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瑜成大熱人選!他能贏得明年臺灣地區“大選”嗎?'

"

熊興 華中師範大學臺灣與東亞研究中心研究員、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博士後

歷時半年之久的國民黨黨內初選在15日終於塵埃落定。結果顯示,韓國瑜以44%的支持率超過其他四位候選人,將代表國民黨出征2020。韓國瑜的支持率超過郭臺銘17個百分點,朱立倫27個百分點,遠超過所謂正負3%的誤差範圍,具有絕對領先優勢。並且不論是“互比式”還是“對比式”民調,韓國瑜都大幅領先黨內和黨外競爭對手。

"

熊興 華中師範大學臺灣與東亞研究中心研究員、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博士後

歷時半年之久的國民黨黨內初選在15日終於塵埃落定。結果顯示,韓國瑜以44%的支持率超過其他四位候選人,將代表國民黨出征2020。韓國瑜的支持率超過郭臺銘17個百分點,朱立倫27個百分點,遠超過所謂正負3%的誤差範圍,具有絕對領先優勢。並且不論是“互比式”還是“對比式”民調,韓國瑜都大幅領先黨內和黨外競爭對手。

韓國瑜成大熱人選!他能贏得明年臺灣地區“大選”嗎?

另外,本次國民黨初選被其高層認為是有史以來最公開透明的一次民調初選,在民調樣本母體上也儘量做到受訪對象在職業、年齡、學歷等多方面的代表性,以求做到最大程度地反應民意。因此,從技術手段上,本次民調的爭議不大。

從表現上,勝選人韓國瑜也表現出希望大家在初選結束後團結一致,力爭2020重返執政。其他敗選人也紛紛表態接受初選結果。但初選結束後,國民黨可能才迎來其真正的挑戰。

國民黨面臨的第一個挑戰是,候選人韓國瑜是否真正具備實力問鼎2020,本次初選的結果是否能夠反映島內民眾的真實民意。

"

熊興 華中師範大學臺灣與東亞研究中心研究員、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博士後

歷時半年之久的國民黨黨內初選在15日終於塵埃落定。結果顯示,韓國瑜以44%的支持率超過其他四位候選人,將代表國民黨出征2020。韓國瑜的支持率超過郭臺銘17個百分點,朱立倫27個百分點,遠超過所謂正負3%的誤差範圍,具有絕對領先優勢。並且不論是“互比式”還是“對比式”民調,韓國瑜都大幅領先黨內和黨外競爭對手。

韓國瑜成大熱人選!他能贏得明年臺灣地區“大選”嗎?

另外,本次國民黨初選被其高層認為是有史以來最公開透明的一次民調初選,在民調樣本母體上也儘量做到受訪對象在職業、年齡、學歷等多方面的代表性,以求做到最大程度地反應民意。因此,從技術手段上,本次民調的爭議不大。

從表現上,勝選人韓國瑜也表現出希望大家在初選結束後團結一致,力爭2020重返執政。其他敗選人也紛紛表態接受初選結果。但初選結束後,國民黨可能才迎來其真正的挑戰。

國民黨面臨的第一個挑戰是,候選人韓國瑜是否真正具備實力問鼎2020,本次初選的結果是否能夠反映島內民眾的真實民意。

韓國瑜成大熱人選!他能贏得明年臺灣地區“大選”嗎?

一個很值得注意的地方是,在國民黨初選民調開始前,綠營已開始在網絡上散佈“有魚(瑜)點魚(瑜)”、“無魚(瑜)吃菜(蔡)”的民調教戰守則,這不禁讓人聯想到四年前國民黨初選的“換柱”情節。

2015年,在承接2014年底“九合一”選舉大敗的頹勢下,當時國民黨內最有實力的朱立倫、王金平、吳敦義因各自的盤算皆未領表參選,原本聲望和實力處於黨內二線的洪秀柱此時站出來,希望以自己來“拋磚引玉”,孰料竟成為國民黨最後唯一的候選人。隨後洪秀柱的民調曾一路走高,在當年6月中旬最高點達到46%,還超過了民進黨候選人蔡英文3個百分點,最終在7月中旬被國民黨正式提名為候選人。

"

熊興 華中師範大學臺灣與東亞研究中心研究員、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博士後

歷時半年之久的國民黨黨內初選在15日終於塵埃落定。結果顯示,韓國瑜以44%的支持率超過其他四位候選人,將代表國民黨出征2020。韓國瑜的支持率超過郭臺銘17個百分點,朱立倫27個百分點,遠超過所謂正負3%的誤差範圍,具有絕對領先優勢。並且不論是“互比式”還是“對比式”民調,韓國瑜都大幅領先黨內和黨外競爭對手。

韓國瑜成大熱人選!他能贏得明年臺灣地區“大選”嗎?

另外,本次國民黨初選被其高層認為是有史以來最公開透明的一次民調初選,在民調樣本母體上也儘量做到受訪對象在職業、年齡、學歷等多方面的代表性,以求做到最大程度地反應民意。因此,從技術手段上,本次民調的爭議不大。

從表現上,勝選人韓國瑜也表現出希望大家在初選結束後團結一致,力爭2020重返執政。其他敗選人也紛紛表態接受初選結果。但初選結束後,國民黨可能才迎來其真正的挑戰。

國民黨面臨的第一個挑戰是,候選人韓國瑜是否真正具備實力問鼎2020,本次初選的結果是否能夠反映島內民眾的真實民意。

韓國瑜成大熱人選!他能贏得明年臺灣地區“大選”嗎?

一個很值得注意的地方是,在國民黨初選民調開始前,綠營已開始在網絡上散佈“有魚(瑜)點魚(瑜)”、“無魚(瑜)吃菜(蔡)”的民調教戰守則,這不禁讓人聯想到四年前國民黨初選的“換柱”情節。

2015年,在承接2014年底“九合一”選舉大敗的頹勢下,當時國民黨內最有實力的朱立倫、王金平、吳敦義因各自的盤算皆未領表參選,原本聲望和實力處於黨內二線的洪秀柱此時站出來,希望以自己來“拋磚引玉”,孰料竟成為國民黨最後唯一的候選人。隨後洪秀柱的民調曾一路走高,在當年6月中旬最高點達到46%,還超過了民進黨候選人蔡英文3個百分點,最終在7月中旬被國民黨正式提名為候選人。

韓國瑜成大熱人選!他能贏得明年臺灣地區“大選”嗎?

但隨後洪秀柱的民調便開始掉頭向下,長期徘徊在20%左右的低迷水平。事後有人認為,綠營在國民黨候選人正式提名前的民調“灌票”在某種程度上起到了很大作用。因民調持續低迷,最終導致國民黨在10月份出現臨陣“換柱”的鬧劇,也為後來國民黨的大敗增添了荒誕的註腳。

此番韓國瑜民調大幅領先,不可否認,韓國瑜的聲望確實與當時的洪秀柱情況卻有很大不同。韓國瑜的支持者眾多,儘管其聲望和民調在6月份的一系列事件中都出現了下挫,其個人能力上的欠缺和短板也不斷顯現出來。不過,緊接著的全島造勢活動在很大程度上又烘托了其高人氣,加上高雄登革熱疫情中出現的撥款風波問題等,或多或少也為其贏得了一些支持。

但特別值得注意的是,韓國瑜在這次初選民調中的大幅度領先,到底有多少是其真正支持者,又有多少是來自綠營的“灌票”操作,還有待理性判斷和後續驗證。若其中有來自綠營的“灌票”,則說明在綠營未來將集中火力對韓國瑜發動連續攻勢,或綠營在事前已內部判斷韓國瑜仍有其他短板和內容可供其在後面的選戰中進行操作。

在過去的多次選舉中,綠營很善於利用一些事件和議題來打壓對手,進而達到拉抬選情乃至勝選的目的。因此,之後韓國瑜的民調是否會出現快速下挫,將是對這種懷疑的一種驗證。

"

熊興 華中師範大學臺灣與東亞研究中心研究員、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博士後

歷時半年之久的國民黨黨內初選在15日終於塵埃落定。結果顯示,韓國瑜以44%的支持率超過其他四位候選人,將代表國民黨出征2020。韓國瑜的支持率超過郭臺銘17個百分點,朱立倫27個百分點,遠超過所謂正負3%的誤差範圍,具有絕對領先優勢。並且不論是“互比式”還是“對比式”民調,韓國瑜都大幅領先黨內和黨外競爭對手。

韓國瑜成大熱人選!他能贏得明年臺灣地區“大選”嗎?

另外,本次國民黨初選被其高層認為是有史以來最公開透明的一次民調初選,在民調樣本母體上也儘量做到受訪對象在職業、年齡、學歷等多方面的代表性,以求做到最大程度地反應民意。因此,從技術手段上,本次民調的爭議不大。

從表現上,勝選人韓國瑜也表現出希望大家在初選結束後團結一致,力爭2020重返執政。其他敗選人也紛紛表態接受初選結果。但初選結束後,國民黨可能才迎來其真正的挑戰。

國民黨面臨的第一個挑戰是,候選人韓國瑜是否真正具備實力問鼎2020,本次初選的結果是否能夠反映島內民眾的真實民意。

韓國瑜成大熱人選!他能贏得明年臺灣地區“大選”嗎?

一個很值得注意的地方是,在國民黨初選民調開始前,綠營已開始在網絡上散佈“有魚(瑜)點魚(瑜)”、“無魚(瑜)吃菜(蔡)”的民調教戰守則,這不禁讓人聯想到四年前國民黨初選的“換柱”情節。

2015年,在承接2014年底“九合一”選舉大敗的頹勢下,當時國民黨內最有實力的朱立倫、王金平、吳敦義因各自的盤算皆未領表參選,原本聲望和實力處於黨內二線的洪秀柱此時站出來,希望以自己來“拋磚引玉”,孰料竟成為國民黨最後唯一的候選人。隨後洪秀柱的民調曾一路走高,在當年6月中旬最高點達到46%,還超過了民進黨候選人蔡英文3個百分點,最終在7月中旬被國民黨正式提名為候選人。

韓國瑜成大熱人選!他能贏得明年臺灣地區“大選”嗎?

但隨後洪秀柱的民調便開始掉頭向下,長期徘徊在20%左右的低迷水平。事後有人認為,綠營在國民黨候選人正式提名前的民調“灌票”在某種程度上起到了很大作用。因民調持續低迷,最終導致國民黨在10月份出現臨陣“換柱”的鬧劇,也為後來國民黨的大敗增添了荒誕的註腳。

此番韓國瑜民調大幅領先,不可否認,韓國瑜的聲望確實與當時的洪秀柱情況卻有很大不同。韓國瑜的支持者眾多,儘管其聲望和民調在6月份的一系列事件中都出現了下挫,其個人能力上的欠缺和短板也不斷顯現出來。不過,緊接著的全島造勢活動在很大程度上又烘托了其高人氣,加上高雄登革熱疫情中出現的撥款風波問題等,或多或少也為其贏得了一些支持。

但特別值得注意的是,韓國瑜在這次初選民調中的大幅度領先,到底有多少是其真正支持者,又有多少是來自綠營的“灌票”操作,還有待理性判斷和後續驗證。若其中有來自綠營的“灌票”,則說明在綠營未來將集中火力對韓國瑜發動連續攻勢,或綠營在事前已內部判斷韓國瑜仍有其他短板和內容可供其在後面的選戰中進行操作。

在過去的多次選舉中,綠營很善於利用一些事件和議題來打壓對手,進而達到拉抬選情乃至勝選的目的。因此,之後韓國瑜的民調是否會出現快速下挫,將是對這種懷疑的一種驗證。

韓國瑜成大熱人選!他能贏得明年臺灣地區“大選”嗎?

國民黨的另一個挑戰,則是初選結束後,是否會出現“選輸不認輸”、“口服心不服”的情況,特別是國民黨中央和韓國瑜能否整合其他候選人的支持者,團結一致打好2020選戰。其他敗選的候選人是否真的願意放下包袱和歧見,使自己支持的選票流向韓國瑜,尚存疑慮。

從選舉的角度來說,一個政黨最終推出的競逐“大位”的候選人,在某種程度上應是該黨最有影響力的共主,或是黨內各方力量都可以接受的人物,或能夠聚合其黨內的資源和力量。從國民黨自身的選票結構來看,在外省人、軍公教、地方派系和經濟選民這四大族群當中,前三大族群中多數可能偏向韓國瑜,且韓國瑜的支持者很多是來自社會基層熱切期盼經濟和社會能有所改善的“庶民”。

而經濟選民和社會中上層選民有可能偏向於支持郭臺銘,這些人如何被整合,很考驗檯面上這些政治人物的身段和能力。與此同時,另一位敗選人朱立倫已表示會支持勝選人韓國瑜,但是否出於真心,且能夠號召其支持力量將選票流向韓國瑜?還有之前已退出黨內初選的“公道伯”王金平,其能夠影響的50萬左右乃至更多的選票,在韓與王兩人之前多次傳出存在心結的情況下,這些票源是否也會流向韓國瑜?

儘管國民黨中央已表態希望全黨以2020重返執政作為唯一目標,團結一致支持勝選人。但國民黨中央和韓國瑜將如何整合其他四位敗選人的支持票源,將是未來其重要挑戰和工作重點。

國民黨還有一個潛在的更危險挑戰,是敗選人當中是否有人會重新組合,甚至與其他勢力組合。如出現這種結果,將直接導致國民黨的分裂和失敗。這其中最引人關注的便是民調排名第二的郭臺銘,和之前已退出初選的王金平。

郭臺銘在初選中已明顯表現出一些政治素人和“選舉巨嬰”的特徵,其在民調封關前在一些媒體上的表現更是令其掉粉。但郭臺銘本人個性強勢且執著,未來會有何動作,甚至脫黨參選,將非常值得關注。

"

熊興 華中師範大學臺灣與東亞研究中心研究員、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博士後

歷時半年之久的國民黨黨內初選在15日終於塵埃落定。結果顯示,韓國瑜以44%的支持率超過其他四位候選人,將代表國民黨出征2020。韓國瑜的支持率超過郭臺銘17個百分點,朱立倫27個百分點,遠超過所謂正負3%的誤差範圍,具有絕對領先優勢。並且不論是“互比式”還是“對比式”民調,韓國瑜都大幅領先黨內和黨外競爭對手。

韓國瑜成大熱人選!他能贏得明年臺灣地區“大選”嗎?

另外,本次國民黨初選被其高層認為是有史以來最公開透明的一次民調初選,在民調樣本母體上也儘量做到受訪對象在職業、年齡、學歷等多方面的代表性,以求做到最大程度地反應民意。因此,從技術手段上,本次民調的爭議不大。

從表現上,勝選人韓國瑜也表現出希望大家在初選結束後團結一致,力爭2020重返執政。其他敗選人也紛紛表態接受初選結果。但初選結束後,國民黨可能才迎來其真正的挑戰。

國民黨面臨的第一個挑戰是,候選人韓國瑜是否真正具備實力問鼎2020,本次初選的結果是否能夠反映島內民眾的真實民意。

韓國瑜成大熱人選!他能贏得明年臺灣地區“大選”嗎?

一個很值得注意的地方是,在國民黨初選民調開始前,綠營已開始在網絡上散佈“有魚(瑜)點魚(瑜)”、“無魚(瑜)吃菜(蔡)”的民調教戰守則,這不禁讓人聯想到四年前國民黨初選的“換柱”情節。

2015年,在承接2014年底“九合一”選舉大敗的頹勢下,當時國民黨內最有實力的朱立倫、王金平、吳敦義因各自的盤算皆未領表參選,原本聲望和實力處於黨內二線的洪秀柱此時站出來,希望以自己來“拋磚引玉”,孰料竟成為國民黨最後唯一的候選人。隨後洪秀柱的民調曾一路走高,在當年6月中旬最高點達到46%,還超過了民進黨候選人蔡英文3個百分點,最終在7月中旬被國民黨正式提名為候選人。

韓國瑜成大熱人選!他能贏得明年臺灣地區“大選”嗎?

但隨後洪秀柱的民調便開始掉頭向下,長期徘徊在20%左右的低迷水平。事後有人認為,綠營在國民黨候選人正式提名前的民調“灌票”在某種程度上起到了很大作用。因民調持續低迷,最終導致國民黨在10月份出現臨陣“換柱”的鬧劇,也為後來國民黨的大敗增添了荒誕的註腳。

此番韓國瑜民調大幅領先,不可否認,韓國瑜的聲望確實與當時的洪秀柱情況卻有很大不同。韓國瑜的支持者眾多,儘管其聲望和民調在6月份的一系列事件中都出現了下挫,其個人能力上的欠缺和短板也不斷顯現出來。不過,緊接著的全島造勢活動在很大程度上又烘托了其高人氣,加上高雄登革熱疫情中出現的撥款風波問題等,或多或少也為其贏得了一些支持。

但特別值得注意的是,韓國瑜在這次初選民調中的大幅度領先,到底有多少是其真正支持者,又有多少是來自綠營的“灌票”操作,還有待理性判斷和後續驗證。若其中有來自綠營的“灌票”,則說明在綠營未來將集中火力對韓國瑜發動連續攻勢,或綠營在事前已內部判斷韓國瑜仍有其他短板和內容可供其在後面的選戰中進行操作。

在過去的多次選舉中,綠營很善於利用一些事件和議題來打壓對手,進而達到拉抬選情乃至勝選的目的。因此,之後韓國瑜的民調是否會出現快速下挫,將是對這種懷疑的一種驗證。

韓國瑜成大熱人選!他能贏得明年臺灣地區“大選”嗎?

國民黨的另一個挑戰,則是初選結束後,是否會出現“選輸不認輸”、“口服心不服”的情況,特別是國民黨中央和韓國瑜能否整合其他候選人的支持者,團結一致打好2020選戰。其他敗選的候選人是否真的願意放下包袱和歧見,使自己支持的選票流向韓國瑜,尚存疑慮。

從選舉的角度來說,一個政黨最終推出的競逐“大位”的候選人,在某種程度上應是該黨最有影響力的共主,或是黨內各方力量都可以接受的人物,或能夠聚合其黨內的資源和力量。從國民黨自身的選票結構來看,在外省人、軍公教、地方派系和經濟選民這四大族群當中,前三大族群中多數可能偏向韓國瑜,且韓國瑜的支持者很多是來自社會基層熱切期盼經濟和社會能有所改善的“庶民”。

而經濟選民和社會中上層選民有可能偏向於支持郭臺銘,這些人如何被整合,很考驗檯面上這些政治人物的身段和能力。與此同時,另一位敗選人朱立倫已表示會支持勝選人韓國瑜,但是否出於真心,且能夠號召其支持力量將選票流向韓國瑜?還有之前已退出黨內初選的“公道伯”王金平,其能夠影響的50萬左右乃至更多的選票,在韓與王兩人之前多次傳出存在心結的情況下,這些票源是否也會流向韓國瑜?

儘管國民黨中央已表態希望全黨以2020重返執政作為唯一目標,團結一致支持勝選人。但國民黨中央和韓國瑜將如何整合其他四位敗選人的支持票源,將是未來其重要挑戰和工作重點。

國民黨還有一個潛在的更危險挑戰,是敗選人當中是否有人會重新組合,甚至與其他勢力組合。如出現這種結果,將直接導致國民黨的分裂和失敗。這其中最引人關注的便是民調排名第二的郭臺銘,和之前已退出初選的王金平。

郭臺銘在初選中已明顯表現出一些政治素人和“選舉巨嬰”的特徵,其在民調封關前在一些媒體上的表現更是令其掉粉。但郭臺銘本人個性強勢且執著,未來會有何動作,甚至脫黨參選,將非常值得關注。

韓國瑜成大熱人選!他能贏得明年臺灣地區“大選”嗎?

與此同時,王金平儘管早已退出初選,但王金平一直勤走基層,且一直放話在未來選舉公報上會有他的名字這些說法,令人無法不產生其他的政治聯想。如果國民黨真的出現分裂局面,將重蹈20年前的覆轍。

20年前,因不滿候選人提名,國民黨內部嚴重分裂,人氣高企的宋楚瑜最終脫黨參選,使民進黨候選人陳水扁在鷸蚌相爭中以微弱優勢險勝,導致國民黨最終丟掉政權,臺灣也第一次出現了政黨輪替。這一教訓殷鑑不遠,若以歷史教訓,國民黨當極力避免再次出現分裂局面,唯有團結一條路可選。(責任編輯:毅鷗)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