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後院起火,“一例一休”還推得動嗎?

臺灣 一休 林全 臺海時事 中國臺灣網 2017-06-28

蔡英文當局強推的“一例一休”,是“執政週年”交出的慘淡成績單中最為重要的部分,將從下個月開始勞動檢查及開罰單。尷尬的是,全臺21縣市中僅有6個縣市願意如期上路,餘者大多延長適應期或者無限期擱置,而在民進黨執政的13個縣市中,至少有8個縣市暫緩執行。

月初,臺南市長賴清德在接受質詢時直言,臺灣不堪承受“一例一休”;民進黨籍市議員蔡旺詮在要求臺當局反省的同時,列舉數據表示,臺南市倒閉企業增長快一倍,而且很多都是民進黨的支持者。值得觀察的是,賴清德是民進黨內新潮流大將,蔡旺詮則偏向於“正國會”,兩邊在臺南鬥得熱火朝天,竟然在批評臺當局的政策上取得一致。這至少說明農業、小微企業集中的臺南市的確被“一例一休”拖累甚重,兩邊都要向臺當局公開表達信息,也證明臺灣當局“最會溝通”的承諾是玩假的,連自己人都溝通不足。

無獨有偶,民進黨臺南市黨部主委顏純左6月18日宣佈成立“反對一例一休聯盟”(後更名為“推動一例一休修正聯盟”),並獲得彰化前民代的串聯響應。顏認為“一例一休”沒有彈性,會影響外銷市場,希望當局“速修法”,此前則無限期輔導而不要開罰。顏純左曾於今年5月率地方幹部北上求見蔡英文,當面提出修改“一例一休”想法,但得到的答覆是先處理其他議題。

臺北市美國商會6月9日公佈“臺灣白皮書”,批評“一例一休”,“行政院長”林全被問及時改口不反對“修法”。對此,國民黨民代陳宜民說,“‘一例一休’應該要‘修法’,但不是美國商會說了算”。藍綠都有聲音要求“修法”,蔡當局都不為所動,美國商會表態後就動搖,若不是時間巧合,就是坐實“媚美”指控。正如早前國民黨候任主席吳敦義所批評的,大陸在搞“一帶一路”視野宏觀,但蔡英文當局只有“一例一休”,讓勞資雙輸、物價上漲。

或許是因為臺灣相對小,因而沒有試點的概念。領導人想到什麼就做什麼,儘管有時有理論支撐,但實際上更多是為選票考量的穩固基本盤和削弱對手實力。但問題是,長期“坐檯北觀天下”,一個尺子適用所有縣市是不合理的,南北差異太大、中南部能見度不足、法令政策上縣市首長調節面有限,都是導致“一例一休”推動時缺乏合理性,實施後中南部和小微企業反彈嚴重的關鍵原因。(作者:李東海,四川省臺灣研究中心)

(本文為投稿作品,不代表中國臺灣網觀點)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