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續多費用高無補貼 老舊樓院想“搭”電梯不容易!

太平洋 社會 中國青年網 中國青年網 2017-08-28
手續多費用高無補貼 老舊樓院想“搭”電梯不容易!

亞太花園A區已經加裝電梯

手續多費用高無補貼 老舊樓院想“搭”電梯不容易!

省人民醫院住宅樓正在加裝電梯

手續多費用高無補貼 老舊樓院想“搭”電梯不容易!

蘭新太平洋城商住樓住戶希望加裝電梯

隨著我國老齡化速度的加快,老年人的生活成為社會普遍關注的熱點,為此,國務院辦公廳下發《關於全面開放養老服務市場提升養老服務質量的若干意見》,提出要加快老舊居住小區和老年人家庭無障礙改造。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底,蘭州市60歲以上戶籍人口為69.43萬人,佔戶籍總人口的18.7%,這其中絕大多數老人居住在幾十年前修建的老舊多層住宅內,沒有電梯,出行不便。2016年12月,蘭州市政府辦公廳下發了《蘭州市既有住宅增設電梯試點工作實施方案》,明確了老舊住宅小區改造的要求。目前,我市已有老舊小區住宅樓加裝電梯試點成功。那麼,面對蘭州部分老舊住宅小區住戶強烈呼籲加裝電梯的呼聲是否能夠實現,我市相關部門對於老舊樓院能否進入“電梯時代”的問題是如何應對的?近日,記者進行了走訪。

A

“我們的住宅樓需要加裝電梯”

“我們是居住在城關區蘭新太平洋城商住樓的住戶,樓層高度為11層,其中三層是商場,八層是住宅樓,自從2000年入住以來,就存在諸多不便,現在隨著年齡增大,沒有電梯,上下樓越來越不方便了。”今年75歲的姚老先生說,當初入住時可能是年輕的緣故吧,根本就不在乎有沒有電梯,但隨著年齡的不斷增大,越發感覺住宅樓上沒有電梯所帶來的不便,由於樓上居住的大多是老年人,要是從住宅樓的8樓下樓去菜市場買菜,一個來回就得一上午時間,而且走走停停,等到回家後已是全身溼透了,那還有精力做飯吃啊!

居住在C座今年已88歲的楊老先生說,家人和鄰居都說他是“老宅男一族”了。的確,因為身體不好,他很多時間就在家裡呆著,即使出去轉轉也是家人推著到三樓平臺上晒晒太陽而已,根本無法下樓。“入住時就發現住宅樓上沒有電梯,隨著年齡增大,越來越感覺不方便了,幾年前,樓上的很多老人就向相關單位和部門進行了反映,都希望能儘快安裝電梯,因為出行極其不便,已經嚴重影響到老年人的正常生活。”

居住在F座今年66歲的張女士說,她的膝關節受損,每隔兩三天下一次樓,走樓梯很吃力,家人和鄰居還說她已經“不問世事”了,安裝電梯掏點錢都可以,就是為了方便老年人。

隨後,在走訪的城關區、七里河區和安寧區的部分老舊樓院裡,聽到最多的呼聲就是希望能給部分老舊樓房加裝電梯,以方便那些上了歲數的人。

B

既有住宅加裝電梯已有成功經驗

今年36歲的李女士,居住在大沙坪亞太花園A區,這個小區建設於1998年,如今已有20年的歷史,屬於多層住宅小區。“我家單元樓總共9層,我就住在9樓,家裡六十多歲的婆婆腿腳不便,每次出門都覺得為難,有時候我一次會買幾天的菜,所以,沒有重要的事情婆婆很少下樓。2016年3月,亞太花園物業公司徵求業主們的意見,要給小區符合條件的老舊樓加裝電梯,當聽說這件事後,我們就第一個在徵求意見表上簽字了。幾個月之後,物業上門徵求費用分攤的事,一樓二樓的住戶不用交費用,從三樓到九樓的住戶按照樓層高低進行分攤,我們的樓上每一層住著6戶,最少的掏了8000多元,我住得最高,掏了14000多元,這錢掏的很值得啊!”李女士說,現在出行方便了,再不用爬樓梯,多好。”

在省人民醫院家屬院,施工隊正在給部分老舊樓加裝電梯。“我們樓上的電梯是2013年加裝上的,單元樓高8層,一二樓住戶不用坐電梯,也不用掏安裝費用,從三樓開始加裝電梯間一直到八樓。”一住戶說,小區內已經加裝投入使用的有4部電梯了,今年計劃加裝19部電梯。加裝電梯後雖然對居家採光有點影響,但看到方便了樓上一些老人上下樓的時候,這些想法也就打消了。

據亞太花園物業客戶王經理介紹,他們小區之所以加裝電梯如此順利,就是當初在建小區時,設計上就已經在部分住宅樓上預留了電梯井道,只是當初為了老百姓能買得起房就沒有安裝,現在有了政策,加裝電梯很方便。2013年在亞太花園和亞太嘉園共計加裝電梯11部,其中預留電梯井道加裝了8部,外掛電梯為3部,目前11部電梯運行正常。

小區物業負責人說,還將陸續對其他住宅樓安裝電梯,依然採取安裝資金分攤的方式,樓層越高分攤越多,一二樓不攤,這樣可以避免很多矛盾。

王經理說,當公司說要加裝電梯後,她和同事們利用晚上的時間上門徵求業主們的意見,讓他們沒想到的是,僅僅兩個晚上的時間,六成的業主同意並簽字,這也是他們加裝電梯工作很順利的原因。

業內人士稱,外地一些城市在加裝電梯時費用的分攤都是按照先選中中間層並確定一個分攤係數,再以上一層按多少係數遞增,下一層按多少係數遞減。這樣,除了二層的住戶不用掏錢或掏很少的錢外,每上一層就多掏相應的錢數,這樣的分攤方式既科學又合理,很多住戶表示支持。

記者在我市多個小區走訪時,居民們最關心的就是電梯的安裝費,對於其他的噪音、採光等大多表示可以接受。省政協委員滕文川說,老舊樓院加裝電梯,是給群眾辦好事,受益者一定是費用的主要承擔者,這一點無可厚非,現在安裝成功的幾個小區都是這樣操作的。

C

老舊住宅樓加裝電梯還需多方給力

針對我市老舊住宅樓加裝電梯的問題,市住房保障和房產管理局物管辦相關負責人說,市政府下發的《蘭州市既有住宅增設電梯試點工作實施方案》中明確提出,老舊樓院加裝電梯要嚴格按照“業主自願、公開透明、充分協商”的原則,經該棟(幢)號及單元(梯)房屋專有部分佔建築物總面積的2/3以上,且總人數2/3以上的業主同意,其餘相關業主協商不反對的,方可辦理申請手續。“按照《物權法》的相關規定,2/3以上的業主同意,其餘業主不反對,也就是說全部業主不反對。”

物管辦相關負責人說,他們統計的這些小區都是有物業公司管理的小區,還有一部分小區是單位後勤化管理和業主自主管理的,這部分佔到了全市既有住宅的三四成左右,7層以上高樓層住戶對增設電梯意願很強烈,以前的大多既有(老舊)多層住宅多為單體樓,小區建設規模小,建設年代早,規劃先天不到位,大多不具備增設電梯的空間和場地,難以滿足規劃和消防的規定標準。目前,我市的老舊小區實施電梯改造工作進度依然緩慢,雖然前景很好,老人呼聲很強烈,但是工作任重道遠。“從調查情況看,我市需要加裝電梯框架結構的老舊住宅小區大約在1000—1500個之間,雖說政府下發了試點工作實施意見,但因沒有相應的政府補貼,即使有小區物業加裝,也因費用問題擱淺。”

有業內人士表示,我市既有住宅增設電梯,主要的制約因素有:電梯安裝前期的手續繁雜,直接影響工程的實施;在2003年以前,我市大多住宅為多層住宅,特別是6層以上住宅沒有強制安裝電梯要求,部分住宅留有電梯井,增設電梯相對容易操作,這樣加裝電梯後分攤的費用也相對少點,更多沒有電梯井的住宅,受場地、房屋結構等限制,門前地溝、管網等多種原因,無法增設戶外電梯;安裝電梯需要大量的安裝資金和年度運行費用,住戶如何分攤存在諸多不同意見。

蘭州亞太伊士頓電梯有限公司高總經理說,有電梯井的老舊樓院,加裝電梯三四十萬元就可搞定,很多錢就花在了鋼結構、地面開挖、管道改造等項目上。正常情況下,每家住戶不會花太多的錢,這一點在前期安裝時一定會綜合考慮樓層的設計情況,以及制定合理的電梯安裝費用,並與住戶協商溝通。而前期已經加裝電梯的部分小區,分攤費用相對高的原因就是加裝電梯時要開挖地面佔用消防通道,有的可能還要佔用小區綠地等,如此一來費用就會高處許多。

“從前期加裝電梯的情況來看,在我市老舊住宅樓上加裝一部電梯,費用大約在45—80萬元之間。”市住房保障和房產管理局物管辦相關負責人說,他們到外地一些城市考察時也瞭解到同樣的情況,只是外地一些城市有政府給予的補貼,雖然不多,但可以為業主減輕一些負擔。

蘭州亞太伊士頓電梯有限公司高總經理說,老舊住宅樓加裝電梯後還會產生一定的後期費用,諸如電梯的維護保養費、運行電費、年度檢驗費等,估計在1萬多元,這些費用都將由業主分攤。

有業內人士還表示,我市應該及早出臺既有住宅加裝電梯的指導政策,規範既有住宅居民加裝電梯行為,規劃、財政、安監、質檢、消防、房管等部門共同參與,明確責任主體和牽頭單位,一站式辦理。同時電梯企業要和小區業主、物業公司做好對接,拿出具體的規劃、施工方案,協調各部門辦理手續,切實滿足群眾加裝電梯需求,讓更多加裝電梯民生工程早日惠及百姓。蘭州晚報記者滕效宏文/圖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