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中華商場”:曾是大陸民眾庇護所,也曾是臺灣“王府井南京路”

“我想到商場去找那些開特產行的叔叔阿姨,但商場也拆了。事情總是這樣,當東西還在你旁邊的時候,你不會覺得他意義重大。一旦他們離開,你就會覺得自己的身體少了什麼,變得輕輕空空。”——吳明益《單車失竊記》

2015年出版、2018年入選英國曼布克國際獎長名單的《單車失竊記》,由臺灣東華大學教授吳明益所寫。當年,他為了尋找一輛遺失的幸福牌腳踏車,寫下了上世紀70、80年代的浮光掠影。

作者筆下的父親騎上幸福牌腳踏車,載著小孩,為看病穿梭過中華商場的仁棟、孝棟、忠棟,定格了中華商場興盛一時的繁華時光。

臺北“中華商場”:曾是大陸民眾庇護所,也曾是臺灣“王府井南京路”

“都市之瘤”,迅速變身中華商場

1949年,大批大陸民眾來到了臺灣。因為一時無法在臺北市內找到棲身之處,“上頭”就沿著行經中華路的鐵路東側,利用空間搭建了三列簡易竹造棚屋,低價出租給居民暫住。

隨著湧入的民眾越來越多,毫無限制的擴建導致出現大型違章建築群,不但生活環境惡劣,還衍生出衛生與治安問題,當時被批評為“都市之瘤”。

為了整頓市容,1960年臺北市政府決定將此地改為新式商場。1961年4月22日,呈長條狀、以連棟方式形成“串聯”的八棟三層樓水泥建築正式落成,命名為“中華商場”,由臺灣“警總”司令黃傑命名並題字。

臺北“中華商場”:曾是大陸民眾庇護所,也曾是臺灣“王府井南京路”

八棟三層商場由北而南以“八德”為名,分別為忠、孝、仁、愛、信、義、和、平。

一路繁華,形成臺北中心商業區

“我在商場從忠棟到孝棟繞了一圈、又一圈、又一圈,然後讓身體重心偏向一邊,畫了一個完美的轉彎弧圈。”——吳明益《單車失竊記》

在百貨公司還沒有興起的年代,很長一段時間內,中華商場都是臺北最大的集合式商場。吃、穿、用,只要想得到的東西,幾乎都能在這裡找到。除了吸引許多觀光客慕名前來參觀外,其多樣性的功能,也讓不同的人們在此形成不同的回憶。

中華商場可容納約1644個租戶,平均每戶分到的是兩坪(1坪約3.3平方米)左右的空間。在原本的設計中,只有一樓被規劃為商店,二、三樓都是住家,也沒有連接的天橋。但隨著商場日漸繁榮,二樓也幾乎全部改為商店。為了方便往來客人的通行,1973年在二樓又加建了天橋,三樓由於動線不便,很多住戶仍然維持純住家形態。

臺北“中華商場”:曾是大陸民眾庇護所,也曾是臺灣“王府井南京路”

隨著時間發展,不同棟的商場也聚集了各自的產業:家用電器、音響、電子組件多位於忠、孝兩棟。玉器、琺琅等古董古玩多在仁、愛兩棟,中間有集郵交換社和算命攤。信、義、和等三棟,則有許多中國大陸的各地小吃。和、平兩棟則有許多改衣服的店,及供人泡茶聊天的茶館。

上世紀60、70年代是中華商場的全盛時期。由於西邊即為日本殖民統治時期的休閒娛樂街區——眾多電影院彙集的西門町,因此吸引了不少人潮。而在商場落成後數年間,附近也有一些初具規模的百貨公司接連開幕(臺灣首個大型百貨公司“第一百貨”即位於中華路上),加上城中市場、衡陽路與博愛路等傳統商圈,形成了當時臺北最繁華的中心商業區,宛如北京的王府井、上海的南京路。

臺北“中華商場”:曾是大陸民眾庇護所,也曾是臺灣“王府井南京路”

繁華落盡,老臺北空憶舊光陰

“我穿過城門與城牆,經過大千百貨,繞行了港町千秋街永樂町太平町,到昔日的臺北鐵橋,那是鐵橋呀可不是水泥橋,火車曾在上頭跨過河流。”——吳明益《單車失竊記》

當年,來這裡逛街是臺北人最流行的休閒活動——

買衣服:商場內有許多西服、制服和做旗幟徽章的店家。如果學生嫌制服老土不好看,便會來這邊訂做更挺的“大盤帽”,或是AB褲,一定會成為學校最潮的風雲人物。

買電子產品:許多臺北人的第一臺隨身聽、音響,都是在中華商場買的,遊戲主機、個人計算機也都隨著時代進步出現在這邊。蘋果早期的個人計算機Apple II便曾經在這裡上市,引起了一陣旋風。

臺北“中華商場”:曾是大陸民眾庇護所,也曾是臺灣“王府井南京路”

吃小吃:來自大江南北的外省人將家鄉口味帶入中華商場,其中最有名的是以鍋貼、酸辣湯聞名的“點心世界”,還有“真北平”的烤鴨、“清真館”的羊肉料理、“徐州啥鍋”的粥,都是老饕們心中的美味。

當時臺灣文學作品中,也為中華商場留有一席之地:侯孝賢電影《戀戀風塵》、白先勇著作《孽子》都有這裡的故事。

不過,到了上世紀80年代,隨著臺北市商業重心逐漸東移,加上原有消費形態的快速改變,年久失修、已顯陳舊的中華商場吸引力與日俱減,影響力也大不如前。沿商場西側而行的鐵路,雖然已在1989年地下化,但長久累積下來的髒亂,卻已經難以改善。

臺北最終決定拆除商場。

由於此時商場內租戶以年紀較大者居多,因為情感因素使然引發普遍抗議,拆除前夕甚至頻現激烈抗爭。直到1992年10月20日,臺北正式下令拆除商場,8棟商場建築全部被拆除殆盡。

臺北“中華商場”:曾是大陸民眾庇護所,也曾是臺灣“王府井南京路”

有些店家選擇就此收攤,也有人落腳他處。許多電子零件店家接受臺北市的安排,遷移至西寧市場和光華商場,其他店家則在中華路附近和西門町繼續開店。鄰近的貴陽街、長沙街也有許多中華商場老店,江浙料理“開開看”和“中華餡餅粥”便是頗負盛名的例子。

至此,中華商場變成了回憶。

圖片由作者提供

欄目主編:洪俊傑 文字編輯:洪俊傑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