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兵者,詭道也”,導致很多人誤讀了《孫子兵法》

孫子兵法 諸葛亮 苻堅 謝玄 春秋戰國 六百八文化百科 2018-12-01

《孫子兵法》這本書可以說是家喻戶曉,它寫成的時候大約是春秋末期,到現在已經有2500多年了。全書一共三卷十三篇,共6千多字。作者是春秋時期的將軍孫武。這本書自從成書以來,被歷史上很多名人解讀過。第一個系統性地給它做註釋的就是三國時期的曹操,後來又被很多名家做註釋、解讀,流傳到現在。

一說到兵法,我們大多數第一反應都是用“計”,想辦法用最少的代價擊敗敵人。比如,我們都知道歷史上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著名戰役,赤壁之戰,周瑜5萬人殲滅敵軍20萬餘人,為三國鼎立奠定了基礎。淝水之戰,謝玄用8萬兵力把苻堅97萬大軍打得是落花流水,追到洛陽時,苻堅97萬人就剩下10多萬人了。

一句“兵者,詭道也”,導致很多人誤讀了《孫子兵法》

你看,這用兵之計使得好不好,可是關乎幾十萬人的生死的。我們先從《孫子兵法》書中的一句話講起,這句話是這麼說的“兵者,詭道也”,全句翻譯過來就是,用兵之道在於千變萬化,出其不意。

這句話一出,可是誤了不少人。大部分人的理解是用兵在於計謀,要多使用詭詐之術。其實錯了,《孫子兵法》裡的計並不是計謀的意思,而是要綜合各種已掌握信息估計出大概的勝率。也就是真正的意思是“計算”。孫子的本意也並不是鼓勵多用計謀,用小聰明兵行險招,以弱勝強。而是說要在開戰前多計算,用概率分析定勝負。贏面大就打;贏面小就不要勞民傷財了。

一句“兵者,詭道也”,導致很多人誤讀了《孫子兵法》

在《孫子兵法》中原文中就說:“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就是在強調軍事是國家的大事,是人命關天的事,不能輕舉妄動,一定要仔細審察。這句話孫子就在倡導人們要有敬畏心,應該評估各種因素,發現自己已經佔了絕對的優勢了,已經非常強大了,已經必勝無疑了,這時候才可以開戰。所以《孫子兵法》的核心思想是教人們以強勝弱,而不是以弱勝強。

這個核心思想可能和我們過去的認知有點不一樣,過去我們聽過最多的就是諸葛亮用空城計、草船借箭等各種計謀取得勝利。就連現在大公司和小公司之間的競爭博弈,很多CEO們也都在借鑑諸葛亮的權益計謀,學他如何用計以小博大。

一句“兵者,詭道也”,導致很多人誤讀了《孫子兵法》

但是,諸葛亮的計並不是《孫子兵法》裡強調的計,《孫子兵法》裡強調的計,叫五事七計,可不是諸葛亮的計謀之計。啥叫五事七計呢?這是《孫子兵法》裡提出的衡量自己和衡量對手的參考指標,五事指的是政治環境、天時地利、統帥的素質、軍事體制建設等五個方面。

七計,就是問自己七個問題,這次出兵是否師出有名,帶兵的將軍能力如何,天氣什麼情況,地理環境怎如何,隊伍訓練的怎麼樣,武器裝備和對手比如何,隊伍的士氣和獎懲制度等等。

說完了五事七計是什麼意思,我們再回過頭看諸葛亮的決策,就能理解為什麼諸葛亮的計並不是最優之選了。比如,諸葛亮為了實現自己的夢想,六出祁山北伐曹魏,掏空蜀國的國力,可最後並沒有取得實質性的戰果,反倒加速了蜀國的滅亡進程。冒了這麼大的風險去打仗,這在兵法上就是對戰爭沒有敬畏心的表現。

一句“兵者,詭道也”,導致很多人誤讀了《孫子兵法》

《孫子兵法》裡就提到一點,叫“故善戰者之勝也,無智名,無勇功”,什麼意思呢?就是真正會打仗的人,他們的功績都是看起來很平常的,根本沒有什麼驚心動魄和曲折離奇的故事,都是靠自己的實力去碾壓對手,這也是曾國藩經常說的,結硬寨,打呆仗。真正的勝戰,看上去是平淡無奇,沒有故事的。為啥?因為在開戰前勝負就已經分出來了。

《孫子兵法》講究的是不戰,必須要戰時就應該應該以強勝弱,在開戰前就決定勝負,而不是那種用奇謀詭計,玩以弱勝強的戲劇性遊戲。對自己的決策保有敬畏心,確定自己處在絕對優勢下再行動,這是《孫子兵法》教給我們的道理。

一句“兵者,詭道也”,導致很多人誤讀了《孫子兵法》

題外話:讀書可以擴充我們知識邊界,獲得更多看問題的視角,但盲從是要不得的...

喜歡我的文章就果斷關注轉發吧。

相關推薦

推薦中...