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86年,英屬東印度公司萊特船長飽經風浪,一行人來到馬來半島西北部的近海小島檳榔嶼,只見高大的檳榔一望無際,島上荒無人煙,但卻牢牢扼住馬六甲海峽西北要道,可以作為印度與大清貿易的中轉站,也將成為跟荷蘭人在印度支那地區一爭高下的橋頭堡。

"

1786年,英屬東印度公司萊特船長飽經風浪,一行人來到馬來半島西北部的近海小島檳榔嶼,只見高大的檳榔一望無際,島上荒無人煙,但卻牢牢扼住馬六甲海峽西北要道,可以作為印度與大清貿易的中轉站,也將成為跟荷蘭人在印度支那地區一爭高下的橋頭堡。

法國兵臨曼谷封鎖海灣 暹羅為何沒有淪為殖民地?

馬來西亞西北部 紅點處即為檳榔嶼

此後,英國從檳榔嶼向東,攻佔馬六甲、接管新加坡,牢牢控制馬六甲海峽,將馬來半島納入自己的勢力範圍,成功把荷蘭趕走。同時經過兩次對緬戰爭,拿下了緬甸。

在英國在馬來半島擴張時,法國也對印支地區虎視眈眈,1858年,法國以“拯救傳教士”為由,糾集西班牙組成聯合艦隊,登陸越南峴港,正式入侵越南,投入兵力與英國展開爭奪。

此時的東亞形式也發生了巨大變化,英、法、美等國船堅炮利,打開了東亞各國緊閉的國門,大清喪權辱國,日本也被美國逼著簽訂了《神奈川條約》。

"

1786年,英屬東印度公司萊特船長飽經風浪,一行人來到馬來半島西北部的近海小島檳榔嶼,只見高大的檳榔一望無際,島上荒無人煙,但卻牢牢扼住馬六甲海峽西北要道,可以作為印度與大清貿易的中轉站,也將成為跟荷蘭人在印度支那地區一爭高下的橋頭堡。

法國兵臨曼谷封鎖海灣 暹羅為何沒有淪為殖民地?

馬來西亞西北部 紅點處即為檳榔嶼

此後,英國從檳榔嶼向東,攻佔馬六甲、接管新加坡,牢牢控制馬六甲海峽,將馬來半島納入自己的勢力範圍,成功把荷蘭趕走。同時經過兩次對緬戰爭,拿下了緬甸。

在英國在馬來半島擴張時,法國也對印支地區虎視眈眈,1858年,法國以“拯救傳教士”為由,糾集西班牙組成聯合艦隊,登陸越南峴港,正式入侵越南,投入兵力與英國展開爭奪。

此時的東亞形式也發生了巨大變化,英、法、美等國船堅炮利,打開了東亞各國緊閉的國門,大清喪權辱國,日本也被美國逼著簽訂了《神奈川條約》。

法國兵臨曼谷封鎖海灣 暹羅為何沒有淪為殖民地?

示意圖

傳統的、以中國為核心的東亞東南亞朝貢體系在此過程中土崩瓦解。

1851年,也就是暹羅最後一次向中國朝貢的前一年,暹羅國王拉瑪四世蒙固登基為王,蒙固號稱“深耕西學27年”,跟著外國水手學會了拉丁文、英語,蒙固深知自己的蕞爾小國只能在大國的夾縫中苟且偷生,輾轉騰挪卑躬屈膝,是暹羅唯一的出路。

1854年,拉瑪四世主動致信英國駐香港總督,願意簽訂通商條約。翌年,英暹通商條約簽訂:英國商品的進口稅為3%,其中鴉片免稅;英國人可以在曼谷附近買賣田地;英國在曼谷設領事館,對在暹英國人行駛領事裁判權。本來英國正謀劃聯合法、美兩國武力逼迫暹羅就範,暹羅在貿易和主權上做出了重大讓步,的確換來了和平。

為了進一步限制英國的野心,暹羅主動擴大開放,與法國、美國、丹麥、葡萄牙、荷蘭、普魯士、比利時、意大利、挪威、瑞典等國家逐一簽訂了通商條約。

同時,拉瑪四世開展活絡外交,派遣使團出使歐洲各國首都,在外國設立外交機構,為王室子弟聘請英國家庭教師,甚至直接聘請歐洲人做自己的政府顧問,可能連拉瑪四世自己都想不到,到了19世紀末所有東南亞國家都淪為歐洲人的殖民地後,只有暹羅能夠保持形式上的獨立,他當居首功。

他的人民慵慵懶懶,他卻慧眼如炬。

"

1786年,英屬東印度公司萊特船長飽經風浪,一行人來到馬來半島西北部的近海小島檳榔嶼,只見高大的檳榔一望無際,島上荒無人煙,但卻牢牢扼住馬六甲海峽西北要道,可以作為印度與大清貿易的中轉站,也將成為跟荷蘭人在印度支那地區一爭高下的橋頭堡。

法國兵臨曼谷封鎖海灣 暹羅為何沒有淪為殖民地?

馬來西亞西北部 紅點處即為檳榔嶼

此後,英國從檳榔嶼向東,攻佔馬六甲、接管新加坡,牢牢控制馬六甲海峽,將馬來半島納入自己的勢力範圍,成功把荷蘭趕走。同時經過兩次對緬戰爭,拿下了緬甸。

在英國在馬來半島擴張時,法國也對印支地區虎視眈眈,1858年,法國以“拯救傳教士”為由,糾集西班牙組成聯合艦隊,登陸越南峴港,正式入侵越南,投入兵力與英國展開爭奪。

此時的東亞形式也發生了巨大變化,英、法、美等國船堅炮利,打開了東亞各國緊閉的國門,大清喪權辱國,日本也被美國逼著簽訂了《神奈川條約》。

法國兵臨曼谷封鎖海灣 暹羅為何沒有淪為殖民地?

示意圖

傳統的、以中國為核心的東亞東南亞朝貢體系在此過程中土崩瓦解。

1851年,也就是暹羅最後一次向中國朝貢的前一年,暹羅國王拉瑪四世蒙固登基為王,蒙固號稱“深耕西學27年”,跟著外國水手學會了拉丁文、英語,蒙固深知自己的蕞爾小國只能在大國的夾縫中苟且偷生,輾轉騰挪卑躬屈膝,是暹羅唯一的出路。

1854年,拉瑪四世主動致信英國駐香港總督,願意簽訂通商條約。翌年,英暹通商條約簽訂:英國商品的進口稅為3%,其中鴉片免稅;英國人可以在曼谷附近買賣田地;英國在曼谷設領事館,對在暹英國人行駛領事裁判權。本來英國正謀劃聯合法、美兩國武力逼迫暹羅就範,暹羅在貿易和主權上做出了重大讓步,的確換來了和平。

為了進一步限制英國的野心,暹羅主動擴大開放,與法國、美國、丹麥、葡萄牙、荷蘭、普魯士、比利時、意大利、挪威、瑞典等國家逐一簽訂了通商條約。

同時,拉瑪四世開展活絡外交,派遣使團出使歐洲各國首都,在外國設立外交機構,為王室子弟聘請英國家庭教師,甚至直接聘請歐洲人做自己的政府顧問,可能連拉瑪四世自己都想不到,到了19世紀末所有東南亞國家都淪為歐洲人的殖民地後,只有暹羅能夠保持形式上的獨立,他當居首功。

他的人民慵慵懶懶,他卻慧眼如炬。

法國兵臨曼谷封鎖海灣 暹羅為何沒有淪為殖民地?

順便向您推薦電影《安娜與國王》

英國覬覦暹羅的只是商業利益,比如暹羅北部的柚木採伐,以及曼谷的進出口貿易。

而法國想要可就更多。

柬埔寨和老撾是比他們相對強大的暹羅和越南反覆爭奪的附屬國,1845年,暹羅和越南共同成為柬埔寨的宗主國,但是暹羅的地位要高一些。法國對暹羅的侵略,就從對柬埔寨的領土佔領開始。

1864年,法國佔領了柬埔寨王宮,開始與暹羅展開數次談判(被端了老巢的柬埔寨國王毫無發言權),最終達成了協議:暹羅放棄對柬埔寨的宗主權,承認法國對柬埔寨的保護;法國保證不直接佔領柬埔寨,同時承認馬德望和暹粒屬於暹羅。暹羅通過放棄對柬埔寨的宗主權,換取了馬德望和暹粒兩地。暹羅還擁有對老撾的宗主權,法國也表示認可。

可是,法國怎麼可能輕易放手,對於失去馬德望和暹粒一直耿耿於懷,必將伺機奪回去。

19世紀末,英法兩國在中南半島的擴張競爭日趨激烈,一不留神就可能越過暹羅,把手伸到對方的勢力範圍。法國率先提議暹羅中立,成為英法兩國擴張的邊界線。但英國忙著與緬甸第三度開戰,法國的幾次提議都不了了之。隨著法國在中南半島的爭奪殺紅了眼,也就放棄了暹羅中立的計劃,開始蠶食暹羅的領土範圍。

1893年,法國武力進逼,4月兵分三路入侵老撾,要求暹羅割讓湄公河東岸的老撾領土。7月法軍順勢兵臨曼谷,封鎖暹羅海岸。

此時暹羅國王的外交顧問是比利時人,顧問建議國王向英國尋求支持,協調解決危機,英國卻不願與法國發生正面衝突,向法國保證絕不會捲入暹法爭端,反而勸說暹羅放棄在老撾的領土主張,暹羅孤立無援,只好屈服。

10月,《暹法條約》簽訂:暹羅放棄湄公河東岸的領土;重新修改之前簽訂的通商條約,新條約簽訂之前,一切貨品全部免稅;同時拆除馬德望和暹粒軍事據點和工事,將這兩地變為非軍事區。

回過味來的英國意識到法國的勝利威脅了英國的利益,開始謀求暹羅中立化,1896年初,英法發表聯合聲明,保證湄南河谷地暹羅王國核心部分的完整和獨立,雙方不在暹羅謀取獨佔利益。

虎視眈眈的法國,武力侵犯暹羅的想法才逐漸打消。但是,《法暹條約》中的其他條款,依舊是法國謀取利益的有力工具。比如法國在暹羅擁有治外法權,於是就大規模的登基在暹羅的外國人為法國人,大量的天主教暹羅人、柬埔寨人、老撾人、越南人,以及超過九萬的暹羅華人,被法國頒發了領事保護函,一時間,竟有一些暹羅軍隊中的軍人拿著法國人的保護函,違抗暹羅軍官的命令,讓人哭笑不得,

法國的領事登記,給暹羅造成了重大的外交問題,也威脅暹羅的獨立。暹羅只好尋求新的外交制衡,利用其他列強在東亞的矛盾,來壓制法國的野心。

1897年,拉瑪五世朱拉隆功大帝出訪歐洲,首戰就是俄國首都聖彼得堡。俄國出於在亞洲與英國爭奪勢力範圍的戰略,表示在道義上同情並支持暹羅,促成了朱拉隆功訪問法國,以及法國駐印度支那總督訪問暹羅。

"

1786年,英屬東印度公司萊特船長飽經風浪,一行人來到馬來半島西北部的近海小島檳榔嶼,只見高大的檳榔一望無際,島上荒無人煙,但卻牢牢扼住馬六甲海峽西北要道,可以作為印度與大清貿易的中轉站,也將成為跟荷蘭人在印度支那地區一爭高下的橋頭堡。

法國兵臨曼谷封鎖海灣 暹羅為何沒有淪為殖民地?

馬來西亞西北部 紅點處即為檳榔嶼

此後,英國從檳榔嶼向東,攻佔馬六甲、接管新加坡,牢牢控制馬六甲海峽,將馬來半島納入自己的勢力範圍,成功把荷蘭趕走。同時經過兩次對緬戰爭,拿下了緬甸。

在英國在馬來半島擴張時,法國也對印支地區虎視眈眈,1858年,法國以“拯救傳教士”為由,糾集西班牙組成聯合艦隊,登陸越南峴港,正式入侵越南,投入兵力與英國展開爭奪。

此時的東亞形式也發生了巨大變化,英、法、美等國船堅炮利,打開了東亞各國緊閉的國門,大清喪權辱國,日本也被美國逼著簽訂了《神奈川條約》。

法國兵臨曼谷封鎖海灣 暹羅為何沒有淪為殖民地?

示意圖

傳統的、以中國為核心的東亞東南亞朝貢體系在此過程中土崩瓦解。

1851年,也就是暹羅最後一次向中國朝貢的前一年,暹羅國王拉瑪四世蒙固登基為王,蒙固號稱“深耕西學27年”,跟著外國水手學會了拉丁文、英語,蒙固深知自己的蕞爾小國只能在大國的夾縫中苟且偷生,輾轉騰挪卑躬屈膝,是暹羅唯一的出路。

1854年,拉瑪四世主動致信英國駐香港總督,願意簽訂通商條約。翌年,英暹通商條約簽訂:英國商品的進口稅為3%,其中鴉片免稅;英國人可以在曼谷附近買賣田地;英國在曼谷設領事館,對在暹英國人行駛領事裁判權。本來英國正謀劃聯合法、美兩國武力逼迫暹羅就範,暹羅在貿易和主權上做出了重大讓步,的確換來了和平。

為了進一步限制英國的野心,暹羅主動擴大開放,與法國、美國、丹麥、葡萄牙、荷蘭、普魯士、比利時、意大利、挪威、瑞典等國家逐一簽訂了通商條約。

同時,拉瑪四世開展活絡外交,派遣使團出使歐洲各國首都,在外國設立外交機構,為王室子弟聘請英國家庭教師,甚至直接聘請歐洲人做自己的政府顧問,可能連拉瑪四世自己都想不到,到了19世紀末所有東南亞國家都淪為歐洲人的殖民地後,只有暹羅能夠保持形式上的獨立,他當居首功。

他的人民慵慵懶懶,他卻慧眼如炬。

法國兵臨曼谷封鎖海灣 暹羅為何沒有淪為殖民地?

順便向您推薦電影《安娜與國王》

英國覬覦暹羅的只是商業利益,比如暹羅北部的柚木採伐,以及曼谷的進出口貿易。

而法國想要可就更多。

柬埔寨和老撾是比他們相對強大的暹羅和越南反覆爭奪的附屬國,1845年,暹羅和越南共同成為柬埔寨的宗主國,但是暹羅的地位要高一些。法國對暹羅的侵略,就從對柬埔寨的領土佔領開始。

1864年,法國佔領了柬埔寨王宮,開始與暹羅展開數次談判(被端了老巢的柬埔寨國王毫無發言權),最終達成了協議:暹羅放棄對柬埔寨的宗主權,承認法國對柬埔寨的保護;法國保證不直接佔領柬埔寨,同時承認馬德望和暹粒屬於暹羅。暹羅通過放棄對柬埔寨的宗主權,換取了馬德望和暹粒兩地。暹羅還擁有對老撾的宗主權,法國也表示認可。

可是,法國怎麼可能輕易放手,對於失去馬德望和暹粒一直耿耿於懷,必將伺機奪回去。

19世紀末,英法兩國在中南半島的擴張競爭日趨激烈,一不留神就可能越過暹羅,把手伸到對方的勢力範圍。法國率先提議暹羅中立,成為英法兩國擴張的邊界線。但英國忙著與緬甸第三度開戰,法國的幾次提議都不了了之。隨著法國在中南半島的爭奪殺紅了眼,也就放棄了暹羅中立的計劃,開始蠶食暹羅的領土範圍。

1893年,法國武力進逼,4月兵分三路入侵老撾,要求暹羅割讓湄公河東岸的老撾領土。7月法軍順勢兵臨曼谷,封鎖暹羅海岸。

此時暹羅國王的外交顧問是比利時人,顧問建議國王向英國尋求支持,協調解決危機,英國卻不願與法國發生正面衝突,向法國保證絕不會捲入暹法爭端,反而勸說暹羅放棄在老撾的領土主張,暹羅孤立無援,只好屈服。

10月,《暹法條約》簽訂:暹羅放棄湄公河東岸的領土;重新修改之前簽訂的通商條約,新條約簽訂之前,一切貨品全部免稅;同時拆除馬德望和暹粒軍事據點和工事,將這兩地變為非軍事區。

回過味來的英國意識到法國的勝利威脅了英國的利益,開始謀求暹羅中立化,1896年初,英法發表聯合聲明,保證湄南河谷地暹羅王國核心部分的完整和獨立,雙方不在暹羅謀取獨佔利益。

虎視眈眈的法國,武力侵犯暹羅的想法才逐漸打消。但是,《法暹條約》中的其他條款,依舊是法國謀取利益的有力工具。比如法國在暹羅擁有治外法權,於是就大規模的登基在暹羅的外國人為法國人,大量的天主教暹羅人、柬埔寨人、老撾人、越南人,以及超過九萬的暹羅華人,被法國頒發了領事保護函,一時間,竟有一些暹羅軍隊中的軍人拿著法國人的保護函,違抗暹羅軍官的命令,讓人哭笑不得,

法國的領事登記,給暹羅造成了重大的外交問題,也威脅暹羅的獨立。暹羅只好尋求新的外交制衡,利用其他列強在東亞的矛盾,來壓制法國的野心。

1897年,拉瑪五世朱拉隆功大帝出訪歐洲,首戰就是俄國首都聖彼得堡。俄國出於在亞洲與英國爭奪勢力範圍的戰略,表示在道義上同情並支持暹羅,促成了朱拉隆功訪問法國,以及法國駐印度支那總督訪問暹羅。

法國兵臨曼谷封鎖海灣 暹羅為何沒有淪為殖民地?

拉瑪五世 朱拉隆功大帝

日本也在1897年於暹羅設立領事館,與暹羅建立起政商聯繫。由於日本接連打敗了大清和俄國,暹羅人表現出了極其強烈的親日情緒,很多貴族派子弟去日本軍校學習。俄國情報文件中稱:“除了國王和兩個親王外,每一個暹羅人都成了親日派,日本對暹羅的政治影響力首屈一指。”日本人開始成為暹羅國王的顧問,取代了之前的歐洲人,

總的來說,暹羅主動開放大門,以領土和主權為代價,利用列強的利益矛盾,委曲求全,靈活外交,成功是自己成為了英法兩個殖民大國的緩衝地帶,利用俄國制衡英國,利用日本製約英法俄,最終保住了暹羅形式上的獨立和完整,是東南亞小國中的一朵奇葩,一個奇蹟。

網上曾經有幾篇爆文,談及此事,但他們資料收集不夠紮實,對暹羅的外交策略過於的美化、趣味化,只博網民一樂,卻看不到在一個弱肉強食的強權叢林裡,一個孱弱的小國,尊嚴,原則,道義這些高貴的詞彙,是有多麼的奢侈,多麼屈辱。

終日遊蕩在曼谷街頭,氣候炎熱但內心清涼,所學所感頗多,想沉澱心緒,為自己找一個文字出口,今日立下“宏願”,開一個頭條號,筆耕不輟,向諸君介紹泰國文化歷史。歡迎關注。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