萬重山水的李白,有的是才情與抱負,他需要一個機會與平臺去大展宏圖。

02

這一年,他終於等到了一個上天賜予的良機。

李白通過衛慰張卿,輾轉向當時修道的玉真公主敬獻了一首詩“幾時入少室,王母應相逢。”祝賀玉真公主修道成仙,公主看到這樣的詩句,深為賞識李白的才情。玉真公主,何許人也?那是當朝天子唐玄宗的同胞妹妹,李白通過她,算是初步實現了進入朝堂的第一步。

他向道姑進獻一首詩,實現了“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宏願

說到這裡,還得提到另一位才情卓著的詩人,賀知章,正是他與玉真公主的雙雙舉薦,才把滿腹才情卻報國無門的李白,引領到了唐玄宗的面前。

賀知章當時已經八十歲了,與李白相差好幾十歲,這位寫下“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未改鬢毛衰。”的詩人,當時的官職是太子賓客。

賀知章愛才心切,對風流瀟灑的李白一見傾心,並引為莫逆之交。

他向道姑進獻一首詩,實現了“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宏願

李白瑰麗的詩歌與出塵的風采令老賀驚異不已:“你是太白金星下凡到了人間嗎?”並送他了一個綽號:謫仙人。可見,賀知章對李白的欣賞之至。這賀知章,當年在朝堂還是有一定的發言權的,向皇帝引薦一位鼎鼎大名的詩人,這點面子,還是有的。

於是就有了後面的故事,在玉真公主與賀知章的聯袂舉薦下,唐玄宗終於賞識到了李白的才華,準備正式在朝堂召見李白。看來自古至今,想要仕途聞達暢通,除了個人的能力之外,伯樂與人脈都是至關重要的因素,任你滿腹才情,亦無例外。

這個消息對李白來說,簡直是欣喜若狂,這個堅信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詩人,在醉酒中都笑出了聲,他甚至開始憧憬起從此後春風得意的坦蕩仕途。“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這狂放,除了李白,恐怕也無人可以擔當了。

他向道姑進獻一首詩,實現了“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宏願

自古至今,學而優則仕,一直是中國知識分子最高的理想,所以無論是身居廟堂的官吏,還是偏於山野的隱士,都對高高在上的權力寄予了太多的期望,多少人都在渴望著“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想象著“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的人生勝景,科舉應試之路,千百年來演繹了數不盡的離合悲歡。

盛年的李白,從不缺金錢與才氣,但他渴望的是建功立業,報效朝堂,渴望的是天子的賞識與重用。

此時的李隆基,早已開闢了開元盛世的輝煌,殺伐征戰、勵精圖治的歲月也漸行漸遠,大唐帝國,正像金子一樣熠熠生輝。他在大唐盛世的飛歌裡,享受著極致的繁華與風流,那一場驚心動魄的黃昏戀,帶給他了暮年最浪漫的歡歌,他也漸漸在富貴溫柔鄉里懈怠了朝政。

天寶元年,公元742年,李白終於等到了玄宗召見進宮的旨意。這一年,李白43歲,那一天在李白的人生中,或許應該是最值得書寫的日子。

他向道姑進獻一首詩,實現了“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宏願

千年以後,我們已經無法想象他當時的心情,是激動、是興奮,應該更有幾分緊張與憧憬,那曾經狂傲飛揚的才情與名氣,與此時被天子召見的盛寵,或許是不可同日而語的。

李白以詩人的身份,器宇軒昂地走進了長安金碧輝煌的宮殿。

眼前,這位盛世的天子,風流倜儻,見到李白,愛慕才學的玄宗親自降攆步迎,這是多麼盛大的尊重,皇帝給了他巨大的榮耀,這讓他忍不住地春風得意。

李白怎能放過這個大好的展示自己才華的時機呢?面對玄宗的提問,他侃侃而談,博古通今,他詩仙獨有的氣質與半生遊歷的深邃學識,也贏得了當朝天子讚賞有加,隨即賜供奉翰林的職位。這供奉翰林到底什麼官銜?其實就是給皇帝寫詩作賦,以供皇帝娛樂的。

他向道姑進獻一首詩,實現了“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宏願

從此,玄宗每有宴請或郊遊,都帶著李白一起出行。此時的李白,正是春風得意的時刻,能得到當朝天子如此厚愛,不也正是他所期望的嗎?他期待著有一天,皇帝能夠向他諮詢朝政之事,他有滿腹的治國韜略等待著敬獻天子。

他怎知,在帝王的天平上,純粹的文人,哪怕你是盛名的詩仙,其實也是無足輕重的,他需要的是治國安邦的左膀右臂,需要的是料理朝政的武將文臣,不需要指點江山、飛揚文字的一介書生。

御用文人的日子,在長安城每一個日升日落中悄然流逝,每日伴君吟詩作賦,終是閒職,他也只能把滿腔的抱負與無奈,縱情酒宴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消萬古愁。”

他向道姑進獻一首詩,實現了“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宏願

仰望明月,你是否讀懂了李白人到中年,書劍飄零,詩歌深處的孤寂與冷清?人情冷暖,官場黑暗,月光照著他壯志難酬的滿腔無奈,狂傲的李白是落寞的,伴君的虛榮並沒有給他帶來如期的滿足,他渴望的是建功立業,報效朝堂,而非風花雪月的御用文人生活。

03

長安的暮春,草長鶯飛。

唐玄宗,不但是盛世的君王,更是一位多才多藝的天子,梨園的開山鼻祖,善樂理,通舞蹈,常於朝堂之餘,宮中行樂。

長安四月,興慶池牡丹盛開,玄宗攜貴妃一同賞春。沉香亭畔,絲竹悠揚。玄宗特意選了十六名梨園弟子和大唐第一樂師李龜年前來助興,正當準備演奏之際,玄宗突然揮手叫停:“賞名花,對愛妃,豈可用舊詞?速招李翰林前來填新詞。”

他向道姑進獻一首詩,實現了“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宏願

當時的李白在哪裡呢?據說,他正在長安的酒肆裡飲酒解愁呢。李龜年把醉醺醺的李白帶到了沉香亭,見到玄宗,李白似乎清醒了一些,聽到皇帝讓他寫詩,李白頓時醉意全無。

放眼望去,沉香亭牡丹盛放,千嬌百媚,轉回頭,貴妃雍容華貴,儀態萬方,他的靈感瞬間就出現了,於是寫下了那首著名的:

《清平調詞三首》:

其一

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

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臺月下逢。

其二

一枝紅豔露凝香,雲雨巫山枉斷腸。

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妝。

其三

名花傾國兩相歡,長得君王帶笑看。

解釋春風無限恨,沉香亭北倚闌干。

這三首詩,以花喻人,大氣華貴,語語濃豔,字字流葩。李白高超的藝術功力讓唐玄宗、楊貴妃都心花怒放,這應景之作,或許也正是李白的真實心境的寫照。

賞花過後,玄宗與貴妃飄然而去,望著他們遠去的背影,李白忽然陷入了深深的失落與悲涼之中。

"

文/王玉(玉與君說)

他向道姑進獻一首詩,實現了“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宏願

天子腳下,即便簪纓遍地,貴胄滿城,那裡沒有他可以停留的一方理想天地。他帶著一個破碎的夢,重新背起了行囊,走出了長安城:“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

01

公元742年,盛唐,長安。

大唐盛世,散發著璀璨奪目的光芒與氣象,作為大唐的都城長安,寄託著無數讀書人建功立業的夢想,通往長安的路途,更演繹了數不盡的離合悲歡。

他向道姑進獻一首詩,實現了“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宏願

唐朝不但創造了經濟文化的高度繁盛,更孕育了輝煌燦爛的詩歌文化。無論廟堂之高,還是窮鄉僻壤,不管王公子弟,還是鄉野村夫,都能出口成章。多少讀書人,更是渴望著通過應試,實現“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宏願。詩人們,也紛紛背起了行囊,走向了通往長安的漫漫征程。多少人,把生命中最澎湃的激情都交付給了這座城,在那個時代,長安城是如此的風華絕代。

那位被稱為詩仙的大詩人,李白,也不無例外。

他向道姑進獻一首詩,實現了“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宏願

​他帶著滿腹的才情與報國的熱忱,仗劍來到了長安城。雖然他的腳步早已踏遍千山萬水,但心中最嚮往的風景,應該還是長安。

彼時的長安,華麗風流,喧囂繁盛,交織著名利,也升騰著夢想。才情卓越的李白在詩歌的世界裡,真的可以說是萬人之上,但在盛世的長安城,他也不過渺小如塵埃。

滿腹的才情,換不來政治上的重用,他苦惱極了,買酒街頭,通宵達旦。在那個虛幻的世界裡,他光彩照人,呼風喚雨:“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在美酒的慰藉中,他瀟灑狂放:“五花馬,千金裘,與爾同銷萬古愁。”

有時候,酒真是好東西,它可以助興,還能夠解憂。可見中國的酒文化,為什麼能夠一直源遠流長,喝下的是美酒,品味的是惆悵。

驕傲如李白,更是孤獨的,他的孤獨是政治上理想難以實現的無奈,他的孤獨或許也是古代文人共同的孤獨,他把滿腹的孤獨都交付了天上月、杯中酒、筆下詩。

他向道姑進獻一首詩,實現了“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宏願

在詩酒的世界裡,他是君臨天下的皇帝,在現實的長安城,他落寞孤獨無人識。夢裡的長安,金碧輝煌,君賢臣良,現實的世界,觸手難及。走過萬重山水的李白,有的是才情與抱負,他需要一個機會與平臺去大展宏圖。

02

這一年,他終於等到了一個上天賜予的良機。

李白通過衛慰張卿,輾轉向當時修道的玉真公主敬獻了一首詩“幾時入少室,王母應相逢。”祝賀玉真公主修道成仙,公主看到這樣的詩句,深為賞識李白的才情。玉真公主,何許人也?那是當朝天子唐玄宗的同胞妹妹,李白通過她,算是初步實現了進入朝堂的第一步。

他向道姑進獻一首詩,實現了“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宏願

說到這裡,還得提到另一位才情卓著的詩人,賀知章,正是他與玉真公主的雙雙舉薦,才把滿腹才情卻報國無門的李白,引領到了唐玄宗的面前。

賀知章當時已經八十歲了,與李白相差好幾十歲,這位寫下“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未改鬢毛衰。”的詩人,當時的官職是太子賓客。

賀知章愛才心切,對風流瀟灑的李白一見傾心,並引為莫逆之交。

他向道姑進獻一首詩,實現了“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宏願

李白瑰麗的詩歌與出塵的風采令老賀驚異不已:“你是太白金星下凡到了人間嗎?”並送他了一個綽號:謫仙人。可見,賀知章對李白的欣賞之至。這賀知章,當年在朝堂還是有一定的發言權的,向皇帝引薦一位鼎鼎大名的詩人,這點面子,還是有的。

於是就有了後面的故事,在玉真公主與賀知章的聯袂舉薦下,唐玄宗終於賞識到了李白的才華,準備正式在朝堂召見李白。看來自古至今,想要仕途聞達暢通,除了個人的能力之外,伯樂與人脈都是至關重要的因素,任你滿腹才情,亦無例外。

這個消息對李白來說,簡直是欣喜若狂,這個堅信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詩人,在醉酒中都笑出了聲,他甚至開始憧憬起從此後春風得意的坦蕩仕途。“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這狂放,除了李白,恐怕也無人可以擔當了。

他向道姑進獻一首詩,實現了“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宏願

自古至今,學而優則仕,一直是中國知識分子最高的理想,所以無論是身居廟堂的官吏,還是偏於山野的隱士,都對高高在上的權力寄予了太多的期望,多少人都在渴望著“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想象著“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的人生勝景,科舉應試之路,千百年來演繹了數不盡的離合悲歡。

盛年的李白,從不缺金錢與才氣,但他渴望的是建功立業,報效朝堂,渴望的是天子的賞識與重用。

此時的李隆基,早已開闢了開元盛世的輝煌,殺伐征戰、勵精圖治的歲月也漸行漸遠,大唐帝國,正像金子一樣熠熠生輝。他在大唐盛世的飛歌裡,享受著極致的繁華與風流,那一場驚心動魄的黃昏戀,帶給他了暮年最浪漫的歡歌,他也漸漸在富貴溫柔鄉里懈怠了朝政。

天寶元年,公元742年,李白終於等到了玄宗召見進宮的旨意。這一年,李白43歲,那一天在李白的人生中,或許應該是最值得書寫的日子。

他向道姑進獻一首詩,實現了“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宏願

千年以後,我們已經無法想象他當時的心情,是激動、是興奮,應該更有幾分緊張與憧憬,那曾經狂傲飛揚的才情與名氣,與此時被天子召見的盛寵,或許是不可同日而語的。

李白以詩人的身份,器宇軒昂地走進了長安金碧輝煌的宮殿。

眼前,這位盛世的天子,風流倜儻,見到李白,愛慕才學的玄宗親自降攆步迎,這是多麼盛大的尊重,皇帝給了他巨大的榮耀,這讓他忍不住地春風得意。

李白怎能放過這個大好的展示自己才華的時機呢?面對玄宗的提問,他侃侃而談,博古通今,他詩仙獨有的氣質與半生遊歷的深邃學識,也贏得了當朝天子讚賞有加,隨即賜供奉翰林的職位。這供奉翰林到底什麼官銜?其實就是給皇帝寫詩作賦,以供皇帝娛樂的。

他向道姑進獻一首詩,實現了“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宏願

從此,玄宗每有宴請或郊遊,都帶著李白一起出行。此時的李白,正是春風得意的時刻,能得到當朝天子如此厚愛,不也正是他所期望的嗎?他期待著有一天,皇帝能夠向他諮詢朝政之事,他有滿腹的治國韜略等待著敬獻天子。

他怎知,在帝王的天平上,純粹的文人,哪怕你是盛名的詩仙,其實也是無足輕重的,他需要的是治國安邦的左膀右臂,需要的是料理朝政的武將文臣,不需要指點江山、飛揚文字的一介書生。

御用文人的日子,在長安城每一個日升日落中悄然流逝,每日伴君吟詩作賦,終是閒職,他也只能把滿腔的抱負與無奈,縱情酒宴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消萬古愁。”

他向道姑進獻一首詩,實現了“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宏願

仰望明月,你是否讀懂了李白人到中年,書劍飄零,詩歌深處的孤寂與冷清?人情冷暖,官場黑暗,月光照著他壯志難酬的滿腔無奈,狂傲的李白是落寞的,伴君的虛榮並沒有給他帶來如期的滿足,他渴望的是建功立業,報效朝堂,而非風花雪月的御用文人生活。

03

長安的暮春,草長鶯飛。

唐玄宗,不但是盛世的君王,更是一位多才多藝的天子,梨園的開山鼻祖,善樂理,通舞蹈,常於朝堂之餘,宮中行樂。

長安四月,興慶池牡丹盛開,玄宗攜貴妃一同賞春。沉香亭畔,絲竹悠揚。玄宗特意選了十六名梨園弟子和大唐第一樂師李龜年前來助興,正當準備演奏之際,玄宗突然揮手叫停:“賞名花,對愛妃,豈可用舊詞?速招李翰林前來填新詞。”

他向道姑進獻一首詩,實現了“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宏願

當時的李白在哪裡呢?據說,他正在長安的酒肆裡飲酒解愁呢。李龜年把醉醺醺的李白帶到了沉香亭,見到玄宗,李白似乎清醒了一些,聽到皇帝讓他寫詩,李白頓時醉意全無。

放眼望去,沉香亭牡丹盛放,千嬌百媚,轉回頭,貴妃雍容華貴,儀態萬方,他的靈感瞬間就出現了,於是寫下了那首著名的:

《清平調詞三首》:

其一

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

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臺月下逢。

其二

一枝紅豔露凝香,雲雨巫山枉斷腸。

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妝。

其三

名花傾國兩相歡,長得君王帶笑看。

解釋春風無限恨,沉香亭北倚闌干。

這三首詩,以花喻人,大氣華貴,語語濃豔,字字流葩。李白高超的藝術功力讓唐玄宗、楊貴妃都心花怒放,這應景之作,或許也正是李白的真實心境的寫照。

賞花過後,玄宗與貴妃飄然而去,望著他們遠去的背影,李白忽然陷入了深深的失落與悲涼之中。

他向道姑進獻一首詩,實現了“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宏願

在玄宗的眼中、心裡,他只是一個可供遊樂的御用文人,並沒有給予他任何治國安邦的機會與平臺,空有滿腔的抱負,又有何用?

望著沉香亭畔盛開的牡丹,李白的心在暮春的勝景裡,生出了絲絲的悲涼,當理想的光芒暗淡之後,高傲如他,不由得,忽然間心意闌珊。

"

文/王玉(玉與君說)

他向道姑進獻一首詩,實現了“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宏願

天子腳下,即便簪纓遍地,貴胄滿城,那裡沒有他可以停留的一方理想天地。他帶著一個破碎的夢,重新背起了行囊,走出了長安城:“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

01

公元742年,盛唐,長安。

大唐盛世,散發著璀璨奪目的光芒與氣象,作為大唐的都城長安,寄託著無數讀書人建功立業的夢想,通往長安的路途,更演繹了數不盡的離合悲歡。

他向道姑進獻一首詩,實現了“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宏願

唐朝不但創造了經濟文化的高度繁盛,更孕育了輝煌燦爛的詩歌文化。無論廟堂之高,還是窮鄉僻壤,不管王公子弟,還是鄉野村夫,都能出口成章。多少讀書人,更是渴望著通過應試,實現“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宏願。詩人們,也紛紛背起了行囊,走向了通往長安的漫漫征程。多少人,把生命中最澎湃的激情都交付給了這座城,在那個時代,長安城是如此的風華絕代。

那位被稱為詩仙的大詩人,李白,也不無例外。

他向道姑進獻一首詩,實現了“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宏願

​他帶著滿腹的才情與報國的熱忱,仗劍來到了長安城。雖然他的腳步早已踏遍千山萬水,但心中最嚮往的風景,應該還是長安。

彼時的長安,華麗風流,喧囂繁盛,交織著名利,也升騰著夢想。才情卓越的李白在詩歌的世界裡,真的可以說是萬人之上,但在盛世的長安城,他也不過渺小如塵埃。

滿腹的才情,換不來政治上的重用,他苦惱極了,買酒街頭,通宵達旦。在那個虛幻的世界裡,他光彩照人,呼風喚雨:“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在美酒的慰藉中,他瀟灑狂放:“五花馬,千金裘,與爾同銷萬古愁。”

有時候,酒真是好東西,它可以助興,還能夠解憂。可見中國的酒文化,為什麼能夠一直源遠流長,喝下的是美酒,品味的是惆悵。

驕傲如李白,更是孤獨的,他的孤獨是政治上理想難以實現的無奈,他的孤獨或許也是古代文人共同的孤獨,他把滿腹的孤獨都交付了天上月、杯中酒、筆下詩。

他向道姑進獻一首詩,實現了“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宏願

在詩酒的世界裡,他是君臨天下的皇帝,在現實的長安城,他落寞孤獨無人識。夢裡的長安,金碧輝煌,君賢臣良,現實的世界,觸手難及。走過萬重山水的李白,有的是才情與抱負,他需要一個機會與平臺去大展宏圖。

02

這一年,他終於等到了一個上天賜予的良機。

李白通過衛慰張卿,輾轉向當時修道的玉真公主敬獻了一首詩“幾時入少室,王母應相逢。”祝賀玉真公主修道成仙,公主看到這樣的詩句,深為賞識李白的才情。玉真公主,何許人也?那是當朝天子唐玄宗的同胞妹妹,李白通過她,算是初步實現了進入朝堂的第一步。

他向道姑進獻一首詩,實現了“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宏願

說到這裡,還得提到另一位才情卓著的詩人,賀知章,正是他與玉真公主的雙雙舉薦,才把滿腹才情卻報國無門的李白,引領到了唐玄宗的面前。

賀知章當時已經八十歲了,與李白相差好幾十歲,這位寫下“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未改鬢毛衰。”的詩人,當時的官職是太子賓客。

賀知章愛才心切,對風流瀟灑的李白一見傾心,並引為莫逆之交。

他向道姑進獻一首詩,實現了“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宏願

李白瑰麗的詩歌與出塵的風采令老賀驚異不已:“你是太白金星下凡到了人間嗎?”並送他了一個綽號:謫仙人。可見,賀知章對李白的欣賞之至。這賀知章,當年在朝堂還是有一定的發言權的,向皇帝引薦一位鼎鼎大名的詩人,這點面子,還是有的。

於是就有了後面的故事,在玉真公主與賀知章的聯袂舉薦下,唐玄宗終於賞識到了李白的才華,準備正式在朝堂召見李白。看來自古至今,想要仕途聞達暢通,除了個人的能力之外,伯樂與人脈都是至關重要的因素,任你滿腹才情,亦無例外。

這個消息對李白來說,簡直是欣喜若狂,這個堅信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詩人,在醉酒中都笑出了聲,他甚至開始憧憬起從此後春風得意的坦蕩仕途。“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這狂放,除了李白,恐怕也無人可以擔當了。

他向道姑進獻一首詩,實現了“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宏願

自古至今,學而優則仕,一直是中國知識分子最高的理想,所以無論是身居廟堂的官吏,還是偏於山野的隱士,都對高高在上的權力寄予了太多的期望,多少人都在渴望著“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想象著“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的人生勝景,科舉應試之路,千百年來演繹了數不盡的離合悲歡。

盛年的李白,從不缺金錢與才氣,但他渴望的是建功立業,報效朝堂,渴望的是天子的賞識與重用。

此時的李隆基,早已開闢了開元盛世的輝煌,殺伐征戰、勵精圖治的歲月也漸行漸遠,大唐帝國,正像金子一樣熠熠生輝。他在大唐盛世的飛歌裡,享受著極致的繁華與風流,那一場驚心動魄的黃昏戀,帶給他了暮年最浪漫的歡歌,他也漸漸在富貴溫柔鄉里懈怠了朝政。

天寶元年,公元742年,李白終於等到了玄宗召見進宮的旨意。這一年,李白43歲,那一天在李白的人生中,或許應該是最值得書寫的日子。

他向道姑進獻一首詩,實現了“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宏願

千年以後,我們已經無法想象他當時的心情,是激動、是興奮,應該更有幾分緊張與憧憬,那曾經狂傲飛揚的才情與名氣,與此時被天子召見的盛寵,或許是不可同日而語的。

李白以詩人的身份,器宇軒昂地走進了長安金碧輝煌的宮殿。

眼前,這位盛世的天子,風流倜儻,見到李白,愛慕才學的玄宗親自降攆步迎,這是多麼盛大的尊重,皇帝給了他巨大的榮耀,這讓他忍不住地春風得意。

李白怎能放過這個大好的展示自己才華的時機呢?面對玄宗的提問,他侃侃而談,博古通今,他詩仙獨有的氣質與半生遊歷的深邃學識,也贏得了當朝天子讚賞有加,隨即賜供奉翰林的職位。這供奉翰林到底什麼官銜?其實就是給皇帝寫詩作賦,以供皇帝娛樂的。

他向道姑進獻一首詩,實現了“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宏願

從此,玄宗每有宴請或郊遊,都帶著李白一起出行。此時的李白,正是春風得意的時刻,能得到當朝天子如此厚愛,不也正是他所期望的嗎?他期待著有一天,皇帝能夠向他諮詢朝政之事,他有滿腹的治國韜略等待著敬獻天子。

他怎知,在帝王的天平上,純粹的文人,哪怕你是盛名的詩仙,其實也是無足輕重的,他需要的是治國安邦的左膀右臂,需要的是料理朝政的武將文臣,不需要指點江山、飛揚文字的一介書生。

御用文人的日子,在長安城每一個日升日落中悄然流逝,每日伴君吟詩作賦,終是閒職,他也只能把滿腔的抱負與無奈,縱情酒宴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消萬古愁。”

他向道姑進獻一首詩,實現了“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宏願

仰望明月,你是否讀懂了李白人到中年,書劍飄零,詩歌深處的孤寂與冷清?人情冷暖,官場黑暗,月光照著他壯志難酬的滿腔無奈,狂傲的李白是落寞的,伴君的虛榮並沒有給他帶來如期的滿足,他渴望的是建功立業,報效朝堂,而非風花雪月的御用文人生活。

03

長安的暮春,草長鶯飛。

唐玄宗,不但是盛世的君王,更是一位多才多藝的天子,梨園的開山鼻祖,善樂理,通舞蹈,常於朝堂之餘,宮中行樂。

長安四月,興慶池牡丹盛開,玄宗攜貴妃一同賞春。沉香亭畔,絲竹悠揚。玄宗特意選了十六名梨園弟子和大唐第一樂師李龜年前來助興,正當準備演奏之際,玄宗突然揮手叫停:“賞名花,對愛妃,豈可用舊詞?速招李翰林前來填新詞。”

他向道姑進獻一首詩,實現了“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宏願

當時的李白在哪裡呢?據說,他正在長安的酒肆裡飲酒解愁呢。李龜年把醉醺醺的李白帶到了沉香亭,見到玄宗,李白似乎清醒了一些,聽到皇帝讓他寫詩,李白頓時醉意全無。

放眼望去,沉香亭牡丹盛放,千嬌百媚,轉回頭,貴妃雍容華貴,儀態萬方,他的靈感瞬間就出現了,於是寫下了那首著名的:

《清平調詞三首》:

其一

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

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臺月下逢。

其二

一枝紅豔露凝香,雲雨巫山枉斷腸。

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妝。

其三

名花傾國兩相歡,長得君王帶笑看。

解釋春風無限恨,沉香亭北倚闌干。

這三首詩,以花喻人,大氣華貴,語語濃豔,字字流葩。李白高超的藝術功力讓唐玄宗、楊貴妃都心花怒放,這應景之作,或許也正是李白的真實心境的寫照。

賞花過後,玄宗與貴妃飄然而去,望著他們遠去的背影,李白忽然陷入了深深的失落與悲涼之中。

他向道姑進獻一首詩,實現了“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宏願

在玄宗的眼中、心裡,他只是一個可供遊樂的御用文人,並沒有給予他任何治國安邦的機會與平臺,空有滿腔的抱負,又有何用?

望著沉香亭畔盛開的牡丹,李白的心在暮春的勝景裡,生出了絲絲的悲涼,當理想的光芒暗淡之後,高傲如他,不由得,忽然間心意闌珊。

他向道姑進獻一首詩,實現了“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宏願

這樣的結果不是他所想要的,這更與他千里迢迢,遠行長安的初衷完全背離。玄宗只是希望他作為一個可以點綴盛世,點綴宮廷的詩人,而作為一位名滿天下的的詩人,李白是狂放而孤傲的,他不甘於目前的處境,也對皇帝充滿了失望。

此時的玄宗,早已不是當年那個開創開元盛世的明君,李唐王朝也正在由盛世轉向衰落,他沉浸在與貴妃的耳鬢廝磨中,朝政大權完全交給了李林甫掌管,李白漸漸看透了,也漸漸明白了。

04

公元745年,他經過深思熟慮,向玄宗遞交了辭呈,歸去來兮,重新歸於了雲遊四方的生活,那片多姿多彩的大好河山,或許才是他真正的歸屬之地,而他也只有在大自然的懷抱裡,才能獲得真正的快樂與瀟灑。

天子腳下,即便簪纓遍地,貴胄滿城,那裡沒有李白可以停留的一方理想的天地。他帶著一個破碎的夢,重新背起了行囊,走出了長安城,沒有回頭:

“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

"

文/王玉(玉與君說)

他向道姑進獻一首詩,實現了“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宏願

天子腳下,即便簪纓遍地,貴胄滿城,那裡沒有他可以停留的一方理想天地。他帶著一個破碎的夢,重新背起了行囊,走出了長安城:“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

01

公元742年,盛唐,長安。

大唐盛世,散發著璀璨奪目的光芒與氣象,作為大唐的都城長安,寄託著無數讀書人建功立業的夢想,通往長安的路途,更演繹了數不盡的離合悲歡。

他向道姑進獻一首詩,實現了“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宏願

唐朝不但創造了經濟文化的高度繁盛,更孕育了輝煌燦爛的詩歌文化。無論廟堂之高,還是窮鄉僻壤,不管王公子弟,還是鄉野村夫,都能出口成章。多少讀書人,更是渴望著通過應試,實現“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宏願。詩人們,也紛紛背起了行囊,走向了通往長安的漫漫征程。多少人,把生命中最澎湃的激情都交付給了這座城,在那個時代,長安城是如此的風華絕代。

那位被稱為詩仙的大詩人,李白,也不無例外。

他向道姑進獻一首詩,實現了“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宏願

​他帶著滿腹的才情與報國的熱忱,仗劍來到了長安城。雖然他的腳步早已踏遍千山萬水,但心中最嚮往的風景,應該還是長安。

彼時的長安,華麗風流,喧囂繁盛,交織著名利,也升騰著夢想。才情卓越的李白在詩歌的世界裡,真的可以說是萬人之上,但在盛世的長安城,他也不過渺小如塵埃。

滿腹的才情,換不來政治上的重用,他苦惱極了,買酒街頭,通宵達旦。在那個虛幻的世界裡,他光彩照人,呼風喚雨:“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在美酒的慰藉中,他瀟灑狂放:“五花馬,千金裘,與爾同銷萬古愁。”

有時候,酒真是好東西,它可以助興,還能夠解憂。可見中國的酒文化,為什麼能夠一直源遠流長,喝下的是美酒,品味的是惆悵。

驕傲如李白,更是孤獨的,他的孤獨是政治上理想難以實現的無奈,他的孤獨或許也是古代文人共同的孤獨,他把滿腹的孤獨都交付了天上月、杯中酒、筆下詩。

他向道姑進獻一首詩,實現了“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宏願

在詩酒的世界裡,他是君臨天下的皇帝,在現實的長安城,他落寞孤獨無人識。夢裡的長安,金碧輝煌,君賢臣良,現實的世界,觸手難及。走過萬重山水的李白,有的是才情與抱負,他需要一個機會與平臺去大展宏圖。

02

這一年,他終於等到了一個上天賜予的良機。

李白通過衛慰張卿,輾轉向當時修道的玉真公主敬獻了一首詩“幾時入少室,王母應相逢。”祝賀玉真公主修道成仙,公主看到這樣的詩句,深為賞識李白的才情。玉真公主,何許人也?那是當朝天子唐玄宗的同胞妹妹,李白通過她,算是初步實現了進入朝堂的第一步。

他向道姑進獻一首詩,實現了“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宏願

說到這裡,還得提到另一位才情卓著的詩人,賀知章,正是他與玉真公主的雙雙舉薦,才把滿腹才情卻報國無門的李白,引領到了唐玄宗的面前。

賀知章當時已經八十歲了,與李白相差好幾十歲,這位寫下“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未改鬢毛衰。”的詩人,當時的官職是太子賓客。

賀知章愛才心切,對風流瀟灑的李白一見傾心,並引為莫逆之交。

他向道姑進獻一首詩,實現了“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宏願

李白瑰麗的詩歌與出塵的風采令老賀驚異不已:“你是太白金星下凡到了人間嗎?”並送他了一個綽號:謫仙人。可見,賀知章對李白的欣賞之至。這賀知章,當年在朝堂還是有一定的發言權的,向皇帝引薦一位鼎鼎大名的詩人,這點面子,還是有的。

於是就有了後面的故事,在玉真公主與賀知章的聯袂舉薦下,唐玄宗終於賞識到了李白的才華,準備正式在朝堂召見李白。看來自古至今,想要仕途聞達暢通,除了個人的能力之外,伯樂與人脈都是至關重要的因素,任你滿腹才情,亦無例外。

這個消息對李白來說,簡直是欣喜若狂,這個堅信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詩人,在醉酒中都笑出了聲,他甚至開始憧憬起從此後春風得意的坦蕩仕途。“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這狂放,除了李白,恐怕也無人可以擔當了。

他向道姑進獻一首詩,實現了“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宏願

自古至今,學而優則仕,一直是中國知識分子最高的理想,所以無論是身居廟堂的官吏,還是偏於山野的隱士,都對高高在上的權力寄予了太多的期望,多少人都在渴望著“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想象著“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的人生勝景,科舉應試之路,千百年來演繹了數不盡的離合悲歡。

盛年的李白,從不缺金錢與才氣,但他渴望的是建功立業,報效朝堂,渴望的是天子的賞識與重用。

此時的李隆基,早已開闢了開元盛世的輝煌,殺伐征戰、勵精圖治的歲月也漸行漸遠,大唐帝國,正像金子一樣熠熠生輝。他在大唐盛世的飛歌裡,享受著極致的繁華與風流,那一場驚心動魄的黃昏戀,帶給他了暮年最浪漫的歡歌,他也漸漸在富貴溫柔鄉里懈怠了朝政。

天寶元年,公元742年,李白終於等到了玄宗召見進宮的旨意。這一年,李白43歲,那一天在李白的人生中,或許應該是最值得書寫的日子。

他向道姑進獻一首詩,實現了“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宏願

千年以後,我們已經無法想象他當時的心情,是激動、是興奮,應該更有幾分緊張與憧憬,那曾經狂傲飛揚的才情與名氣,與此時被天子召見的盛寵,或許是不可同日而語的。

李白以詩人的身份,器宇軒昂地走進了長安金碧輝煌的宮殿。

眼前,這位盛世的天子,風流倜儻,見到李白,愛慕才學的玄宗親自降攆步迎,這是多麼盛大的尊重,皇帝給了他巨大的榮耀,這讓他忍不住地春風得意。

李白怎能放過這個大好的展示自己才華的時機呢?面對玄宗的提問,他侃侃而談,博古通今,他詩仙獨有的氣質與半生遊歷的深邃學識,也贏得了當朝天子讚賞有加,隨即賜供奉翰林的職位。這供奉翰林到底什麼官銜?其實就是給皇帝寫詩作賦,以供皇帝娛樂的。

他向道姑進獻一首詩,實現了“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宏願

從此,玄宗每有宴請或郊遊,都帶著李白一起出行。此時的李白,正是春風得意的時刻,能得到當朝天子如此厚愛,不也正是他所期望的嗎?他期待著有一天,皇帝能夠向他諮詢朝政之事,他有滿腹的治國韜略等待著敬獻天子。

他怎知,在帝王的天平上,純粹的文人,哪怕你是盛名的詩仙,其實也是無足輕重的,他需要的是治國安邦的左膀右臂,需要的是料理朝政的武將文臣,不需要指點江山、飛揚文字的一介書生。

御用文人的日子,在長安城每一個日升日落中悄然流逝,每日伴君吟詩作賦,終是閒職,他也只能把滿腔的抱負與無奈,縱情酒宴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消萬古愁。”

他向道姑進獻一首詩,實現了“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宏願

仰望明月,你是否讀懂了李白人到中年,書劍飄零,詩歌深處的孤寂與冷清?人情冷暖,官場黑暗,月光照著他壯志難酬的滿腔無奈,狂傲的李白是落寞的,伴君的虛榮並沒有給他帶來如期的滿足,他渴望的是建功立業,報效朝堂,而非風花雪月的御用文人生活。

03

長安的暮春,草長鶯飛。

唐玄宗,不但是盛世的君王,更是一位多才多藝的天子,梨園的開山鼻祖,善樂理,通舞蹈,常於朝堂之餘,宮中行樂。

長安四月,興慶池牡丹盛開,玄宗攜貴妃一同賞春。沉香亭畔,絲竹悠揚。玄宗特意選了十六名梨園弟子和大唐第一樂師李龜年前來助興,正當準備演奏之際,玄宗突然揮手叫停:“賞名花,對愛妃,豈可用舊詞?速招李翰林前來填新詞。”

他向道姑進獻一首詩,實現了“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宏願

當時的李白在哪裡呢?據說,他正在長安的酒肆裡飲酒解愁呢。李龜年把醉醺醺的李白帶到了沉香亭,見到玄宗,李白似乎清醒了一些,聽到皇帝讓他寫詩,李白頓時醉意全無。

放眼望去,沉香亭牡丹盛放,千嬌百媚,轉回頭,貴妃雍容華貴,儀態萬方,他的靈感瞬間就出現了,於是寫下了那首著名的:

《清平調詞三首》:

其一

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

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臺月下逢。

其二

一枝紅豔露凝香,雲雨巫山枉斷腸。

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妝。

其三

名花傾國兩相歡,長得君王帶笑看。

解釋春風無限恨,沉香亭北倚闌干。

這三首詩,以花喻人,大氣華貴,語語濃豔,字字流葩。李白高超的藝術功力讓唐玄宗、楊貴妃都心花怒放,這應景之作,或許也正是李白的真實心境的寫照。

賞花過後,玄宗與貴妃飄然而去,望著他們遠去的背影,李白忽然陷入了深深的失落與悲涼之中。

他向道姑進獻一首詩,實現了“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宏願

在玄宗的眼中、心裡,他只是一個可供遊樂的御用文人,並沒有給予他任何治國安邦的機會與平臺,空有滿腔的抱負,又有何用?

望著沉香亭畔盛開的牡丹,李白的心在暮春的勝景裡,生出了絲絲的悲涼,當理想的光芒暗淡之後,高傲如他,不由得,忽然間心意闌珊。

他向道姑進獻一首詩,實現了“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宏願

這樣的結果不是他所想要的,這更與他千里迢迢,遠行長安的初衷完全背離。玄宗只是希望他作為一個可以點綴盛世,點綴宮廷的詩人,而作為一位名滿天下的的詩人,李白是狂放而孤傲的,他不甘於目前的處境,也對皇帝充滿了失望。

此時的玄宗,早已不是當年那個開創開元盛世的明君,李唐王朝也正在由盛世轉向衰落,他沉浸在與貴妃的耳鬢廝磨中,朝政大權完全交給了李林甫掌管,李白漸漸看透了,也漸漸明白了。

04

公元745年,他經過深思熟慮,向玄宗遞交了辭呈,歸去來兮,重新歸於了雲遊四方的生活,那片多姿多彩的大好河山,或許才是他真正的歸屬之地,而他也只有在大自然的懷抱裡,才能獲得真正的快樂與瀟灑。

天子腳下,即便簪纓遍地,貴胄滿城,那裡沒有李白可以停留的一方理想的天地。他帶著一個破碎的夢,重新背起了行囊,走出了長安城,沒有回頭:

“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

他向道姑進獻一首詩,實現了“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宏願

這座輝煌的城池,不屬於他,這裡成就不了他的夢想;這裡的繁華,不屬於他,這裡沒有心靈可以棲息的地方;這裡曾有的潦倒日子、翰林往事與無奈仕途,也都留在了長安城的大街小巷。

他重新出發,繼續仗劍走天涯,帶著一顆仕途失意的心,帶著忠君報國的無奈,繼續尋找遠方心靈可以棲息的風景。

浩蕩的長安城,其實也沒有什麼可以留戀的,傾盡全力去苦苦追逐的利祿功名,與浩瀚宇宙,大好河山相比,又算得了什麼呢?

"

文/王玉(玉與君說)

他向道姑進獻一首詩,實現了“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宏願

天子腳下,即便簪纓遍地,貴胄滿城,那裡沒有他可以停留的一方理想天地。他帶著一個破碎的夢,重新背起了行囊,走出了長安城:“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

01

公元742年,盛唐,長安。

大唐盛世,散發著璀璨奪目的光芒與氣象,作為大唐的都城長安,寄託著無數讀書人建功立業的夢想,通往長安的路途,更演繹了數不盡的離合悲歡。

他向道姑進獻一首詩,實現了“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宏願

唐朝不但創造了經濟文化的高度繁盛,更孕育了輝煌燦爛的詩歌文化。無論廟堂之高,還是窮鄉僻壤,不管王公子弟,還是鄉野村夫,都能出口成章。多少讀書人,更是渴望著通過應試,實現“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宏願。詩人們,也紛紛背起了行囊,走向了通往長安的漫漫征程。多少人,把生命中最澎湃的激情都交付給了這座城,在那個時代,長安城是如此的風華絕代。

那位被稱為詩仙的大詩人,李白,也不無例外。

他向道姑進獻一首詩,實現了“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宏願

​他帶著滿腹的才情與報國的熱忱,仗劍來到了長安城。雖然他的腳步早已踏遍千山萬水,但心中最嚮往的風景,應該還是長安。

彼時的長安,華麗風流,喧囂繁盛,交織著名利,也升騰著夢想。才情卓越的李白在詩歌的世界裡,真的可以說是萬人之上,但在盛世的長安城,他也不過渺小如塵埃。

滿腹的才情,換不來政治上的重用,他苦惱極了,買酒街頭,通宵達旦。在那個虛幻的世界裡,他光彩照人,呼風喚雨:“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在美酒的慰藉中,他瀟灑狂放:“五花馬,千金裘,與爾同銷萬古愁。”

有時候,酒真是好東西,它可以助興,還能夠解憂。可見中國的酒文化,為什麼能夠一直源遠流長,喝下的是美酒,品味的是惆悵。

驕傲如李白,更是孤獨的,他的孤獨是政治上理想難以實現的無奈,他的孤獨或許也是古代文人共同的孤獨,他把滿腹的孤獨都交付了天上月、杯中酒、筆下詩。

他向道姑進獻一首詩,實現了“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宏願

在詩酒的世界裡,他是君臨天下的皇帝,在現實的長安城,他落寞孤獨無人識。夢裡的長安,金碧輝煌,君賢臣良,現實的世界,觸手難及。走過萬重山水的李白,有的是才情與抱負,他需要一個機會與平臺去大展宏圖。

02

這一年,他終於等到了一個上天賜予的良機。

李白通過衛慰張卿,輾轉向當時修道的玉真公主敬獻了一首詩“幾時入少室,王母應相逢。”祝賀玉真公主修道成仙,公主看到這樣的詩句,深為賞識李白的才情。玉真公主,何許人也?那是當朝天子唐玄宗的同胞妹妹,李白通過她,算是初步實現了進入朝堂的第一步。

他向道姑進獻一首詩,實現了“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宏願

說到這裡,還得提到另一位才情卓著的詩人,賀知章,正是他與玉真公主的雙雙舉薦,才把滿腹才情卻報國無門的李白,引領到了唐玄宗的面前。

賀知章當時已經八十歲了,與李白相差好幾十歲,這位寫下“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未改鬢毛衰。”的詩人,當時的官職是太子賓客。

賀知章愛才心切,對風流瀟灑的李白一見傾心,並引為莫逆之交。

他向道姑進獻一首詩,實現了“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宏願

李白瑰麗的詩歌與出塵的風采令老賀驚異不已:“你是太白金星下凡到了人間嗎?”並送他了一個綽號:謫仙人。可見,賀知章對李白的欣賞之至。這賀知章,當年在朝堂還是有一定的發言權的,向皇帝引薦一位鼎鼎大名的詩人,這點面子,還是有的。

於是就有了後面的故事,在玉真公主與賀知章的聯袂舉薦下,唐玄宗終於賞識到了李白的才華,準備正式在朝堂召見李白。看來自古至今,想要仕途聞達暢通,除了個人的能力之外,伯樂與人脈都是至關重要的因素,任你滿腹才情,亦無例外。

這個消息對李白來說,簡直是欣喜若狂,這個堅信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詩人,在醉酒中都笑出了聲,他甚至開始憧憬起從此後春風得意的坦蕩仕途。“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這狂放,除了李白,恐怕也無人可以擔當了。

他向道姑進獻一首詩,實現了“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宏願

自古至今,學而優則仕,一直是中國知識分子最高的理想,所以無論是身居廟堂的官吏,還是偏於山野的隱士,都對高高在上的權力寄予了太多的期望,多少人都在渴望著“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想象著“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的人生勝景,科舉應試之路,千百年來演繹了數不盡的離合悲歡。

盛年的李白,從不缺金錢與才氣,但他渴望的是建功立業,報效朝堂,渴望的是天子的賞識與重用。

此時的李隆基,早已開闢了開元盛世的輝煌,殺伐征戰、勵精圖治的歲月也漸行漸遠,大唐帝國,正像金子一樣熠熠生輝。他在大唐盛世的飛歌裡,享受著極致的繁華與風流,那一場驚心動魄的黃昏戀,帶給他了暮年最浪漫的歡歌,他也漸漸在富貴溫柔鄉里懈怠了朝政。

天寶元年,公元742年,李白終於等到了玄宗召見進宮的旨意。這一年,李白43歲,那一天在李白的人生中,或許應該是最值得書寫的日子。

他向道姑進獻一首詩,實現了“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宏願

千年以後,我們已經無法想象他當時的心情,是激動、是興奮,應該更有幾分緊張與憧憬,那曾經狂傲飛揚的才情與名氣,與此時被天子召見的盛寵,或許是不可同日而語的。

李白以詩人的身份,器宇軒昂地走進了長安金碧輝煌的宮殿。

眼前,這位盛世的天子,風流倜儻,見到李白,愛慕才學的玄宗親自降攆步迎,這是多麼盛大的尊重,皇帝給了他巨大的榮耀,這讓他忍不住地春風得意。

李白怎能放過這個大好的展示自己才華的時機呢?面對玄宗的提問,他侃侃而談,博古通今,他詩仙獨有的氣質與半生遊歷的深邃學識,也贏得了當朝天子讚賞有加,隨即賜供奉翰林的職位。這供奉翰林到底什麼官銜?其實就是給皇帝寫詩作賦,以供皇帝娛樂的。

他向道姑進獻一首詩,實現了“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宏願

從此,玄宗每有宴請或郊遊,都帶著李白一起出行。此時的李白,正是春風得意的時刻,能得到當朝天子如此厚愛,不也正是他所期望的嗎?他期待著有一天,皇帝能夠向他諮詢朝政之事,他有滿腹的治國韜略等待著敬獻天子。

他怎知,在帝王的天平上,純粹的文人,哪怕你是盛名的詩仙,其實也是無足輕重的,他需要的是治國安邦的左膀右臂,需要的是料理朝政的武將文臣,不需要指點江山、飛揚文字的一介書生。

御用文人的日子,在長安城每一個日升日落中悄然流逝,每日伴君吟詩作賦,終是閒職,他也只能把滿腔的抱負與無奈,縱情酒宴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消萬古愁。”

他向道姑進獻一首詩,實現了“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宏願

仰望明月,你是否讀懂了李白人到中年,書劍飄零,詩歌深處的孤寂與冷清?人情冷暖,官場黑暗,月光照著他壯志難酬的滿腔無奈,狂傲的李白是落寞的,伴君的虛榮並沒有給他帶來如期的滿足,他渴望的是建功立業,報效朝堂,而非風花雪月的御用文人生活。

03

長安的暮春,草長鶯飛。

唐玄宗,不但是盛世的君王,更是一位多才多藝的天子,梨園的開山鼻祖,善樂理,通舞蹈,常於朝堂之餘,宮中行樂。

長安四月,興慶池牡丹盛開,玄宗攜貴妃一同賞春。沉香亭畔,絲竹悠揚。玄宗特意選了十六名梨園弟子和大唐第一樂師李龜年前來助興,正當準備演奏之際,玄宗突然揮手叫停:“賞名花,對愛妃,豈可用舊詞?速招李翰林前來填新詞。”

他向道姑進獻一首詩,實現了“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宏願

當時的李白在哪裡呢?據說,他正在長安的酒肆裡飲酒解愁呢。李龜年把醉醺醺的李白帶到了沉香亭,見到玄宗,李白似乎清醒了一些,聽到皇帝讓他寫詩,李白頓時醉意全無。

放眼望去,沉香亭牡丹盛放,千嬌百媚,轉回頭,貴妃雍容華貴,儀態萬方,他的靈感瞬間就出現了,於是寫下了那首著名的:

《清平調詞三首》:

其一

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

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臺月下逢。

其二

一枝紅豔露凝香,雲雨巫山枉斷腸。

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妝。

其三

名花傾國兩相歡,長得君王帶笑看。

解釋春風無限恨,沉香亭北倚闌干。

這三首詩,以花喻人,大氣華貴,語語濃豔,字字流葩。李白高超的藝術功力讓唐玄宗、楊貴妃都心花怒放,這應景之作,或許也正是李白的真實心境的寫照。

賞花過後,玄宗與貴妃飄然而去,望著他們遠去的背影,李白忽然陷入了深深的失落與悲涼之中。

他向道姑進獻一首詩,實現了“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宏願

在玄宗的眼中、心裡,他只是一個可供遊樂的御用文人,並沒有給予他任何治國安邦的機會與平臺,空有滿腔的抱負,又有何用?

望著沉香亭畔盛開的牡丹,李白的心在暮春的勝景裡,生出了絲絲的悲涼,當理想的光芒暗淡之後,高傲如他,不由得,忽然間心意闌珊。

他向道姑進獻一首詩,實現了“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宏願

這樣的結果不是他所想要的,這更與他千里迢迢,遠行長安的初衷完全背離。玄宗只是希望他作為一個可以點綴盛世,點綴宮廷的詩人,而作為一位名滿天下的的詩人,李白是狂放而孤傲的,他不甘於目前的處境,也對皇帝充滿了失望。

此時的玄宗,早已不是當年那個開創開元盛世的明君,李唐王朝也正在由盛世轉向衰落,他沉浸在與貴妃的耳鬢廝磨中,朝政大權完全交給了李林甫掌管,李白漸漸看透了,也漸漸明白了。

04

公元745年,他經過深思熟慮,向玄宗遞交了辭呈,歸去來兮,重新歸於了雲遊四方的生活,那片多姿多彩的大好河山,或許才是他真正的歸屬之地,而他也只有在大自然的懷抱裡,才能獲得真正的快樂與瀟灑。

天子腳下,即便簪纓遍地,貴胄滿城,那裡沒有李白可以停留的一方理想的天地。他帶著一個破碎的夢,重新背起了行囊,走出了長安城,沒有回頭:

“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

他向道姑進獻一首詩,實現了“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宏願

這座輝煌的城池,不屬於他,這裡成就不了他的夢想;這裡的繁華,不屬於他,這裡沒有心靈可以棲息的地方;這裡曾有的潦倒日子、翰林往事與無奈仕途,也都留在了長安城的大街小巷。

他重新出發,繼續仗劍走天涯,帶著一顆仕途失意的心,帶著忠君報國的無奈,繼續尋找遠方心靈可以棲息的風景。

浩蕩的長安城,其實也沒有什麼可以留戀的,傾盡全力去苦苦追逐的利祿功名,與浩瀚宇宙,大好河山相比,又算得了什麼呢?

他向道姑進獻一首詩,實現了“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宏願

長安,漸漸的遠去了,那個曾經用錦繡文章點亮過盛唐天空的詩仙,從此離去。這座風華之都,永遠留下了他光彩照人的詩篇,與狂放失意的身影。

他註定,不屬於這裡,遠方遼闊的原野與大好的河山,才是他馳騁的天地。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