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將哥舒翰曾經戰無不勝,為何在安史之亂中,帶20萬兵一日覆沒?

唐朝 哥舒翰 楊國忠 唐玄宗 安祿山 簷雨階苔 2018-11-30

唐玄宗時期,太平盛世下暗潮湧動。京都長安城內,繁華熱鬧,街上行人如織,時常會出現各族的商人遊客。在一家酒館內,有一個深眼窩,高顴骨的突厥人身穿唐裝,坐在窗下,一邊慢慢獨酌,一邊望著街市發呆。

此人名叫哥舒翰,本是突厥哥舒部的後裔,突厥被唐朝滅掉後,很多突厥人為朝廷效力。哥舒翰的父親哥舒道元曾經當過安西都護將軍、赤水軍使,所以哥舒翰仍舊世代居住在安西(今新疆及中亞部分地區)。


名將哥舒翰曾經戰無不勝,為何在安史之亂中,帶20萬兵一日覆沒?

哥舒翰不同於一般的突厥人,他漢化程度很深,能讀《左氏春秋》、《漢書》,通曉大義。他家境富裕,仗義疏財,在當地小有名氣。哥舒翰年少時就補任了效轂府果毅官,他不甘心於此,便去了長安。

哥舒翰來到京城,常常喝酒賭博,浪跡市井中。歲月蹉跎,轉眼間哥舒翰已經40多歲了,父親離世,他也沒有回家弔喪。他至今一事無成,哪有顏面回家呢?他在長安沒有人脈,但還是厚著臉皮去拜見長安尉,卻被趕了出來。

此刻,哥舒翰回過神來,放下酒杯。他想到一個小小的長安尉就對自己如此無禮,更不用說那些王侯將相了,他不由得感慨憤怒,難道自己的才能就只能埋沒蓬蒿了嗎?但現實殘酷,他在長安已經有了很痛的領悟,於是決定離開這裡,去別處謀求發展。

哥舒翰來到河西(今甘肅武威),拜見節度使王倕。王倕攻下新城,讓哥舒翰經營此地,哥舒翰治軍有方,由此稍有名氣。後來王忠嗣為河西節度使,很賞識哥舒翰,提拔他為將領,讓他討伐吐蕃。

吐蕃侵略邊境,與哥舒翰在苦拔海相遇。吐蕃軍分為三隊,從山上依次衝下來,哥舒翰正面迎擊,所向披靡,名聲大振。朝廷提拔哥舒翰為右武衛將軍,副隴右節度,為河源軍使。

名將哥舒翰曾經戰無不勝,為何在安史之亂中,帶20萬兵一日覆沒?

之前,吐蕃軍等積石軍麥熟後,前來搶奪,沒人能阻擋。哥舒翰到任後,設下伏兵,等吐蕃軍下馬,脫下盔甲,進入麥田割麥時,哥舒翰率兵襲擊,將5千吐蕃兵殺光,連一隻馬都沒逃出去。

後來,哥舒翰與吐蕃多次交戰,每戰必克,將大唐國境推到青海湖以西,並派人戍守,而吐蕃不敢接近。哥舒翰又奏請設立神策、宛秀二軍,防禦吐蕃。唐玄宗非常器重哥舒翰,封他為西平郡王,加以厚賞。

哥舒翰志得意滿,縱情聲色,嗜酒無度,因此中風了,肢體僵硬,成了廢人。哥舒翰在京城養病,閉門謝客,也不能上朝。

後來安祿山、史思明反叛,唐將封常清戰敗。朝廷可用的名將寥寥無幾,唐玄宗只好啟用年老有病的哥舒翰,讓他統領12部兵馬共20萬大軍防守潼關。哥舒翰惶恐不安,屢次以重病在身為由拒絕,而唐玄宗不聽。或許唐玄宗並不在乎哥舒翰有病,只是想借助哥舒翰的威名平叛。


名將哥舒翰曾經戰無不勝,為何在安史之亂中,帶20萬兵一日覆沒?

哥舒翰確實病的很嚴重,不能統御軍隊,便讓部將田良丘主掌軍政,王思禮主掌騎兵,李承光主掌步兵。但這三人爭權,以致政令不統一,眾將士不知所從,軍心懈怠。

當初哥舒翰與安祿山、安思順兄弟不和,而楊國忠也很厭惡安祿山,所以楊國忠結交哥舒翰。安思順猜測安祿山必反,曾經勸誡過唐玄宗,所以安祿山反叛時,安思順沒有受到連坐。現在哥舒翰手握天下兵馬,知道唐玄宗很重視自己,於是誣陷安思順與安祿山暗中往來,除掉了安思順。

有人說安祿山是打著清除奸臣楊國忠的名號反叛的,勸哥舒翰殺掉楊國忠,讓安祿山師出無名。王思禮也勸哥舒翰殺掉楊國忠,但哥舒翰猶豫不決。

楊國忠聽到了風聲,非常恐懼,勸唐玄宗招募軍隊守衛京城,並讓自己的心腹杜乾運統領。哥舒翰懷疑楊國忠對自己不利,於是殺了杜乾運,吞併了他的軍隊。楊國忠更加恐懼,認為自己必死無疑。

哥舒翰心中也不安,又遲遲下不了決心誅殺楊國忠。哥舒翰多次上書給唐玄宗說:“安祿山不得人心,請謹慎防守,等他們內亂,我們可以兵不血刃的取勝。”

名將哥舒翰曾經戰無不勝,為何在安史之亂中,帶20萬兵一日覆沒?

叛賊將領崔乾祐守陝郡,以老弱病殘之兵引誘唐軍出戰。唐軍偵察兵報告說:“賊人沒有防備,我們可以出擊。”唐玄宗相信了,下詔讓哥舒翰出兵。

哥舒翰回報說:“安祿山精通兵法,如今剛開始作亂,不會沒有防備,是他想引誘我出戰。賊兵遠來,速戰速決對他們有利。王師堅守,不要輕易出戰,這是上計。況且我們的援兵還沒到齊,應該觀察形勢,不宜速戰。”

當時安祿山久攻不克,並且唐將郭子儀、李光弼收復了很多失地。安祿山開始後悔造反,想回到幽州堅守。而楊國忠無計可施,擔心哥舒翰停留不前,早晚會殺了自己,於是勸唐玄宗催促哥舒翰出兵。

這時郭子儀、李光弼獻計說:“不要讓哥舒翰出兵。安祿山的精兵都在中原,而幽州空虛,我等直搗他們幽州老巢,以他們的親人為人質,招降叛賊,則安祿山的人頭就能得到。如果哥舒翰出兵潼關,一旦戰敗,京城失陷,天下就危險了。”

唐玄宗一向親信楊國忠,所以聽從了楊國忠的意見,派使者催促哥舒翰出兵。哥舒翰窘迫,不知道該怎麼辦。如果出兵,可能中了敵人的陰謀,一旦兵敗,京師就淪陷了;如果不出兵,就是抗旨不遵,是殺頭之罪。哥舒翰權衡再三,還是哭著出兵了。


名將哥舒翰曾經戰無不勝,為何在安史之亂中,帶20萬兵一日覆沒?

哥舒翰駐軍在靈寶縣西邊平原,打算與叛軍將領崔乾祐交戰。潼關外七十里,道路險隘,南邊近山,北邊臨河,賊兵以數千人先埋伏在險要的地方。

哥舒翰乘船在河中央觀察敵情,認為崔乾祐兵少,容易擊敗他,於是催促士兵前進。道路崎嶇,唐軍隊伍不整齊。賊兵在高處投石攻擊,殺死很多唐兵。

名將哥舒翰曾經戰無不勝,為何在安史之亂中,帶20萬兵一日覆沒?

哥舒翰與田良丘登上北面的山崗,以三萬大軍在河邊擺陣。王思禮等人以精兵在前,其餘十萬軍士在後。崔乾祐也擺下兵陣,士兵十人五人,或前進或退後,不成陣列。唐軍嘲笑叛軍陣列沒有章法,心中很輕敵。

交戰時,崔乾祐的軍旗一個接一個倒地,叛軍做出想要逃跑的樣子。唐軍心中鬆懈,沒有防備,忽然叛軍又奮起與唐軍近身搏鬥。叛軍邊戰邊退,將唐軍引誘到狹窄的山路,用柴禾堵住道路,順風點火。濃煙滾滾,迷住唐軍的雙眼,讓人無法分辨敵友。唐軍各自揮刀亂砍,自相鬥殺,死傷無數,過了很久才明白過來。

唐軍大亂,丟盔棄甲逃命。河邊有糧船一百多餘,唐軍爭相上船,船隻超載而沉沒。叛軍趁機追殺過來,唐軍四處逃散。最終,哥舒翰帶幾百騎兵渡河還營,然後清點人數,20萬大軍只剩下8千人。

名將哥舒翰曾經戰無不勝,為何在安史之亂中,帶20萬兵一日覆沒?

哥舒翰一路收集散兵,回到潼關,打算堅守。崔乾祐率大軍來進攻,哥舒翰部將火拔歸仁等人見大勢已去,於是綁了哥舒翰向敵人投降。

哥舒翰問火拔歸仁為何這麼做,火拔歸仁說:“您帶領二十萬大軍,一日內覆沒,難道能安然迴歸朝廷嗎?您難道不見高仙芝等人的下場嗎?”哥舒翰說:“我寧可像高仙芝那樣死去,你快放了我。”火拔歸仁不聽。

哥舒翰被綁著押送到洛陽,見了安祿山,立刻低頭下跪說:“陛下乃是撥亂反正的真命天子,臣為陛下招降唐軍將領。”安祿山大喜,當即封哥舒翰為宰相。哥舒翰寫信招降唐軍諸將,諸將都責備哥舒翰不為節義而死。

安祿山知道哥舒翰無法成功招降唐朝諸將,又對他不放心,便將他囚禁。唐軍收復洛陽時,安祿山之子安慶緒在逃亡時殺了哥舒翰。

哥舒翰之所以敗亡,主要是自己輕敵大意所致。20萬大軍,一日之內覆沒,使唐朝蒙受了巨大的損失,以致長安淪陷。況且哥舒翰屈服安祿山,招降唐朝諸將,節操盡失。哥舒翰可謂是罪責深重,但是朝廷考慮到他以前的功勞,追贈他為太尉,諡號為武愍。

史書參考《新唐書·列傳第六十·哥舒高封》

流年簷下雨,浮世階上苔。我是作者【簷雨階苔】,歡迎關注。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