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政治運作有“三多”,美好的民主被臺灣政客玩壞了?

臺灣 政治 民主 臺海時事 時政 臺海網 2018-12-10
臺灣政治運作有“三多”,美好的民主被臺灣政客玩壞了?

來源:新華社(資料圖)

臺灣政治運作中有“三多”:政黨多、選舉多以及公投多。這“三多”混雜著民粹主義,形成了美國政治學家亨廷頓口中的“參與爆炸”——在政治民主化過程中,因為政治參與的程度超過政治制度化的速度,最後導致政治爆炸,陷入無窮的政爭當中。

臺灣有多少政黨?大部分人能說出的,也就是中國國民黨和民進黨兩個。實際上,根據島內有關部門統計,臺灣目前共有大小政黨330多個。多歸多,但這些形形色色的政黨存在感實在都不強。拿2016年島內立法機構選舉為例,330個政黨中參加民意代表選舉的只有18個,最終贏得席次的更只有5個。

與此同時,許多人將組黨或當黨主席視作是博名取利的手段。博名很簡單,雖然許多政黨真正的黨員數以十位數甚至個位數計,但也有人掛個黨主席名頭“拉大旗作虎皮”,甚至做點不法之事。此外,為了在芸芸眾黨中“C位出道”,這些政客往往語不驚人死不休,甚至在島內政策、兩岸關係上說出不負責任的話。至於取利,按照當局“政治獻金法”規定,當局選務機關會根據參選政黨的得票數支付選舉補助款。拿2016年立法機構選舉為例,當局付出的補助款高達9億元。

如今,臺灣當局已經通過立法來規範所謂的“一人政黨”與“殭屍政黨”。但這是一個動他人利益奶酪的過程,勢必會引發很多人的不滿。

與“政黨超載”緊密相關的,是島內的“選舉超載”。外界常笑稱,島內政客、政黨們不是在選舉就是在準備選舉的路上,很多時候,第一場選舉的熱度還沒消退就要進入第二場選舉。這次同樣也是如此,11月底的島內“地方”選舉剛剛結束,各主要政黨就開始準備一年多後的地區領導人選舉。

不僅選舉的時間跨度在變短,從上世紀50年代開始,島內的選舉明目也愈來愈多。從最初的縣市長和村裡長的多級基層選舉,之後選舉範圍逐漸擴大到省議員、“增額國大代表”和“增額民意代表”。在上世紀90年代政治轉型後,島內選舉範圍更是進一步擴大。為何我們稱島內“地方”選舉為“九合一”選舉?因為除了最關注的縣市長選舉外,還包括選縣市議員、鄉鎮市長、村裡長等,總共有九類公職人員選舉。

正因為選舉一輪接著一輪,除了增加了不必要的社會成本外,通過選票進行政治糾偏的作用也大為減弱。政客們更傾向於選擇能“短平快”出成績的施政策略,對於那些需要“一任接著一任幹”的“硬骨頭”,往往就會有意忽視。

還有一多,就是“公投多”。剛結束的“地方”選舉中,一併進行了10項公投,而在過去歷次選舉中,統共也就進行了6項公投。今年之所以出現公投井噴,主要在於民進黨當局大幅降低了公投設立的門檻。從表面看,這給了民眾直接參與決定對其利益攸關的重大議題,也符合島內政客口中常說的“民之所欲,長在我心”,但在臺灣藍綠對立的政治環境中,公投往往成為政黨用來爭取選票、推卸政治責任的手段,也助長了民粹主義的滋生。

此外,由於島內製度設計把公投與選舉聯繫在一起,因此,公投也成了島內政黨拉動選情的一種招數。2003年、2007年和2016年國民黨、民進黨兩黨在公投議題上多次互相攻擊,政治人物為博取民意支持的政治算計,遠遠超過了理性的政策辯論,暴露出臺式民主的粗糙性與片面性。

更為嚴重的是,在島內民粹主義的驅動下,公投愈發變成潘多拉魔盒。有可能改變兩岸現狀的“2020年東京奧運會正名”公投能一路無阻地走到投票這最後一步,就是一個例子。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