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當局愈趨親日源於“臺獨”思維意識

臺灣 日本 謝長廷 邱義仁 華夏經緯網 2017-03-26

這幾天,蔡當局的外事動作頻仍,除派遣曾任“總統府”副祕書長的“國安會”副祕書長曾厚仁出任駐歐盟“大使”,以緊盯英國“脫歐”等重大事務之外,而重點則擺放在日本。三月二十日的同一天內,蔡英文分別了會見日本自民黨青年局長鈴木馨佑等人,及“在日臺灣同鄉會”等日本僑會領袖。蔡英文分別對賓客表示,新當局上任後,將對日關係列“外交”重點。目前負責對日事務的駐日本“大使”謝長廷、亞東關係協會會長邱義仁,都是非常資深的政治家,相信他們一定可在現有基礎上,深化“兩國”交流。不只行政部門很重視, “國會”也成立“臺日交流聯誼會”,由“立法院長”蘇嘉全任會長,現在已是“立法院”最大對外交流組織。她希望透過行政部門、立法部門及大家在日本的努力,讓臺日關係更好。她也期盼賓客們繼續為臺灣努力,讓臺日關係更上層樓。她還特別感謝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政府,在蔡英文新政府上任後,展現積極合作態度。因而她表示“我政府也同樣會展現積極合作的態度”。

而在同一天,“行政院”發言人徐國勇表示,“院長”林全日前已核定,作為與日本交流窗口的“亞東關係協會”,將改名為“臺灣日本關係協會”。這項“正名”舉措,顯然是呼應日本於今年一月一日起,將其對臺灣的窗口“公益財團法人交流協會”,正名為“公益財團法人日本臺灣交流協會”。交流協會的性質原本是“財團法人”,2012年4月1日起改為“公益財團法人”。交流協會功能類似於美國的美國在臺協會(AIT),被視為準外交代表機構。這項“正名”行為,顯示日本當局回到當年對兩岸事務的“一邊一國”思維。實際上,1972年9月29日,日本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並與臺灣當局 “斷交”,同年12月1日設立 “交流協會”以維持日本與臺灣地區之間經貿、技術、文化等的民間交流關係。起初,日方希望名稱是“日臺交流協會”,但臺灣當局主張取名為“日華交流協會”,雙方未能妥協,最後只稱“交流協會”,現在則非恢復“日臺交流協會”的初始稱謂。而蔡當局也“投桃報李”,將其相對應機構正名為“臺日關係協會”,同樣也是凸顯一個“臺”字,呼應當年陳水扁與旅日臺人、臺獨”組織頭目金美齡舉行視像會議時,首揭的“臺灣中國,一邊一國”。

昨日,王金平也率領幾名國民黨“立委”赴日本進行為期四日的訪問。雖然該代表團的成員都是在野黨“立委”,但由於其行程包括拜訪日本國會,並會見現今日本聯合政府成員之一,公明黨籍的國會議員,還將與前首相森喜朗進行會談,因而頗有配合蔡英文“將對日關係列外事重點”之意,並儼然與蔡英文的系列操作一道,形成 “組合拳”。

實際上,王金平的訪問日本,始終使人感覺到與蔡英文的意旨脫不了干係。在中華文化總會奪權的一役,他用盡了洪荒之力協助蔡英文入會,為蔡英文趕走醉心於親自兩岸文化交流的劉兆玄,自己出任會長立下汗馬功勞。因而不排除蔡英文將“訪日”作為獎賞他的“骨頭”,而他不方面自己獨行,當然更是為了“以壯聲勢”,而拉上了幾位國民黨籍“立委”。

這真令人為王金平感到悲哀。本來,在他是“立法院長”時,有一批認同“兩岸一家親”理念的臺灣朋友,設法安排王金平到大陸訪問,但他卻不知天高地厚告吹。而現在他已經沒有了“院長”的身份,卻正好為蔡英文的“強化對日關係”所用。因為要搞“國會外交”, “立法院長”蘇嘉全不方便訪問日本,而曾任“立法院長”的則正好填補這個“空缺”。當然,也趁著檢方起訴馬英九,對在“馬王之爭”中虛驚一場的王金平,給予一個“安慰獎”。

與國民黨人相比,民進黨更重視對日關係。雖然李登輝曾經說過自己二十二歲之前是一個日本人,其潛藏多年的“獨臺”思維也是在接受日本作家司馬遼太郎專訪時首次公開,但多數國民黨人是重視與美國關係高於與日關係。這除了是來國民黨人對美國的依賴較重之外,還因為“八年抗戰”的記憶極深。而以本省人為主的民進黨人則正好相反,由於日本曾經佔領臺灣五十年並進行殖民管治,因而老“臺獨”分子大多是接受“皇民教育者,而且普遍親日。實際上,最初的“臺獨”活動,就是在臺灣光復初期,由滯臺的日本人發動。此後,臺灣的“臺獨”分子也主要是在日本活動,並長期在日本建立據點,在中日建交後才轉移到美國。蔡英文本人的父親蔡潔生,也是“半漢奸”,為侵華日軍修理飛機。

另外,《舊金山和約》簽署後,日本跟隨美國的“臺灣地位未定論”,長期鼓吹“臺灣歸屬未定論”,以圖保持日本在臺灣問題上的利益。日本政府在臺灣問題上所持的含糊態度,被“臺獨”分子奉為“經典”,並經常反覆引用,作為他們否認臺灣是中國一部分的“法源依據”。日本有一批“臺灣幫”,也與“臺獨”勢力結下不解之緣。1986年民進黨成立後,日本“臺灣幫”發起一連串政治策略討論與民進黨的合作,支 “臺獨”。1987年2月,民進黨組團訪日時,日本政界和自民黨專門就“住民自決”等議題,與民進黨進行“廣泛交談”。1991年10月,民進黨通過“臺獨黨綱”後,日本的“臺獨”團體紛紛登場,為“臺獨”吶喊助威。新當選的民進黨主席許信良等,立即跑到日本“尋求支持”。進入九十年代後,隨著臺灣問題中“臺獨”因素的急速膨脹和美日同盟關係的加強,日本社會中關於臺灣問題的輿論重新出現“臺灣屬於誰” “屬於日本人?” “屬於臺灣人?” “屬於美國託管對象?”等這樣一些荒謬絕倫的問題。

正因為在支持 “臺獨”的問題上,日本的態度比美國更為明確,因而蔡英文當選後的 “外交”佈局,就是日本重於美國。實際上,駐美“代表”是安排了“老藍男”高碩泰,而駐日 “代表”則是曾任“行政院長”和民進黨主席,兩次代表民進黨參與大選的謝長廷,顯得極不 “對稱”。雖然這其中有謝長廷個人的因素,但也可見蔡英文對與日本關係的重視。另外,還安排曾任“總統府”、“國安會”和民進黨三個機構的祕書長的邱義仁為“亞東關係協會”會長。

還有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近年日本與中國的關係緊張,蔡英文就乘虛而入。這與近日韓國與中國關係緊張,蔡當局有人說,這對臺灣經濟有利,甚至認為兩岸關係“停擺”,正好加強與韓國的經濟關係,在做法上是一樣的。

何況,長期以來日本對民進黨的親善度大於對國民黨,近年更集中投射在蔡英文身上。蔡英文在參選前訪問日本,日方就表達了蔡英文的支持,安倍晉三還派出其胞弟岸信夫,全程陪同蔡英文訪問安倍故鄉,這當然使得“備感尊榮”的蔡英文,“一邊倒”地倒向了日本。

在此情況下,日本與蔡當局的關係,可能還將會更深入的發展,必須密切觀察及關注。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