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搗練圖》看盡盛唐的時尚法則

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

是繪畫史上的一幅硬核作品《搗練圖》,

來欣賞下我盛唐的時尚吧。

一張《搗練圖》看盡盛唐的時尚法則

一張《搗練圖》看盡盛唐的時尚法則

搗練圖解

練,是一種生絲製成的絲織品,

剛剛織成的時候非常硬而且發黃,

直接裁剪做衣服肯定是沒法穿的。

所以需要“搗”,然後再縫,最後再熨燙。

《搗練圖》剛好分成了三組

向我們生動地展示了搗練、織線、熨燙的整個過程。

(看畫也要像古人看書一樣,從右往左看哦)

最右邊,是四個人用木杵搗練。

一張《搗練圖》看盡盛唐的時尚法則

這可是個體力活,

看看這位倚著木杵休息的的婦人就知道了。

內心獨白:哎,胳膊好酸啊,我好累啊。

就差翻個白眼了......

一張《搗練圖》看盡盛唐的時尚法則

再看中間的兩人,一個坐在地氈上理線,

一個做在木凳上縫紉,組成了織線的場景,

這是個精細活,心思全在盯著線,不能亂,不能亂,

誰都別來打擾我。

一張《搗練圖》看盡盛唐的時尚法則

第三組是熨燙的場景,

一張《搗練圖》看盡盛唐的時尚法則

兩個人分別用木軸抻住白練的兩端,身體微微後傾,

幹活兒也要姿勢優雅。

一張《搗練圖》看盡盛唐的時尚法則

另一個婦人,手裡拿著熨斗熨燙白練,

“小心小心,慢慢來,

可不能讓炭火碰到白練,把白練熨壞了。”

古時候的熨斗,

就是在一個類似鐵勺子的容器裡放上木炭。

一張《搗練圖》看盡盛唐的時尚法則

後面地上還蹲著一個女孩,拿著扇子,在看著炭火。

“哎呀,火炭烤得臉好熱,得用袖子擋一擋熱氣。”

一張《搗練圖》看盡盛唐的時尚法則

整幅畫裡最活潑的就是這個鑽到白練下面的女孩了,

歪頭仰望,著實可愛。

雖算不得點睛之筆,卻也是平添不少生趣與靈動。

一張《搗練圖》看盡盛唐的時尚法則

這幅畫是不是非常寫實,非常生動,非常好看呢!

畫面佈局巧妙合理,人物安排得錯落有致,

結構嚴謹細密,每個人物的安排都很到位。

一張《搗練圖》看盡盛唐的時尚法則

大唐時尚法則

《搗練圖》這幅以十二個唐朝女性為主角的仕女圖,

除了告訴了我們什麼是“搗練”,

還可以稱得上是唐代女性的時尚寶典。

唐代時尚法則第一條:豐滿的身材。

我們印象中唐代的美人兒都是胖胖噠,

“環肥燕瘦”,楊貴妃可是有史以來最美的“胖子”啦。

《搗練圖》中的婦人也都是額寬、臉圓、體胖,

沒有一個瓜子臉。

一張《搗練圖》看盡盛唐的時尚法則

可是,請注意,不是整個唐代都是這樣滴。

初唐延續前代風格,崇尚“纖纖細腰”,

到了盛唐,審美才開始發生變化,

“胖”代替“瘦”成為時尚。

中晚唐時期,又慢慢地“瘦”回去了。

唐代時尚法則第二條:潮人必備三件套。

唐代女性最流行的服裝樣式,

就是《搗練圖》中婦人穿的襦服裙

一張《搗練圖》看盡盛唐的時尚法則

它有三件套:

短襦,即短上衣。

長裙,裙襬很長,上束胸,下曳地,

上面多裝飾刺繡花紋。

,就是披圍在肩上的長巾。

長裙+短襦+帔,凸顯曲線,拉長下肢,

成功打造胸部以下全是腿的效果。

唐代時尚法則第三條:

梳好髮髻,精緻妝容,飾物點綴。

古代女性都梳髮髻,唐代是髮式的鼎盛時期。

據史書記載,唐代髮式有云髻、反綰髻、半翻髻、螺髻、回鶻髻、雙髻、墜馬髻、望仙髻等等三十多種。

一張《搗練圖》看盡盛唐的時尚法則

唐初發髻較平,盛唐之後高髻流行。

《搗練圖》中婦人的髮髻都是高髻,

或挽於頭頂,或梳於腦後。

另外,唐代女性還喜歡在髮髻上插小梳子做裝飾,

露出半月形梳背。

一張《搗練圖》看盡盛唐的時尚法則

三個年紀較小的侍女梳的是雙垂鬟髻,

將頭髮分成兩部分,在頭的兩側各盤卷一髻垂下。

一張《搗練圖》看盡盛唐的時尚法則

說完頭髮,再講講面部的妝容。

我們可以看到畫上的婦人們的額頭上都有類似花瓣的裝飾,

在很多影視作品中也經常出現。

一張《搗練圖》看盡盛唐的時尚法則

圖/武則天祕史

但是很多人未必知道它叫什麼。

這種貼在眉間的花樣裝飾叫“花鈿”

唐代女子用金箔、紙等材料剪成花瓣、小鳥、小魚等各種圖案,

一張《搗練圖》看盡盛唐的時尚法則

顏色主要是紅、綠、黃,以紅色最多。

存放在妝奩裡,

就像現在女性化妝包裡都有好幾種色號的口紅。

除貼花鈿外,敷粉、抹胭脂、畫眉、塗脣脂,

當然也是必不可少的,

還有面靨、斜紅也很流行。

一張《搗練圖》看盡盛唐的時尚法則

盛唐的女人即使是搗練幹體力活,

也要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的,

佩服佩服!

最後,我們來做一個回顧,

你在觀看《搗練圖》等藝術作品時,

是否會被人物身上的服飾紋樣所吸引,

不過,你又會在這些美麗的細節上停留多久呢?

但在相關學者眼裡,這就是一個沒有系統地被整理和復原過的紋樣寶庫。所以有學者就採集了大量紋樣信息進行骨架提取、元素分解、色彩配置與文化解讀等記錄與研究工作,再從中提取260多幅紋樣繪成矢量圖,並附上所採集的原圖和簡要紋樣分析精編成書——《中國古代絲綢設計素材圖系:圖像卷》,希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彌補出土和傳世古代絲綢實物不足,豐富中國傳統織物紋樣寶庫,為從事紡織品設計、藝術創作及藝術史的人員提供參考資料。

一張《搗練圖》看盡盛唐的時尚法則

這個紋樣就選自左側仕女的上襦,為“菱格瑞花”,粉色為地,菱格的每條邊線以兩片葉子構成,內填一朵放射狀對稱形瑞花,周邊設象牙白暈色。紋樣構成簡潔,配色典雅,風格寧靜優美。

一張《搗練圖》看盡盛唐的時尚法則

團窠瑞花,紋樣選自蹲在一旁扇炭火併以袖掩面侍女之裙裝。紋樣以暈色圓環為骨架,內填如意瑞花,即六個如意狀花瓣環繞中心呈放射狀八瓣小花,形似雪花。豆綠色為地,藕白暈色圓環構成團窠,清麗古雅;四方連續,清地排列。

一張《搗練圖》看盡盛唐的時尚法則

卷草蓮花,紋樣選自縫紉場景中坐在地毯上理線仕女之披帛。大紅色為地,以波浪形捲曲的藍色枝蔓為骨架,骨架內填粉色蓮花,花頭朝上或朝下相間排列,二方連續,這種構成形式一般稱為“卷草”。紋樣線條柔美,用色濃麗,披帛隨意地掛在一襲白衣之上,色彩對比鮮明。

一張《搗練圖》看盡盛唐的時尚法則

龜背瑞花,紋樣取自圖中搗練部分一位仕女的披帛,為龜背花卉紋樣。人物手持木杵,背對畫面,披帛搭在雙肩。淺藍色地上,以較深的藍色弧線構成的六邊形為骨架,內填紅綠兩色的花卉。紋樣結構簡單,風格優雅柔美,四方連續,滿地排列。

一張《搗練圖》看盡盛唐的時尚法則

一張《搗練圖》看盡盛唐的時尚法則

《搗練圖》(宋摹本)

唐代工筆重設色畫,系唐代畫家張萱所作,原畫已不存,現流傳的為宋摹本。長145.3釐米,寬37釐米,呈橫卷式。刻畫了十二個人物形象,展現了搗練、織線、熨燙三組場面。1860年火燒圓明園後流失海外,現藏於美國波士頓博物館。

參考資料:

王策,《解析張萱的<搗練圖>》

何琳,《從張萱<搗練圖>看唐朝女子的著裝》

郭麗,《唐代“以胖為美”之女性審美觀演變考論》

張敏,《從唐代仕女畫看唐代女性發髻梳理樣式》

楊哲興,《唐代女性服飾考略》

陳麗萍,《唐代女性妝容七步曲》

撰文 | 東家文博-博物生

一張《搗練圖》看盡盛唐的時尚法則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