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淵明在臨死之前,為自己寫下這首輓歌辭,表達對人生獨特的感悟'

"

陶淵明是我國東晉時期的大詩人,也是第一位田園詩人。就算不熟悉他的人,應該也聽說過他曾“不為五斗米折腰”,選擇辭官歸隱,從此成為隱士與高風亮節的代表;就算沒有讀過他的詩的人,也應該聽說過他的那句“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意境優美,堪稱描繪田園生活的千古絕唱。

陶淵明厭惡官場的爾虞我詐,毅然辭官還鄉, 但也因此過上了窮困潦倒的生活,再加上他生性愛酒,嗜酒如命,日子過得就更加艱難。即便是這樣,也從未改變他出世隱居的決心,還在同時創作出了大量譽滿人間的好詩篇。陶淵明的詩歌以描寫隱居生活的田園詩見長,不過,今天,小編想要給大家分享的是他在自己臨終之際,為自己作的輓歌之詩——《擬輓歌辭》。

"

陶淵明是我國東晉時期的大詩人,也是第一位田園詩人。就算不熟悉他的人,應該也聽說過他曾“不為五斗米折腰”,選擇辭官歸隱,從此成為隱士與高風亮節的代表;就算沒有讀過他的詩的人,也應該聽說過他的那句“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意境優美,堪稱描繪田園生活的千古絕唱。

陶淵明厭惡官場的爾虞我詐,毅然辭官還鄉, 但也因此過上了窮困潦倒的生活,再加上他生性愛酒,嗜酒如命,日子過得就更加艱難。即便是這樣,也從未改變他出世隱居的決心,還在同時創作出了大量譽滿人間的好詩篇。陶淵明的詩歌以描寫隱居生活的田園詩見長,不過,今天,小編想要給大家分享的是他在自己臨終之際,為自己作的輓歌之詩——《擬輓歌辭》。

陶淵明在臨死之前,為自己寫下這首輓歌辭,表達對人生獨特的感悟

人之將死,其言也善,不論如何,在一個人臨死之時,所說的話所作的詩,一定會是完全真心實意的。陶淵明寫詩,本就以真打動人心,那麼我想,那他為自己寫的輓歌辭一定會更加返璞歸真。其實,陶淵明的輓歌辭共有三首,這一次小編主要來為大家談談第三首,也是這三首詩中藝術成就比較高的一首。

《擬輓歌辭其三》

“荒草何茫茫,白楊亦蕭蕭。

嚴霜九月中,送我出遠郊。

四面無人居,高墳正嶣嶢。

馬為仰天鳴,風為自蕭條。

幽室一已閉,千年不復朝。

千年不復朝,賢達無奈何。

向來相送人,各自還其家。

親戚或餘悲,他人亦已歌。

死去何所道,託體同山阿。”

上文提到陶淵明不僅貧困而且嗜酒,所以身體不會很好,這首詩就是寫在於他五十一歲,因為一場大病即將離開人世之時。臨終之際,他沒有畏懼、沮喪,而是筆耕不輟繼續作詩,而且一反常態,在去世之前,就已經把自己的輓詞作好了,這在平常人眼裡根本就是荒誕不經的。我覺得,從這一點就可以看出,這首詩註定不平凡,他對人生態度也註定不尋常。

"

陶淵明是我國東晉時期的大詩人,也是第一位田園詩人。就算不熟悉他的人,應該也聽說過他曾“不為五斗米折腰”,選擇辭官歸隱,從此成為隱士與高風亮節的代表;就算沒有讀過他的詩的人,也應該聽說過他的那句“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意境優美,堪稱描繪田園生活的千古絕唱。

陶淵明厭惡官場的爾虞我詐,毅然辭官還鄉, 但也因此過上了窮困潦倒的生活,再加上他生性愛酒,嗜酒如命,日子過得就更加艱難。即便是這樣,也從未改變他出世隱居的決心,還在同時創作出了大量譽滿人間的好詩篇。陶淵明的詩歌以描寫隱居生活的田園詩見長,不過,今天,小編想要給大家分享的是他在自己臨終之際,為自己作的輓歌之詩——《擬輓歌辭》。

陶淵明在臨死之前,為自己寫下這首輓歌辭,表達對人生獨特的感悟

人之將死,其言也善,不論如何,在一個人臨死之時,所說的話所作的詩,一定會是完全真心實意的。陶淵明寫詩,本就以真打動人心,那麼我想,那他為自己寫的輓歌辭一定會更加返璞歸真。其實,陶淵明的輓歌辭共有三首,這一次小編主要來為大家談談第三首,也是這三首詩中藝術成就比較高的一首。

《擬輓歌辭其三》

“荒草何茫茫,白楊亦蕭蕭。

嚴霜九月中,送我出遠郊。

四面無人居,高墳正嶣嶢。

馬為仰天鳴,風為自蕭條。

幽室一已閉,千年不復朝。

千年不復朝,賢達無奈何。

向來相送人,各自還其家。

親戚或餘悲,他人亦已歌。

死去何所道,託體同山阿。”

上文提到陶淵明不僅貧困而且嗜酒,所以身體不會很好,這首詩就是寫在於他五十一歲,因為一場大病即將離開人世之時。臨終之際,他沒有畏懼、沮喪,而是筆耕不輟繼續作詩,而且一反常態,在去世之前,就已經把自己的輓詞作好了,這在平常人眼裡根本就是荒誕不經的。我覺得,從這一點就可以看出,這首詩註定不平凡,他對人生態度也註定不尋常。

陶淵明在臨死之前,為自己寫下這首輓歌辭,表達對人生獨特的感悟

詩的首句,“荒草何茫茫,白楊亦蕭蕭”,突出全詩的背景,荒草、白楊原本就是蕭索殘敗的意象,“茫茫”“蕭蕭”進一步烘托出環境的蒼茫蕭瑟。以寫景開篇,更是奠定了悲涼悽慘的感情基調,畢竟是輓歌。“嚴霜九月中,送我出遠郊”一句,是敘事,這裡點明詩的主要內容,原來是詩人在想象自己已經去世被送葬時的情形。

然後詩人用豐富的想象繼續具體刻畫荒野的場景。第五句到第八句是寫景,青冢孤墳,四顧無人,蒼蒼茫茫,馬兒仰天嘶鳴,風在咆哮怒吼,這是何其悲涼的一幅畫面。“幽室一已閉,千年不復朝”,這裡“幽詩”即是墓穴,墓穴一旦封閉便不會再打開,千年萬年,亦是如此,從此,七尺之軀也將要成為一抔黃土,再也不見光明與曙光。到這裡,陶淵明都是在想象自己死後的一幕幕場景,意境蕭條淒涼,讀來令人不禁悲嘆。難道,他作詩想要表達的就是這些嗎?當然不是。要想真正讀懂陶淵明的生死觀,還得繼續向下讀。我覺得,這首詩的後八句,才是全詩的精華與深度所在。

“千年不復朝,賢達無奈何”,就算是賢人達士,也終究無法逃過最後一死,這句話與漢樂府中的一句詩“蒿里誰家地,聚斂魂魄無賢愚”有著異曲同工之妙。這句話看似消極,但又何嘗不是哲理豐富,同時,臨終之際能夠有這樣的想法,又何嘗不是一種別樣的達觀?

"

陶淵明是我國東晉時期的大詩人,也是第一位田園詩人。就算不熟悉他的人,應該也聽說過他曾“不為五斗米折腰”,選擇辭官歸隱,從此成為隱士與高風亮節的代表;就算沒有讀過他的詩的人,也應該聽說過他的那句“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意境優美,堪稱描繪田園生活的千古絕唱。

陶淵明厭惡官場的爾虞我詐,毅然辭官還鄉, 但也因此過上了窮困潦倒的生活,再加上他生性愛酒,嗜酒如命,日子過得就更加艱難。即便是這樣,也從未改變他出世隱居的決心,還在同時創作出了大量譽滿人間的好詩篇。陶淵明的詩歌以描寫隱居生活的田園詩見長,不過,今天,小編想要給大家分享的是他在自己臨終之際,為自己作的輓歌之詩——《擬輓歌辭》。

陶淵明在臨死之前,為自己寫下這首輓歌辭,表達對人生獨特的感悟

人之將死,其言也善,不論如何,在一個人臨死之時,所說的話所作的詩,一定會是完全真心實意的。陶淵明寫詩,本就以真打動人心,那麼我想,那他為自己寫的輓歌辭一定會更加返璞歸真。其實,陶淵明的輓歌辭共有三首,這一次小編主要來為大家談談第三首,也是這三首詩中藝術成就比較高的一首。

《擬輓歌辭其三》

“荒草何茫茫,白楊亦蕭蕭。

嚴霜九月中,送我出遠郊。

四面無人居,高墳正嶣嶢。

馬為仰天鳴,風為自蕭條。

幽室一已閉,千年不復朝。

千年不復朝,賢達無奈何。

向來相送人,各自還其家。

親戚或餘悲,他人亦已歌。

死去何所道,託體同山阿。”

上文提到陶淵明不僅貧困而且嗜酒,所以身體不會很好,這首詩就是寫在於他五十一歲,因為一場大病即將離開人世之時。臨終之際,他沒有畏懼、沮喪,而是筆耕不輟繼續作詩,而且一反常態,在去世之前,就已經把自己的輓詞作好了,這在平常人眼裡根本就是荒誕不經的。我覺得,從這一點就可以看出,這首詩註定不平凡,他對人生態度也註定不尋常。

陶淵明在臨死之前,為自己寫下這首輓歌辭,表達對人生獨特的感悟

詩的首句,“荒草何茫茫,白楊亦蕭蕭”,突出全詩的背景,荒草、白楊原本就是蕭索殘敗的意象,“茫茫”“蕭蕭”進一步烘托出環境的蒼茫蕭瑟。以寫景開篇,更是奠定了悲涼悽慘的感情基調,畢竟是輓歌。“嚴霜九月中,送我出遠郊”一句,是敘事,這裡點明詩的主要內容,原來是詩人在想象自己已經去世被送葬時的情形。

然後詩人用豐富的想象繼續具體刻畫荒野的場景。第五句到第八句是寫景,青冢孤墳,四顧無人,蒼蒼茫茫,馬兒仰天嘶鳴,風在咆哮怒吼,這是何其悲涼的一幅畫面。“幽室一已閉,千年不復朝”,這裡“幽詩”即是墓穴,墓穴一旦封閉便不會再打開,千年萬年,亦是如此,從此,七尺之軀也將要成為一抔黃土,再也不見光明與曙光。到這裡,陶淵明都是在想象自己死後的一幕幕場景,意境蕭條淒涼,讀來令人不禁悲嘆。難道,他作詩想要表達的就是這些嗎?當然不是。要想真正讀懂陶淵明的生死觀,還得繼續向下讀。我覺得,這首詩的後八句,才是全詩的精華與深度所在。

“千年不復朝,賢達無奈何”,就算是賢人達士,也終究無法逃過最後一死,這句話與漢樂府中的一句詩“蒿里誰家地,聚斂魂魄無賢愚”有著異曲同工之妙。這句話看似消極,但又何嘗不是哲理豐富,同時,臨終之際能夠有這樣的想法,又何嘗不是一種別樣的達觀?

陶淵明在臨死之前,為自己寫下這首輓歌辭,表達對人生獨特的感悟

後面四句,詩人繼續發散想象,想到剛才送葬的那些人,早已回到自己家裡了。和自己關係不是很好的那些人早已忘記這件事,迴歸到他們的生活中,或許已經開始歡唱了,畢竟他們也沒有什麼理由要為自己一直悲傷;而自己的親戚或許還沉浸在悲傷中,一時間無法走出,但試想一下,天長日久,他們終究還是會慢慢釋懷的。這幾句詩中,陶淵明運用了對比的手法,其想象合情合理,通過對世俗人情不加修飾地描寫,表現出他身為隱士的那種豁達與真性情。

這幾句話反映人心人情,可能有些悲哀,但的確,與時空的浩瀚相比,個人實在是太渺小了,太短暫了。正如陶淵明在《擬輓歌辭其一》中提到的“得失不復知,是非安能覺。千秋萬歲後,誰知榮與辱”,人去世後,世間的榮辱、是非、得失和自己又有什麼關係呢,自己什麼也感覺不到了。人生如寄,需要的就是像陶淵明那樣,明白這個道理並看開看透。

"

陶淵明是我國東晉時期的大詩人,也是第一位田園詩人。就算不熟悉他的人,應該也聽說過他曾“不為五斗米折腰”,選擇辭官歸隱,從此成為隱士與高風亮節的代表;就算沒有讀過他的詩的人,也應該聽說過他的那句“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意境優美,堪稱描繪田園生活的千古絕唱。

陶淵明厭惡官場的爾虞我詐,毅然辭官還鄉, 但也因此過上了窮困潦倒的生活,再加上他生性愛酒,嗜酒如命,日子過得就更加艱難。即便是這樣,也從未改變他出世隱居的決心,還在同時創作出了大量譽滿人間的好詩篇。陶淵明的詩歌以描寫隱居生活的田園詩見長,不過,今天,小編想要給大家分享的是他在自己臨終之際,為自己作的輓歌之詩——《擬輓歌辭》。

陶淵明在臨死之前,為自己寫下這首輓歌辭,表達對人生獨特的感悟

人之將死,其言也善,不論如何,在一個人臨死之時,所說的話所作的詩,一定會是完全真心實意的。陶淵明寫詩,本就以真打動人心,那麼我想,那他為自己寫的輓歌辭一定會更加返璞歸真。其實,陶淵明的輓歌辭共有三首,這一次小編主要來為大家談談第三首,也是這三首詩中藝術成就比較高的一首。

《擬輓歌辭其三》

“荒草何茫茫,白楊亦蕭蕭。

嚴霜九月中,送我出遠郊。

四面無人居,高墳正嶣嶢。

馬為仰天鳴,風為自蕭條。

幽室一已閉,千年不復朝。

千年不復朝,賢達無奈何。

向來相送人,各自還其家。

親戚或餘悲,他人亦已歌。

死去何所道,託體同山阿。”

上文提到陶淵明不僅貧困而且嗜酒,所以身體不會很好,這首詩就是寫在於他五十一歲,因為一場大病即將離開人世之時。臨終之際,他沒有畏懼、沮喪,而是筆耕不輟繼續作詩,而且一反常態,在去世之前,就已經把自己的輓詞作好了,這在平常人眼裡根本就是荒誕不經的。我覺得,從這一點就可以看出,這首詩註定不平凡,他對人生態度也註定不尋常。

陶淵明在臨死之前,為自己寫下這首輓歌辭,表達對人生獨特的感悟

詩的首句,“荒草何茫茫,白楊亦蕭蕭”,突出全詩的背景,荒草、白楊原本就是蕭索殘敗的意象,“茫茫”“蕭蕭”進一步烘托出環境的蒼茫蕭瑟。以寫景開篇,更是奠定了悲涼悽慘的感情基調,畢竟是輓歌。“嚴霜九月中,送我出遠郊”一句,是敘事,這裡點明詩的主要內容,原來是詩人在想象自己已經去世被送葬時的情形。

然後詩人用豐富的想象繼續具體刻畫荒野的場景。第五句到第八句是寫景,青冢孤墳,四顧無人,蒼蒼茫茫,馬兒仰天嘶鳴,風在咆哮怒吼,這是何其悲涼的一幅畫面。“幽室一已閉,千年不復朝”,這裡“幽詩”即是墓穴,墓穴一旦封閉便不會再打開,千年萬年,亦是如此,從此,七尺之軀也將要成為一抔黃土,再也不見光明與曙光。到這裡,陶淵明都是在想象自己死後的一幕幕場景,意境蕭條淒涼,讀來令人不禁悲嘆。難道,他作詩想要表達的就是這些嗎?當然不是。要想真正讀懂陶淵明的生死觀,還得繼續向下讀。我覺得,這首詩的後八句,才是全詩的精華與深度所在。

“千年不復朝,賢達無奈何”,就算是賢人達士,也終究無法逃過最後一死,這句話與漢樂府中的一句詩“蒿里誰家地,聚斂魂魄無賢愚”有著異曲同工之妙。這句話看似消極,但又何嘗不是哲理豐富,同時,臨終之際能夠有這樣的想法,又何嘗不是一種別樣的達觀?

陶淵明在臨死之前,為自己寫下這首輓歌辭,表達對人生獨特的感悟

後面四句,詩人繼續發散想象,想到剛才送葬的那些人,早已回到自己家裡了。和自己關係不是很好的那些人早已忘記這件事,迴歸到他們的生活中,或許已經開始歡唱了,畢竟他們也沒有什麼理由要為自己一直悲傷;而自己的親戚或許還沉浸在悲傷中,一時間無法走出,但試想一下,天長日久,他們終究還是會慢慢釋懷的。這幾句詩中,陶淵明運用了對比的手法,其想象合情合理,通過對世俗人情不加修飾地描寫,表現出他身為隱士的那種豁達與真性情。

這幾句話反映人心人情,可能有些悲哀,但的確,與時空的浩瀚相比,個人實在是太渺小了,太短暫了。正如陶淵明在《擬輓歌辭其一》中提到的“得失不復知,是非安能覺。千秋萬歲後,誰知榮與辱”,人去世後,世間的榮辱、是非、得失和自己又有什麼關係呢,自己什麼也感覺不到了。人生如寄,需要的就是像陶淵明那樣,明白這個道理並看開看透。

陶淵明在臨死之前,為自己寫下這首輓歌辭,表達對人生獨特的感悟

最後一句,“死去何所道,託體同山阿”,是全詩的高潮,也是點睛之筆。“何所道”便是不足道,死去了還有什麼值得說的呢,把自己的軀體寄託給山陵塵土吧。從這句話可以看出,詩人早已把自身的身軀與大自然融為一體了,這是他進步的思想唯物觀的體現,也是我國自古以來“天人合一”思想的凸顯。能在臨終之時說出這樣的話,寫出這樣的詩,我想,陶淵明一定有一種通透明悟的心境與性情,因此生死之事已經被他置之度外了。畢竟,對於這位熱愛田園,熱愛飲酒,熱愛作詩,早已寄情於自然的隱士來說,又有什麼看不開過不去的呢?

從這首詩也可以看出,陶淵明深受老莊道家思想的影響。尤其是莊子,他一直主張“齊生死”,甚至是在自己妻子去世之時還“鼓盆而歌”,為她打鼓慶賀。我覺得,陶淵明或許還沒有達到莊子這種完全“逍遙遊”的境界,但他身上的達觀坦然是古往今來的許多詩人達不到的高度。

"

陶淵明是我國東晉時期的大詩人,也是第一位田園詩人。就算不熟悉他的人,應該也聽說過他曾“不為五斗米折腰”,選擇辭官歸隱,從此成為隱士與高風亮節的代表;就算沒有讀過他的詩的人,也應該聽說過他的那句“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意境優美,堪稱描繪田園生活的千古絕唱。

陶淵明厭惡官場的爾虞我詐,毅然辭官還鄉, 但也因此過上了窮困潦倒的生活,再加上他生性愛酒,嗜酒如命,日子過得就更加艱難。即便是這樣,也從未改變他出世隱居的決心,還在同時創作出了大量譽滿人間的好詩篇。陶淵明的詩歌以描寫隱居生活的田園詩見長,不過,今天,小編想要給大家分享的是他在自己臨終之際,為自己作的輓歌之詩——《擬輓歌辭》。

陶淵明在臨死之前,為自己寫下這首輓歌辭,表達對人生獨特的感悟

人之將死,其言也善,不論如何,在一個人臨死之時,所說的話所作的詩,一定會是完全真心實意的。陶淵明寫詩,本就以真打動人心,那麼我想,那他為自己寫的輓歌辭一定會更加返璞歸真。其實,陶淵明的輓歌辭共有三首,這一次小編主要來為大家談談第三首,也是這三首詩中藝術成就比較高的一首。

《擬輓歌辭其三》

“荒草何茫茫,白楊亦蕭蕭。

嚴霜九月中,送我出遠郊。

四面無人居,高墳正嶣嶢。

馬為仰天鳴,風為自蕭條。

幽室一已閉,千年不復朝。

千年不復朝,賢達無奈何。

向來相送人,各自還其家。

親戚或餘悲,他人亦已歌。

死去何所道,託體同山阿。”

上文提到陶淵明不僅貧困而且嗜酒,所以身體不會很好,這首詩就是寫在於他五十一歲,因為一場大病即將離開人世之時。臨終之際,他沒有畏懼、沮喪,而是筆耕不輟繼續作詩,而且一反常態,在去世之前,就已經把自己的輓詞作好了,這在平常人眼裡根本就是荒誕不經的。我覺得,從這一點就可以看出,這首詩註定不平凡,他對人生態度也註定不尋常。

陶淵明在臨死之前,為自己寫下這首輓歌辭,表達對人生獨特的感悟

詩的首句,“荒草何茫茫,白楊亦蕭蕭”,突出全詩的背景,荒草、白楊原本就是蕭索殘敗的意象,“茫茫”“蕭蕭”進一步烘托出環境的蒼茫蕭瑟。以寫景開篇,更是奠定了悲涼悽慘的感情基調,畢竟是輓歌。“嚴霜九月中,送我出遠郊”一句,是敘事,這裡點明詩的主要內容,原來是詩人在想象自己已經去世被送葬時的情形。

然後詩人用豐富的想象繼續具體刻畫荒野的場景。第五句到第八句是寫景,青冢孤墳,四顧無人,蒼蒼茫茫,馬兒仰天嘶鳴,風在咆哮怒吼,這是何其悲涼的一幅畫面。“幽室一已閉,千年不復朝”,這裡“幽詩”即是墓穴,墓穴一旦封閉便不會再打開,千年萬年,亦是如此,從此,七尺之軀也將要成為一抔黃土,再也不見光明與曙光。到這裡,陶淵明都是在想象自己死後的一幕幕場景,意境蕭條淒涼,讀來令人不禁悲嘆。難道,他作詩想要表達的就是這些嗎?當然不是。要想真正讀懂陶淵明的生死觀,還得繼續向下讀。我覺得,這首詩的後八句,才是全詩的精華與深度所在。

“千年不復朝,賢達無奈何”,就算是賢人達士,也終究無法逃過最後一死,這句話與漢樂府中的一句詩“蒿里誰家地,聚斂魂魄無賢愚”有著異曲同工之妙。這句話看似消極,但又何嘗不是哲理豐富,同時,臨終之際能夠有這樣的想法,又何嘗不是一種別樣的達觀?

陶淵明在臨死之前,為自己寫下這首輓歌辭,表達對人生獨特的感悟

後面四句,詩人繼續發散想象,想到剛才送葬的那些人,早已回到自己家裡了。和自己關係不是很好的那些人早已忘記這件事,迴歸到他們的生活中,或許已經開始歡唱了,畢竟他們也沒有什麼理由要為自己一直悲傷;而自己的親戚或許還沉浸在悲傷中,一時間無法走出,但試想一下,天長日久,他們終究還是會慢慢釋懷的。這幾句詩中,陶淵明運用了對比的手法,其想象合情合理,通過對世俗人情不加修飾地描寫,表現出他身為隱士的那種豁達與真性情。

這幾句話反映人心人情,可能有些悲哀,但的確,與時空的浩瀚相比,個人實在是太渺小了,太短暫了。正如陶淵明在《擬輓歌辭其一》中提到的“得失不復知,是非安能覺。千秋萬歲後,誰知榮與辱”,人去世後,世間的榮辱、是非、得失和自己又有什麼關係呢,自己什麼也感覺不到了。人生如寄,需要的就是像陶淵明那樣,明白這個道理並看開看透。

陶淵明在臨死之前,為自己寫下這首輓歌辭,表達對人生獨特的感悟

最後一句,“死去何所道,託體同山阿”,是全詩的高潮,也是點睛之筆。“何所道”便是不足道,死去了還有什麼值得說的呢,把自己的軀體寄託給山陵塵土吧。從這句話可以看出,詩人早已把自身的身軀與大自然融為一體了,這是他進步的思想唯物觀的體現,也是我國自古以來“天人合一”思想的凸顯。能在臨終之時說出這樣的話,寫出這樣的詩,我想,陶淵明一定有一種通透明悟的心境與性情,因此生死之事已經被他置之度外了。畢竟,對於這位熱愛田園,熱愛飲酒,熱愛作詩,早已寄情於自然的隱士來說,又有什麼看不開過不去的呢?

從這首詩也可以看出,陶淵明深受老莊道家思想的影響。尤其是莊子,他一直主張“齊生死”,甚至是在自己妻子去世之時還“鼓盆而歌”,為她打鼓慶賀。我覺得,陶淵明或許還沒有達到莊子這種完全“逍遙遊”的境界,但他身上的達觀坦然是古往今來的許多詩人達不到的高度。

陶淵明在臨死之前,為自己寫下這首輓歌辭,表達對人生獨特的感悟

縱觀陶淵明生活的時代,魏晉清談與玄學之風盛行,在那個時候,士人們作詩多帶矯飾,唯有陶淵明能保持真情實感,寫詩以真為根本;在那個時候,人們的生命意識加強,因此常有“死生亦大矣,豈不痛哉”“人生天地間,忽如遠行客”的感慨,然而陶淵明能超然物外,平靜淡然,對死生保有平常心,他對人生獨特的感悟達到了當時甚至後來的世人都少有的高度。蘇軾曾讚歎陶淵明的詩“似枯而實腴”,金代的元好問也曾讚賞他作詩“一語天然萬古新,豪華落盡見真淳”,足見他在後世的影響。詩人已逝詩猶存,即便是今天的我們,來品讀他的詩,依然為之驚豔無比。

從陶淵明這首《擬輓歌辭》中,我們可以看到他的那種達觀自然的生死觀,但這種人生態度總是知易行難。我想,他能在臨終之仍然保持這樣的想法,併為自己寫下這首輓歌辭,表達對人生獨特的感悟,更是實在令人佩服不已。

"

陶淵明是我國東晉時期的大詩人,也是第一位田園詩人。就算不熟悉他的人,應該也聽說過他曾“不為五斗米折腰”,選擇辭官歸隱,從此成為隱士與高風亮節的代表;就算沒有讀過他的詩的人,也應該聽說過他的那句“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意境優美,堪稱描繪田園生活的千古絕唱。

陶淵明厭惡官場的爾虞我詐,毅然辭官還鄉, 但也因此過上了窮困潦倒的生活,再加上他生性愛酒,嗜酒如命,日子過得就更加艱難。即便是這樣,也從未改變他出世隱居的決心,還在同時創作出了大量譽滿人間的好詩篇。陶淵明的詩歌以描寫隱居生活的田園詩見長,不過,今天,小編想要給大家分享的是他在自己臨終之際,為自己作的輓歌之詩——《擬輓歌辭》。

陶淵明在臨死之前,為自己寫下這首輓歌辭,表達對人生獨特的感悟

人之將死,其言也善,不論如何,在一個人臨死之時,所說的話所作的詩,一定會是完全真心實意的。陶淵明寫詩,本就以真打動人心,那麼我想,那他為自己寫的輓歌辭一定會更加返璞歸真。其實,陶淵明的輓歌辭共有三首,這一次小編主要來為大家談談第三首,也是這三首詩中藝術成就比較高的一首。

《擬輓歌辭其三》

“荒草何茫茫,白楊亦蕭蕭。

嚴霜九月中,送我出遠郊。

四面無人居,高墳正嶣嶢。

馬為仰天鳴,風為自蕭條。

幽室一已閉,千年不復朝。

千年不復朝,賢達無奈何。

向來相送人,各自還其家。

親戚或餘悲,他人亦已歌。

死去何所道,託體同山阿。”

上文提到陶淵明不僅貧困而且嗜酒,所以身體不會很好,這首詩就是寫在於他五十一歲,因為一場大病即將離開人世之時。臨終之際,他沒有畏懼、沮喪,而是筆耕不輟繼續作詩,而且一反常態,在去世之前,就已經把自己的輓詞作好了,這在平常人眼裡根本就是荒誕不經的。我覺得,從這一點就可以看出,這首詩註定不平凡,他對人生態度也註定不尋常。

陶淵明在臨死之前,為自己寫下這首輓歌辭,表達對人生獨特的感悟

詩的首句,“荒草何茫茫,白楊亦蕭蕭”,突出全詩的背景,荒草、白楊原本就是蕭索殘敗的意象,“茫茫”“蕭蕭”進一步烘托出環境的蒼茫蕭瑟。以寫景開篇,更是奠定了悲涼悽慘的感情基調,畢竟是輓歌。“嚴霜九月中,送我出遠郊”一句,是敘事,這裡點明詩的主要內容,原來是詩人在想象自己已經去世被送葬時的情形。

然後詩人用豐富的想象繼續具體刻畫荒野的場景。第五句到第八句是寫景,青冢孤墳,四顧無人,蒼蒼茫茫,馬兒仰天嘶鳴,風在咆哮怒吼,這是何其悲涼的一幅畫面。“幽室一已閉,千年不復朝”,這裡“幽詩”即是墓穴,墓穴一旦封閉便不會再打開,千年萬年,亦是如此,從此,七尺之軀也將要成為一抔黃土,再也不見光明與曙光。到這裡,陶淵明都是在想象自己死後的一幕幕場景,意境蕭條淒涼,讀來令人不禁悲嘆。難道,他作詩想要表達的就是這些嗎?當然不是。要想真正讀懂陶淵明的生死觀,還得繼續向下讀。我覺得,這首詩的後八句,才是全詩的精華與深度所在。

“千年不復朝,賢達無奈何”,就算是賢人達士,也終究無法逃過最後一死,這句話與漢樂府中的一句詩“蒿里誰家地,聚斂魂魄無賢愚”有著異曲同工之妙。這句話看似消極,但又何嘗不是哲理豐富,同時,臨終之際能夠有這樣的想法,又何嘗不是一種別樣的達觀?

陶淵明在臨死之前,為自己寫下這首輓歌辭,表達對人生獨特的感悟

後面四句,詩人繼續發散想象,想到剛才送葬的那些人,早已回到自己家裡了。和自己關係不是很好的那些人早已忘記這件事,迴歸到他們的生活中,或許已經開始歡唱了,畢竟他們也沒有什麼理由要為自己一直悲傷;而自己的親戚或許還沉浸在悲傷中,一時間無法走出,但試想一下,天長日久,他們終究還是會慢慢釋懷的。這幾句詩中,陶淵明運用了對比的手法,其想象合情合理,通過對世俗人情不加修飾地描寫,表現出他身為隱士的那種豁達與真性情。

這幾句話反映人心人情,可能有些悲哀,但的確,與時空的浩瀚相比,個人實在是太渺小了,太短暫了。正如陶淵明在《擬輓歌辭其一》中提到的“得失不復知,是非安能覺。千秋萬歲後,誰知榮與辱”,人去世後,世間的榮辱、是非、得失和自己又有什麼關係呢,自己什麼也感覺不到了。人生如寄,需要的就是像陶淵明那樣,明白這個道理並看開看透。

陶淵明在臨死之前,為自己寫下這首輓歌辭,表達對人生獨特的感悟

最後一句,“死去何所道,託體同山阿”,是全詩的高潮,也是點睛之筆。“何所道”便是不足道,死去了還有什麼值得說的呢,把自己的軀體寄託給山陵塵土吧。從這句話可以看出,詩人早已把自身的身軀與大自然融為一體了,這是他進步的思想唯物觀的體現,也是我國自古以來“天人合一”思想的凸顯。能在臨終之時說出這樣的話,寫出這樣的詩,我想,陶淵明一定有一種通透明悟的心境與性情,因此生死之事已經被他置之度外了。畢竟,對於這位熱愛田園,熱愛飲酒,熱愛作詩,早已寄情於自然的隱士來說,又有什麼看不開過不去的呢?

從這首詩也可以看出,陶淵明深受老莊道家思想的影響。尤其是莊子,他一直主張“齊生死”,甚至是在自己妻子去世之時還“鼓盆而歌”,為她打鼓慶賀。我覺得,陶淵明或許還沒有達到莊子這種完全“逍遙遊”的境界,但他身上的達觀坦然是古往今來的許多詩人達不到的高度。

陶淵明在臨死之前,為自己寫下這首輓歌辭,表達對人生獨特的感悟

縱觀陶淵明生活的時代,魏晉清談與玄學之風盛行,在那個時候,士人們作詩多帶矯飾,唯有陶淵明能保持真情實感,寫詩以真為根本;在那個時候,人們的生命意識加強,因此常有“死生亦大矣,豈不痛哉”“人生天地間,忽如遠行客”的感慨,然而陶淵明能超然物外,平靜淡然,對死生保有平常心,他對人生獨特的感悟達到了當時甚至後來的世人都少有的高度。蘇軾曾讚歎陶淵明的詩“似枯而實腴”,金代的元好問也曾讚賞他作詩“一語天然萬古新,豪華落盡見真淳”,足見他在後世的影響。詩人已逝詩猶存,即便是今天的我們,來品讀他的詩,依然為之驚豔無比。

從陶淵明這首《擬輓歌辭》中,我們可以看到他的那種達觀自然的生死觀,但這種人生態度總是知易行難。我想,他能在臨終之仍然保持這樣的想法,併為自己寫下這首輓歌辭,表達對人生獨特的感悟,更是實在令人佩服不已。

陶淵明在臨死之前,為自己寫下這首輓歌辭,表達對人生獨特的感悟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