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造營2019》:出道即巔峰?我們要做中國最陽剛最有特色的男團

《創造營2019》:出道即巔峰?我們要做中國最陽剛最有特色的男團

作為今年上線的第三檔男團節目,《創造營2019》面臨的情況是複雜的,一個獲得來自多方更多關注的未成熟行業,一個在一個季度就被消費了三次的話題,壓力來源甚至還包括去年的光環。做什麼樣的團?用什麼樣的節目打造這個團隊?問題又一次回到了原點。

作者 | 張一童

採訪 | 張一童、黃雲騰

幾乎是無縫對接,新一批學員們走進了創造營。

作為今年上線的最後一檔男團節目,《創造營2019》所面臨的問題不僅僅是視頻網站間的同題競爭。一個已經被消費了多次的圈層化話題如何重新吸引大眾的注意力,一個為節目“服務”並被壓縮成長週期的行業如何找到新的定位和節奏。與此同時,在上層文化方向的更嚴格要求下,表達的方式和邊界到底在哪裡,壓力來源甚至還包括如何在國民級爆款《創造101》後做出創新。

《創造營2019》第一次正式面試前,節目組特意在一旁準備了洗臉工具和髮箍,參加面試的學員被要求先恢復一個“電影學院面試標準的”素顏再進場。著裝要求在第二次面試時變得更嚴格,“把頭髮染回來,穿上T恤和牛仔衣,我們要看你到底長什麼樣。”企鵝影視高級副總裁、《創造營2019》總製片人馬延琨對《三聲》(微信公眾號ID:tosansheng)說。

這個細節的有趣之處在於,它一定程度上從側面體現著騰訊視頻在兩個問題上的答案——為什麼選擇做男團?新的節目調性是什麼樣的?

既有經驗得到了再一次延續,保留了大部分主創團隊,產品邏輯和中國特色兩條方法論再一次指導了從總體定調和具體創新的每一個環節。而在過去一年的相處與博弈中,在不斷湧現的新興偶像公司和暗流湧動的行業話語權爭奪中,關係的平衡感幾乎從海選階段就已經開始。

市場空缺、大眾情緒、行業情況以及更高層面的文化指向,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是我們在今晚看到的,不太一樣的《創造營2019》。

01 | “我們看到男團市場仍然有空缺”

和兩年前不同,2018年下半年節目正式立項,早於接觸經紀公司,騰訊視頻對於做一檔什麼樣的男團節目已經有了大致的方向。

“和當初做女團不一樣,市場對男團的關注度一直非常高,而經過去年一年對經紀公司的接觸和觀察,我們也有了一些自己的思考。”馬延琨對《三聲》(微信公眾號ID:tosansheng)說。

《創造營2019》:出道即巔峰?我們要做中國最陽剛最有特色的男團

企鵝影視高級副總裁、《創造營2019》總製片人馬延琨

這同時可以解釋另一個問題,在經歷了去年的成功後,騰訊視頻為什麼放棄有了較充足經驗積累和較少競爭對手的女團市場,轉而加入到有多檔同類型節目和大量新人偶像混戰的男團市場。

“我們認為市場還是有空缺的。”馬延琨說,“為什麼目前男團只有粉絲在關注,大眾不僅不關注甚至還有一些很不同的想法,這其中的需求和供給是有不匹配的地方的。”

在以產品邏輯驅動的“創”系列項目中,大眾的未滿足需求是促成項目成立的根本原因之一,今年,在三家視頻網站壓迫感更強的同題競爭中,這種需求還意味可發展的差異化空間。問題因而變得既簡單又複雜——大眾渴望看到的是什麼樣的男團。

行業情況和社會輿論共同給了節目組靈感。2018年下半年開始,來自政策、媒體和大眾多個維度,越來越多的話題開始圍繞中國男性氣質展開,與之相反的,粉絲追逐下,經紀公司的審美極大程度受到鄰國偶像文化影響,並在大眾視野呈現出逆主流的趨勢。

“市場是渴望看到真正屬於中國的有少年感的男生,體現男生獨有的英氣、陽剛之氣、獨立性和責任感的男團。”馬延琨說。

畫面回到了開頭的那一幕,每一個面試的學員都被要求卸掉過濃的妝容,並換掉誇張的服裝。“我們希望能選到真的專業強,想參與,並有著獨特氣質和風格的人,他們是憑藉這些抓住別人的眼光,而不是靠一些奇怪的裝束。”

在所有主題裡,“赤子之心”是最先被提煉出來的。“保留孩子般的初心,保留孩子般的好奇和好學之心,不是追求一時的璀璨,而是保有對舞臺的專業,將藝人作為一個職業去從事。”馬延琨在媒體試映會上發言道。

大眾審美之外,這也包括項目組對男團行業痛點的認識。爆款節目為偶像行業打開了真正的流量入口,但在供應商模式的裹挾下,公司的自我發展和藝人的自我規劃節奏都受制於節目節奏,而視頻網站間在內容層面的競爭不斷激化,意味著節目節奏一定是越來越快的。

“人才依然是匱乏的,訓練遠遠不夠。”這是馬延琨在面試過程中最直觀的感受之一,“很多人都只是為了節目。”

《創造營2019》:出道即巔峰?我們要做中國最陽剛最有特色的男團

這是《創造營2019》定下郭富城、蘇有朋、黃立行和胡彥斌四位班主任陣容的原因。“他們的能力足夠讓人信服,能夠做到以身作則,言傳身教。但更重要的是,他們都經歷過一夜爆紅,但在此後的近30年裡還能繼續不斷的提升自己,尋找新的方向,直到今天依然是表率。”馬延琨說。

事實上,在製作《創作101》期間,節目組已經有了這樣的想法,“為什麼會出道即巔峰,這其實是不應該的,這樣的班主任陣容就是為了向他們傳達這一點,一夜爆紅只是一個起點,之後要看的是你到底走什麼樣的路。”

02 | 為什麼是創造營

接下來的問題是這樣一個團體應該以什麼樣的方式誕生。

更多節目層面的因素需要被考慮。除了要實現更多自我突破和創新,不能忽視的一個不利情況是,無論好壞,兩檔同質性極高節目的搶先播出已經一定程度消耗了大眾的關注度。

另一個難點則在於,如何讓上層文化要求和價值觀追求更平順的和節目表達相結合。

去年以後,偶像在年輕群體中所擁有的文化符號屬性和價值觀導向性使得其成為了政策監管和審核的重點目標。去年7月,廣電總局發佈相關通知,要求對偶像養成類節目進行嚴格評估。今年年初,儘管加入了以蔣大為等老藝術家評論團,但涉及服裝、髮色等問題,愛奇藝的《青春有你》多次延期播出。

中國式表達和情感共鳴是騰訊視頻在綜藝製作中的基本方法論之一。在去年的節目中,總導演孫莉就曾經希望在基礎賽制之外,通過人物關係和環節設置中對職場和社會位置的隱喻引發更多大眾情緒共鳴,比如勤奮C位的設置。而在《創造營2019》中,這種表達變得更加體系化並具有整體概念性。

《創造營2019》:出道即巔峰?我們要做中國最陽剛最有特色的男團

剛剛播出的第一期節目中,學員們的第一站並不是位於青島影城的訓練基地,而是一所學校的體育館。在這裡,節目組為所有人舉辦了一場開營儀式,他們被要求在十分鐘內打包好行李,並統一換上了沙灘色的學員服。在告別經紀公司和家人之後,所有人才正式入營。

這個充滿既視感的安排來自節目組對營地概念的設置,主意是馬延琨想到的。在確定團訓主題後,營地概念自然而然地出現在她腦海裡。

“營的感覺就是我要決絕地做一件事情,同時營地的感覺就是你送他進來,大家一起經過一段歷練和洗禮,無論最後有沒有結果,但都是人生階段一個很好的體驗。”馬延琨說。

除了入營儀式,包括班主任的角色定位、沒有隔斷的百人宿舍和位於海邊的訓練基地,營地概念在諸多細節均有體現,“創造營是我們內化的一個精神的東西。”

而在整體大概念下,一些賽制細節調整用以綜合價值觀表達、戲劇衝突製造、爭議點弱化等多重需求。比如,在第一期節目中,學員只需要選擇等級而沒有具體的座次,而A班的座位也沒有放在頂端,而是位於舞臺中部,此後,A班評級失敗掉到F的設定則引申出關於正式評價自我和團隊意識的討論。

03 | “我只制定我的遊戲規則”

在這場A班直降F班的殘酷評級裡,已經公開的表演中,劉也和隊友是為數不多獲得較多好評的隊伍,儘管這支隊伍中的五個人分別來自五家不同的經紀公司,這樣的情況也出現在了很多《創造營2019》學員的身上。

“我們有初選的標準,當然也是希望有多一點大團,但能全部都要的團確實是少數。”馬延琨說。

在公司眾多、實力不均的藝人經紀行業,面對兩檔同期節目在練習生資源層面的競爭,《創造101》的成功和火箭少女101的持續運營,讓騰訊在新一輪經紀公司的選擇中獲得了更多優勢和話語權。

此前,不止一家經紀公司向《三聲》(微信公眾號ID:tosansheng)表示,在三檔節目中,《創造營2019》的選拔標準是最嚴格的,面試輪次也是最多的。事實上,直到今年3月,《創造營2019》才最終選出了參加節目的99名學員。

但儘管如此,包括嘉行、壹心、慈文、泰洋星河等在內,新興偶像公司之外,傳統影視經紀公司的新人們也出現在了《創造營2019》的舞臺上。

同樣最嚴格的還有騰訊關於限定團運營的合同。在親身經歷火箭少女101風波後,馬延琨認為這是理所當然的,“我認為不是說我們嚴格要求,而是真正想要長遠做生意的人應該都能理解我們的意思。目前只有一個團堅持了這麼久在這裡,那就證明簽訂嚴密的契約是很重要的。”

平臺制定項目的遊戲規則無可厚非,但一個問題是,在經紀公司依附於平臺的偶像行業,平臺規則和行業規則的邊界到底在哪裡,二者之間的平衡感又要如何掌握。

馬延琨表示,首先要明確的是一點:“我們是平臺,不是經紀公司,即使做了兩年限定團,我們給自己的定義依然是做內容,只是它不是三個月的節目而是兩年的項目,這是必須說清楚的。”

儘管新人戰略是騰訊視頻的長線戰略,但是依然是以平臺的角度用內容不斷推廣新人,無論這些新人是自己簽約的還是合作經紀公司的,“這是兩個生意,即使有重疊也是為了未來他們可以更長期做得更好,我想這個定位和邊界是很清晰的,從來沒有變過。”

在這層意義上,在各方面都顯得強勢的《創造營2019》又是相當包容的,33歲的馬雪陽,和5年前就通過《燃燒吧少年》出道的X玖少年團都獲得了再次登臺的機會。

“有沒有粉絲基礎和年齡都不是我們評判的標準,他就是市場的一個狀況,他希望在這裡展現自己,我們只是包容他的展現而已。”馬延琨說。

去年在《創造101》中最終成團的Yamy是她口中的先例,這個27歲的女孩參加過說唱、街舞各類節目,最終在去年的節目中以第四名的名次加入火箭少女101。過去一年的經歷給了馬延琨和團隊更平和的心態,“你可以預知未來肯定還會有很多難題和難以解決的問題,但是經歷過和沒經歷過還是不一樣的。”

在經歷國民爆款《創造101》後,馬延琨很難說對《創造營2019》的成績再有更多更高的預期,甚至更明確的感受是這檔節目一定是更難的。

“但無非就是怎麼做了,我對我的團隊還是比較滿意的。”

©三聲原創內容 轉載請聯繫授權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