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則天向宰相狄仁傑要人才,狄仁傑說了一個名字,大臣們有點吃驚

唐朝 狄仁傑 武則天 中國古代史 趣談祕史 2017-06-11

在唐朝的皇帝中,唐太宗李世民是最善於挖掘人才、使用人才的。看看貞觀一朝的人才吧,文臣武將,濟濟一堂,陣容豪華,都是不世出的人中之龍。

武則天向宰相狄仁傑要人才,狄仁傑說了一個名字,大臣們有點吃驚

唐太宗

給李世民當臣子很難。難就難在,僅僅自己能幹還不行,還要當他的眼睛,為他發現人才,舉薦人才。如果一個重臣不能為他推薦人才,他就會覺得此人不稱職。

貞觀初年,有一個老宰相名叫封德彝。封德彝是個老幹部,李淵在位時,他就是宰相。李世民繼位後,他仍是宰相。

這個封德彝倚老賣老,消極怠工,從未給太宗推薦一個人才。有一天,太宗質問此事,他竟然恬不知恥地說道:如今,天下沒人才啊,我咋推薦?

太宗不是傻子,立即教訓他:不是天下沒有人才啊,是有的人不識人才。

經此一懟,封德彝很快就病了,然後不久就死了。

太宗的兒媳婦武則天,對於人才的飢渴程度不亞於太宗。

武則天向宰相狄仁傑要人才,狄仁傑說了一個名字,大臣們有點吃驚

武則天

武則天非常信任自己的宰相狄仁傑,對於狄仁傑舉薦的人才,他總是十分器重。

狄仁傑確實是個發現人才的小能手,總是能把合適的人才輸送到武則天的面前。狄仁傑在推薦人才時,真正做到了不避仇、不避親。

大唐跟契丹國曾經交戰多年,仇深似海。有一回,契丹國內發生變故,兩名契丹大將一路逃到了大唐境內,向大唐投降。

當時,很多人都主張殺了這兩名契丹大將,因為他們手上沾滿了大唐將士的鮮血。可狄仁傑覺得,這二人對契丹十分了解,完全可以成為大唐的馬前卒。於是,他頂住輿論壓力,向武則天舉薦這兩人。武則天相信狄仁傑的判斷力,任命他們為大將軍。後來,在與契丹國的交戰中,這兩位契丹將領立下了大功。

武則天說,這都是狄仁傑的功勞。

有一回,武則天讓狄仁傑推薦一個人才,擔任“尚書郎”一職。讓滿朝文武震驚的是,狄仁傑竟然舉薦了自己的親兒子狄光嗣。

武則天向宰相狄仁傑要人才,狄仁傑說了一個名字,大臣們有點吃驚

狄仁傑

武則天對狄仁傑幾乎言聽計從,就任命了狄光嗣為尚書郎。後來的事實證明,狄光嗣確實幹得不錯,是個優秀的尚書郎。

狄仁傑不愧為國之柱臣,真正做到了公正無私。所謂“外不避仇,內不避親”,說來容易,其實是很難做到的。只有秉持一顆公心,才敢冒天下之大不韙。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